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柳州市风的特征,阐明了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城市规划中如何考虑风的特征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绵阳城市气候的五大特点;通过对绵阳风向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绵阳城区属无主导风向的准静止风型区的结论;指出了运用主导风向原则作绵阳城市规划和污染工业区布局有误;由准静止风型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改进绵阳城市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机制风玫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常规的气温、降水、重要灾害资料、压、湿、风资料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应用;风玫瑰图是绘制风资料的的一种图表,具有代表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供风能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基建等提供参考依据。统计风资料和手工点绘风玫瑰图很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我们用原始资料作为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为工具,利用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模拟了银川市四季3种典型风速天气条件下城市规划前后大气温度场,结果表明:现状下,夏季,小风和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大于一般风情景下;冬季,小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小;春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秋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大。银川市四季城市热岛效应表现均很显著,四季日变化表现为夜间水域附近的温度较城区建设用地高,白天尤其是14:00,城区建设用地温度较水域附近温度高。14:00在城市建设用地密集区域气温较高,且城市建设越密集气温越高,仅在冬季小风日和春季大风日表现得较弱。城市规划后,温度场在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分布特征与现状下分布规律总体趋于一致,只是高温区域较之前略小,低温区域较之前略大。城市规划后,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热岛面积均小于规划前,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定义了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并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风的气候特征以及春季风降水和大尺度环流在年际变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来看,华南春季风在气候上发生于4月和5月;与华南春季风相联系的大气环流特征与夏季风和冬季风所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完全不同。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与太平洋北部的异常环流相关联,而这种异常环流又与亚洲北部的西风急流和极地涡旋有联系;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还与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有关;而亚洲热带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与华南春季风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风向类型划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南32个台站1961 ̄1990年30年的风向资料,以年、1月、7月风向频率为指标,将全省划分为季节变化型,双主导风向型,盛行风向型,准静止风型4种基本类型,分析了不同风向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区域分布,并对各风向类型区进行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云浮气象站1965~2012年的风、日照、气温、降水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风向频率玫瑰图分析、日照棒影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这些气象要素的特征及其对云浮新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浮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其次为偏东风,宜将工业布设在市区偏西侧,居住及服务业布设在偏东侧;新区内住宅朝向以偏东南向为佳;两栋建筑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前栋建筑高度的1.14倍才能满足日照要求;云浮气候偏热,宜多举措改善其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三峡坛子岭单点地面矢量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UVW三轴风速仪三峡坛子岭单点地面风观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坝区地面风速量值、风向风速出现频率分布、风的日变化规律等,并根据这些观测资料、结合一些地形风理论知识和观测现象推测了三峡坛子岭附近地面风平面流场特征,从而揭示了河道地形回流风这一特殊小地形下的局地风现象。三峡坛子岭附近地面的这种回流风尺度在百米到千米量级,与由于地形热力因子引起的山地风不同,是由于小地形的动力作用引起的,其风向与长江河道引导的山地风相反。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瓦里关山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在瓦里关山89m气象塔架设的边界层风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详细分析了1999年边界层风速、风向及80m高度处垂直风速等变化的特征,得出了一些高原高山草甸下垫面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云迹风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及对台风预报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17  
主要研究云迹风资料对三维变分同化分析场及台风预报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同通道和层次的静止气象卫星云迹风产品的误差特征;然后,把云迹风资料放到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进行同化,通过将不同观测类型资料的同化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红外通道和水汽通道云迹风资料对数值预报分析场的影响;最后,把同化后的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用WRF模式对2002年“森拉克”台风做24小时预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通道和层次的云迹风资料具有不同的误差特征;云迹风资料可以提高分析场和预报场中风压场的质量;而且在台风预报试验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报台风的路径和降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太阳辐射、风向、气温等气象因素对郑州的影响,结合气候特点就改善郑州大气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了郑州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低纬高原城市昆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内的实测资料与城郊昆明气象站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市内外的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低纬高原城市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2004年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两座电网瑶线铁塔倒塌事故的气象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对高低空环流形势场、加密气象站信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地理位置风速差异很大,红雁池和头屯河区瞬间极大风速分别比市区大12.8m/s和18.4m/s。纠正了过去认为东南大风的强中心只出现在红雁池附近的说法,为今后制作大风分区预报提供了参考,也可为城区高层建筑及相关设计规范的修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区近地面比湿和风场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2012年北京城区平均5 km的高密度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区近地面比湿、风向和风速的时空精细分布特征,初步探究了城市下垫面对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夏季白天北京城区为干岛,冬季城区表现为弱湿岛特征。受城市效应的影响,北京城区与郊区比湿日变化有明显差异。近地面10 m风受到地形、城市和季节性盛行风的共同影响。当气流经过城区时有明显的绕流现象。夏季05:00—10:00 (北京时,下同),受山风、弱的夏季偏南风和城市热岛共同作用,气流向城市中心辐合。冬季15:00—19:00,受季节盛行风偏北气流和谷风偏南气流的共同作用,在城区形成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辐合线。对风速研究发现:城市粗糙下垫面使北京城区风速减小,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存在一条“n”状的风速小值带。由此可见,除已开展较多研究的城市热岛效应外,北京城市效应对近地面湿度和风场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下垫面对郑州城市边界层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魁山 《气象》1998,24(7):10-13
根据1993年1月和7月郑州市中心测点和南郊郑州气象观测站同步观测的地面和边界层气象资料,分析了郑州城市下垫面对边界层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面气压梯度比较小且天气晴朗条件下,郑州存在城市热岛环流。受城市热岛环流影响,郊区地面风向指向市区;边界层800m以下,城市上空吹偏西风时同一高度上南郊风向偏于城市风向左侧,吹偏东风时同一高度上南郊风向偏于市区风向右侧;1200m以上,城市上空吹偏西风时,同一高度上南郊风向偏于城市风向右侧  相似文献   

16.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分析研究风气候环境,特别是风向、风频等参数,注意考虑污染问题的影响;通过分析南宁市的风气候环境资源特征,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有关部门考虑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或其修编时采用,为建设和谐生态首府城市献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分析研究风气候环境,特别是风向、风频等参数,注意考虑污染问题的影响;通过分析南宁市的风气候环境资源特征,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有关部门考虑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或其修编时采用,为建设和谐生态首府城市献策。  相似文献   

18.
简析风与城市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平  田琳 《山西气象》2002,(2):11-12,15
风场特征决定着污染物的输送方向,风向、风速不同,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和稀释程度也不同。布局城市工业企业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输送特征,首先是城市的风场特征,包括局地环流的影响。本文依据太原市、临汾市风的特征,分析了太原市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临汾金尧焦化项目安全边界的确定,并简要分析了局地环流及热岛以城市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城市热岛研究的现状需求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重庆市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产生对城市热岛评估和研究的需求、城市热岛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了面向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热岛研究方案,总结了城市热岛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以下研究城市热岛的建议以满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需求和调控城市热岛: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标准研究得出权威的、准确的城市热岛现状评价结果;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开展模拟实验研究,明确山脉、江河等特殊地理环境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利、弊作用;保护利用河谷风和山谷风,加强城区自然通风,以调控城市热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