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我省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总的特点是:暴雨出现早,春播期间阴雨时间长,日照少,气温变化大。激烈性天气频繁;梅汛期时间长,雨量显著偏多。伏旱期高温酷暑时间长;影响我省台风出现时间晚,次数少(只8310号一个)。十月、十一月均无强冷空气活动。冬旱明显;十二月底就出现解放以来同期历史资料罕见的全省性的大雪天气过程。三月下旬金华地区西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是解放以来最早的一次大暴雨。春播期间4月6日至30日长达25天基本上是连阴雨  相似文献   

2.
1995年第四季度我省天气的特点是前涝后旱。前期受热带气旋影响,我省出现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立冬后降水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影响我省的冷空气比较频繁。但强度较弱。气温则前期偏高后期正常,年尾转为暗冷天气。1、前期秋台肆虐暴雨成灾19月3~13日,短短10天内先后有两个热带气旋分别在广东和广西沿海地区登陆,我省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10月3日9515号台风登陆阳西至电白沿海地区,我省西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其中5日深圳出现了265毫米的特大暴雨。9515号台风登陆才过10天,9516号热…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4日夜里到5日,受台风倒槽影响,豫西出现一次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暴雨中心嵩县日降雨量达196.6 mm,仅次于历史极值(264.7 mm)。为深入研究豫西地区台风倒槽大暴雨的形成机理,提高对此类天气的预报能力,依据河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水资料,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FY2D卫星云图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洛阳市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产生的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事件主要是由随高度西倾的台风倒槽、700 hPa干线及925 hPa偏东北气流与台风"苏拉"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后部东南气流共同作用所致。2)低层对流不稳定,中高层有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925 hPa中尺度辐合线及地面冷空气为台风倒槽中形成暴雨提供了启动条件。3)台风倒槽云系中,有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并组织化持续影响,是导致这次局地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同时地形对降雨量有一定增幅作用。4)对流参数中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Li抬升指数在暴雨发生前后有明显的拐点,对大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风暴雨具有范围广,历时长、雨量大等特点,是造成大范围洪涝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临沂地区地处中纬度沿海,夏季常受登陆台风影响,产生暴雨乃至特大暴雨天气。 一、天气气候概况 据1956—1985年资料统计,直接影响本区造成暴雨的台风共有14次,其中有大暴雨的11次,特大暴雨3次。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是7412号台风,1974年8月13—14日,受12号台  相似文献   

5.
0414号台风“云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利用美国CAPS的非静力高分辨率区域预报模式(ARPS)对0414号台风"云娜"进行数值模拟,其中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引入模式,模拟结果表明ARPS模式能较好模拟台风"云娜"的移动路径、中心气压强度变化及台风大暴雨;并利用模式输出的组合反射率与雷达组合反射率资料比较来检验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风自身结构是引起0414号台风西折路径的重要原因;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的影响作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浙南闽北地形使0414号台风移动路径出现右偏现象;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强度影响较小,地形对深入内陆后台风强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暴雨有增幅作用,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1982年7月29日至8月1日,豫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大暴雨,主要暴雨中心位于黄河三门峡以下的伊洛、沁河流域。本文从分析长期天气变演过程着手,结合8209号台风的影响,对洛河中上游造成的这次大暴雨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9年06号台风"莫拉菲"是今年第一个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对玉林造成重大灾害影响.大气环流场中西伸的副高和季风槽共同影响着台风"莫拉菲",造成玉林市全市出现大范围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水天气,受灾严重.因此,研究"莫拉菲"诱发玉林市的暴雨机制,对进一步分析台风预报台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安市秋季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和云图等,对福建省南安市秋季一次历史同期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动力触发机制,分析了该天气系统的演变及物理量场的配合情况。通过与历史同期天气过程的比较分析,发现在该时期本地区发生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热带低压与较强冷空气的相互作用;探空资料的应用对定量分析大暴雨过程的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秋季在南安乃至泉州出现这种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极其罕见,对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研究利于基层台站预报员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台风“莫拉菲”暴雨多普勒雷达回波及风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梧州S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9年7月19~20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典型台风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台风向偏西方向移动直接影响广西,加上西南季风的叠加作用,造成了广西大范围的台风云系降水.从多普勒反射率因子图上,整个降水雨带为明显的旋转西进过程;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暴雨是长时间维持在其上空的强降雨云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 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以及强度差别均很大,大暴雨发生在台风登陆后从广东移到广西的过程中,高空北支冷槽、台风倒槽和850 hPa切变线是造成山东半岛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3)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之间850 hPa偏强东南气流将东海、黄海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此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均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大暴雨发生前大气处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台风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两层或三层锋区的斜压性特殊结构及高空急流的增强是山东半岛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重要特征。4)两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特征、锋区斜压性结构特征、不稳定大气层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胡坚  费亮 《应用气象学报》1990,1(2):199-204
本文利用一个空间滤波器、将台风环境场分解为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异常北上的台风路径(8211号台风(Cecil)和8305号台风(Abby))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异常北上时期出现在天气尺度环境场发生环流调查过程中,在500 hPa高度场上,台风异常北上时,表现出向着次天气尺度扰动中心传播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天气尺度环境场作用明显减弱时期,这可能是导致台风路径异常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动能场上,台风则表现出向着正值的次天气尺度动能制造区伸展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8·23—24”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晓岗  王慧 《气象》2016,42(10):1184-119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台风天鹅北侧外围的偏东风急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各业务模式的检验表明,由于无法精确预报台风的位置、台风外围的偏东风气流影响的强度和地区以及冷空气强度等,大部分业务模式无论是降水落区、强度及最强降水时段预报均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模式预报有误差的情况下,要重视实时资料应用,及时做出短时暴雨预警。  相似文献   

13.
台风暴雨是广西需要认真对待的预报服务课题之一,它是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台风环流与冷空气、西南季风以及副高南落西伸等的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形成广西台风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天气背景、广西台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广泛采集预报经验和预报因子,归纳成环境知识、核心知识和生成知识三大部份,概述了各部份知识的含义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邢纪元 《气象》1993,19(9):40-44
揭示了“91·7”鲁西大暴雨的主要成因,对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地面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本次大暴雨是中纬度西风槽与低纬度台风云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地面中尺度高能舌之前,有中尺度辐合线(辐合中心)产生,易触发龙卷、飑线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5.
1暴雨过程2005年7~9月,江西出现了3d区域性的暴雨日(10站以上):9月2~4日的连续暴雨,是由于台风“泰利”进入江西而造成的。其中庐山连续2d出现特大暴雨,1d大暴雨,为历史罕见(表1)。全省有16个县市日雨量创9月同期新高。其中庐山、瑞昌、星子3县市日雨量为历史新高。过程累积雨量有66个县市≥50mm,31个县市≥100mm,14个县市≥200mm。其中以庐山940mm为最大,瑞昌428mm次之。2强对流天气过程2005年7~9月,江西出现了2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表2)。这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均系台风“泰利”进入江西而造成的。日期雷雨大风强降水中心强度主要落9…  相似文献   

16.
·天气分析与预报·一种盛夏低空东风急流形成的探讨…………(1)桂西北暴雨的MOs预报方法………………(1)一次大暴雨过程预报失败的原因探讨..I.……(1)。91.6”特大暴雨过程分析…“……·-…·”(1)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的效果分析………0矗…”(1)1 991年春播期严重倒春寒天气过程分析……(1)911l号台风路径分析一一·一……………,’…-..·(1)试论华南西部热带气旋槽暴雨特征…………(2)近海热带气旋折向路径的合成分析…··...…·(2)一次降雪(雨)天气过程分析………………(2)桂林五月大暴雨的分析及预报………………(2)低空急流中桂北…  相似文献   

17.
受台风环流及西南季风的影响,17日20时-18日20时,崇左市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是造成台风路径偏西北行的原因,活跃的西南季风及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汇入台风东侧造成中低层的东南风急流为此次大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的能量和水汽,台风登陆后仍维持较大强度是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影响广西的台风“榴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惠金  覃昌柳 《气象》2002,28(7):42-45
对影响广西造成重大灾害的0103号台同“榴莲”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强大的正涡度和辐合上升运动区,对流层中低层的位势不稳定,西风急流和偏东急流的存在和维持,两个水汽源地的较强水汽输送等是广西台风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0103号台风始终沿着大气总能量高有轴线方向移动。大暴雨中心主要分布在台风中心的高能舌顶和不稳定能量后舌尖附近区域内,并与正涡度中心一致。  相似文献   

19.
苗爱梅  吴晓荃  薛碧清 《气象》1997,23(7):24-28
运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资料,雨量自记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分析1996年8月3 ̄5日受9608号台风低压影响而导致的晋冀地区一场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降水系统演变过程,揭示了北方台风暴雨形成与结束的某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面、探空和雷达实况观测资料,以及ECMWF-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雅安地区2020年8月29~30日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和副热带高压配合下的低纬环流对此次暴雨天气的低层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850hPa偏东风低空急流的建立触发了强对流的产生,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为持续性强降水输送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空急流和喇叭口地形的共同影响在雅安东部地区形成了稳定的低涡,并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在该地区稳定少动,从而导致了此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