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黄厦千 《气象学报》1937,13(1):43-48
(一)引论天气预报,基於数学原则,在先已有列却逊氏之专著,自极面学说发达以来,挪威盖为今日气象学之中心地。柏脱逊氏,(SverrePetterssen)挪威气象学者中之长於天气预报者也,(现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ute of Technology讲学)於一九三三年发表气压区之动能及力能在天气预报方面之运用,美人克列克博士(Dr.Irving P.Krick)又推演之以为天气预报定则,(尚  相似文献   

2.
刘治华 《气象学报》1930,6(5):41-64
凡欲尝试一区域之天气预报者,必先知本区内地方天气变化之特殊情形,欲知地方天气之特殊情形,则非有当地之长期气象纪录及同时期内邻近各地之气压分布状况及其变动性质(即天气图)以为根据不可。查长江下游地近海滨,天气当受海洋之影响。今欲试  相似文献   

3.
气象消息     
《气象学报》1938,(5):228-231
民国二十七年四月份川省首次高空纪录气象研究所於四月十四日午後二时三十分,在重庆曾家岩所址,施放高空测风气球,升空至八千零十公尺高度(合市尺二万四千尺)。据云:自地面向上,风力极微,乃系山地之影响,自地面向上由南风渐转为西风。此种结果,於航空与天气预报极有关系,是项高空观测,在川省尚属初次。详细  相似文献   

4.
卢鋈 《气象学报》1935,11(4):167-178
我国之温带风暴,以长江流域霉雨季中者,发育最为完全。其与欧西之风暴,组织上究竟是否相同?此一问题,极关重要,然欲知风暴之组织,端赖高空探测之纪录。我国气象事业,尚在萌芽时期,设备未完,研究极感困难。惟於风暴过境之时,注意地面天气及各项气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报》1930,6(5):133-137
大气包围地球之外,厚至二百哩以上,混然一体,无所谓国别,一隅之变,影响四播,故欲为精审之研究,准确之预报,必须集全世界各气象台之全力,定一共通之准则,总汇观测,方克奏效,此国际气象会议之所以不容缓也。气象之於人生,息息相通,关系至切,但具通识,类能明  相似文献   

6.
(一)测量云高之方法: 测量云之高度,必须於申乙两处,同时以经纬仪量云所在之方位,及其仰角。甲乙两处相距约须有千五百公尺之遥;两处并须有电话相通,俾观测者得约定时间及指定欲测之云块。两处同时测定之後,则云之高度即可求得。此法发明甚早,十七世纪意大利教士 Ricciol  相似文献   

7.
数值预报T_(42)L_9湿度场Q的系统性误差,假定是由于风场造成的,按照八个方位的数值预报风场u、v,和同时刻的湿度场之关系,制定出了一套和天气预报规则相似的订正方案,经过误差比检验,每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订正效果。  相似文献   

8.
因为数值预报的迅速发展和气象台站都普遍地配备了气象传真机,基层台站的天气预报工作状况已从昔日简易的定性趋势预报逐步过渡到今天比较复杂的客观、定量预报。不过,无论是国外或国内的预报实践以及我们自己的多年预报经验都表明,欲想做好单站的天气预报,适当引入一些局地因子是不可忽略的,因为有些地方性天气征兆是数值天气预报图不可能一一反映出来。要将这些局地因子作为模式预报因子的补充使之更接近大气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长期的预报实践中发现,850毫巴切变线的弯曲状态在天气预报分析中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因为它的北凸或南凹(图略)  相似文献   

9.
在任何一门科学范围内研究的成就,都决定於作为研究基础的方法论。气象学也如其他科学一样,方法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气象学日益发展,在研究上就出现了方法的差异。最近几十年内,不论在观测材料的累积上及在一些发现上,还没有在整个系统内克服形而上学。这种状况在短期天气预报方面最为显著。 如所周知,在编制天气预报以前,要进行大气过程的分析,在其中加以归结而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报》1935,11(5):247-248
十月之天气,华南华中,湿暖异常,华北一带,颇为晴朗。东亚境内共有低气压中心十三,副低气压中心五,合计十有八个。其中之二个,发生於西伯里亚,一个出现於东部满州,一个导源於西部内蒙,均使蒙古或满州之天气发生显著之影响。又二个。初见於东海,二个滋长於渤海,均向东或东北去,当其离陆最近时,使沿岸天气变劣。另一个为台风,来自菲列滨以东洋面,运行於南海,越  相似文献   

11.
一、日之天气 雾之形成,须有待於静隐层结乏气团。於时风力微弱,对流不盛。故凡以足以扰动气团层结之因子,如风力增大气温升高等,均类能防础雾之发生,尤以辐射类为然。兹将湘省之长沙、常德、衡阳三地雾日之天气状况分述於下:  相似文献   

12.
郑子政 《气象学报》1936,12(3):153-153
马得賫司铎(Joseph de Moidrey)不幸於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七日卒於上海,享年七十有八,远迩闻之,咸深悼惜!马司铎於咸丰八年(1858)生於法之梅村(Metz),光绪二年(1876)始入耶稣教会。马司铎曾入昂哥大学(Univ.de Angers)研究数学,旋得理科学士。後自愿来华,从徐家汇观象台劳动蔡尚质二司铎作气象观测者八年,厥後专心於磁力学之研究,努力不辍,历三十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利用Micmsoft speech SDK开发包,进行语音合成的二次开发,在VB集成环境下,建立天气预报语音合成转换程序,实现实时语音输出及语音波形文件输出,使用天气预报文本转语音的功能,可满足电视《天气预报》配音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严振飞 《气象学报》1935,11(5):242-245
此次国际第二次极年探险工作之期与会各国除在南北二极设立测候站外,又於信风带季风区内作高山及高空探测,冀以阐发气象学上亟欲解决之问题,贡献於世。因我国亦在被邀之列,宜合作进行,於是南京气象研究所特设峨嵋及泰山二测候所,本台亦选择崂山之明道观内,设一测候所’以利工作。所址位於北纬36°10′,东经120°37′,  相似文献   

15.
郑子政 《气象学报》1935,11(1):44-47
在英文典籍中,是书实补现代气象学之缺陷,原书旨意,侧重理论而编者本人於此一方面之研究,贡献尤多。敍论一章之後,略述各项气象要素於地面之分布,以为理论探讨之基础,若大气静力学热力学之论解。辐射问题,排列三章,第一章述纪希霍夫(Kirchhoff)范恩(Wieh)施棣芬)Steran)柏兰国(Planck)诸氏之基本定律,太阳幅射之强度,光带之分布,及吸收系数,更注意於水蒸气或水点之吸收光带。  相似文献   

16.
《气象学报》1936,12(4):215-216
本月间,极地气团甚为盛行,因而风沙颇多,天气奇寒。降水量大体缺乏,惟洞庭流域之雷雨特多。东亚大陆,几全月在高气压控制之下,是以低气压所见不多。东亚全境共有温带低气压九个,其发生於中国本部者一,出现於渤海及东海者各二,演成於满蒙区域者有三,余一发生於太平洋大东岛之左近,与中国天气无关。各低气压发生之後,大多向东或东北进行。  相似文献   

17.
《气象学报》1935,11(4):195-196
本月天气,全国晴朗,乾暖异常;惟十一至十二日寒潮之猛烈,则为常年九月所稀见。东亚境内,共发生风暴九个:其一,初现於蒙古而直趋东部西伯利亚。其二,渊源於黄海,而迳行日本中部。此外均发自东海而终没於大洋。故风暴之活动於中国境内者,凡五。此外有台风三,均未登  相似文献   

18.
《气象学报》1935,11(3):143-148
我国气象电报,向由各处测候所,直接互送,此项办法於短距内,少数测候所间,尚属可行。年来我国气象事业,进步甚速,测候所之增加,测候区域之推广,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原用电报直接互送之办法,殊失便利,盖因路途之遥远,每电发出,须经辗转传递,同时又需分送各地,故於电政方面手续繁冗,徒为浪费;於气象机关方面,因电报迟到,常失时效。本年全国气象机关举行讨论会於首都,爰有采用分区广播办法之决议。大会闭幕以後,遵照决议原则,由交通部电政司与气象研究所会商订定施行办法十二则,自七月一日开始试行。当试行之初,只以泥  相似文献   

19.
《气象学报》1936,12(2):105-106
本月天气,乾冷异常,此因极地大陆气团之盛行所致;但於其萎总之时,热带气团即行伸张,因於高空发生暖面,而降雨雪,故本月之雪,颇多自南方始者。月初,高气压中心尚在西伯里亚之贝加尔湖区域,而其极面已抵长江,因是雨雪纷飞。二日,有一小高气压自西伯里亚分离而出现於  相似文献   

20.
波浪之奇妙     
最近在苏格兰—世界最大之邮船下水,此船集合造船工程师累代之精华与多人之计划而成,且於船之构造先有特殊之研究与实验。在此大船形成之前曾先作许多模型於池内试验。其重要之问题,即在决定如何可使船身能安然驾御海浪,及使用最低限度之消耗。此小小自行推进之船型,以极快之速度行驶於由电力的波浪产生器(Wavemaker)所发生之风暴的海洋中。在继续试验之後,始成满意之模型,在小范围中所作实验,恰如他日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行将遭遇极强烈之风暴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