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2.
"数字国土"在"数字地球"中的地位及其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数字国土”是“数字地球”计划在国土资源领域的个体体现,借鉴点源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多”技术集成化研究基础,阐明“多S”技术集成的点源信息系统技术是“数字国土”的支撑技术,并构建了“数字国土”模型。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农村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对于基层国土资源所来说“宅基地”这台戏是非常难唱的。而漯河市郾城区商桥国土资源所,不但唱好了这一台戏,还串台唱好了“三台戏”!因此该所连年被评为“优秀镇直部门”、“全区先进乡所”、区级“青年文明号”,并被推荐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基层站所”。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在绍兴市城市广场举行了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向全社会发出了“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号召。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地质”的概念是近年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向引起“地质状态变迁”的“生态环境”要素研究领域拓宽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生态环境与地质、特别是水文地质的交叉研究结果,而“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却非常困难,重点讨论了生态、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尝试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选择了评价因子与确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系统评价,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国臣 《江苏地质》2009,33(4):426-428
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的核心、科学要义与逻辑关系三方面着手,阐释了这种提法的科学性。指出,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应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之“学”,而不是“高分辨率”之“层序地层学”;相对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而言,经典的层序地层学可谓“低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相似文献   

7.
赵春  应晓煜 《浙江地质》2008,(12):37-39
高起点推进城市化是本世纪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化推进,从“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到“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一’,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这一重大跨越。从“撤村建居”到“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8.
栖霞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腹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属山区丘陵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又有“胶东屋脊”之称。近年来,栖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同时,大量土地被征收,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是栖霞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质学基础”是各高校地质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导论性课程,对于培养专业兴趣、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最理想的一门课程。“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四个自信”思政元素融入“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地质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地质学基础”课程融入“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天然优势和提取“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途径及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陆地系统科学:地理学的升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括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志门评述。作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必须利用“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但就目前的进展看,“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只是一个个雏形,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研究计划,特别是与区域发  相似文献   

11.
张守信 《地质科学》2004,39(3):452-456
近10年内,中国地层学史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历史优先律事件”,表现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具体组织并由其副主任程裕淇主编的《中国地层典》,对优先权法则不执行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而执行不论发表与否仅以“尊重原始命名者”为基础的“历史优先律”;二是“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在全国地层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律搞双重标准。这两个事件均表现对“优先权法则”国际共识内涵的偏离,偏离了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尤其不应该的是,当人们对“历史优先律”提出异议后,全国地层委员会不但不及时纠正“历史优先律”的片面观点,相反地却在修订中国地层命名法时,为了给“历史优先律”合法化创造条件,竟然在《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权搞双重标准。“历史优先律事件”和“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破坏了地层命名法的标准性,颠倒了中国地层命名史,干扰了中国地层名称的管理,是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姜春发 《地质论评》2004,50(3):267-269
黄汲清于1966年提出的“手风琴式运动”,在地质界逐步流行并形成开合理念。到20世纪80年代,经四个研究群体的共同努力创建了“开合构造”。从“手风琴式运动”的提出到“开合构造”的创建,以及“开合构造研究组”的成立,清楚显示出一条前进的里程。“手风琴式运动”既是“开合构造”的基础,又贯穿前进的全过程;而开合构造则是“手风琴式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手风琴式运动概念发展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建筑史的发展,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角色和使命的迭代转移。以人为主体的现代性,同时构成了现代建筑对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追求。作为建筑设计终点站的现代室内设计,被赋予了“腐朽”与“卓越”的潜在文化基因。对室内设计本质与存在理由的追问,又揭示出本学科的六大特质,即:“终结性”“整体性”“非主体”“个体性”“装饰性”“服务性”。本文分析基于人性目标为起点的现代室内设计四大阶段(“心理行为”“空间秩序”“形式物化”“终结整合”),及其“审美智力”的介入,对设计过程转换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并梳理了现代室内设计的本体内容,由此揭示出“什么是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核心是什么”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家”是个小所,也是个“名”所。有人说,我们这个“家”有“仙气”,来这儿任职的所长日后必将委以重任;也有人说,我们这个“家”特有人气,里里外外都有好口碑;要我自己说,我们能这么融洽,那得归功于家里6个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的铁打兵,所里有了他们,谁当所长都是福气。  相似文献   

15.
刘昀 《河南地质》2014,(1):51-51
湖北省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棉都,更是粮仓。在这里,“124人种了3.5万农户的地”,靠的就是“华丰模式”。而“华丰模式”的其中一宝就是土地整治“农民自建”。这是天门首开先河,大胆推行的土地整治实施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0日上午,宜阳县白杨国土资源所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闰所长拿起电话。“这是国土所吗?闫所长在吗?”闰所长答道:“我就是,你是哪位?你有什么事?”“我是五村村民,我要向你反映件事,我们村有人建房,往前延伸了五六米,你们管吗?”“当然管,这是我们的职责,你继续说吧,我记录下来,我们会替你保密的。”“好,他叫王某……”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开放。江苏馆的主题为“锦绣江苏,美好家园”,其核心是一个“园”字,“园林+园区=家园”,这是江苏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独特诠释。江苏馆在设计理念、展品展项选择与展示手段上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江苏的鲜明特色。其“镇馆之宝”是一个身价不菲的巨型玉雕白菜,江苏的金箔、云锦、水晶等特产也亮相世博会。  相似文献   

18.
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评论家、前美国政府经济顾问。不久前,他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怎么了?》,对美国近百年来的“繁荣发展时期”和“停滞不前时期”的两种经济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论,指出此“两种方向的发展”都非“自然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原达县地区是全省矿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也一度成了全省有名的“采煤混战”大区。近几年来,以《矿产资源法》为指针,抓住“重点”,调处“热点”,解决“难点”,以点带面,加强矿管行政执法工作,促进了全区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矿业生产也相应得到健康发展。矿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是全区的一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上,苏仙区国土资源分局坚持从“生”到“死”、从“超越”到“退守”、从“散”到“合”、从“灰色”到“绿色”的四大转变,在2011年4月接受国家矿产资源整合检查验收组考察时,获得了“目前郴州是湖南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最好的地区,也是郴州市历年来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最好的时期”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