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2.
林景星 《地质科学》2008,43(1):205-206
已故的程裕淇院士曾说过一句话,是我永远也不能忘怀的。他说:“对于地质学家而言,地质记录永远是第一位的”。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有建树的、著名的地质学家,无不都是在历尽艰辛的野外工作中,尽一切可能详细地收集各种各样的地质记录,然后研究它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详细的解译,以重建地球的历史。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吴晔  马亮 《湖南地质》2011,(7):17-17
虽然楚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经受住了考验,但这次战事却让楚庄王深刻地意识到:水旱灾害不除,楚国就永远潜藏着隐患。  相似文献   

4.
《核地知与行》2007,(1):F0003
经济发展惠及群众,离退休人员生活无忧,精神状态良好。在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举办的新春团拜会上,十位耄耄老人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歌曲。  相似文献   

5.
任何东西只有从它的發展过程中去研究——这个辯証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有力地表現在地質学的研究上。当山脈、平原、海洋和陸地被認为是某种不变的东西,它永远是这个样子的时候,当只有片断的地質知識的时候,地質学是不成为一門科学的。地質学只有在从相互联系的、發展的观点上去研究地層和地表  相似文献   

6.
佚名 《山西地质》2012,(2):33-33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岗位?"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有人说,"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不,没有!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  相似文献   

7.
在方城县城区,时常会看到一个抱着一摞地籍资料的女职员脚下生风地往返奔波于居民住户、县直单位、企业、城区国土所和县国土局之间,一副永远不知疲倦的样子,她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众多用地者办理土地登记发证手续,维护其合法权益。这个人就是方城县国土资源局城区国土资源所副所长贾海瑞。  相似文献   

8.
没有说出的故事永远胜过已经呈现的情节。这正是这组看似平淡无奇的摄影画面中所蕴藏的法则:还原事物的真实,但永远不停留在拍摄发生的时空里,永远在诉说着一点点关于期待和未来的故事。这,也正是红色之旅所秉承的继往开来之意。  相似文献   

9.
"这些辛苦和挫折在今天也常常遇到,但是,毕竟,我们已经走出去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再累再苦,我们也会坚持到底,让中国的五星红旗永远在国际矿物宝石市场飘扬。"夏卫平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63,(4)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延寿水文站站长时林同志,来到水文战綫工作虽然只一年多的时間,但已为牡丹江地区全区同志所熟悉。現在一提起时林同志的名字,大家就会异口同声地說:“那是一位永不褪色、永远向前的好党員、好干部!”  相似文献   

11.
仰望焦桐     
一棵焦裕禄同志生前种下的泡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它耐沙荒、耐盐碱、耐贫瘠,屹立在风雨中、沙尘中、寒风里、骄阳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枝繁叶茂生长在兰考大地。焦裕禄那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像那棵高大挺拔的焦桐一样,永远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相似文献   

12.
跟着分针走     
李旭 《河南地质》2014,(5):57-57
时钟滴答,周而复始地转动。指针一圈圈转动,亦或它们相会在特定的时刻,像交替的四季,像昼夜的更迭,像代代相传的生命。不论何时何境,从未停止,每走过一刻,就是永远的消逝。时光流过我们的指尖,我们触及不到,只留下白驹过隙后藏进心底的回忆。  相似文献   

13.
一年前的12月1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徐克勤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徐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地矿事业及地质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已经永久地载入了史册。作为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徐克勤先生在矿床学的许多领域,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两个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这篇短文所记述的,仅仅是笔者所知的一些方面,谨以此表达对徐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正>"吸引我去探索的,总是那些被叫做空洞的东西,那是当一个社会被消灭,或个人的自由被践踏,当生命的进程被粗暴地中断,生命的结构被永远地扭曲变异,存在的那种压倒一切的虚无感。"[1]——丹尼尔·里伯斯金承担举世瞩目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和纽约世贸大厦重建项目的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图1[2])是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作为公认的  相似文献   

15.
杨明章 《广西地质》2010,(12):10-10
我叫杨明章,来自百色市靖西县,现任靖西县国土资源局龙邦国土资源管理中心所所长。安宁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是龙邦中心所所辖之一,韦寿增同志是我们安宁乡国土所的好所长。今天我是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来参加座谈会的,所谓喜是今天能在这里和这么多的领导、同志座谈,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我内心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无比的激动;所谓忧是我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战友——韦寿增同志。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某些花岗岩及变质岩同位素年龄数据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现将我实验室历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所测定的西北地区(陕、甘、青、新等省区)某些岩石矿物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加以综合整理,并对该区有关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陶琦 《广西地质》2011,(4):14-17
“我会守护在你身边,你会看到什么是永远,彩虹挂在天边别轻易放弃,无私的爱会给予你明天……”2011年3月25日上午,在南宁举行的追授韦寿增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一曲《守护》,让人们再次深深地怀想起韦寿增同志坚定与执著地守护国家利益、守护人民利益、守护内心信仰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韦寿增生前在守护国土资源的同时,守护着心灵的净土,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动着。  相似文献   

18.
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难的源头问题,主要在于供地方式没有相应转变,供地方式一天不转变,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难的大趋势就一天不会改变。当前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实际上是卖地方式),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再不解决,中央将土地作为参予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之一将无法落实,土地的资源将被短期行为消耗枯竭。众所周知,作为经济人,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利益驱动是永恒的动力,物权及相关的维权意识是永远的法宝,一宗地只要供出去,  相似文献   

19.
永远牢记父亲的教诲。父亲侯德封是一位受人尊敬、和蔼善良、严肃可亲的老人 ,为人坦率、正直、任人唯贤。他工作认真 ,具有突出的求实精神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10月 17日 ,我所优秀的地质学家李兆鼐同志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他从事地质事业的 50年间 ,在火山岩、岩浆作用及其与资源、环境关系领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 ,我们特在《岩石矿物学杂志》上编辑出版了这期纪念文集。李兆鼐同志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35年 1月出生于浙江嘉兴市 ,1956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2年秋调入原地质部地质书刊编辑部工作 ,1973年调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