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已至耄耋之年。但是。几十几前军旅生涯的一幕一幕。总时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让我感叹不已。我感叹着当时自己的激情澎湃。感叹着生死离别的战友情深。感叹着亲密无问的军民鱼水情。感叹着国家领导人对战士们的亲切关怀。感叹着文化大革命对革命意志的特殊考验……在儿女们的建议下,我开始回忆。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诠释我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我想。就从解放战争的那一幕说起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以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为目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着力强化普法内容的针对性、普法形式的多样性、普法载体的新颖性和普法组织的联动性。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法律六进”和依法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是停止休假,局领导分赴各镇、街道检查。6月9日。义乌市国土资源局的班子领导和有关科室的同志停止端午节休假,冒着大雨到各自联系的镇、街道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检查。二是发布预警,为全市人民的出行提供参考。义乌市国土资源局与义乌气象台合作,联合在义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使广大市民能及时了解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范围、等级等。以便市民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三是做好服务。为地质灾害检查提供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4.
《同一个地质计划》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凤山 《地质通报》2008,27(3):430-432
《同一个地质计划(OneGeology)》最初由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提出,已得到全球地学组织的支持。到2007年底,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等10个全球学术团体与国际地学组织、2个跨国公司、2位知名人士和67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参加了该计划。《同一个地质计划》是各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贡献给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约1:100万比例尺的、可在网络上很容易取得最好世界地质图数据的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使可用的地质图数据能被更多的人使用,使需要的人受益,促进互操作能力的增强。《同一个地质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升全球、大陆、行星、海洋地球科学图的编制和出版的合作能力。深化对一些地区地质问题的研究,并可作为国际地球行星年一个切实可用的成果,提升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形象;运用管理地学知识的领导能力和经验,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交流。能够处理全球污染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问题。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公约的执行,减缓自然灾害,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安全、更繁荣。精神生活更丰富、更快乐。因此,实施该计划不仅有现实意义,更有重要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敏 《山东地质》2008,24(2):33-34
1枣庄矿产资源开采史 枣庄市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当地甘泉寺的碑碣记载,1308年就有人在该地区挖窑采煤。13世纪中叶,民间采煤业逐渐兴盛起来。明代诗人满碧山“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的诗句,就是对枣庄地区的采矿描述。开采陶土烧瓷的历史约有1400年;开采铁矿石手工冶铁也有5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地区的采矿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采矿品种由单一转向多种,现已达15个矿种。全市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6.
11月27日,冬日的阳光照射在核工业南昌技工学校的校园里,暖意浓浓。上午8点。考生陆续到来。此时,技校生化楼前的警戒线也已经用石灰粉划好了。8点30分,考生进入考场。9点整,考试正式开始,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7.
N.I.Kriger 《第四纪研究》1992,12(2):177-178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一篇关于黄土工程力学性质的新文献问世。黄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干燥时坚硬,遇水则变弱。这种性状常引起大规模沉降及湿陷。黄土的渗透系数小(0.5—1.5m/d),水分损失少,因而黄土上的建筑工地往往具有地下水位高的特点,引起地基浸湿。黄土区常有的“假喀斯特”现象,在地震时会引起泥石流和大规模滑坡。  相似文献   

8.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管理,优先办理扩大内需项目。落实好先行用地的政策。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加快用地审查。批次报批项目用地,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9.
蚁群算法是一种全新的仿生进化算法,但目前很少有人将蚁群算法引入遥感地质领域。结合蚁群算法与遥感地质领域传统的比值方法,建立了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模型。选取青海省同仁县阿哇地区为研究区。首先确定羟基蚀变信息提取规则。然后建立基于蚁群的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模型,最后根据模型提取羟基蚀变信息。通过对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原有矿区的叠加分析,叠加基本吻合;从野外实地验证来看,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再论广西第四纪冰流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驌 《地质论评》1945,10(Z3):315-320
我首先要说明我所以要讨论的目的,不是要整个否定孙徐两位的见解,而是希望多获资料以补充我广西冰流遗迹的知识。我想一个学问的讨论,应该受欢迎。而不应因为别人未见过伦敦就你见过伦敦别人就非承认为有不可。也不能说没有资格怀疑自己未见的事物。因为承认与否全视支持主张的理由如何  相似文献   

11.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运用平时学到的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相似文献   

12.
张志勋 《浙江地质》2010,(11):20-21
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建设是以土地为依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聚集,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通过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如何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城市政府管理城市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出一点初浅想法。  相似文献   

13.
理想催人奋进,指引着我们为之努力、拼搏。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理想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生命之花也因理想的存在而绽放。理想是十分美好的,它充满着每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树立了理想,你就已经迈进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勤奋努力。因为,勤奋铸就成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为理想而奋斗着。周总理有一个理想,他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不断努力地读书钻研,成为新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柏红 《山东地质》2009,(10):66-68
济南,是一座文化古城。在3500年前的商代属于古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属于齐国。因它位于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当时的名称叫“泺”、“泺邑”。到了西汉,在此设济南郡,属青州管辖,这是“济南”一名的最早记载。为什么叫“济南”?因为它地处“济水”(后称大清河)之南的缘故。在古代,把独流入海的4条大河称为“四渎”。分别是:东渎淮河,西渎黄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到了明清两代,济水(大清河)的河道被黄河夺占,  相似文献   

15.
五月石榴花     
那日闲来无事,去了附近的公园。正值多雨季节,灰蒙蒙的天空中飘着游丝似的细雨,星星点点。 老远,就看到绿色的园子深处,一株高大的石榴树花开得正艳。墨绿色的叶子油光发亮,经过雨水的冲洗,越发显得绿意盎然,一朵朵一簇簇,像一把把火炬,又如一盏盏红灯笼。花瓣娇艳欲滴,花蕾含羞娇媚。细雨蒙蒙中,园子升腾着袅袅雨雾,石榴树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宛如一位仙女在散花。  相似文献   

16.
夏至前后,正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时节。夏至雨点值千金,益阳市大通湖区天鑫农业合作社创始人殷先辉眼下最关心的就是渠道通不通。作为大通湖区的万亩种粮大户,在他看来,收成好不好就看田里的水分足不足。"水稻现在是抽穗的旺盛期,现在需要大量的水分,必须保证田里充足的水分。"殷先辉指着眼前的水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7.
秋游灯台架     
崔振祥 《河南地质》2014,(11):58-58
秋高气爽,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喧嚣,与三五好友一起畅游山水,亲近自然,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一个深秋的早晨,微微有些薄雾。驱车缓缓行驶在舞钢石漫滩水库湖滨大道上,入眼的是一片空蒙,心里顿时澄净起来。湖水平静如镜,岸边挺拔秀丽的杨树林,稀疏却错落有致,树下绿草如茵。湖中的小岛与树木的倒影在湖水中连成一片,间或听见几声鸟鸣,清风拂来,风景如画,犹如在朦胧的梦境。  相似文献   

18.
吕德原  莫柱孙节 《地质论评》1951,16(Z1):102-119
温故而知新。任何学问部门里的新观念,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新颖可言。试检讨一下现代各家对於花岗岩问题的意见,即可增强这个信念。二、花岗岩的现代定义  相似文献   

19.
民生,乃百姓的基本生计。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涉及民生问题也愈加复杂,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愈来愈凸显。  相似文献   

20.
白垩纪四足动物足印的生物地层学、生物年代学与遗迹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全球范围来看,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多数是非鸟恐龙与鸟类留下的痕迹;少量足印来自翼龙、鳄鱼、龟、哺乳动物和其他四足动物。白垩纪的足迹化石以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朝鲜)和北美西部的最为人所知。南美(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也有一定数量广泛分布的足迹化石,欧洲、非洲与澳大利亚的白垩纪足迹组合则鲜为人知。以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记录为基础,我们对两个全球足印生物年代重新进行了检查。早白垩世生物年代以蜥脚类与鸟脚类的足迹为特征。晚白垩世生物年代中的蜥脚类足迹较少,但是鸭嘴龙、暴龙和角龙的足迹增多了。另外,白垩纪足印化石的记录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信息,如北美白垩纪中期蜥脚类恐龙的消失,以及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越来越多来自东亚的白垩纪足印记录使我们对更精细的地方性白垩纪足印生物年代学有了初步印象。因此,以地方性四足恐龙(包括鸟类)遗迹属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可以识别出三个或四个足印生物年代。种类丰富并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东亚的白垩纪鸟类动物的遗迹群,可能指示白垩纪时东亚存在着一个独特而繁盛的鸟类动物群。以足印化石为基础的这一假说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