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鄂北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锦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盟隆起杭锦旗断阶带上,下石盒子组为辫状河和河流相沉积。通过薄片观察、岩心物性分析和压汞曲线实验,对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和高岭石晶间隙;裂缝不发育;孔隙结构可分为细喉微孔型、粗喉大孔型和细喉中孔型三类,其中以细喉中孔型为主。储层为中低孔、低渗储层,盒3段物性最好。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解释的孔隙度参数在岩心实验校正后进行储层平面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锦2、锦6~锦7井区是下石盒子组有利发育带。  相似文献   

2.
靖边气田二叠系的主要含气层为石盒子组盒8段,为了查明该区砂体展布特征,笔者在资料收集、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综合解释的基础上,对研究区60余口井的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1)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是靖边气田二叠系主体沉积类型之一。2)砂体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本区北部,砂体受河道、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本区南部,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和席状砂,砂体呈近东西向展布。3)频繁的脉动式的湖平面升降和湖岸进退控制了相带的迁移和砂体的展布,湖平面下降,三角洲作用活跃时期,砂体相对发育。因此,盒8下2段、盒8上2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是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产能最大的气田,其主力产气层---二叠纪石盒子群八段岩性致密,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但S47区块作为苏里格气田西区一个重要的新区,有关沉积微相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在岩心观察、钻井资料及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S47区块盒8段沉积微相,认为该区盒8段属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5种微相;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叠置砂体,其次为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及其展布特征的新认识为该区储层预测、水平井整体开发提供了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淮北煤田下石盒子组七煤段沉积模式与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地质工作者发现,我国晚古生代煤系高建设性三角洲成煤作用尤为发育。采用地层垂直层序分析,砂体分析,岩矿及地化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并编制了分析性图件,对本区七煤段进行剖析,认为该段是一套以浅水三角洲环境为主的沉积组成;同时,对其成煤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程翠 《江苏地质》2015,39(1):133-137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八段为延川南气田致密砂岩气主力产气层,具有较好的含气性,部分井试气效果良好。通过系统分析单井产能与沉积微相、储层地质特征之间的关系,认为单井产能受沉积微相控制明显,高产井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内。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剖面、钻井取芯、镜下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学、沉积构造和测井曲线特征等沉积相标志,对川西西充-梓潼地区下沙溪庙组开展了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研究。研究表明:西充-梓潼地区下沙溪庙组主要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组分主要为沉积岩岩屑,方解石、绿泥石为主要胶结物,磨圆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发育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底冲刷沉积构造;研究区下沙溪庙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在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砂体主要富集环境,其空间展布主要是由北向南展布,平面上依次分布射洪、西充、南充三个砂体发育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回剥技术,定量恢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的构造沉降量,并探讨其沉积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组的构造沉降量为30~95m,具有中部构造沉降大、向南北两侧减小的趋势,北部构造沉降较南部的大。主沉降中心位于研究区中部,次级沉降中心位于西北部,构造沉降速率为(6~20m)/Ma,具有与构造沉降量一致的分布特征;下石盒子组的构造沉降量为75~110m,总体继承了山西组的沉降中心。但中部的沉降中心向东迁移,范围也有所扩大,构造沉降速率为(9~14.5m)/Ma,其分布特征与构造沉降量一致。在研究区南、北和中部差异构造沉降的背景下,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类型,北部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比南部的大,湖盆范围对应着中部的构造沉降中心。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该地区构造沉降方面的认识,还为该时期沉积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华北盆地东南部下石盒子组高岭岩的成因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岭岩的岩石、矿物、化学和物理测试特征,根据马氏链对沉积序列的模拟、高岭岩的厚度分布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和古盐度分析结果,认为华北盆地东南部的高岭岩属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下组沉积微相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岩心相、测井相分析,并结合分析化验等资料,认为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下组沉积相为山麓-洪积相.将本区划分为扇根内带、扇根外带、扇中和扇缘4个亚相.从下到上,克下组沉积相平面分布从以扇根砂砾岩为主,演化为以扇中砂砾岩与泥岩互层为主,最终转变为扇缘泥岩夹少量砂砾岩.划分了槽流砾石体、片流砂砾体、漫洪砂体、漫洪细粒沉积、辫流水道、径流水道、漫流砂体和漫流细粒共8个沉积微相,描述了各微相岩石学特征、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和电性特征,指出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及录井资料的研究,结合粒度分析,对齐家北地区泉四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和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河道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等7个微相。通过对研究区内泉四段7个含油小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泉四段砂体的含油气性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分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由于具油源近、储集物性较好而成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河口坝、水上分流河道是油气富集的较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2.
13.
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为研究对象,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盆地内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演化过程中储集砂体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含砾粗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等;成因复杂:包括冲积扇砂体、河流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等;分布广泛:具有广覆式大面积分布特征。在上述基础上,系统深入分析了控制盒8大面积砂体分布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强物源、多物源供给是基础,多水系发育是前提,平缓古地貌是背景,高流速河流是动力。其中,强物源、多物源不仅为盆地内提供了丰富碎屑物质,而且控制着盆地内不同区域储集砂体的岩性特征;多水系发育为形成大面积砂体分布提供了条件,发源于物源区向盆地内搬运陆源碎屑物质的六条水浅流急的辫状河道在盆地中部汇合交叉控制着单层砂体厚度及其连片性。平缓古地貌控制着多河道发育和长距离搬运过程中河道摆动、迁移频繁,并相互叠置交叉。高流速河流控制着平缓古地形上发育的多河道不断交叉、复合。并定量计算了盒8段储集砂体沉积时的地形古坡度,平均坡降为1.10m·km-1,平均坡度为0.063°;古河流水体平均流速为8.31m·s-1。进而,结合盆地内钻井实际建立了下石盒子组盒8段独具特色的"强物源供给的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繁浩  鲍志东  刘丽  伍星 《世界地质》2010,29(4):614-639
利用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和薄片鉴定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油层组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5个沉积微相,并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的优质储集体主要赋存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总体上长612、长621和长622期优质储层展布范围较广,平面上连片分布,垂向上相互叠置,是下一步工作的主要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结合四川盆地早寒武世龙王庙期区域沉积背景,本文对川中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测井响应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早寒武世龙王庙期磨溪地区主要位于局限台地内,包括澙湖、颗粒滩和云坪三个亚环境,沉积产物以晶粒云岩及颗粒云岩为主。纵向上,龙王庙组由两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构成,旋回底部以澙湖沉积为主,中上部以颗粒滩沉积为主,顶部以云坪沉积为主。其中,颗粒滩亚相根据不同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颗粒岩累计厚度、单滩体颗粒岩厚度等可划分为滩主体(滩核)、滩翼以及滩间洼地三个微相。平面上,龙王庙组上下两段的沉积相展布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较龙王庙组下段而言,上段沉积时滩体的沉积范围、规模均有所扩大,同时颗粒滩具有向东迁移的趋势。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微相的展布主要受沉积期微古地貌以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本文最后建立了磨溪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尚红林 《安徽地质》2002,12(2):110-113
通过对新集井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中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古生物化石等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组属过渡相沉积的观点,并将过渡相细分为泥炭沼泽相、沼泽相、泻湖相、泻湖波浪带相和砂坝相.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综合野外露头和钻井的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特征,分析了鄂尔多斯晚古生代陆内坳陷盆地3个演化阶段沉积充填的差异性,认为盆地形成阶段以大型辫状河潮控三角洲向陆相曲流河三角洲转化为特征;发展阶段以大型陆相辫状河三角洲向陆相曲流河三角洲转化为特征;成熟阶段以发育陆相网结河三角洲为特征,建立了3种适合研究区储集砂体预测和评价的"大平原,小前缘"三角洲模式,提出辫状河三角洲或曲流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形成了粒度较粗、规模较大、厚度较稳定的有利于天然气运移聚集的砂体,是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最有利相带,网结河三角洲和浅湖沉积了大量泥岩可作为盖层,加上太原组和山西组的聚煤作用,共同形成了该地区的天然气藏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8.
苏里格气田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北部20余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的详细研究,结合测井相标志和古生物标志,认为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段属辫状河沉积,发育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亚相。河道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和心滩两个微相,往往组成向上变细的剖面结构,测井曲线一般为中-高幅的齿化或微齿化的箱形或钟形;洪泛平原亚相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砂泥岩的不等厚互层,测井曲线多呈锯齿状。在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盒8上和盒8下两个时期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其显示出河道心滩砂体呈南北向展布的规律。根据沉积相的时空展布规律,建立了本区盒8段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是该区天然气的主力储集层。应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恒压压汞以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恒速压汞技术,对该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储集层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储集层岩性以粗粒、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次。由于成岩作用强烈,残余原生粒间孔基本全部丧失。由于煤系地层提供的大量有机酸以及丰富的可溶性组分,太原组形成了以溶孔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下石盒子组则主要以高岭石晶间微孔为主。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储集层孔隙结构差别巨大,太原组储集层孔径大、孔喉比大,而下石盒子组储集层孔径小,孔喉比接近于1:1,属于较差的孔喉配置。  相似文献   

20.
沾化凹陷垦西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地球学报》2011,32(6):739-746
油田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要进行小层沉积微相的研究,阐明小层单元沉积微相特征,为相关开发研究奠定必要的沉积学基础.以传统沉积学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进而应用油藏描述技术中的沉积微相分析方法,从标准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全区多井对比,对垦西油田K71断块区新近系馆陶组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馆陶组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滞留沉积、砂坝沉积、曲流砂坝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越岸沉积及泛滥平原湖泊沉积.储层以河道充填沉积、河道边缘沉积、泛滥平原沉积为主,分布较分散.这些沉积微相特征对储层物性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