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地质译丛》2010,(1):75-75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进口原油首度超过2×10^8t,达到2.04×10^8t,预计全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预计2010年自产原油在1.9×10^8t左右,全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2%左右。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碳酸盐勘探开发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主要大国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虑,加大对碳酸盐油气勘探开发的投入。世界碳酸盐岩油气探明可采总量为1 434.5×10^8t油当量,其中探明可采石油750.1×10^8t油当量,探明可采天然气684.4×10^8t油当量。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313个,其中油田208个,气田105个。中国碳酸盐岩探明石油15.2×10^8t油当量,探明率为6.5%,探明天然气1.36×10^8m^3,探明率为28.65%。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法有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勘探法、钻井法。开发成熟技术有多分支井技术、定向射孔技术、压裂酸化技术等。通过对世界碳酸盐岩资源勘探开发现状研究,实现碳酸盐岩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勘探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碳酸盐岩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第二大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获悉,该油田2007年共生产原油2770.08×10^4t,超额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超产12.08×10^4t。这一成绩是在油田综合含水90%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8%的情况下取得的。同时,胜利油田2007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这也是该油田连续第25年实现新增探明储量超亿吨。  相似文献   

4.
《海洋地质译丛》2010,(1):35-35
岁末盘点,胜利油田喜获丰收:2009年生产原油2791×10^4t,连续10年保持稳定增长,连续13年保持储采平衡。西部上产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北油田分公司2009年生产原油660×10^4t,同比增长60×10^4t,生产天然气13.1×10^4m3,全面完成2009年度勘探开发任务。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译丛》2009,(2):68-68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地质勘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发现和证实15个亿吨级油气储量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13.4×10^8t、天然气6472×10^8m^3。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构造背景和地层沉积特征描述了澳大利亚奥特韦盆地的基础地质特征;从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三个方面论述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从平面和层系上总结了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截止到2008年底,该盆地累计生产天然气124.5×10^8m^3,经济和次经济意义的证实储量为石油2×10^6t,天然气350×10^8m^3。对盆地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并对有利的远景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译丛》2009,(2):16-16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08年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测算,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10^8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  相似文献   

8.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6月19日宣布,该公司在挪威海北部维多利亚气田西北部150km处获得名为Gro的天然气发现,粗略估计可采天然气储量100×10^8~1000×10^8m^3,是挪威海迄今为止最深的离岸发现。壳牌公司、挪威海德鲁公司和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分别持有该储量50%、40%和10%的股份。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域分布有27个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72.9×10^4km^2,属我国传统疆域线内的为143.2×10^4km^2。其中,近岸大陆架有10个沉积盆地,合计面积92.2×10^4km^2;南海中、南部有13个,面积59.4×10^4km^2,南海北部陆坡与洋壳过渡区中有3个,面积9.3×10^4km^2。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达到2.94×10^12m^3,比2006年2.8653×10^12m^3增加747×10^8m^3。其中,非洲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比例由2004年占5.4%提高到2005年占5.9%、2006年占6.3%、2007年占6.6%;中南美由2003年占4.5%、2004年占4.8%上升至2005年占4.9%、2006年占5.0%、2007年占5.1%;中东由2002年占9.3%、2003年占9.8%、2004年占10.4%上升至2005年占10.6%、  相似文献   

11.
用乙炔抑制法和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对黄海北部海域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及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夏季最大,范围在3.2~7.5μmol/(m^2·h)之间,平均值为4.85μmol/(m^2·h);而在春、秋季其范围分别为0.26~2.65μmol/(m^2·h)和1.21~4.12μmol/(m^2·h)。该研究海域3个季节反硝化细菌数量差别较大,春、夏、秋季分别在1.78×10^4~8.12×10^4,1.18×10^6~6.18×10^6和0.72×10^5~4.50×10^5个/g之间。春、秋两季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和0.750(P〈0.05)。本结果可为黄海北部海域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厦门市大气湿沉降中的无机氮情况,分析了2000~2014年厦门市内和郊区的雨水中NO_3^--N和NH_4^+-N的浓度及其沉降通量的变化情况,并对湿沉降中无机氮对厦门近海海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厦门市内和郊区雨水中NO_3^--N和NH_4^+-N的浓度均为春季较高,夏季较低;高浓度无机氮在一年中出现的时间段在两个区域有差别,这可能与这两个区域的季风转换和大气混合层高度变化有关。在2000~2014年,雨水中NO_3^--N的浓度在市内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郊区总体呈上升趋势;NH_4^+-N浓度的年变化规律不明显。湿沉降给厦门近岸海域带来的NO_3^--N和NH_4^+-N的量分别为1056 t/a和1278 t/a,低于该区域河流输入的无机氮的量的10%,说明湿沉降不是厦门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厦门雨水和近岸海水中的营养盐情况,发现雨水的沉降可能会促进厦门近海部分区域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海洋溢油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绍良  郑立  崔志松  高伟  李倩 《海洋科学》2011,35(12):127-131
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石油加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排放,海上溢油事故等,使石油成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10^10kg的石油进人海洋环境中,中国每年排人海洋的石油达1.15×10^8kg,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卜列。2010年4月和7月先后发生的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漏油事故和大连新港储油码头输...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译丛》2010,(1):71-71
近20年来,世界天然气产量从1991年的20015.3×10^8m3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30655.8×10^8m3,年均增长率达2.54%,明显高于同期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1.29%的速度。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从1991年的21.7%上升到2008年24.1%,石油却从1991年的38.6%下降到2008年的34.8%。专家预测,随着环保日益受重视,世界能源将形成以天然气为主导,其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存、相互补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海大多数渔业都属于数据有限渔业,用对数据要求较高的复杂模型无法对这些渔业资源做出有效评估,因此用数据有限评估模型评估渔业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经典剩余产量模型(CEDA和ASPIC)和两种新型有限数据评估模型(贝叶斯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BSM)和蒙特卡洛MSY估算模型(CMSY)),评估了黄渤海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东海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南海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这三种重要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参考点和资源现状。研究表明:黄渤海鳀鱼MSY估计值为80×10~4~83×10~4 t,生物学参考点F/F_(MSY)估计值小于1.0而B/B_(MSY)略小于1.0,表明这种渔业捕捞强度适中但资源尚未得到完全恢复。东海带鱼MSY估计值为58×10~4~64×10~4 t,F/F_(MSY)估计值大于1.0而B/B_(MSY)估计值小于1.0,表明这种渔业存在过度捕捞且资源已经衰退。南海金线鱼MSY为30×10~4~32×10~4 t,F/F_(MSY)估计值大于1.0而B/B_(MSY)估计值小于1.0,表明这种渔业存在过度捕捞且资源已经衰退。以上4种模型均可适用于中国近海数据有限的渔业资源,但两种经典剩余产量模型对三种渔业数据的拟合不够稳定(相关系数R~2波动较大),因此取BSM和CMSY模型的评估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但这两种有限数据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价值的科学评估对海洋与海岸带开发决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盛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从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效用的角度衡量生态系统的价值,而缺乏从生态系统自身的角度进行客观评估.首先分析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内涵,提出基于能值和ecoexergy两种系统生态学方法的价值评估框架,建立了一套海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较为有效的评估方法.该框架先通过能值计算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及物种多样性转换为能值货币价值,再通过eco-exergy来体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并转换为eco-exergy货币价值.最后将该评估框架应用于厦门湾海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厦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本底内在价值为1.16×10^11CNY,全年创造内在价值为9.24×10^10CNY,总计2.09×10^11CNY,远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7.27×10^9CNY和厦门海洋产业GDP 2.47×10^10CNY.  相似文献   

17.
青岛近海许氏平鲉年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005年1月逐月在青岛近海采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样本共计147尾,以矢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耳石边缘增长率分析表明,许氏平鲉耳石年轮形成的周期为1年,6~7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协方差分析和残差平方和分析表明,许氏平鲉的体长与体重、年龄与生长关系在雌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W=1.750×10-5×L3.084(r2=0.990,P0.05);使用年龄和体长的实测值拟合其生长,Von-Bertalanffy体长生长方程为Lt=367.211×(1-e-0.576×(t-0.399))(r2=0.943,P0.05)。分析表明,在耳石形态与重量各测量参数中,耳石重量(Wotolith)与年龄(t)的线性相关性最密切(r2=0.942),其关系式为Wotolith=-0.023+0.035 t。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IAPE)结果显示,耳石重量可以作为青岛近海许氏平鲉年龄鉴定的有力手段(IAPE=8.3%)。与1980年代相比,青岛近海许氏平鲉生长加快,显示出资源进一步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衰减模型评估柔鱼西部冬春生群体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1~2004年8~11月中国大陆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生产的柔鱼渔获及其平均个体等数据,利用衰减模型估算各年度西部冬春生群体8月上旬的初始资源量、旬自然死亡系数和逃逸率等参数。评估认为,各年度8月上旬初始资源量为134.89×106~182.80×106ind.,平均值为160.57±17.13×106ind.。各年度初始资源量大小有所差异,其中2001年和2004年较高。2001~2004年可捕系数分别为3.722×10-5、3.892×10-5、8.491×10-5和6.665×10-5。各年度8~11月自然死亡系数在0.0377~0.0609/旬,平均值为0.0493±0.0118/旬。总死亡系数为0.1720~0.1957/旬,平均值为0.1834±0.0097/旬。2001~2004年11月末柔鱼的逃逸率在14.81%~23.34%间,逃逸量为12824~24499 t。分析认为,柔鱼西部冬春生群体的资源处在充分利用状态,年可捕量在8×104~10×104t。  相似文献   

19.
利用Delft3D数学模型建立了平潭综合实验区近岸海域物质输运数学模型,模拟了澳前、海坛海峡北、海坛海峡南、流水、竹屿5个排污口在不同污水排放量下COD、无机氮浓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污水排放规模为3.0×10^4t/d时,竹屿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3.80、0.51mg/dm3,流水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3.60、0.42mg/dm3,都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表明这2个海域水动力条件较弱、污染物扩散缓慢,不是理想的排污口.在污水排放量为1.5×10^5t/d时,海坛海峡北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87、0.28mg/dm3,海坛海峡南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84、0.27mg/dm3;澳前排污口在污水排放量为5.0×10^5t/d时,其邻近海域海水COD、无机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48、0.28mg/dm3,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要求,表明上述海域水动力条件良好、纳污能力强、环境容量大,是较好的污水排放口.该研究可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域污水排放口选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该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未来大规模海岸工程对渤海湾潮动力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VCOM海洋数值模型,建立渤海湾,尤其针对天津近海的水动力和水交换模型,经潮汐和潮流实测资料验证,模拟结果可信。通过模拟,研究了海岸工程对渤海湾内潮动力环境和水交换能力的影响,模拟显示,未来海岸工程建设后,天津近海最大局部海域流速变化可达0.25 m/s,纳潮量减少3.2×10~8m~3。水体半交换周期延长10天,建议在未来的海岸工程建设时,事先考虑其对水动力环境和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