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明良 《湖南地质》1991,10(2):146-152
本区地槽型煤田,主要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由一套浅海相碳质板岩为主组成的含钒石煤岩系,与下伏地层呈整合关系。地台型煤田有下石炭统测水煤系和上二叠统斗岭煤系,它们是以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细碎屑岩为主,夹菱铁矿或黄铁矿结核及煤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关系。其中斗岭煤系的煤层分布广,煤层及煤质较好,是本区找煤的对象。地洼型煤田,为上三叠—下侏罗统煤系,呈零星小块分布,是一套以陆相,杂色粗碎屑岩为主,夹泥岩及煤组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关系。主要发育在资兴市和宜章县一带,找煤条件次于斗岭煤系。  相似文献   

2.
滇东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与煤系赋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地区位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煤田构造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呈NNE向条带状展布。区内断层以NNE、NE向为主,受主要断裂影响,煤田在南北向呈带状,东西向呈段状展布,各煤矿区在平面上呈NE向带状分布。研究区煤系赋存受基底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明显,变形强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强,北部地区以褶皱构造为主,断层较少,煤层多保存于向斜构造中,保存较完整,煤层埋藏较深;南部受弥勒-师宗断裂带影响,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对煤层破坏严重,煤系赋存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煤田位于皖北濉溪和肖县之间,煤田地层上部为第四纪冲积层所掩盖,煤系属二叠纪石盒子系、山西系和上石炭纪太原系。第四纪地层,厚约60—80公尺,系粉黄土及粘土夹砾石层,部分地区夹流砂较多约5—10公尺但有些地区流砂极少,甚至没有。煤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编制山东省煤田预测图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煤田预测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本省具体地质条件出发,有目的地去研究煤系的沉积特征及煤系形成后各种地质因素对它的改造作用。这两个方面搞清或基本搞清了,预测工作也就大体完成了。针对我省石炭二迭纪煤系及煤层沉积稳定连续的特征,煤田预测的重点就在于研究煤系  相似文献   

5.
鲁东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找煤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乐五图煤田和黄县煤田是鲁东地区发现的两个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时代属于中始新世,均为富含褐煤和油页岩的沉积建造。煤系中部均发育一段厚度20~30m的紫红色砂砾岩夹泥岩(或粘土岩),将煤系分为上下两部分;煤系底部为厚层杂色砂砾岩、砾岩和角砾岩等粗碎屑岩,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推断在黄县煤田向西到羊角沟沿海一带,五图煤田以东的潍坊—昌邑一带和以西的昌乐、临朐、益都等地,可能有同层位煤系赋存,建议将这些地区作为找煤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山西省煤系伴生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简称三稀元素)矿产资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山西省煤系伴生三稀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特征探讨了煤系伴生三稀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结果表明,山西省宁武煤田平朔矿区为煤系伴生锂超大型矿床,北部煤炭基地部分矿区和西山煤田部分矿区具备煤系伴生锂成矿潜力;宁武煤田北部、大同煤田北部、河东煤田北部及西山煤田局部地区具备煤系伴生镓成矿潜力;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山西组含煤岩系的伴生稀土元素均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省内六大煤田含煤岩系中尚未发现其他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的伴生三稀元素矿床。初步研究成果对指导山西省煤系伴生矿产资源开发、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粉煤灰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鄂东南一带煤田分布特征及过去勘探工作情况鄂东南煤田不论是侏罗纪香溪煤系,上二叠纪乐平煤组或下二叠纪马鞍山(麻土坡)煤组,其中所夹煤层分布均不稳定。一般说来,侏罗纪香溪煤系较厚,有2—3个煤组。但煤层很薄,一般仅数公寸,甚至在0.3公尺以下。达不到工业开采最低厚度要求。也不大稳定,二叠纪乐平煤组一般厚度小,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青山煤田包括拴马桩煤系和石拐煤系,其中石拐煤系五当沟组的G、J、L煤层是大青山煤田主要可采煤层,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占绝对优势,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依据有关矿区瓦斯涌出量连续观测显示,该区瓦斯涌出量大,并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加大。在构造上本区位于大青山复背斜南翼,压扭性构造发育,对煤层气起到较好的圈闭作用,在五当沟组中分布的致密油页岩在纵向上阻止了煤层气的逸散。根据大青山煤田各种地质因素分析.认为大青山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煤田的北部、中部可作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9.
运用对比分析法,以控煤构造样式为主线,系统总结了吉林省南部和北部煤田构造特征的异同。南部地区以挤压型构造为主,发育逆冲断裂组合为代表的挤压型控煤构造样式组合,煤田构造变形复杂,煤系赋存范围较小;北部地区则以伸展型构造为特征,控煤构造样式以断裂断块组合为主,煤系分布范围相对较大。吉林省南、北煤田构造特征的上述差异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历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煤田地质钻探地层一般分为煤系地层和非煤系地层。普通提钻取心钻探方法,钻进煤系地层时,为防止打丢、打薄煤层,常采取见软就提钻、限制回次进尺等办法,造成煤系地层中频繁提钻,辅助时间显著增加,因而常常是:一个煤田地质浅孔钻进的上、下钻时间几乎相当于非煤田中深钻孔正常提钻钻进上、下钻所用的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苏南煤田进行反射法地震勘探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煤系地层的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与华北常见的煤田地震地质条件相比,本区岩性、岩相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尤其特殊的是,苏南普遍分布着波速很高的青龙灰岩,具有强大的屏蔽作用。这给地震勘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苏南有青龙灰岩屏蔽的含煤地区进行地震反射法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淮北煤田属全隐蔽煤田。二叠纪煤系地层缺乏进行系统划分的适当剖面,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地层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特别在石炭与二叠及上、下二叠的分界上分歧尤大(表1)。笔者试图以所积累的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方面的资料,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相似文献   

13.
信丰大桥煤田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煤系(层)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桥煤田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乐平煤系”。煤田受东西向与北北向向推覆构造控制,尤其是受东本向推覆构造控制十分严格。本文对该煤田中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煤系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该区的隐伏煤系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工程地质采样和试验方法上的局限性,如何全面正确评价煤系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强度是煤田工程地质勘探中的一个长期未能满意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在东北及内蒙北部地区煤田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取得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来解释岩石强度,即从物性和强度以及不同强度参数间的定性关系和实际相关关系出发进行探讨。为全面、系统评价煤系岩层的强度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运用煤田构造与控煤构造研究方法,从浑江煤田地质构造展布的平面差异性分析入手,揭示了本区地质构造展布的分区、分带特征,指出南北方向上分为三带,东西向分为两区,不同的区带内赋煤规律有显著差异。受到SE—NW向的挤压,浑江地区发育SW—NE向的断裂及褶皱,成为控制煤系赋存形态的主要因素。浑江煤田西区因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较强烈,断裂较发育,对煤系的后期改造破坏较强烈;而东部煤系赋存于向斜构造内,受断裂破坏较小,但保存面积少于西部。  相似文献   

16.
一、大地构造研究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所周知,普查找煤的地质依据,一般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成煤时代不论从世界范围或是从我国全国来看,在地史中有四个主要成煤期,即石炭纪、二迭纪、三迭一侏罗纪和第三纪。在我国境内,举其主要的来说,晚石炭一早二迭世煤系广泛分布于北部;晚二迭世煤系普遍分布于南部。晚三迭一早侏罗世煤系呈小片状散布在华南各地;早、中侏罗世煤系主要散布在华北及西北(天山、祁连山等处)。晚侏罗  相似文献   

17.
宣化煤田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的东南,为一侏罗系含煤盆地。煤系地层极不稳定,且煤系上覆地层中普遍发育一至多层较厚的火成岩,弹性波速度较高,有较强的屏蔽作用。这样的地区,多年来一直被封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随着多次覆盖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出现,地震勘探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其地质效果亦大为改观。但对于上述的所谓“禁区”效果又将如何呢?我们带着上述问题在宣化煤田进行了地震试验。结果说明,类似这类地区经过努力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地质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有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分布,其适宜的温压条件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区木里煤田多年冻土层煤炭地质勘查施工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通过分析木里地区多年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对天然气水合物烃类气体的来源进行了探讨,提出煤层和煤系分散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气体是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来源的观点,将并其称之为“煤型气源”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19.
自家浦煤田的含煤地层为早石炭世的马查拉组,为马查拉煤系。通过对马查拉煤系沉积剖面的细致分析和研究,对自家浦煤田马查拉煤系沉积相的归纳总结,判断煤田的沉积环境,还原了自家浦煤田早石炭世马查拉煤系的构造一岩相古地理格局。并且以此为基础,在认真研究自家浦煤田的控煤因素之后,剖析该煤田的主要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20.
皖南多高山峻岭,绝大多数煤层赋存在山上,倾角45°左右。龙潭煤系一般含煤1~3最上的C煤层在绝大部分地区可采,平均厚度1m左右,最厚达2~3m。解放后,通过大量山地工程和近百万米钻探工程,对本区地质构造、煤系煤层已基本控制。已探明储量1.2亿吨,尚待勘查的储量约有1.3亿吨,它们大多分布在高山区,用钻探很难施工,有的根本上不去。据煤田二队资料,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地点,1989年钻探每米成本已达120元。由于钻探手段本身的限制,所取得的地质资料有时又不能满足工业评价,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以钻探为主的方法改为与地方联合巷探为主的方法,并采取有偿转让给煤炭生产用户或联营的办法搞活地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