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气象学会第15次强风暴学术会议于1988年2月22—26日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召开。气象局局长助理 E.W.Friday 在会上作了2000年的强风暴计划的报告。本文摘要介绍他的报告,并针对我国强风暴的业务和研究提出个人的一点联想。强风暴是美国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美国已纪录有1000个龙卷、5000次洪涝,10000个强雷暴以及几例热带气旋。每年有几百人死于强天气和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前,动力天气预报模式解决了复杂的方程组去预报每日环流形势。然而,对于一些用户和特殊的工程项目,诸如云高、能见度、降水性质及其量级、雹暴、温度以及风这样的天气要素是很重要的,但应用当前的数值模式不能直接预报,或者预报准确率不高。那么,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即为天气预报。预报员考虑模式预报是凭自己的认识或经验做出的主观预报。对于这方面,客观预  相似文献   

3.
六月份正值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为提高预报服务效果,我们建立了一套未来24小时(20点-20点)内无雨、小雨、中雨以上降水的概率预报方法,在一九八二年六月份预报业务中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托马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和技术支持组科学主任吉安卡斯帕.普拉特纳(Gian-Kasper Plattne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PCC评估报告工作再思考》~([1])的评论文章,指出单靠义务工作无法维系IPCC的工作,呼吁对此应有更大力度的支持,并建议适当延长评估报告的周期。  相似文献   

5.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括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_2,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1986—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一1880年以来的人为CO_2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 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相对于1861一1880年)。  相似文献   

6.
孙颖 《大气科学学报》2021,44(5):654-657
2021年8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该报告清楚表明,近百年来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类活动已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本文通过对报告第三章的摘译,介绍了报告中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主要结论,包括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冰冻圈、海洋、生物圈以及气候变率的影响。基于最新的观测资料、新一代气候模式结果以及不同的检测归因方法,通过评估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文献表明,以温室气体为主的人类活动可以在气候系统多变量变化中被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7.
<正>IPCC历次报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以及气候影响和对策都是建立在全球气候模式考虑各种人类活动情景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其关键问题是:用全球气候模式计算的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可信度有多高?为此,2010年1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和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召开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确信: 1.客观存在着一种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变得更暖。 2.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物正在逐步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烷(CFCS)及氧化氮〕含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温室效应,其结果将使地球表面进一步变暖,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的含量将随地球变暖而增加,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增强温室效应。计算得到: 1.某些气体对于气候变化可能具有比其它气体更有效的作用,并且它们的相对效果能够估计,二氧化碳在过去时段内对温室效应的增强所起作用超过一半,并且在将来依然起相似的作用。 2.大气中永久性气体含量(二氧化碳、氧化氮及CFCS)在排放中调节是很缓慢的。按现在的速率连续排放所增加的含量将使我们承担几十年至几百年的责任。按目前  相似文献   

9.
《湖北气象》1994,(4):23-23
冬季晴朗的早晨,垂柳苍松的树枝上.附着白色的冻结物,宛如玉枝垂挂,银菊盛开。“树挂”也叫“冰花”,在气象学上称为“雾凇”.据分析,“树挂”能预测未来降水情况。如气象谚语有:“一日有挂,三日晴。”就是说明出现雾凇以后.两三天内多是晴好天气.因为雾多是近地层的水汽固辐射冷却达到饱和而生成,  相似文献   

10.
《暴雨灾害》1994,13(4):25
冬季晴朗的早晨,垂柳苍松的树枝上,附着白色的冻结物,宛如玉枝垂挂,银菊盛开。“树挂”也叫“冰花”,在气象学上称为“雾凇”。据分析,“树挂”能预测未来降水情况。如气象谚语有:“一日有挂,三日晴.”就是说明出现雾凇以后,  相似文献   

11.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0,20(1):58-59
太阳像一位慈祥的家长 ,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用它的光和热照亮、温暖、团结着太阳系这个大家庭 ,生灵着地球上的万物。不难想象 ,如果没有太阳绝不会有地球上的生命 ,更不会有我们人类 !太阳大约有 5 0亿岁。在它的成长岁月里 ,现在刚刚步入中年期 ,大约再过 5 0亿年后 ,太阳燃烧完他的氢 ,只剩灰烬氦的时候 ,就进入了老年期。老年的太阳将失去往日的辉煌 ,它的表皮松驰 ,引力变小 ,开始膨胀、会变成现在太阳 2 5 0倍大的红色巨星 ,那时地球上看到的将是覆盖半个天空、发出晚霞般光辉的巨大太阳。然后 ,极度膨胀的太阳表面气体渐渐脱离 ,飞向…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大雨保定狂雨数日,迄今末止,市街积水没踝(保定七日中央社电)津市连日霪雨,市境各河水势,均呈涨势(五日大公报) 河北省北境各县如邢台、献县、玉田、高邑等初旬连朝大雨。河间、彰德、霸县、沧县、距鹿,深县,永年等县中旬亦有霪雨。滦县十七日大雨,迄十八午放晴,市街被淹,水深二三尺。山西太原自二日起,迄今五日来连降大雨,势如倾盆。城内房屋  相似文献   

13.
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基本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阐述了气候变化的人为和自然驱动因子、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归因以及预估的未来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最新科学进展,这些最新进展主要是基于大量新的和更全面的数据、对数据更复杂的分析、对各种过程更进一步的认识、模式对这些过程模拟的改进以及对不确定性范围更广泛的分析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依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第四章的内容,对未来全球气候的预估结果进行解读.报告对21世纪全球表面气温、降水、大尺度环流和变率模态、冰冻圈和海洋圈的可能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210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做了合理估计.评估指出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在未来20年内达到或超过1.5℃,平均降水也将增加,但随季...  相似文献   

15.
国内雪本月天气,比较往常特冷,华北各地春雪屡降,据报章所载,摘录如下: 内蒙春寒异常,民苦已甚。星期三(四月一日)滂江一带又有大风雪,终日不息,人民愈增困苦,牛羊骡马,相继死亡。北平九日专电:内蒙再度雪灾,牛羊死亡殆尽。天津十二日专电:长城口外气候奇寒,连日降大雪,积厚二尺  相似文献   

16.
《气象学报》1938,(1):43-44
十二月二日午后七时五十分左右兰州市地震,其初来时方向是由东南转西北震荡脚裂,经过一分钟后,又作小动这数秒钟即止。  相似文献   

17.
《瞭望》新闻周刊文章,评析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文章认为一个国家,智库的繁荣和强大也离不开国家决策部门建立在对其充分重视和信任基础上的支持和需求。然而作为政府决策思路和战略分析的提供者,近年来,中国智库在关键领域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9月27日,IPCC正式发布了第五次评估(AR5)第一工作组(WGI)的报告草稿~([1])。报告共分14章,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9名作者和编审共同完成,是IPCC成立25年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IPCC系列评估报告是世界各国政府决策者制定应对策略的重要参考著作。如果说报告的最终内容凝练了国际上大量科学团队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那么报告各章引用的大量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文献正是这些成果的精华所在。本文根据AR5 WGI报告给出  相似文献   

19.
《四川气象》已走过 1 9个春秋。 1 9年来 ,她出版期刊 70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50 0余篇 ,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气象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川省气象专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 ,《四川气象》已逐渐显现出她不适应的方面 ,对其版面和刊载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借鉴我国部分省级优秀气象期刊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川气象》从这期开始 ,已由纯学术性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并新增工作论坛 ,气象科技产业和百花园等栏目 ,以增强…  相似文献   

20.
<四川气象>已走过19个春秋.19年来,她出版期刊70期,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1500余篇,为四川省气象管理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