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术沟组以其独特的岩石物理特性而卷入到推覆构造带的特殊部位。本文研究了白术沟组的三种构造位态,确定其主要呈第一种构造位态广泛分布于推覆体内部某次一级逆冲滑脱断层的下部,其上覆逆冲岩席由震旦系栾川群及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构成,下伏地层为下古生界陶湾群。前人将白术沟组置于栾川群的底部层位,笔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以含磷、铀为特征的白术沟组碳质千枚岩层实与我省北部华北地台区早寒武世辛集组底部含磷铀的碳泥质层为同一层位,同样的地层也见于确山西部的“银洞沟组”及大别山的“商城群”石门冲组含磷层中。  相似文献   

2.
陶湾群分布在洛南大荆、卢氏曲里、栾川陶湾、方城维摩寺至确山蒸馍山一带,东西长480公里,南北宽4~8公里的狭长范围内。1959年秦岭区测队创立“陶湾组”一名的原义是指整个宽坪组之上,由黑云大理岩、绢云绿泥大理岩、大理岩、片岩、钙质砾岩组成的一套地层,时代定为下元古代。栾川群南和陶湾群为邻,西起洛南,东至确山,全长380公里。栾川群系1962年河南地科所创名,它泛指分布于熊耳群与陶湾群之间的一套地层,其下部的竹园沟组与1965年出版的1/20万栾川幅地质图中的白玉沟组及香子坪组相当;上部的南泥湖组与该图的大部分寒武系相当,196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卢氏栾川台缘断褶带内,秦岭纬向系构造带与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汇复合部位;矿体产于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鱼库沟组的石英岩、二云片岩、白云石大理岩和下古生界陶湾群三岔口组、秋木沟组钙质砾岩、白云质石英大理岩等地层中;该区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围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形成了以Pb,Zn,Mo,Ag等为主的丰富的内生金属矿产,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4.
过渡带的南北界线大体为铁炉子—黑河断裂和石门—马超营断裂,称之为洛南—栾川过渡带。本文通过对熊耳群、栾川群大红口组和宽坪群下部火山岩的造岩元素、微量元素扣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中晚元古时期,在华北地台南缘、洛南—栾川过渡带及北秦岭造山带上存在着三条不同性质的裂谷,它们分别为大陆内部裂谷、近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裂谷和弧后盆地拉张裂谷,从而也表明当时洛南—栾川过渡带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及地壳性质就已介于南北两大构造单元之间。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77年对挡阳山—安坡山登封群剖面的地层、岩性、构造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首次发现登封群中有两个不整合存在;并将登封群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青羊沟组、郭家窑组、金家门组及老羊淘组。前者置下太古界,次者置上太古界,后两者置下元古界。登封群中两个不整合,即青羊沟组与郭家窑组之间不整合(下不整合)和郭家窑组与金家门组之间不整合(上不整合),其依据是:(1)不整合上下两套岩系地层岩石组合有明显差异;(2)上下两套地层岩石变质程度有较大差别。并由此引起斜长石结构状态及角闪石光学常数不同;(3)上下两套岩石混合岩化程度不同;(4)构造形态和构造格局明显不同;(5)青羊沟组上部有类古风化壳物质存在;(6)接触带处(不整合附近)岩脉发育;(7)上下地层在时代上有明显差异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 ,岩性以碱性粗面质熔岩为主 ,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热液变质作用。喷发类型以裂隙式为主 ,有 4个喷发韵律 ,喷发环境为浅海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其碱性火山岩属钾质型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 ,与其伴生的辉长岩为同源岩浆成因 ,均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7.
新疆若羌县阿热力一带位于东昆仑西段北坡、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层区划隶属于秦祁昆地层区、东昆仑-中秦岭地层分区,该区冰沟群分布广泛。对该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对冰沟群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中,采用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实验测试等方法对冰沟群的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古生物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狼牙山组和丘吉东沟组。把该区冰沟群与区域上都兰县冰沟群层型剖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研究,认为该区的冰沟群与都兰县冰沟群层型剖面具明显可对比性。依据岩性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等,对冰沟群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狼牙山组沉积环境属于潮下较深水陆棚相低能环境;丘吉东沟组属于浅海陆棚相带内缘斜坡沉积环境。并对冰沟群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即第一层序(B-1)和第二层序(B-2)。  相似文献   

8.
陶湾群是位于秦岭北部的浅变质地层。至今未获可靠生物化石。1984年陕西区调队陶湾群专题研究组将洛南白沟~白岭的钙质砾岩、千枚岩、白云岩划为陶湾群庙湾组,并认为它不整合在寒武系之上。近年来,笔者在洛南、卢氏地区从事1∶20万《洛南幅》修编,在白沟~白岭地区原划庙湾组内发现早寒武世化石,将其解体为蓟县系大庄组、震旦系罗圈组、下寒武统,它与陶湾群之间有堳底~河口街~马超营大断裂相隔。陶湾群位于卢氏四明山大背斜(下栾川群)之南,下伏地层为上栾川群,属地台边缘的次稳定~不稳定沉积:罗圈组与寒武系位于背斜北翼,属地台相沉积,据陶湾群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接触关系等,其时代划为晚元古代较妥。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地层学及板块构造理论,对“西乡群”进行了划分和论述。将“西乡群”由老到新分为白勉峡组、三湾组、三花石组、孙家河组、大石沟组和三郎铺组;把白勉峡组、三湾组和三花石组新定为西乡群,划归南口群—蓟县群;把孙家河组以上地层分别划归青白口系和震旦系。上述层序和岩石组合,反映了岛弧发展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五莲群下部为海眼口组,一段以斜长角闪岩为主,二段以云母变粒岩、片岩为主;上部为坤山组,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方解石大理岩,下部夹石英岩、云母片岩。五莲群下部地层海眼口组电气石石英岩与黑云变粒岩最年轻的碎屑锆石MC-ICPMS U-Pb年龄数据为1685~1727Ma,这限定了五莲群原岩沉积时代属中元古代。而侵入海眼口组黑云变粒岩的花岗岩脉岩浆锆石206Pb/238 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77.5±1.8)Ma。表明花岗岩脉所代表的热事件与扬子北缘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有关;说明南华纪时期,五莲群位于扬子地台的北缘,而不是华北地台的东南缘。所以将五莲群再从粉子山群中重新划出,恢复为原五莲群及海眼口组、坤山组。  相似文献   

11.
河南临汝安沟地区前嵩山群变质矿物、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变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前嵩山群分属不同的变质建造,其中安沟群属中压相系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登封群头道河组为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同时,两套地层变质作用之间缺少钠长—绿帘角闪岩相,这一变质作用的间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层的间断。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地质背景 1.地层 本区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岩性复杂。主要有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吉祥沟组和大网子组、中生界上侏罗统吉祥峰组、下白垩统光华组和甘河组、第四系全新统。  相似文献   

13.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14.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15.
新厘定的山东省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分5个群、36个组。划分如下:山地丘陵区下第三系官庄群下分5个组,五图群下分3个组。上第三系新建临朐群,下分3个组;保留巴漏河组和白彦组。鲁西平原区上第三系你黄骅群,下分2个组;下第三系称济阳群,下分3个组。第四系岩石地层单位采用了18个组。  相似文献   

16.
新厘定的山东省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分5个群、36个组。划分如下:山地丘陵区下第三系官庄群下分5个组,五图群下分3个组。上第三系新建临朐群,下分3个组;保留巴漏河组和白彦组。鲁西平原区上第三系你黄骅群,下分2个组;下第三系称济阳群,下分3个组。第四系岩石地层单位采用了18个组。  相似文献   

17.
豫西罗圈组的时代归属,一种意见归寒武纪早期;另一归南沱期,笔者认为前一种意见不妥。董家组岩性可与景儿峪组对比,与其归震旦系,不如归青白口系。何窑组与红岭组实质是一套东西,不能叠置起来,只能舍去一个,保留一个。黄连垛组的深色硅质岩与陕西洛南大庄组(石北沟组)硅质岩可相互对比。燕山地区串岭沟组—团山子组(17—18亿年)有可靠的带藻、真核藻类和chuarid,因此至少从16亿年开始的地层都可以找到宏观大化石。最近,西北大学在高山河组及汝阳群中发现了一些可能属动物遗迹化石的线索,值得进一步寻找。  相似文献   

18.
南召地区头道河~杨树庄断裂南侧,外口~跑马岭断裂北侧狭长带上的一个地质体.从岩石组合、分布特点、变质变形、古生物组合及构造特征等的研究,认为是栾川地区中元古界栾川群的东廷部分.这一研究,提示了我省栾川断裂东段槽台界线的具体位置;同时也给省内研究推覆构造提供了证据;并且给寻找与该地体有关的矿产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小东沟组由王钰等(1954)命名。由于小东沟组内涵含混,自创建以来,已使许多地层工作者对小东沟组的涵义、时代的理解,特别是使用于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中造成了一定困难。作者从小东沟组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以及在地层系统中的位置等方面对小东沟组涵义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小东沟组是独立于小岭组之外的晚侏罗世岩石地层单位。鉴于小东沟组存在的缺欠,作者建议在本溪东营坊、新宾东昌台、桓仁暖河子寻找模式剖面。  相似文献   

20.
本溪系不是岩石地层单位,也不是年代地层单位或生物地层单位,而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根据地层单位清理的原则,本溪系一名应废弃,置原太原群下部,一并称太原群。辽东地区太原群下部建山城子组、二里河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辽东半岛南部建山城子组、三棱山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替代原本溪系。华北地台太原群下部(本溪系)海侵方向,根据地层厚度,生物繁衍、迁移路线,地层的空间展布及海相层分析,海水应由北东太子河流域向南西侵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