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重力和航磁资料解译,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向构造特征。在该区域存在6条大型东西向构造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东西向延伸超过1000km,南北宽约60km;(2)越向深部东西向构造越明显;(3)两条相邻构造带的间距为1°20'',显示等间距分布特征;(4)在大型东西向的构造带之外还有次级东西向构造带存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震活动与东西向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在北东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东西向构造左旋剪切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军 《地震研究》2013,36(1):123-131,142
根据地震地热说原理和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资料,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活动模式及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兴都库什地震柱和缅甸地震柱是控制青藏高原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因,青藏高原深达70km的巨厚地壳是内陆地区壳内强震频发的有利构造条件,利用35km以下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地震和周边地区的壳下地震活动动态,参考历史震例,可以为研究区内的壳内强震活动与火山活动提供可能的活动强度、活动地点及大致活动时段等前兆性指标,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利用地震柱概念对青藏高原地震构造活动模式的解释似乎更加贴近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特征,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壳内强震或者火山发生的成因,也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内地震柱及其影响区的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河西构造系及其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西系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北10°-30°西向右旋挤压构造带的总称。其主体构造由三个隆起带、四个拗陷带及其间的断裂带组成。构造活动影响至地壳中下部,东部边缘构造带可深及岩石圈底部。河西系对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其一级隆起带边缘与北西西向断裂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线的展布,研究区共划分出8条主要地震线。在不同地震活动时期,各地震线上的地震活动水平不同。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本区地震活动性和研究本区的地震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青藏高原是大陆范围内地质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十分强烈的地震活动,清楚显示了以大区域构造为背景的整体性活动特征。在青藏高原的大地构造格局中来研究地震活动和震源性质的变化规律,是认识高原构造活动状态、规律、起因的重要部分。为此,本文综述了近些年该地区地震活动、震源性质、速度结构、地质构造及高原隆起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郭万武  李龙海 《地震研究》1995,18(2):213-220
本文根据地球物理,地震学资料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研究了1990年4月26日发生了7.0级地震的共和盆地邻近地区的隐伏构造,本文提出,在微观上该地震由沿震源区存在的东西向断裂的左旋剪切运动所引起;在宏观上则由区域性东西几构造的端部破裂所产生,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深部发震构造并不与地表构造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震的震源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郑斯华 《中国地震》1995,11(2):99-106
在本研究的前一项工作中,根据WWSSN的长周期无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年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地壳地震和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且均分布于上部地壳范围内,本文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其它逐个测定的1964年至1986年发生在青藏高原的78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深度的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8.
河西系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北10°—30°西向右旋挤压构造带的总称。其主体构造由三个隆起带、四个拗陷带及其间的断裂带组成。构造活动影响至地壳中下部,东部边缘构造带可深及岩石圈底部。河西系对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其一级隆起带边缘与北西西向断裂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意青  刘芳  付广裕  赵云峰 《地震》2012,32(2):88-94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系统分析了该区重力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发生使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向北东运移,且部分通道受鄂尔多斯陆块的阻隔,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重力场出现大空间尺度的趋势性显著重力变化;汶川地震后,甘、宁、陕交界的六盘山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以及之间地区重力场出现显著的非均匀变化,该地区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生长的重要场所.然而,青臧高原各边界却呈现出不同的地貌形态响应.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六盘山地区,与青藏高原东缘相比,它与邻近稳定鄂尔多斯地台之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东边界所对应的龙门山构造带呈现出高陡的地貌形态:在100 km范围内,海拔高程从四川盆地的500 m陡升至临近的龙门山构造带的3500 m.而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所对应的六盘山构造带则与邻近的鄂尔多斯盆地表现为宽缓的地形变化.之前由于缺少高精度的数据资料,对造成这一地表形态差异所对应的地壳结构缺少必要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将着重利用前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所获得的165 km长高分辨率深反射地震数据,并结合在此区域所获得的航磁数据资料进行该地区地壳结构的综合解释,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构造转换带的地壳结构变形模型.研究表明六盘山地区主要物质组成为构造增生楔,其两侧分别存在陇西火山岛弧和鄂尔多斯结晶基底.高原生长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并不能使相对松散的构造增生楔无限制的抬高而是容易发生重力坍塌,从而造成六盘山地区比较宽缓的地形结构.同时本文还将此地壳结构研究结果与前人在青藏高原东缘所获得的地壳结构及变形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模式,并找出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也将为了解青藏高原侧向构造生长过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线性构造及其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后,特别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地壳又如何活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利用陆地卫星影象具有视域广和连续性的优点,对所提供丰富、清晰的线性信息,着重分析线性构造空间展布及其组合的几何式样,进而结合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资料探讨高原地区地块和块缘断裂活动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1932年昌马地震构造力学特征探讨郭万武,张范民,邢成起,温增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DISCUSSIONONTHETECTONOMECHANICFEATURESOF1932CHANGMAEARTHQUAKEMs7.6¥GuoWanwu;...  相似文献   

13.
14.
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发生了多次ML≥4.0地震,本文利用甘肃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采用CAP方法计算得到了31次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受汶川地震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应力场的调整过程使得中等地震分区、丛集活动,地震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31次中等地震的最大主应力方位显示,祁连山地震带优势方向为NE向,甘东南地区近EW向,表明区域应力场呈现局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规模、不同方向的活断层很多。两千多年来历史地震记录表明,沿一些活断层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强震,如祁连山北缘断裂带、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及库玛断裂带等。而有的活断层仅发生5级或5级以下的地震,没有发生过强震,如鄂拉山温泉断裂带,拉脊山南缘断层等。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针对在活动构造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 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认为应当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方式、幅度和速率的研究,同时在研究中应当将第四纪地质与活动构造研究相结合,特别要注重深部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上游河段是横贯整个“柴达木 -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贯流水系。通过对青海共和至宁夏石嘴山段长约 180 0km的黄河中上游阶地的系统考察、阶地剖面实测和年代测定 ,绘制了该河段的阶地纵剖面图。综合分析各段的阶地级数、高度、年代及变形特征得到以下认识 :该流域可划分为若干个次级活动地块 ,表现在不同地块之间的阶地抬升幅度和速率存在较大差别 ;活动地块内部在较大程度上具刚性特征 ,表现在块体内部阶地级数、高度和形成年代基本相当 ;阶地纵剖面反映的本区活动地块自 1.6MaB .P .以来的抬升量大于 3.6~ 1.6MaB .P .的抬升量 ;柴达木 -祁连山活动地块距今 1万年以来和 15~ 2 0万年间存在 2次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物质挤出的重要通道,也是深入认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横向扩展机制的重要区域.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波形资料,利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基于P波初动极性和S/P振幅比的HASH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ML≥3.0地震震源机制解781组,同时收集了MW≥4.6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96组,利用STASI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算法对该区的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震源机制P轴、T轴以及最大主应力轴σ1和最小主应力轴σ3总体上倾伏角较小,揭示了近水平的挤压或剪切应力环境.σ1以NE向为主,且由巴颜喀拉块体西南部向外呈扇形辐射,至祁连造山带逆时针偏转为NNE向,至秦岭造山带顺时针偏转为ENE向—ESE向,分布特征与区内走滑型边界断裂活动性质相对应.水平最大主应力SHmax方向与σ1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应力结构类型以走滑型为主,且R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柴达木—陇西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东南部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深浅地壳SHmax方向具有差异性,深部地壳变形与浅部可能发生解耦,其余区域不同地壳深度的SHmax方向一致性较好.联合基于原位地应力实测获得的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基于地震各向异性获得的地壳和上地幔变形特征以及基于GPS观测获得的地壳浅表层形变特征,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垂向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应力场与应变场特征一致,地表形变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壳幔变形机制和深部动力学特征极为复杂,很难用单一模式解释,青藏高原东北缘可能以岩石圈连续增厚变形与下地壳通道流的共同作用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各向异性及其深部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东南缘是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通道,为了更全面了解复杂的岩石圈结构和强烈的变形特征,本文介绍了青藏东南缘岩石圈各向异性的形态,综合其他研究者得到的该区域壳幔各向异性结果,增加了部分新的资料,更新了青藏东南缘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图像,探讨了区域深部构造意义.

基于近场小震、远震和背景噪声资料计算结果,青藏东南缘地震各向异性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空间分布和垂向层次性分布形态,展现了3个主要特征.(1)青藏东南缘上地壳各向异性与地表变形测量结果相符,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即快波方向)呈现与地表运动特征一致的发散性,与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但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2)青藏东南缘下地壳方位各向异性展现了更好的方向一致性,但方位各向异性程度相对较弱,在红河断裂带西北端部和小江断裂带下方有两个下地壳低速区,其方位各向异性程度与上地壳相当.(3)青藏东南缘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呈现南、北分区特征,南北分界线大致在26°20'N,快波方向在北部近似为NS方向,在南部近似为EW方向.

本文推测:(1)在26°20'N北侧的上地幔有较厚的高速体,高速体南侧边缘呈现出近EW走向的直立墙形构造,其南侧软弱的上地幔物质在EW方向上流动,导致了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在空间发生突然的变化,快波方向由北部的NS变为南部的EW方向;(2)小江断裂带是现今的华南地块的地壳西边界,但岩石圈尺度的方位各向异性展现出的趋势性表明,华南地块的上地幔物质越过了小江断裂带到达其西侧,揭示了华南地块与青藏地块接触碰撞造成的岩石圈物质变形和上地幔软流圈物质运移的深部图像.地震各向异性能揭示区域深部构造与介质变形的信息,不同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获得更清晰的各向异性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