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测动物习性异常预报地震是我国群测群防地震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观测与研究动物习性异常与地震关系的工作,是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之后发展起来的。邢台地震强余震之前,震区及其外围地区广大群众观测到了动物习性异常,这一结果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监测和预报地震,先在地震重点监视区的华北,后在全国相继开展了动物习性异常的观测与研究工作。邢台地震之后,我国进入了地震活动高潮期,大地震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人们强烈要求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由于动物习性异常观测方法简单,种类多,所以很快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一些效果。如1969年7  相似文献   

2.
根据 198 8年以来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 (NMSC)所提出的各类地震学异常资料 ,研究每一年异常与下一年大陆地震的对应关系 .9a内 46种地震学方法所提出的93 2项异常资料表明 :在 1989~ 1993年间 ,用地震学预报地震方法的数量有一个增大过程 ;各种方法所提出的异常对应地震的比率在 0~ 48%之间 ,平均为 2 8%左右 ,这也与我国地震预报中预报区数的成功率相当 ;统计预报、区域应力场增强、地震条带、小震调制比和b值等方法有较高的地震对应率 ,而地震活动异常平静、分数维、异常震群、c值和地震窗等方法要差一些 ;用地震学方法预报地震最成功的年份为1989年 ,最差年份为 1990年 ;与预报区数的成功比率一样 ,其地震的对应比率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提高 .各种地震学方法的物理内涵及其与地震孕育的内在联系及各种地震学方法间相互关联问题是今后用地震学方法预报地震的研究课题 .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苏州、南通、无锡等地区组成的长江口地震联防区于198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无锡召开了第十三次例会。联防区十六个单位的代表,江苏省、上海市地震局、有关地、市地办的负责同志,以及南京市、常州和镇江等地办的应邀代表共49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听取专题讲座、对长江口地区近期震情进行会商和经验交流等三个方面。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质大队的同志作了关于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机理和非震异常的识别、古地震的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的动态、资料的分析处理和土层应力仪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等报告;还宣读介绍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第十研究室“地震社会学”  相似文献   

4.
马志峰  黄积刚 《地震研究》1996,19(2):162-167
本简要介绍了枣庄地震动物试验的观测和研究概况,以鹦鹉鸣叫活动资料分析为例,探讨了试验区200km范围内,ML≥3.0级地震前所发生的异常活动。从而阐明利用动物出现的行为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河北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地震(1976·7.28)后,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组,对唐山地震前的动物异常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共搜集到三十余种动物的震前异常2093起,其中大牲畜、鸡、鼠、猪、狗、羊、鱼、鼬等动物的反应较为普遍,占总异常量的80%左右.唐山地震前为什么这些动物会发生异常现象?探讨这个问题将有助于利用动物异常作临震预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包头6.4级地震临震前动物、地下水等宏观异常时、空、强分布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动物、地下水震前宏观异常加强短临追综研究,进行短临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法国《研究》杂志1977年12月号登载克里斯蒂安·韦伯的题为《动物与地震》的文章,摘译如下:中国利用动物预测地震的成功以及日本人就动物异常预报地震发表的许多研究文章都使西方世界极感兴趣。地震之前,为数众多的动物异常现象使得人们不能再加怀疑,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揭阳县农科动物宏观点,是由蛇场、鱼苗场、兽医站和农科所等单位组成。在这几个单位内养有十多种动物:牛、猪、羊、狗、兔、小白鼠,和鹅、鸡、鸭等。这些动物在地震前反应又比较普遍。强震前动物出现异常现象,古今中外早就有所记载。近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多次强震资料也表明,动物的某些行为异常、确与地震有关,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注意,并发展成为预测预报地震有价值的一种方法。但是,动物的异常反映,不一定都是由地震原因所引起,因此,如何识别动物的非震异常,是动物宏观点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辨别动物非震异常方面,得到了一些认识,提供大家参考。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与动物接触比较多,时间也比较长,对动物生活习性比较熟悉,平时无震情况下有些动物异常与临震前兆又确很相似。为此,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在实践中初步摸索了一些影响动物异常的原因和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近几年用地磁特征线法预报地震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地磁“Z分量和向量T的27日滑动差”异常时间跨越式预报地震的两种方法及相应的预报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地磁Z分量和向量T的27日滑动差△Z与△T在基线值附近无规则地跳动。但在南北地震带的南坪至吴忠地段的中强地震前,兰州地磁台的△Z与△T出现异常,其异常幅度分别为,△Z>0.2NT;△T<=0.1。异常时间△t≥14天。据此可按异常时间跨越式法预测未来4.5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日期;t=n×△t±1天,(n=1,2)。在近两年地震监视预报中应用上述方法的预报指标对1984年灵武5.2级地震和1985年宕昌5.0级地震作了较好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震又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几亿人在担心如果明天有大地震能预报吗?当前世界各国地震专家认为地震预报比癌症更难对付。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避免了10万人死亡,减少40亿元的经济损失。海城大震前除微观异常以外还获得了大量的宏观前兆,广大群众发现和报告这些宏观异常现象是成功预报的重要内容。而唐山大震前也有明显的动物、井水等宏观前兆,但没能作出预报,为此我们应该汲取几十万人殉难的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联合召开地震综合预报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交流学术论文,宣读了有关震例总结、专题研究、地震前兆模式、模拟实验、以及综合预报方法等方面的论文,共33篇,集中地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综合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第二阶段就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现状、思路、今后的方向、途径、方法和课题等展开了讨论.与会代表指出,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作强烈地震的临震预报,详细叙述了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76年10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加州门罗帕克开了第一次“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评论了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重要性,并拟定了三项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4.
贺楚儒 《地震》1989,(5):1-8
本文根据前兆理论模式,利用我国的震例资料,作出了地震趋势异常形态的经验曲线;并以唐山、松潘大震为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1) 该方法能应用于中短期预报; (2) 对震中预报有改进; (3) 对震级的预报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7年后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地震。震前曾提出中期预报意见,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预报时间偏长,地区偏大。震前还发现少量短期异常,但难以肯定其是否为前兆;临震微、宏观异常集中在1天至1小时,未能及时发现。据此分析认为,对于中等强度地震,中期预报的主要判据是地震活动性异常;并且只有在中期预报的基础上优化台网,努力扑捉短临信息;改善通讯条件,及时传送短临宏微观异常信息才有可能实现短临预报;中等强度地震的中、短期预报一般宜在地震系统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16.
杨明德  胡爱真 《内陆地震》1997,11(4):337-344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南台水氡异常特征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震前预测与震后总结2种方式对青海省海南台水氡异常特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研究了异常过程、异常幅度与震级和震中距、震源机制等的关系,对水氡异常预报地震进行了预报效能的R值评分。研究结果认为,海南水氡异常对地震的预报效能评分为0 4,表明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有关;但是,异常幅度与震级、震中距关系不明显;震源机制不同,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也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海南台水氡对祁连山中东段及青海省河南县地区的地震反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下水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报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水氡预报地震的可能性;研究了水氡异常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排除干扰、识别异常以及预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省级的地震分析预报单位的角度,总结了大同地震前如何判定水化前兆异常、进行异常的组合分析、确定地震三要素以及提出预报意见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由于采用了水化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的成果,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在地震前仍提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意见。表明实用化攻关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20.
地震的地电阻率动态预报方法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洪魁  沈启兴 《地震学报》1996,18(3):340-345
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地电工作者在地震预报方面的经验,建立了一套由动态异常等值图确定危险区的预报流程,丰富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1989年DYBS-Ⅰ的修订、删改和补充,编制成地震预报的电学方法软件DYBS-Ⅱ.其特点是:依据地电信息量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判断地震异常区,在计算机屏幕上直观形象地描述地震异常发展的动态过程;增加临震预报部分,完善预报过程.最后给出了唐山震例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