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深部软岩条件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分析认为调整锚杆预紧力的大小是改善支护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在具体支护中对螺纹钢锚杆、淮北预紧力锚杆、高预紧力锚杆进行对比试验,采用高预紧力锚杆支护有效地控制住了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文 《探矿工程》2003,30(1):57-59
根据地匠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了单极模糊评价模型,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王荣彦 《探矿工程》2006,33(9):22-25
郑州东区软土基坑的支护型式较多,但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体在郑州尚属首次。介绍了这种支护体的设计、施工与监测,提出在郑州东区5~6m软土基坑中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体是可行的,在距离邻近建筑物较近时采用预应力管桩作支护体比采用传统的桩锚支护体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具有节省工期、成本明显较低、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是地下结构设计的关键。针对深部隧道围岩参数信息统计不足,引入Information-gap理论,建立支护围岩结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无量纲不确定水平参数的Info-gap模型,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要求得到可靠度分析的稳健函数,并将结构发生失效前能够容许的不确定参量的最大波动幅值作为稳健可靠度指标。结合剪切滑移线场理论,推导了均质弹塑性围岩最优支护阻力,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稳定分析的响应函数。实例工程展示了稳健可靠度分析的具体操作程序。参数分析表明,支护阻力越大,结构越稳健性;同时,提高巷道围岩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是增加支护结构稳健性的关键。该方法在参数信息少、样本数据有限情况下,是处理不确定问题的一种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炮掘爆破对围岩破坏严重,对巷道支护效果及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不改变支护方式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松动圈厚度,实现巷道支护效果质的提升。控制爆破适合在软岩巷道,尤其是在煤巷、半煤巷掘进中应用,可以使劳动组织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6.
圆形支护结构的拱效应等效支撑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周健  罗筱波 《岩土力学》2003,24(2):169-177
从弹性力学中圆筒受均布荷载的解出发,把圆形支护结构作为弹性地基梁,把圆形支护结构的拱效应作为支护结构的等效支撑作用在弹性地基梁上,从而得出了一个计算圆形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的拱效应等效支撑方法。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防止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的关键是合理设置不同盾构支护平衡模式下的支护压应力。在改进的筒仓楔形体模型计算方法得出的开挖面松动土体对刀盘压力呈近似呈抛物线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压支护模式、泥水支护模式和土压支护模式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分别在地下水位以上和地下水位以下时开挖面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支护应力均匀分布时,除粘土开挖面下部失稳外,其余土体均为开挖面中下部失稳;有效支护压应力呈上小下大的梯形分布时,除软粘土开挖面下部失稳外,其余土体均为开挖面上部失稳;有效支护应力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分布时,所有土体开挖面均为下部失稳;在气压、泥水和土压平衡支护模式下,开挖面在未到达筒仓楔形体模型所假设的开挖面整体失稳前,开挖面已经发生了局部失稳,采用筒仓楔形体模型确定的极限稳定支护力是不安全的。最后给出了开挖面松动土体对刀盘压应力公式中计算参数的无量纲化图,以方便实际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8.
蒋续平 《湖南地质》2002,21(1):65-68
因工程建设需要,常使某些复杂地层形成边坡。松散人工填土、砂卵石层、流砂层、淤泥层等和水害,是土质边坡支护的重点,处理不当,将导致边坡坍塌,酿成灾害性后果。土钉、锚杆是土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有效方法,支护过程中先施工注浆土钉、后施工注浆锚杆;借用千斤顶压入钢管土钉、二次注浆等工艺措施,达到快速稳定边坡之目的。治理水害,应先查清水源,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堵、排、挡、滤、抽等方法,以达到永久性边坡治水的目的。支护工程中,应把握好设计、监测等环节,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支护方法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缺少在巨厚卵砾石层中采用普通施工方法掘进煤矿斜井井筒的成熟支护经验。结合伊犁一矿材料斜井和回风斜井的施工过程,设计了现场支护试验方案,对不含水和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的多种支护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与不含水卵砾石层斜井井筒相比,其支架变形量和支护难度显著变大;架棚临时支护结合钢筋混凝土永久井壁支护是不含水卵砾石层大断面斜井井筒有效的支护方法;含水卵砾石层地压显现明显,采用超前支护、架棚临时支护和钢筋混凝土永久井壁支护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围岩稳定。由试验推断,库仑和太沙基土压力理论用于计算卵砾石层围岩压力误差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人民出版社综合楼基坑支护中,采用放坡开挖结合水泥土墙的联合支护方式,在深厚填土层及流塑状淤泥地层,用经济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基坑支护施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昆明钜豪公寓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重点介绍了各种支护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和效果.多种支护技术的联合是处理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安全、经济、有效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汪晓亮 《探矿工程》2016,43(6):84-87
传统双排桩单门架式支护结构是软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支护手段,由于其施工简便、不需设置内支撑、投资小并节约场地而被经常采用。但在深厚软土超大型基坑且中等开挖深度时采用,往往会出现基坑侧向位移大、沉降大、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对传统门架式支护结构的改进,在软土大型中等深度开挖基坑工程中提出了不设内支撑的双门架式支护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整体安全稳定性和控制支护结构侧向位移,通过将该结构设计应用于绍兴县一小区项目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验证了该改进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数值模拟计算无法有效地反映锚杆对围岩的加固效果的缺陷,结合岩体变形在锚杆中产生的支护压力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砂浆锚杆加固等效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有锚杆支护隧道开挖的计算结果中提取每根锚杆的最大轴力;然后根据该轴力值按锚杆支护压力公式计算其所产生的等效均布力;最后将该均布力施加到相同计算工况下无锚杆支护的围岩表面进行模拟计算。将该方法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枢纽洞室及乌东德水电站4#导流洞0+ 550 m断面的开挖与支护计算,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锚杆支护对围岩的加固效果,其模拟结果可为隧洞的施工与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深圳市闹市区某地下停车场基坑支护工程,介绍在复杂周边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设计在分析基坑各段环境条件与支护要求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有效支护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土钉和锚杆联合在深基坑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靖边县建业大厦基坑深7.5m,原设计采用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在事故处理中,利用土钉和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快捷有效地控制变形,加固了险段。详细介绍了土钉-锚杆联合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宏  季聪  杨瑞刚  刘录君 《世界地质》2013,32(4):857-861
FLAC 3D 是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软件。本文以某地区基坑为背景,进行土钉墙支护设计,并利用 FLAC 3D 软件对土钉墙支护前后进行数值模拟。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边墙位移一般为 20 ~ 40 cm,最大位移为 45 cm。采用土钉墙支护后,边墙的位移为 2 ~ 4 cm,最大位移为 6 cm。对比表明,土钉墙支护能够有效的阻止基坑的变形,维持基坑的稳定。同时,根据土钉的轴力分布特征,分析基坑在不采取支护措施的情况下将发生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17.
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周围地面不均匀沉降并导致周围建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总结当前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模拟基坑支护、降水以及开挖步骤,分析其对周围地面沉降及建筑物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支护条件对支护结构周围土体影响较大,考虑降水和不考虑降水计算结果相差20 mm左右,表明抽水引起的变形较大,最后提出了减少沉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套比较经济的深基坑复合支护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中,国内还没有一种规范的、固定的数学模式。一些设计者为经济方便,正在寻找一套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笔者结合西单国际大厦3#商业楼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功经验,通过土压力计算、钢筋笼极限抗弯矩计算、锚杆设计各种设计方法分项的对比,介绍了一套优化方案。并通过通泰大厦、汉威大厦的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稳定性验算,证实了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临海深基坑支护形式面临两个难题,一是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二是动水位对基坑开挖产生的影响。刚性桩与塑性混凝土咬合桩组成的联合支护形式,既能有效地解决支护结构受力问题,又能有效阻截地下水及潮汐动水位落差水压力带来的问题,在临海深基坑支护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非线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孙晓明  何满潮  杨晓杰 《岩土力学》2006,27(7):1061-1065
由于深部软岩巷道工程岩体介质已进入到塑性大变形阶段,其破坏主要是由于支护体与围岩之间的不耦合造成的,因此提出了锚网索耦合支护非线性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线性参数设计不同,该方法在变形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最佳耦合过程进行强度设计,提出锚网索耦合支护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反馈设计进行修正。与新奥法不同,采用该设计方法进行锚网索耦合支护既能充分发挥锚网主动支护浅部围岩的能力,又能通过锚索调动深部围岩强度的支护能力,从而可以实现软岩巷道支护体与围岩在强度上、刚度上和结构上的耦合,保证软岩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