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藏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贵  王鹏 《冰川冻土》2003,25(Z1):162-168
依据全路信息化规划的要求, 针对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区广布的环境及地理特点, 青藏线应建设为青藏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及生产服务的信息化系统. 其系统体系结构由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与安全保障系统、铁路企业运输收入清算系统、办公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五大系统构成; 网络结构按青藏公司信息中心、拉萨及格尔木信息处理中心、中心站(含所辖中间站及会让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三级网络结构构成, 并向上接入铁道部信息中心, 横向与Internet及有关Intranet互连.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5)
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渐引入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大大降低了水利工作者的日常管理工作量,使水文水资源的监测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水文信息系统实现现代化发展非常有必要。通过对我国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依靠数学模型、仿真模拟与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具有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仿真模拟等先进的功能,大大减轻了人工工作量,水文信息能更加准确及时。未来要对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水质与旱情监测自动化功能和洪水的预报决策支持技术功能等关键构成进行研究,让水文预报越来越准确,在抗洪救灾和保护人民群众安全财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银亮 《地下水》2005,27(4):270-271
由西安市水务局和西安市阎良区嘉华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地下水远程监测网路系统,是对地下水水位、水温进行自动观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自动化信息系统.该系统由中心监测站和现场观测子站组成,分为两级联网.由现场数据采集与存储、远程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与数据库管理三个环节构成.该系统可准确测量观测井的地下水位及水温,其优点是,可以通过市政电话网实现远程监测、存储数据、自动绘图和制表,大幅度降低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GIS的全国水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诗峰  李纪人  徐美 《水文》2003,23(4):22-25
水环境信息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介绍WebGI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WebGIS的水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及数据库设计,并在SuperMap IS的支持下,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城市地质信息化的必要性、发展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划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3个层次。在功能上则由信息数据录入与管理子系统、地质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数据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子系统构成。然后分数据库和业务应用系统两个部分阐述了系统的开发方案,并说明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多元数据一体化显示和专业分析评价这3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所述思想在杭州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监察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军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91-92,96,103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现突发性事故,建立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掌握矿山事故的基本情况,了解煤矿和井田范围内各类信息,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文章从煤矿生产安全监察的角度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论述了属性及图形数据的分类、组织与建设,描述了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该设计方案可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建立监察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维 《地下水》2018,(6):93-95
以陕西省内的港口灌区为例,进行各级泵站之间乃至整个站群的联调联控,研究在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及需要长距离输水时候的水量调度问题。通过对港口抽黄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梯级泵站联合调度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的实施将加强灌区管理处、调度管理分中心与各泵站之间信息的互通,加强管理调度中心对各泵站的直接管理,特别是对泵站合理化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产生的巨大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凭借水文系统网络平台,对水文计划信息系统进行建设,并将系统广泛运用于水文基本建设的 各个阶段。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的方向目 标,深入推进水文计划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安图两江水利枢纽属大型面板堆石坝水利工程,根据其安全监测的基本情况,采用VB研制开发了安图两江大坝变形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两江大坝变形监测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包括:变形监测基础文档信息管理;变形监测数据的编辑、计算及统计;变形监测图形信息的自动绘制等。详细论述了安图两江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为类似工程变形观测信息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的地质体都显示组分、组构和物性三方面的特征。组成地质信息系统的这三大部分,相至之间具有紧密的外在和内在联系,构成地质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三大信息支柱。本文强调地质体及其地质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地学工作者应尽量系统地、全面地去收集三大类相互联系的地质研究信息,只有当人们系统掌握了这三方面的地质信息,并运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恢复地质体的全貌,认识地质体的本质属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管理信息化的专题型应用信息系统,重点在于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灾害区划空间分析模型两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质灾害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给出描述地质灾害的数据范畴,从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数据信息标准化、地质灾害区划分析评价模型几方面阐述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平台,在VC++5.0MFC方式下进行了该系统的软件开发,对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结构、数据结构及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质》2009,(10):46-46
日前,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地温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该项目是国家气象局为了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温度变化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青藏铁路沿线运输保障的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预报、预警青藏铁路冻土带地温变化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青藏铁路有关单位和交通部。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GIS的城市地铁施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切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及基坑的实际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实现地铁信息化施工,需进行地铁施工变形测量,并对施工监测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分析地铁施工特点、地铁施工监测的内容与监测精度,介绍了地铁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及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该系统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土建工程施工的监测-作业-管理3方信息互联互动模式。系统具有地铁施工监测信息可视化管理、统计分析、安全预警和网上信息发布等功能,已应用于某城市地铁施工监测。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国产遥感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技术,研发符合野外工作需求和特点的地质调查服务与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野外调查手持终端实现了对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定位跟踪和实时通讯,保障野外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野外工作态势分析、作业路线管理和空间信息展示平台实现了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一张图管理、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系统针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特点,基于网格模式设计,建立了作业管理中心节点、遥感数据服务中心节点、专业应用中心节点、大区中心节点、野外工作站节点及移动节点等6大类节点,除作业管理中心节点及遥感数据服务中心节点唯一外,其余均为多节点设计,并建立了各类节点的建设标准,利于后续推广应用。该系统在提高地质调查业务工作效率、加强野外地质工作安全保障及提高地质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地质环境工作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密集型行业。回顾四川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在专项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标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数据体系、软件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系统集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的地质特征及工程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2000活动断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在青藏铁路沿线鉴别出24条不同规模、不同宽度的构造裂缝带。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主要沿活动断层分布,呈线性排列,产状稳定,延伸较长,成群产出,与现今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及断层破碎带不均匀冻胀存在成因联系,常形成密集的构造裂缝带。构造裂缝带宽20-2400m。构造裂缝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及沿线工程安全具有不良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如切割错断路基,产生路面塌陷,诱发不均匀冻胀变形,影响工程质量和行车速度,对车站、房屋、管道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质行业GIS的应用正从过去的制图与辅助分析决策走向信息化管理,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在对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现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原则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对其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组织建设进行了分析与实践,并依照这一方案实现了一个地质环境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曹风华 《地下水》2009,31(4):121-124
探讨了自来水行业信息化的现状,讨论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主要组成、其建设原则与目标、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等,最后详细介绍了建设综合信息系统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4)
以水行政现场执法需求为基础,构建覆盖省属水利业务部门的水政移动执法信息系统和应用支撑平台。系统从实现水行政执法信息化出发,结合辽宁水利行业执法特点,采用多层架构设计,实现水政监察工作中移动执法、水事案件处罚、队伍管理、执法信息共享等应用功能。分析辽宁水政移动执法系统功能和架构,关键技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统一了涉水法律规范,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高效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