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宦 《气象》2004,30(6):52-55
使用覆盖麦秸、多功能防旱剂拌种以及在夏玉米拔节期、开花期喷多功能防旱剂等干旱综合防御措施,进行田间集成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覆盖麦秸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10%~20%,主要集中在0~30cm耕作层,尤以0~10cm保墒效果最好,配合多功能防旱剂的拌种和喷施,可以有效缓解土壤水分的不足,起到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减轻干旱危害的作用,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特别在小苗期,这种保墒效果对全苗、壮苗非常重要。一般伏旱年份,采用综合防旱技术,可以提高夏玉米产量10%以上,净收益达到500元/hm^2以上,而且该项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农业干旱综合防御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黄淮平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技术,通过示范,将深耕、秸秆翻压还田、药剂拌种、秸秆覆盖、有限灌溉、喷施防旱剂和防御小麦干热风制剂等技术在濮阳市进行综合推广。2006-2007年4个农作物种植季节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防旱和增产效果,能使小麦增产6.4%-7.2%,玉米增产6.7%~11.6%,同时还可减少灌溉1~2次,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在黄淮平原及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防旱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间试验表明 ,冬小麦喷施多功能防旱剂后 ,能够增大叶片的气孔阻力 ,减少植株蒸腾 ,从而使耗水量减小 ,并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延长小麦灌浆时间 ;叶片离体失水速率变小 ,保水能力增强 ;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具有推广价值 .  相似文献   

4.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干旱特点 ,于 1 996~ 1 998年进行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秸秆覆盖、底墒科学利用、有限水胁迫效应、深松、多功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单项农业干旱防御技术试验研究 .在它们的防旱机理、功能和操作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 ,在干旱严重的 1 998~ 1 999年冬小麦生育期内 ,在河南郑州郊区、山东泰安郊区和河北固城 ,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对上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较显著的抗旱增产效能 ,小麦增产 1 0 .1 %~ 36.0 % ,耗水量减少 1 .0 %~ 1 9.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 0 .6%~ 60 .0 % .  相似文献   

5.
1 气候概况夏季主要气候特点是高温,酷暑,干旱,少雨,持续到夏末秋初。季内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及病虫害,大风日数偏少,光照充足。1.1 气温夏季平均气温,锡盟大部及以西偏高2~3℃,其余地区较历年偏高1℃。6月份平均气温除锡盟东北部、东三盟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偏高1~3℃;7月份全区大部地区较历年偏高2~3℃,局部偏高1℃;8月份集二线以西除阿盟西南部较历年偏高2~3℃,其余地区接近常年至偏高1℃。1.2 降水夏季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较历年偏少11%~81%,局部偏多12%~78%。6月份局部偏多5%…  相似文献   

6.
吴乃元  杨荣光 《山东气象》2000,20(2):35-36,39
应用足墒深耕、适时播种、西方施肥、指标灌溉、喷抗旱剂等多项小麦抗旱管理措施,使麦田浇水次数减少1~2水,耗水量平均减少20.4mm,决量提高14.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6%,经济效益提高18.0%。实践证明,这是一套简便易行,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干旱综合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7.
干旱综合防御技术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进行的冬小麦大干旱综合防御技术集成试验表明,充足的底墒水、深耕、秸杆翻压还田、秸杆覆盖、喷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是防御冬小麦干旱、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的有效措施,对小麦叶面积、干物重和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可使冬小麦叶面积、干物重和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可使冬小麦增产1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每公顷增收节支500-800元。  相似文献   

8.
将黄淮平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技术在泰安进行推广,综合运用深耕、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药剂拌种、有限灌溉、喷施防旱剂和小麦干热风制剂等技术,并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抗旱增产效果,每亩麦田可增收节支27元左右,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1990~1993年在渭北陇东黄土高原布置了晚播回荐麦一膜两用的田间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晚播回荐小麦覆膜,增温保墒效应明显,可提高地温2~4℃,节水30mm以上,促进了作物早发,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比单作回荐麦增产53.0%,小麦返青揭膜覆于相邻作物带,做到一膜两用,集水调水效应显著,协调了不同作物需水的供需平衡,带田总产8212.5~9125.0kg/hm^2,比单作增产45%~166%。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12月总的天气特点是: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北多南少,日照接近常年。2001年10~12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0.1~0.6℃。10月平均气温全省偏高1℃以上,以瑞金市偏高2.1℃为最大。11月除上饶市东部和南部较常年偏低外,全省其它地区接近常年。12月除景德镇市、上饶市的东北部较常年偏高0.3~0.7℃外,全省其它地区偏低0.1~1.6℃。2001年10~12月降水除吉安市的南部、赣州市较常年偏少0.4~5.2成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多0.6成~1.2倍。其中信江流…  相似文献   

11.
郭兆夏  朱琳  杨文峰 《气象》2001,27(5):47-49
通过《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的编制,针对小网络资料推算和专题气候区划空间叠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实现分区域小网格推算和根据区划模型评判打分的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为利用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和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多年平均值的改变对中国气候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永光 《气象》2002,28(8):41-43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表征一个变量距平的多年平均值时段由原来的1961-1990年变为1971-2000年。因为多年平均值的改变,所表征的变量距平将不同,表现为冬季气温距平将降低,夏季降水距平在中国南方将偏少,在中国北方将偏多。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气候态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加密观测和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1日在黄海北部 ̄山东半岛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冷温度槽和低空、地面增温产生的不稳定能量是强对流体系形成的系统;中尺度辐合线、中气旋、近地层加热不均匀性、海陆风的辐合抬升等促进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对流云团的并合加强,产生异乎异常的能量,是该系统加强和发怅的重要条件;云团呈准静止状态是产生暴雨和长时间降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定西地区历代土地开垦与气候生态环境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揭示定西地区历代土地不断开垦导致气候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提出了改善气候生态环境的措施,旨在从中记取教训——不能以毁林毁草为代价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要重视对气候生态环境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安徽省气象卫星遥感综合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对系统特色及其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次典型弓状降雹回波区的流场进行反演及特点分析,发现用矩不变量法反演出的回波区流场结构,与藤田关于弓状回波的概念模式非常吻合,利用该方法估测出的流场、散度场、涡度场所表现出的信息,与降雹实况是一致的。该研究可为中小尺度强天气的监测,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流场资料。  相似文献   

17.
ENSO期间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对我国冬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艳君  倪允琪 《气象》1998,24(9):3-7
利用月平均风场和OLR资料,通过SVD方法研究了前期6个月,3个月和同期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与我国冬季风场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冬季环流异常与前期夏季,秋季和同期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还与同期,前期秋季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同期的显著区域较大,超前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相关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lNino年,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西太平洋对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  相似文献   

18.
秦亚军  谢今范  马吉祥  李宗文 《气象》1998,24(12):39-42
通过网络互联,实现了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利用卫星网提供的实时观测数据,提高了预报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0185”特大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祖庆 《气象》2002,28(1):26-29
对上海2001年8月5-6日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在副高内由东风系统发展起来的热带低压由于结构深厚得以在强大副高内稳定维持,而副热带高压断裂的形势变化至关重要,由于西环副高北侧的西北偏西气流渗入,对热带低压内强对流迅速、持久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东环副高减退,又成为热带低压路径突然东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影响广西的台风“榴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惠金  覃昌柳 《气象》2002,28(7):42-45
对影响广西造成重大灾害的0103号台同“榴莲”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强大的正涡度和辐合上升运动区,对流层中低层的位势不稳定,西风急流和偏东急流的存在和维持,两个水汽源地的较强水汽输送等是广西台风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0103号台风始终沿着大气总能量高有轴线方向移动。大暴雨中心主要分布在台风中心的高能舌顶和不稳定能量后舌尖附近区域内,并与正涡度中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