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通过对近11年四川盆地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气象成因分析,进行了泥石流和滑坡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对四川盆地强降水η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1l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四川盆地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系统。经2003年业务试运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预报经验,选取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子,设计了一种将预报因子按三级编码的释用方案,来制作韶关市强冷空气、寒潮预报。  相似文献   

3.
陈静  桑志勤 《四川气象》1996,16(1):11-15
从影响气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入手,针对中期寒潮天气的预报对象,分析与其物理过程有关的天气学因子的变化规律,建立四川盆地中期寒潮预报的概念模型,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冬半年寒潮自动预报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准确预报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盆地的开始时间,还能较准确地提供过程降温幅度预报。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6-9日,新疆出现了一次全疆性寒潮天气过程。阿克苏地区8县1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强降温。但由于我台对数值预报产品的正确释用,成功地报出了这次天气,体现了数值预报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 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EC)与实况的异同,检验不同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为以后更准确地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T213和EC数值预报产品都能预报出寒潮爆发的典型特征,而T213具有更高的时空密度,对提高寒潮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水平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龙  林熙  金健  李菁 《气象学报》2003,61(1):78-84
综合应用预报量自身时间序列的拓展,数值预报产品和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一种新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研究。将这种新方法与常规的数值预报产品完全预报(PP)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比PP预报方法的预报精度显著提高。并且,通过对预报模型“过拟合”现象的研究发现,这种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中期寒潮MOS预报方程的思路在系统分析、归纳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寒潮科研成果,通过对ECMWF发布的48小时500hpa预报形势进行释用,寻找出了哈密地区短期寒潮MOS预报指标,经试用和检验效果较好.ECMWF96和120小时500hpa形势场预报对大尺度系统的演变和环流形势的调整或转  相似文献   

8.
对近几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降水预报释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各时段的预报准确率仅为56.5%~69.4%,且稳定性也较差.  相似文献   

9.
利用叠加的地面至500hPa平均温度场的欧洲数值预报图分析了1989~1997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的寒潮天气过程,总结出寒潮预报的经验指标。这项工作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6~199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寒潮天气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天气形势.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3层格点实况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河南省安阳、洛阳、郑州、西华、信阳各代表站的寒潮消空和预报指标,再以欧洲中心72~144 h数值预报产品为因子,用完全预报方法做出河南省3~7天中期寒潮天气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初冬两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和2009年11月8—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区发生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分别从高空强冷平流下沉入侵引起流场变化,导致冷空气爆发,地面配合的系统及冷高压的变化角度上,对这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寒潮天气从类型、影响系统、维持时间以及能够达到寒潮标准的降温影响范围都有所不同。另外,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在这两次过程中预报效果较好,说明做好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研究,也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T213模式对强冷空气短期预报能力的分析检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T213模式的500hPa高度、地面气压、850hPa温度预报格点资料和客观分析实况格点资料,对2001—2002年冬半年我国出现的8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客观分析检验。所得结果有利于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及实时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3.
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84-1994年3-5月的B模式物理量预告资料、ECMWF的500hPa高度场、地面气压场预告资料,逐个考察它们对寒潮暴风雪天气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高度场、气压场、涡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温度、全风速、温度露点差等预报量对阿勒泰区域性的寒潮暴风雪天气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ECMWF模式的集合预报数据,利用联合概率方法,针对北京地区冬季影响最大的寒潮和夏季强对流两类灾害性天气,建立了适用于本地区的两种集合预报业务产品。选取2 m温度和10 m平均风速制作寒潮预警信号联合概率预报产品,选取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垂直风切变制作强对流潜势联合概率预报产品。通过对北京地区近年寒潮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检验表明:寒潮预警信号联合概率方法,当预报概率达到10%及以上时,实况就有可能达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的级别;此方法对北京西北部的预报性能较好,其次为北京的东南部地区;对达到蓝色预警信号标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预报命中率,但对达黄色预警信号级别的区域,漏报率较高。强对流潜势联合概率方法的空报率较高,当预报概率达90%-100%时,实况才有可能出现强对流;与局地强对流相比,全市性强对流天气的高概率预报区域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神威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业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神威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包括 500 hPa 集合平均预报图、850 hPa 温度距平概率分布图、不同降水级别的降水概率分布图。 其中 500 hPa 集合平均预报场对欧亚大型环流形势演变趋势、春季风沙天气、降水天气过程以及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趋势等的预报中得到应用, 850 hPa 温度距平概率分布图对未来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冷空气过程的预报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而降水概率分布图可供预报员在做降水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夏冬季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结合宁夏冬季寒潮预报指标,对2008~2009年冬季2次寒潮天气从天气实况、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天气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宁夏冬季2次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和成因,得到了一些宁夏冬季寒潮预报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7.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春浙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其高空环流形势演变和850hPa温度变化等方面,对2006年3月初春浙北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爆发的明显特点是阻高的建立和消亡,对于冷空气南下的突发性估计不足是本次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中高层反映不明显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中低层的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引起寒潮。另外经过订正后的数值预报低层的温度,是预报寒潮的一个很好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综合应用ECWFM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6年4月9—10日寒潮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环流突变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今后寒潮的预报重点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TIGGE数据的我国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6年中央气象台寒潮天气过程数据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等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聚类方法与主观对比分析确定寒潮爆发的典型形势场,结合寒潮过程特征量阈值,建立了基于TIGGE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客观预报方法,并利用TIGGE集合预报数据对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500 hPa高度距平场进行聚类分析,一方面可以消除环流季节特征对划分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寒潮这种强天气的异常扰动表现;基于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浓缩了集合预报产品信息,可直接为预报员提供寒潮发生的概率预报,从而在集合预报产品与我国实际灾害性天气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