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倍青 《中国测绘》2008,(4):13-13
7月17日,实时监测着覆盖北京全市的4000公里排水管线的“排水管网巡查检测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正式启动运行.66辆GPS巡查车将上路实时监测排水管网运行。  相似文献   

2.
图像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与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热门方向,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物体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与类别。目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是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利用其解决诸多学科问题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采用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深度学习算法和相关图像处理算法,以ResNet50、ResNet101为骨干网络,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开展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车辆变化监测,以此分析疫情下的武汉市内部活动强度。结果显示:本文车辆目标检测方法的精确率为0.96,召回率为0.92,平均精度为0.85。疫情前(2019年11月17日)、中(2020年02月22日)车辆变化情况为:武汉汇聚中心分别为263、32辆,汪家嘴立交桥分别为89、44辆,新兴工业园分别为554、347辆,经开未来城分别为188、57辆。可知,疫情导致武汉市人口出行减少、车辆活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11,(7):4
数字7206万辆7月19日,据公安部消息,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反映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  相似文献   

4.
《地图》2011,(3):14-15
近日,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展示了一辆新型自行车,尽管外形上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据科学家介绍,这辆自行车是通过使用一种“层次堆积制造技术”打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目前正在研究借助美国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查找失窍的汽车。德国每年失窍的汽车从1985年的6.67万辆激增至i992年的15万辆,其中一半不知去向,无从查找。德国企业打算在汽车上安装一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GPS)及一个小型发射台。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确权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概念和内涵的研究,从行政监测、航天监测、航空监测、地表监测、地下矿产监测、水资源监测、海洋监测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监测研究及工作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并对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内涵与分类及监测目录、国家自然资源监测网络整合与建设、自然资源监测时空框架构建等主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面向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监测信息提取处理、分析发布的技术流程方案;从监测数据源分析、监测信息整合提取、监测信息统计与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监测成果制作、监测成果发布展示6个方面研究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技术框架建设。针对城市发展变化监测专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实验区,搭建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集成平台,验证了该技术框架的可行性,为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长势综合监测——以印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文涛  吴炳方  张淼  郑阳 《遥感学报》2015,19(4):539-549
提出农作物长势综合监测方法,利用卫星遥感得到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综合采用实时监测、过程监测和时间序列聚类监测方法,明确不同方法适用的监测尺度及监测目的,对不同范围农作物长势进行监测。改进了Crop Watch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运行化作物长势监测方法,克服了原有作物长势监测中实时监测方法无法反映相同区域苗情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连续变化情况的缺点。实现对相同区域作物长势连续变化的定量描述,可对作物长势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利用官方发布的作物单产变幅数据,对单产变幅较大的12个作物主产省区作物长势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判断,结果表明:6个邦的实时监测和聚类监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都符合作物单产变化的实际状况;4个邦的聚类监测方法所得结果对作物长势监测更为准确,更符合该区域作物单产的实际变化;1个邦实时监测结果对作物长势监测比聚类监测方法更为准确;只有1个邦采用两种方法对作物长势的监测存在误差,聚类监测方法在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连续监测及空间分布的定量化表述方面,比实时监测更为准确。3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实现业务化运行的农作物长势监测。  相似文献   

9.
郝埃俊 《东北测绘》2012,(5):162-164
介绍了基坑监测的目的意义、监测内容和方法,以及监测频率,阐述了深基坑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深基坑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综合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为例,研究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建筑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北斗建筑安全监测的监测对象、内容以及精度;介绍了北斗建筑安全监测服务平台的三级监测服务平台以及监测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建筑基坑施工的安全需要进行建筑深基坑位移监测,传统位移监测方法的监测效果差,监测精度低,因此设计了基于自由测站的建筑深基坑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建立建筑深基坑位移监测有限元模型,然后布置基坑监测点,最后分析了建筑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实现了建筑深基坑位移监测。实例分析证明,设计方法的监测精度高,监测效果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优缺点以及长期连续监测和间断复测两种监测模式。并以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监测系统和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监测为例,介绍了这两种监测模式的特点、精度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车行四千载     
霍建瀛 《地图》2009,(4):126-129
在山东济青高速公路临淄段上,地面上的汽车在川流不息地疾驶而过,而路旁的地下,一辆辆古代马车却在泥土中屹立着,侧卧的马匹依然昂首向前,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主人的召唤。直到二千多年后的二十世纪末,这些车辆和马匹才又重见天日,人们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找到了它们。尽管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展现面前,它们却再也无法上路了。于是人们在遗址上修建了古车博物馆,让这些车辆和马匹作为历史的见证,守望路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解决卫星监测调度的优化算法,将卫星监测调度问题描述为一个混合逻辑动态优化问题。将所研究的监测调度问题分为单卫星监测及多卫星协同监测的情形。在单卫星监测情形中,将卫星监测多个区域的过程描述为一个事件触发的过程,提出区域不确定度的概念来描述地面区域未被监测的时间。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求得使所有区域不确定度最小的多区域监测序列。在多卫星协同监测情形中,将多卫星在任务区域内的协同监测过程描述为多个不同步的事件触发过程,引入协同机制,避免了星间的决策冲突,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实现任务区域的高效率监测。仿真结果说明了通过本文提出的卫星监测调度方法可以保证任务区域内每个子区域被监测的时间间隔尽可能小,同时保证事故多发区域被监测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以商贸家园3号楼为例,从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位移监测等方面进行房屋质量监测。从监测结果看,3号楼整体安全可控,结果也表明该监测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到各种建筑物质量检测中。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进行,省级监测任务中的人工建(构)筑物监测、林草资源监测以及其他监测工作是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下发的图斑底图数据和要素底图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变化监测。对形成的监测图斑数据成果质量问题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年度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应对策略,为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武汉大学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李德仁院士主持研制的测绘产品——移动道路测量系统(MMS),成功实现了对青藏铁路全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该系统仅用了20个小时有效采集时间,就完成了从格尔木到拉萨段1142km的数据采集,其内业数据处理仅用1天完成。共投入一辆作业车、一辆轨道车、两位外业作业员、两位司机、一位系统维护员、四位内业作业员。通过这次数据采集和处理,建立起了青藏铁路可视化3D图像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在授时方面的普及,对RNSS授时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数据质量的监测,该文通过对导航星历完备性、观测数据粗差剔除等常规手段进行监测,并首次引入测站接收机钟跳探测,保证数据的质量。针对授时结果的监测,通过设立阈值对授时结果进行监测,并针对授时结果阈值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相邻历元的授时结果监测法,通过数据监测与授时结果监测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授时监测体系,保证了授时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本文的监测体系,选取了多个iGMAS站进行了实验,对该监测体系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监测体系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监测对于城市工程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探究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城市深基坑监测中的可行性,根据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利用Matlab进行三维仿真,从理论上证明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平面精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采用尺度变形分析及水平位移对比分析,论证了在城市深基坑监测中利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