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长江三峡地区6个站1961—1994年10月—1月的逐日降水量确定该地区发生区域性强降水的雨日,结合同期的历史天气图分析该地区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原因,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特征,归纳出长江三峡地区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两槽一脊型环流型,并进行逐日反查,概括出两槽一脊环流型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前期预报指标。并用1995年历史天气图和降水资料进行检验,又在1996年10月、11月进行试预报,结果说明两槽一脊环流型及相应的前期预报指标是具有预报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谯季蓉 《气象》1997,23(5):30-33
利用1961-1994年地面,500hPa天气图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一脊一槽环流型与长江三峡地共枯水期区域性强降水的关系。分析了与强降消关的暖高脊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了逐日反查,概括出区域性强降水的预报指标。用1995年天气图和降水资料进行检验,在1996年10-11月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该预报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小刚  邓北胜  熊廷南 《气象》1997,23(5):26-29
利用三峡地区东部6个站1961-1994年10月-1月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逐日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了500hPa环流形势呈“大U”型的条件下,三峡地区有无区域性强降水的前期指标,并用1995年资料进行检验,1996年资料进行试报。结果表明可根据500hPa天气图上小槽位置,孟加拉湾槽位置及地面天气图上锋面位置3个指标的组合并结合其它消空条件能较好地预报“大U”型环流形势下三峡地区有无区域性强降水  相似文献   

4.
三峡地区枯水期区域性强降水的一种天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北胜  熊廷南  周小刚 《气象》1997,23(5):22-25
根据长江三峡地区6个测站1961-1994年10月-1月的逐日降水量确定该地区发生区域性强降水的雨日,用同期的历史天气图分析该地区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原因,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特征,总结归纳出长江三峡地区产生区域 强降水的两脊两槽型大气环流形势的环流特征,概括为一种较为实用的预报长江三峡地区枯水期产生区域性强降不的预报模型,并进行逐日反查,概括出该种环流型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前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枯水期出现区域性强降水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锦瑞 《气象》1997,23(5):18-21
该文以长江三峡地区6个站1961-1994年10月-1月的逐日降水量来确定该地区发生区域性强降水的雨日,用同期的历史天气图分析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原因,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2,归纳出长江三峡地区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6类环流型,并进行逐日反查,概括出两类环流型产生区域性强降水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馗峰 《山西气象》1995,(3):12-13,18
本文根据地面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利用改进的降水率计算公式、结合现时云雨场特征,提出了山西强降水落区及其量级预后的新方法,最后三年夏季试报结果表明,强降水预报与实况较为吻合,对实际业务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HLAFS资料对安阳市1996、1997年6-8月区域性强降水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并给出动力诊断预报模型及其预报指标。同时,利用相似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方程,得出较准确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8.
孙岚 《气象》1992,18(3):30-35
本文利用1988—1989年两年夏季京津冀中尺度试验基地的常规探空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与大尺度强降水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基本物理条件与天气形势的配置。这三个条件是高空辐散、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和低层暖平流。文中给出了有利于产生强降水的典型图例,有助于在短时预报中将物理量诊断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种卫星和雷达资料结合的强降水临近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晓云  伏建国  朱革 《气象》1997,23(1):46-49
在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通过对气象卫星红外数字资料的定量处理和统计分析,作出降水云系的实时降雨量估计,并根据降水云系生命史的演变和移动、传播等特征,结合天气系统分型和雷达回波资料,提出一种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潮河,白河流域区域性0-3小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地区枯水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图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熊廷南 《气象》1998,24(6):44-47
通过对1996年11月4 ̄6日长江三峡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图象、红外及可见光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的诊断分析,证灾了在水汽图象上可以看到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上看不到的信息,而这信息对强降水预报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张淑惠  沈思法 《气象》1997,23(11):42-45
前汛期最后一场强降水结束后,副高往往有一段稳定期,位置适外福建睛空,全省进入少雨阶段,人们称之伏旱。研究前汛期最后一场强降水迟早的气候特征,活动规律,成因,并对其预测,这无疑对水库的调度,以及电力,农业,水产等各行各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文艳  王谦谦 《高原气象》2006,25(5):969-974
在分析辽宁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基础上,着重对影响辽宁汛期降水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44年辽宁汛期降水呈下降趋势并出现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2)辽宁汛期水汽来源于西南夏季风和我国东部海域,汛期降水异常与低空的西南、东南夏季风、中空的极涡、西风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及高空的南亚高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闽北前汛期短时强降水与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1982-1996年福建北部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地形在暴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雷达监测暴雨及短时预报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沈愈  梁萍 《气象》2007,33(7):112-118
为了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新样本,采用以环流为主导的常规方法,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5站降水资料,对200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特征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讨论了梅雨与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将6月5候和7月4候分别划为200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是较为合适的;200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对应的梅雨量较常年偏少,这与梅雨季节中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包括南海夏季风和副热带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5.
江门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江门地区1971~2007年3—6月候雨量、日雨量,2003~2007年南海和华南地区低层(850hPa)风场、向外长波辐射(OLR)场和水汽场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差异的比较分析,发现:江门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2个时段组成,降水集中期分别为5月第2候和6月第2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江门第1次出现的降水可看作是夏季风降水的开始,南海夏季风的不同爆发类型对江门夏季风降水的开始时间有不同影响。江门前汛期的锋面降水为大尺度抬升凝结降水,而具有热带性质的夏季风降水为对流性降水;由于降水性质的不同,导致两者在降水持续时间、降水形式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