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波在沙丘中的传播速度与沙丘厚度密切相关.利用延迟时反演高速顶界时,采用常速或插值方法求取表层速度,不能正确反应这种变化关系,使反演模型底界存在误差,影响静校正精度.利用微测井成果数据拟和得到时深曲线,再利用延迟时从时深曲线求取表层速度和厚度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方法为:解释和分析地震微测井数据→应用地震微测井或有代表性表层结构线段拟合时深曲线→利用野外单炮初至时间获取表层延迟时→应用延迟时与时深曲线反演近地表结构模型→静校正量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在M10JQ3D中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中,静校正问题尚未完全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是表层速度模型存在困难。微测井测量作为一种传统的较准确的表层速度调查手段,不受复杂地表条件限制,适用于复杂地区观测,但其生产成本高,不能保证逐点连续观测,因而不能直接获得连续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这里研究出了起伏地表微测井离散数据地质统计三维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起伏地表和微测井速度分层的地质框架模型,由地震勘探测量数据形成地表面,依据地质统计技术生成与地形相关的低速带、降速带底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微测井离散数据表层速度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北HCL工区,利用三百七十口微测井离散数据得到了三维表层速度模型,与微测井速度对比,模型速度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地一直是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但是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多样,表层调查、建模困难,静校正问题突出。这里通过采用微测井约束的浅层层析表层调查方法、伪三维表层建模及综合静校正技术,准确剖析了该区的表层结构,提高了剖面的成像效果,为类似区域的表层建模及静校正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震表层研究主要为地震勘野外静校正提供低降速带厚度及速度参数。本文根据地震表层研究中所做的若干试验结果,分析了在应用地震小板射及各种测井方法确定表层参数时的内在关系;讨论了地震记录近炮点道与远炮点道波初至方向相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微测井作为一种传统的,较准确的表层速度结构调查手段,在生产中已得到了实际应用。但微测井布设密度往往有限,使得微测井资料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有时效果不佳,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实际应用中,缺少一种评价其分布密度的有效方法。这里将微测井的分布情况与测区地形变化相结合,提出了距离比、积分绝对值比等多参数微测井资料评价方法,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评价的依据。在这些参数较大的区域,如果用微测井资料建立的速度模型应用效果不佳,一种可能的原因就是微测井的密度不足以控制表层结构的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深部探测项目地震数据采集及表层速度结构模型建立的需求,在辽西葫芦岛东部二维地震勘探工区开展了表层结构调查工作。该地区地表起伏大,表层结构复杂,低、降速层厚度和速度多变,静校正问题突出,做好表层结构速度建模工作成为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之一。由该工区实验点多种表层调查方法对比实验结果,确定了该工区表层调查工作方式:以井中微测井方法为主,在满足小折射地表条件的区段辅以成本较低的小折射方法作为补充;同时对留作微测井的生产井进行岩性录井。基于以上方法,分析了表层调查野外施工的难点和对策,确定了微测井采集参数。本次表层调查工作测线长度16.9 km,设计了8口微测井,根据微测井解释成果得到如下结果:该测线表层分2~3层;低速层厚度为1.68~4.33 m,速度为350~1 000 m/s;降速层厚度为5.00~12.00 m,速度为1 000~2 800 m/s;高速层主要为岩性致密的花岗岩,速度为2 800~4 900 m/s。根据井中微测井结果及层间相似系数,建立了该测线的表层模型,设计激发井深13.00~15.00 m,并获得静校正量数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质和地震反演信息进行三维沉积微相随机建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综合应用地质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信息进行三维沉积微相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思路与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某区块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说明这一研究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井眼沉积微相解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波阻抗与地质相的概率关系分析、随机模拟方法选择、地质统计特征分析、三维随机建模、随机模拟预测的多解性评价。研究表明,波阻抗与沉积微相之间具有一定的概率相关关系。综合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沉积微相随机建模,可对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地表速度建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是反映地下构造和岩石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地表速度的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的地震资料静校正、速度分析以及最终成像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近地表建模方法和技术多基于高频近似的射线理论,不能满足当前近地表精细建模的需求。通过对微测井、折射波法、面波法、走时层析以及全波形反演等近地表建模技术的全面调研,总结了它们的适应性、优缺点及研究应用现状,指出联合走时层析与波形反演的技术方法在时间域分步骤、多尺度的反演策略是近地表高精度建模的有效手段和发展方向,能有效提高建模精度,适应高精度成像要求。该方法在近地表的矿产普查、工程物探、油气勘探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腹部三个泉凸起东地段,地表为沙漠、深沟、陡坎和戈壁。地形高差大,表层纵、横向速度、厚度变化大,表层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表层速度差异变化,都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剖面成像.通过对野外低速带实际资料的分析及应用,在地震微测井资料的约束下,依据表层地质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分片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建立了较为准确的表层结构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地震剖面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岩石物理建模是叠前反演前重要的基础工作。以致密砂岩储层为目标,剖析了岩石物理建模涉及的主要过程。将测井评价与岩石物理建模视为迭代过程,测井评价提供岩石物理建模的输入数据,岩石物理建模控制测井评价参数的质量。在测井参数具有较高质量的情况下,优选岩石物理建模方法,优化关键参数,较为准确地预测了横波速度等弹性参数,为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岩石物理解释模板对叠前反演纵横波速度体进行了解释,提高了致密砂岩气层的识别精度,在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面地震CT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地表面沿研究区域的四周布置激发点和检波器 ,进行人工地震观测记录。地震能量由激发点到达接收点 ,利用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等多震相 ,进行 CT反演 ,得到波速地震 CT图像。该图像给出浅层波速横向分布 ,反映了覆盖层分区及基底岩性特点与构造分布。该方法应用于某工程场地的浅层勘探中 ,所得波速 CT图像与地质露头及开挖相吻合。该方法将地震 CT技术从钻孔和巷道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2.
周兴阳 《吉林地质》2009,28(2):128-129
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双点图解交会法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变更图斑形状的变化,线状地物与土地现状图部分失真,无法采用简易补测法进行补测变更图斑的问题。该方法灵活方便,实用性强,补测精度较高,对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外业补测图斑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庆文  姚排  梁作平 《吉林地质》2005,24(4):121-124
通过实例阐述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中的应用,并对RTK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RTK作业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杨振爽 《新疆地质》2003,21(Z1):60-60
在GPS高程测量原理基础上,论述了GPS高程测量在矿区普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精度的方法.探讨了GPS高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地面高精度中同年度使用同一基点、同年度使用不同基点、不同年度使用同一基点和不同年度使用不同基点等四种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办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对比,最后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以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含水层为研究对象,探讨1:5万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方法。该方法由工作量预部署、野外调查和取样点布设3个阶段组成。工作量预部署阶段,以前期调查资料为基础,编制工作区地形地貌、潜在污染源、地下水流场和水化学类型演变图,并赋值叠加形成不同调查点密度分区的野外工作图,宏观控制调查工作量; 野外调查阶段,重视pH值、溶解氧、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与质量控制,根据调查区块环境状况调整调查点密度,布点兼顾地下水点与非地下水点及不同深度水点间的比例; 取样点布设阶段,以地质环境对含水层进行分区,以不同深度水井地下水功能对含水层进行分层。利用调查点现场水化学参数,识别并圈定水质变异区,分别采用判断法和均布法布设水质变异区和水质正常演化区取样点。该方法可为类似地区开展高精度地下水水质或污染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以四川通安—小牛场地区为研究平台,开展了矿产远景调查,提出了将重力、航磁、地磁、激电等物探手段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于西南山区矿产调查的思路,并列举典型实例,逐步分析各种物探异常,最终实现从圈定找矿重点区到确定矿体平面分布形态的目的。以期这一重、磁、电相互结合的模式对今后西南山区的矿产勘查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Advanced Geostructural Survey Methods Applied to Rock Mass Characterization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h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rock discontinuities, which are traditionally obtained from geological surveys with obvious drawbacks (safety, rock face accessibility, etc.), may also be derived from a detailed and accurate photogrammetric or laser scanning survey. Selecting from the point cloud determined on the rock face a set of points distributed on a particular discontinuity, location, dip, and dip direction can be computed from the least-squares estimate of the plane interpolating the set of points. Likewise, the normal vector to the surface may be computed from an interpolation or approximation of the surface by appropriate functions. To become a real alternative (both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accuracy) to a traditional survey, interactive or automated software tools are necessary, to allow the efficient selection of the point sets on the discontinuities 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mal vector pattern. After introducing the two best technologies available today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their performance, the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 procedure, to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point cloud into subsets, each made of points measured on a discontinuity plane of the rock face. For each subset, the plane’s equations coefficients are first determined by robust estimation and then refined by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after outlier removal. Th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RockScan, a software tool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point clou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continuities; rather than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data, selection of regions of interest is performed on oriented images of the rock face. Finally, application of RockScan to four different test sites is discussed and results presented. The sites differ in size (from tens to hundreds of meters), rock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chnology used to produce the point cloud (in three cases photogrammetry, in the fourth laser scanning), giving the opportunity to test the methodology in different contexts. In the first and in the fourth site an extensive traditional survey has been performed, providing reference data to validate the RockScan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