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罗马什金油田为例说明了生产层(如泥盆纪陆源油层)地质条件复杂性需要采取多阶段开发设计,以运用全部储量、进而提高采收率。还指出,新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既要求现有开发方案更为详细,又要求重新做大量工作,在市场行情影响下,要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需要对有些方案的措施作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大中型油田已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地质分析》一书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主线,运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地球化学及生产动态等资料,介绍了油藏精细描述、不同介质驱动下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和方法。本书内容具较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从事油田开发研究的科技工作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的复杂性,导致油田开采难度加大。不同岩性均可形成低渗储层,尤其是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常规开发技术无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开发,往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进行增产或储层改造。近年来,我国对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显著突破。《低渗透油田开发》一书基于油气藏的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开发程序、开发方式和主要开发技术,为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实例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本书专业性、实用性、逻辑性较强,对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具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彩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沙漠整装油田,是新疆石油管理局向准噶尔盆地腹部进军中的重大突破。彩南是个上水平的油田,是改革的典型,之所以能用于近两年时间配套建成了约150万吨原油生产的能力,水平之所以高,效益之所以好,速度之所以快,油田管理之所以先进,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由于坚持依靠科学技术,严格按科学程序并推行项目管理取得的。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08,(6):46-46
从4月上旬召开的吉林油田第一季度油气开发生产会议上了解到,截至3月末,这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55.3万吨,超计划268吨。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在具有不同地质特征并采用不同油田开发技术措施的25个油田获得的开发经验,将油田开发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措施增油效果各不相同,文中详述了各开发阶段的开发特点及其划分依据。尤其要指出的是,按类似开发技术措施,采油速度和含水率把所研究的油田分成了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任丘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水水质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人工注水对油田水质的演化影响,其结果表明,注入水对油田水泊稀释混合作用明显,破坏了油层内部水-岩作用平衡,改变了井下原来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根据诺模图求得的一些离子含量与其实际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机械混合与水-岩相互作用并存,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余晓琴 《江苏地质》2005,29(2):102-104
ZC油田是苏北复杂油田中开发、开采经济效益最好的油田之一,也是取得最好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油田。自1992年开采至今已有12年的开发历史,注水开发9年,注水开发以后,油藏连续保持8年稳产,注水开发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主要针对垛一段油藏历年来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在总结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探讨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加荣 《江苏地质》1996,20(4):246-252
根据六种方案组成的T油田开发决策网络,运用综合折现率法,对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油田各开发方案投入产出项目中对通货膨胀较敏感子项目,按与通货膨胀率相匹配的比例进行扩大,同时用综合折现率逐一计算各方案的累计净现值,最后根据期望值准则,运用累计决策法,优选出最佳开发方案。该决策分析结果还表明,只有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项目评价才能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特低渗透油田Ⅳ类储量注水开发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留仁 《西北地质》2000,33(2):27-31
低渗透油田开发周期长,开采难度大,靠自然能量开采,开发水平低,为提高产能和采收率,本文以安塞油田坪桥区特低渗透油田Ⅳ类储量为例,对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注水开发明显好于自然衰竭式开采,其采收率可达到24%~29%。  相似文献   

11.
针对胜坨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油田剩余油分布零散、开采难度大等问题,运用微构造研究、测井二次解释等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综合分析油藏平面、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胜坨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资料依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南泥湾油田开发特征及工艺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军利 《西北地质》2000,33(3):42-47
南泥湾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东南部的延安市宝区镜内。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是该区主要储层,埋深200~700m,属特低渗岩性油藏。多年来,形成了多打井,多出油的生产格局,开发工艺相对滞后,采收率低。本文经过对储层及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并实施了高能气体预处理、冻胶液压裂、射孔完井、解堵等开发配套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海油低渗探明储量和低渗的产量分别占海油总探明储量和总产量比例虽然小,但在海油实现5 000万t年产后稳产阶段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对于海上10~50 mD之间的一般低渗为主要考虑的勘探开发对象,当渗透率是5~10 mD之间的特低渗油田时需要优选出构造相对简单、储层比较连续的区块开发;对于复杂断块特低渗透油田和小于5 mD的超低渗油田,在目前海上经济技术条件下暂不具备勘探开发条件。在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中需考虑压裂、注水的综合应用,尽量采用水平井和分支井开发,并且在开采过程中注意低渗储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油田开发中后期建立在原小层对比和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储层地质模型已不能适应调整挖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要求,需要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到岩相单元。本文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葡I组油层为例提出岩相单元的概念,通过现代沉积研究论证岩相单元细分的可行性,结合密井网测井曲线分析旋回性、隔夹层分布的稳定性及目前经济技术和采油工艺等,探讨细分单元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岩相单元细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汪深 《江苏地质》2002,26(1):54-56
随着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到来,华东石油局的油田开发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油田开发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和新挑战面前,华东石油局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油田开发“十五”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吴岚  刘平兰  刘柏林 《安徽地质》2003,13(3):197-200
为了适应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快节奏需要,更快捷、准确地为科研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提高试验测试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针对勘探开发试验技术的特点开发出了基于ACCESS数据库的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于一体的勘探开发试验数据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测试项目扩充、报表格式多样化、测试数据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后期提液井优选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利  霍春亮 《现代地质》2009,23(2):333-336
老井放大生产压差进行有效提液是提高注采系统排液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分析了双河油田储层主要微相砂体的产液和吸水能力,认为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提液能力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提液能力;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吸水能力差,难以补充提液后造成油层压力亏空,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很容易实现注采平衡,保证油井持续提液。同时,从新井钻遇状况、数值模拟和单井水驱曲线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状况,认为能用水动力学方法开采的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因此,双河油田在油田开发后期的提液井应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的油井中。实践结果也表明,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油井中放压提液能取得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董凤娟 《地质与勘探》2017,53(5):1032-1038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分析资料等,对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微观孔隙结构以及成岩相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1)不同沉积微相储层注水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局部构造的控制;3)孔隙结构越复杂,孔径越小,注水开发效果越差;4)不同成岩相组合控制了储层发育特征和储集物性,其注水开发效果不同。因此,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注水开发效果是主力微相、微构造、微观非均质性、成岩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启动压力梯度大、天然微裂缝较发育和油井见水后采液、采油指数下降等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突出,根据安塞油田多年实际注水开发试验,从注水参数优化、精细注水单元划分、注水剖面调整和优化注采井网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特点,在注水参数优化方面提出了超前注水及油井投产的时机选择,以及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的特点和方法,针对油层的非均质性提出了三分精细注水的核心和方法,对剖面调整技术和井网优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油田沉积微相的展布与演化规律控制着主要有利储层的分布,因而油田开发调整方向可根据这些规律来综合考虑。镇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该油田长6油层组属于浅湖背景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及前三角洲泥。该区三角洲分布主要受控于两个大致平行分布的南西-北东向主河道,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三角洲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初始发育期、繁盛发育期、间歇发育期、活化发育期等4个演化阶段,其中繁盛发育期与活化发育期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力含油储层。研究区辫状三角洲展布与演化的特点决定了今后油田开发的重点在西南部河道带两侧及东北部三角洲前缘的前端;而垂向上应以优先考虑三角洲繁盛发育期与活化发育期的叠加砂体厚度较大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