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基于渤海海域的地震环境及地震危险性特征,根据46个海洋平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分析了不同设防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与其他工程类比的方法,确定了海洋平台抗震设防的两级目标;通过与国内其他规范的类比,确定了海洋平台强度设计地震的概率水准取重现期200年,变形设计地震的概率水准取重现期1000—2500年,并深入分析论证了其合理性;最后,根据渤海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区和地震动参数区划给出了相应的设防参数。本文是对渤海地区多年来海洋平台抗震设防经验的总结,是对我国海洋平台抗震设防标准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渤海地区地震危险性特征及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渤海海域地震构造环境及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近年来对该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一些新认识,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入地震危险性特征参数K对研究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通过不同场点的地震危险性曲线证明了地震环境造成的危险性差异,并以研究区内3个概率水准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统计证明了引入地震危险性分区的必要性.研究表明:(1)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动参数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受地震环境影响,地震危险性分区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地反应地震危险性特征;(2)对于一般工程,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给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参数折算所得到的小震的地震作用不具有统一的概率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没有科学保证;海洋平台抗震设计中利用强度水平地震推算得到韧性水平地震作用也不具有统一的概率水准;(3)将地震危险性分区和地震动参数区划结合使用或编制统一抗倒塌水准的区划图是一般工程抗震设防的科学做法,对于海洋平台的抗震设防,宜明确韧性水平地震作用的概率水准.  相似文献   

3.
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目前多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给出。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以设计基准期T=50年、加速度超越概率P=0.1的标准确定。本文根据广东省数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常见的砖混结构的地震动参数的优化决策,认为上述标准宜取为T=50年、P=0.05—0.1。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的分析,揭示地震活动性参数不确定的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地震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对地震动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为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综合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翟洪涛  姚大全 《内陆地震》2005,19(2):170-174
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地震动参数背景值的确定性方法,将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相结合,对江淮地区这一中强震过渡区的地震动参数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把地震动参数背景值的计算结果绘制成平面等值线图和立体等高线图。为中强震过渡地区的地震动区划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正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中,其优点在于能够全面地表现场点周边所有可能的地震对于场点的地震动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地震概念的缺失,简单说就是没有一个地震能够产生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得到的反应谱。这导致一些需要考虑与地震相关地震动特性的工作难以开展。因此,需要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理论框架下和具体的地震构造环境中,识别出能够体现区域地震  相似文献   

7.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是结合对地震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地震活动性资料,以定量的方式给出将来遭遇到超过给定地震动参数的概率。结合核电站的特殊性,采用点源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及经改进的方法根据场地条件可得到供设计参考的地震动参数。最后通过我国东部某核电站的实例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喀拉朔克水库坝区场地的设计地震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喀拉朔克水库坝区场地的地震波设计过程.设计地震波的主要参数以多次地震危险性的分析结果为基础,代表了作者当前对该场地的地震危险性认识水平.由于危险性计算中采用了两种地震动衰减摸型,因此设计的地震波蕴含了两种衰减特征;此外还提供了以地震动设计谱为参数的地震波以直接为所在场地的壅水建筑物和非壅水建筑物做地震动力反应分析之用.另外综合欧进萍等的研究成果确定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参数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CPSHA)方法,对山东某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通过对该场地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分析地震危险性概率,基本确定对该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起主要贡献的几个潜在震源区及贡献值,并确定该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水平向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结果发现,CPSHA方法以具体的构造尺度和更加细致的构造标志来划分潜在震源区,使潜在震源区规模缩减,从而更能反映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深开挖对场的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其岩地震动衰 减规律,在场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基础上确定该地区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并选取河西地区某个典型工程场地,根据场地土的静、动力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软土地基条件下地基深开挖场地的地震动效应及其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设计基准为50年及100年时对应不同抗震高防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该结果对河西地区其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山西及邻近地区(简称山西地震带)的地震烈度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确定了山西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借用美国西部地区的地震动衰减资料,用转换的方法分析确定了山西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可供山西重大工程场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城市地震小区划时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俯冲带潜在震源区离散化方法及考虑俯冲带高震级地震震源破裂面和震源深度的场点地震动计算方法,推导了俯冲带潜在震源区地震危险性计算公式,并使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危险性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试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考虑俯冲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算法能够实现场点地震危险性计算时对俯冲带高震级地震震源破裂面和震源深度的...  相似文献   

13.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多方案比较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的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的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的结论,近十多年地震的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的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为0.15g。本次复核工作的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的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与参数确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次性潜在震源区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本文在论述CPSHA方法及其地震活动性模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三级潜在震源区模型的构成、地震活动性假定和基本特点,同时,也对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重要参数确定思路、方法与结果进行了介绍。本文将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我国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泽贤  王爱国  孙崇绍 《地震研究》2012,35(3):367-373,442
分析了甘肃陇南武罐高速公路所处陇南地区强震动记录的地形效应及频谱特征,研究了在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中地震动地域特性的简化与抽象过程,应用地震动记录地形效应及地域频谱特征对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从而给出具有地域特性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结果与地域地震动特征分析结果之间有一定差异,根据地震动特征分析结果,对危险性计算结果中动力放大系数βmax和特征周期T进行一定的调整,以给出适合本区特征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深开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在场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基础上确定该地区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并选取河西地区某个典型工程场地,根据场地上的静、动力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场地上层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软土地基条件下地基深开挖场地的地震动效应及其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设计基准期为50年及100年时对应不同抗震设防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该结果对河西地区其它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版美国地震区划图源及其参数模型的分析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08年版《美国地震危险性图》(本文称“美国地震区划图”)采用5种类型震源区模型。本文全面分析了这些震源模型的划分目的、划分原则、基本特征、用途、各类型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的原则与基本方法。评述了美国地震区划图震源区模型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地震区划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以海域地震区划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形成区划方法与技术系统,并通过典型海域地震区划的示范应用,为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和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简图,获得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给出了中国近海大陆架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方案和参数;统计分析了海域与陆域场地上地震动以及内陆与俯冲带的不同震源类型地震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构建方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海底地形及海床场地模型,给出了初步的海域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分别开展了海上风力发电、桥梁及海底管道等海域工程及珊瑚岛礁的地震反应模拟分析,初步给出了海洋工程结构和岛礁对不同的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典型示范区的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方案,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技术系统架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双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双场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用以计算在相同地震构造环境中,相同地震作用下的相邻两个工程场点同时超越其给定地震动参数的概率.该方法是确定系统的危险段落、场点遭受的附加地震危险的有效工具.基于汶川MS8.0地震后大渡河干流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环境,以大渡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系统为例,确定了大渡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各个河段的地震危险性.其中危险性最高的3个河段是:龚嘴—铜街子河段、沙坪—龚嘴河段和大岗山—龙头石河段.  相似文献   

20.
重要性不同的现有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重要性不同的现有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基准期取值原则,给出了现有结构抗震加固设防水准的定义。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利用地震动参数的危险性曲线公式对重要性不同的现有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便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给出了现有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简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解释了理论方法和简化计算方法中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取值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