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建设完成后的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的整体功能,以及各种前兆观测手段在全疆的分布情况,给出了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整体结构,数字地震观测仪器的基本信息、前兆观测数据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我国地震观测技术不断得到改善.建立各种地震监测台站754个,遥测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记录和数据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我国大规模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开始的.除建立各级监测预报网外,近年来,地震观测技术不断得到改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个数字化地震台站今年开始试运行;一些前兆观测项目已经开始使用第二代新仪器.一些台站配备了计算机,改变了数据处理的落后状态.目前处理的数据相当于10年前的4倍.此外,在全国较大范围内还开展地震地质、地壳深部探测、大地形变测量工作.建立了一批服务于地震科研的实验室,包括震源物理、构造物理、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3.
新安江地震台根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总体设计和“浙江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的要求,对原有的观测楼、观测山洞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1]。原观测楼拆除,新建440m2观测楼,并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甚宽带地震计KS-2000和强震计PS-23。改造设计严格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化地震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中国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观测、运行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地震前兆台网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今后前兆台网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5年制定的"地震基础调查观测计划",经过10多年的整合、建设、完善,日本地震调查监测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上建成了现代化的地震调查观测研究综合网络,地震观测数据实现了统一集中处理和共享。这样就增强和提高了地震监测预测预报研究能力和水平。初步实践显示出它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本文就日本地震调查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计划设计思路和设计目标、地震调查观测研究网络的特点、地震调查观测研究网络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地震观测网络建设时的举措等做以综述简评。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地球科学是强烈依赖于观测的科学,毫无疑问,地球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强烈地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尽管世界一直在争论着地震是否有前兆,但在中国,为寻求"地震前兆"的监测与地震预报研究的探索却已经持续了40多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震监测体系。流体地震前兆监测是地震前兆监测体系中的4大学科技术之一。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地震监测预报探索的50年以来,地下流体监测技术经历了从人工手测(点测采样频率1次/日)、机械模拟观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省地震信息“十五”项目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云南省地震观测数据库系统软件。软件包括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管理软件(由数据源绘图检查、数据入库与管理、数据库绘图检查组成)、前兆模拟观测数据库文件上报软件和地震速报目录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地震观测数据入库问题和数据库完整性问题,可为分析预报人员和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从1996年开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通过"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和"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3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已建成由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1)国家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中国的地震监测台  相似文献   

10.
<正>广泛被大家提及的"地震监测和预报结合"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的可能的背景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地震观测网络的飞跃式发展,大量地震观测数据产出与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相对不充分,以及地震预测工作未向地震观测网络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等有关。然而这一"问题"可能是一种表象,事实上,即使在地震台站和各类地震前兆测项建设数量与密度上,当前的快速发展仍无法满足服务防震减灾总体目标的需求;另一方面,地震预测对监测体系发展的指导意见受到当前研究水  相似文献   

11.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以Visual Studio 2013为开发环境,结合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技术,设计了针对地震台站前兆仪器的通信接口软件,该软件可用于前兆设备调试、教学实践、仪器故障原因判定等,有助于提升地震监测人员对监测设备的认知,加深对前兆通信协议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震前兆观测设备模拟通信软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循"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相关标准,设计了一套基于Java语言的前兆观测设备模拟通信软件。介绍了通信指令原语、数据包格式定义以及模拟通信软件的总体设计,详述了模拟通信软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如何同时模拟多个前兆设备,应用观察者设计模式实时更新设备状态信息,使用套接字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启动或停止模拟设备,通过"心跳"线确认远端Socket是否关闭等。该软件可以模拟大多数"十五"前兆观测设备的通信原语,一方面为台站技术人员以及地震专业学生了解前兆设备的功能、通信指令、以及数据包的数据格式提供了一个模拟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开发前兆设备相关软件提供了模拟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前兆分项目建设已通过中国地震局监测司的验收,四川前兆钻孔应变仪台站观测系统已运行一年多,从观测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值得总结和分析的必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地电观测数据中干扰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安徽省在3个台安装了数字地电仪,在2个台安装了数字水氡仪。数字化仪器的优点是可以更客观地记录地震前兆的真实信息,当然也包括干扰信息。可以按地震监测和科研需要设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模拟仪器有时难以做到。数字化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轻观测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数字化资料便于网络传输,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减少了中间环节出错的机会。然而,数字化仪器获取的数据也出现了原模拟仪器资料不曾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2017年开始,陆续对中国地球物理台网10个钻孔应变测点的数据采集器进行升级,产出了大量的高采样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和自检精度2个检验四分量观测数据自洽性能的指标,定量分析了台站记录的2020年2月3日成都5.1级和2020年3月25日千岛群岛7.5级地震的应变地震波,结果显示高采样观测数据信度较高。对比分析了10个台站记录的2次地震的震相,证明高采样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具备记录清晰应变地震波的能力,且其可靠性较高。综合结果证明,高采样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可进一步为地震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8.
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新灵敏组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地震前兆探索中,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利用地下水或土壤中气体——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中、苏、日、美等国开展了地下水中的常量组分、微量组分、气体组分、同位素组分及其它物理参量的观测和研究,观测项目可达数十种。 多年来,我国以观测地下水中氡含量为主,对氡的地震前兆机理、氡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氡的地震观测点的环境条件、测试方法、预报效能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当前测氡仍是我国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主要项目,并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低频脉动(Deep Low Frequency Tremor,即LFT)的观测近年来引起地震科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观测和研究在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常规地震观测对板块内部和碰撞型板块边界地区LFT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与间歇性地震脉动与滑动(Epidemic Tremor and Slip,即ETS)相联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技术上已逐步成为可能.为此,本文讨论了目前用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LFT观测的现状和方法,并对将LFT的系统调查引入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常规观测提出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地震监测能力,中国地震局在青海、西藏和新疆3个地区建设地震台站。为确保高质量产出地震数据,以青海地区新增16个地震台站为例,围绕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基于数据连续率、台基噪声水平和事件波形记录质量,对地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青海地区新增地震台站观测环境较好,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适合进行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地震台站空间分布更加均匀,青海省中西部地区理论地震监测能力从约MS 4.5提升到MS 2.0,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本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青藏高原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提供了业务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