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袁捍卫 《地下水》2005,27(1):64-66
东聊供水工程是聊城市的主要供水工程,担负着聊城全市人民生活及工业供水的重任.本文着重阐述了该工程中应用的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体系、操作系统及通讯网络设计等的技术要求.扼要论述了该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优越性和由此产生的效益.并结合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提出了类似工程建设中控制系统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锐 《地下水》2011,33(3):124+142-124,142
严寒地区冬季水工闸门的结冰问题,严重影响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在榆横工业园区的应急供水工程中,采用电加热除冰系统很好的解决了闸门的冰冻问题,为工业园区的供水提供了可靠保证.对严寒地区因冬季低温而严重影响闸门正常启闭的冰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4)
礼泉县近年来的农村供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逐步提升,运行管理方式也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认为:礼泉县17千t万人的集中供水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管理,45处单村供水工程由各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行管理中主要存在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薄弱、水质监测不够及时准确和维修养护经费缺乏等问题,应在远期运行管理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探索单村供水工程的合理管理机制,提高县域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效率,以期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4)
李家河水库工程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的灞河流域,是解决西安市东部用水紧张的骨干供水工程之一。以李家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为例,通过设置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得到的有效监测资料。经过整理、考证和整编后,结合地形、地质资料、设计资料和施工过程等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高边坡位移监测点水平及竖直位移变化、大坝坝顶及放水塔位移变形以及大坝坝顶拱冠点视准线位移变形情况;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并指出工程运行期坝顶及放水塔水平、垂直位移量和高边坡及电站厂房位移点可能存在的位移变化情况并提出建议,以确保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5,(6)
水库防汛事关灌区和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朱隈水库存在着输水洞设备设施老化陈旧需更换,第一输水洞洞身漏水;溢洪道无检修闸门,主坝下游右侧排水体局部塌陷。流域内无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水库大坝没有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洪水预报未有权威部门专门设计,预报手段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对朱隈水库工程状况、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并就科学制定水库度汛方式、预报方案、洪水调度和防汛预案进行探索,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桐渤 《地下水》2022,(3):111-112+118
庄河市现阶段取水工程依然存在规划化水厂供水程度不高、单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薄弱、供水保证率低、部分水厂水质达标率不高等问题,逐渐成为饮水安全的短板,不利于饮水安全水平的提升。考虑低山丘陵区特点,提出确定供水工程规模和供水分区划分方法,以水量需求设计保证率为原则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质水源,并探讨了供水工程布设要点和基本原则,提出建成“同质同服务”、规划建设数字水务系统、市级水务统一管理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和供水水质,保障了居民用水水质和水量达标,并为其他地区的用水规划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许建建 《地下水》2011,33(5):103-104
泵后长距离供水管道系统具有供水距离长、沿程损失大、泵站运行费用高等特点,系统设计达到静态投资最省,运行费用最低时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为寻找静态投资最省,运行费用最低时的设计方案,建立工程建设费用与泵站运行费用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的费用计算模型,通过优化管道,降低损失,减小泵站杨程,求解得到两者年总费用最小值,从而使泵后长...  相似文献   

8.
刘长征  赵卫国 《地下水》2012,(4):100-102
河北省沧州市是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引大入港"输水工程的建设有效缓解了沧州东部地区的资源严重短缺问题。针对"引大入港"输水工程供水泵站实时监测控制系统的建立,分析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阐述了系统通信的配置原理。并结合软件系统结构和操作界面,对软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庄伟栋  沈春林 《地下水》2022,(2):284-286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调配工程数量的增多,泵站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趋突出,在保障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提高其运行效率,对实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都泵站的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影响泵站运行效率的诸多因素,并结合泵站管护目标提出有效控制负载率、运行水位、减少能耗等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对泵站节能改造及其高效运行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型泵站的集控已成为趋势,在地广人稀且经济欠发达、吸引人才相对困难的南疆地区,泵站集控建设已变得极为迫切。根据博斯腾湖东、西泵站调度管理的需要,对泵站集控一体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设计思路、建设在线监测、采集分析、系统调控为一体的多泵站集控系统,基于该系统,实现多泵站远程管理可视化。将会使运行管理和领导在决策中随时全面了解各站点情况、掌握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06,33(11):63-63
项目名称:南平五星桥水库供水第二水源工程(福建)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007~2008年投资总额:11000万元进展阶段:报批可研关键设备:水轮机、启闭机、闸门、阀门、泵、管材建设内容:水库总库容1300万m3项目名称:密云县潮河密云新城段治理工程(北京)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周期:200  相似文献   

12.
西北干旱地区农村供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俊和 《地下水》2002,24(4):226-227
西北干旱地区农村给水和城市给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探讨农村供水的用水规律,寻求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及原则,笔者根据多年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及设计的经验,特提出本文农村供水设计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根据钻探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泵站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自1984年使用以来,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做到了泵站无人操作。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4)
闸门在实施建设水利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运用闸门自动监控系统关于分层分布式的结构和水闸的远程监控和现场监测,针对水库闸门制动化监控系统的具体细节,深入了解水闸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组件和设计的详细内容,应用自动化闸监控系统有利于使抗洪救灾和水利发电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立杰 《地下水》2022,(6):104-105+14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基本解决了农村饮用水问题,但山地丘陵区饮水工程仍面临着已建工程运行维护难度大、旱节水源短缺等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辽西山地丘陵区绥中县供水工程现状,针对水锤压力、供水压差引起的水量分配不均以及水管破坏等问题,设计分级供水模式;针对干湿季分明的辽西山地丘陵区旱季缺水问题,设计提出“水窖蓄水+集中供水”的混合供水模式,为保障山区广大村民安全用水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切实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5)
宜川县从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工程以来,共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01处,解决了8.68万农业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3%。本文在对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宜川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宜川农村供水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实际情况,从制定完善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宜川县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供水单位管理和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好农村饮水工程长远的运行管理问题,使宜川县农村饮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力,为农村供水水质不断改善和县域群众健康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修龙 《地下水》2009,31(6):177-178
安康城堤大桥头防洪闸是安康城区南北过江通行的主要交通要道,防洪闸门经过20多年的运行,出现水封老化、门叶锈蚀,开启和关闭闸门困难,不满足挡水安全要求等问题。现通过改造闸门水封系统、轴承形式、底槛方式,实现闸门启闭便捷,挡水安全,以确保安康城区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大伟  臧连邦  梁承龙 《地下水》2010,32(2):82-82,96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安全、优质的自来水,但是饮用水的供水不安全因素还是存在。而且随着农村供水工程的不断建设和竣工,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让农村供水工程发挥长远效益,让广大农村群众用安全水,饮优质水。  相似文献   

19.
西南峰丛山区分散供水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南峰丛区居民主要采用溶井、水柜与水窖三种模式进行分散式供水,其水源分别来自地下河、岩溶泉及雨水。水柜供水适用于有使用价值的泉水出露的峰丛山区,溶井供水主要适用于有竖井的峰丛洼地底部及溶丘谷地边缘,水窖供水多用于地势较高、地表垂向岩溶极为发育、仅有雨水可供利用的峰丛山区。在大量调查与实际工程基础上,本文分别对三种供水模式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分散供水模式的设计示意图。分散供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址布局不合理、设计与施工不科学以及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对分散供水工程进行储水、供水与水处理一体化优化设计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军  王怀国  袁捍卫 《地下水》2006,28(5):106-108
谭庄水库入库泵站在设计时,结合工程的多功能要求,在工程总体布置、新型设备选用、自控系统、节能降耗、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改进优化了传统泵站型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对该泵站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