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场镇兴建时,坡体前缘开挖卸荷,斜坡后部崩滑堆积体在自重作用和降雨诱发下向前推移致使前缘已建挡墙发生变形。为保证坡脚场镇居民的安全,须对该滑坡的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事前采用MIDAS-GTS建立该滑坡二维模型,分析了其现状稳定性,与实际变形较吻合,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研究提出了抗滑支挡方案,并对布设抗滑桩治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设桩后滑坡稳定性显著提高。该应用为类似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及治理效果分析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三峡归州老城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特征作了介绍,分析了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库水位上升到156 m以上,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该滑坡设计了两套治理方案,支挡方案1:抗滑桩(一排) 截排水沟,支挡方案2:抗滑桩(两排) 截排水沟,并从这两套方案的工程投资、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后的工程可靠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方案1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川东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的堆积体滑坡为工程实例,在对其进行现场踏勘和工程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破坏演化机制。创新性的将传递系数法与Arc 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处理功能相结合,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及计算分区。首先,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得出滑坡的抗剪强度指标,再采用Arc GIS空间差值及栅格计算,结合力学公式,对该滑坡进行了空间模拟及稳定性评价,做出滑坡安全系数计算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常规工况条件下,滑坡体局部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非常规工况条件下,滑坡体欠稳定区域大范围扩展,整体稳定性差。进而划分出该滑坡在不同工况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护治理部位,为该工程的进一步施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锐  潘杰 《地下水》2022,(6):139-144
滑坡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滑坡稳定性分析对滑坡灾害发展趋势及治理至关重要。根据西安航天基地南侧滑坡成因、形态、物质组成等特征,定性、定量评价滑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定性分析认为1层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稳定性定量计算认为1层滑坡在自重、暴雨及地震三种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2层滑坡在天然状态(自重工况)下及遭遇暴雨天气(自重+暴雨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均处于欠稳定状态。提出了防水工程、支挡工程和监测工程等防治方案建议,为研究区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四川省南江县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Ⅰ号、Ⅱ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Ⅰ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Ⅰ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对云南泸水县国门小学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滑坡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对该滑坡的公路段以及整个滑坡体,分3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为干燥的条件下,各段滑坡体均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强降雨或是地震工况下,则表现为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为了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治理方案,建议实施支挡和排水工程。  相似文献   

7.
在收集控制性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竹林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模式,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滑坡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的发育特征,拟采取分级支挡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2)
以伊宁县卡拉亚尕奇乡移民搬迁新址东侧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孕灾环境的角度出发,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工程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处滑坡在自重工况及自重+地震工况下整体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工况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HP5滑坡在三种工况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提出了排水+格构锚固+刷方减载+排导槽综合防治方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以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从定性和半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共发育有2处为滑坡,主要分布在葡萄沟西侧Ⅰ—Ⅱ号重点勘查区民房旁,滑坡规模均为小型;经过定性和半定量的综合评价分析,区内H1、H2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者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因此,需要在暴雨和地震状态下注意监测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瑶来滑坡为一蠕滑-拉裂牵引式土质滑坡。通过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和基本特征,查明了滑坡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或地震状态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暴雨)状态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存在有整体滑移的可能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地表截排水+抗滑桩+桩板墙"治理措施,为河南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1.
拟以湖南衡东某风电场公路切坡为例,对比分析了公路切坡稳定性评价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即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滑坡稳定性量化评分,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案例,依据公路切坡引发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应用两种方法对该切坡可能形成的滑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勘查程度较高的大型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方法,结论较为准确;对于勘查程度较低的中小型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滑坡稳定性量化评分法,可减少工作量,结论较为准确;对于为大型且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建议用两种方法相互论证,结论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莲河村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莲河村山体特殊的地质背景及居民人工开挖坡角,在莲河村"村村通"公路东北形成两个规模不等的小型滑坡,直接威胁坡底多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地质灾害勘查,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滑坡的概化模型,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了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天然状态下,两个滑坡均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久雨的条件下,滑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提出了对Ⅰ号滑坡采用坡脚抗滑桩阻滑,后缘削坡减载和前缘回填反压、Ⅱ号滑坡采用坡脚修建挡土墙,滑坡外围修建截、排水沟,滑坡前缘回填压脚的科学安全又经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一定数量的抗滑桩加固方案,分别计算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和工程造价,以此为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 建立设计参数与稳定性及加固方案造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快速搜索出最优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前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提出的优化治理方案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城区色曲河左岸城区不稳定斜坡治理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野外地质勘查,查明了该地区斜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了边坡变形机理和破坏模式特征研究,以及斜坡稳定性评价分析。并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德格县城区色曲河左岸城区不稳定斜坡的治理方案,此方案为相关部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于赤羌坪地质环境条件及不利气象因素影响,致使古滑坡复活,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及道路交通安全。本文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剩余推力传递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得出: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及强降雨作用下,稳定程度进一步降低,随时有大规模滑动破坏的危险。为此,提出了"排水+锚索抗滑桩支挡"工程治理方案对滑坡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16.
周天生 《地下水》2022,(3):182-184
在查明昭苏县木孜得萨依三处滑坡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隐患)外形均呈“半圆”状,三处滑坡(隐患)滑带均位于粉土层内,发育规模为小型-中型;天然工况下,各滑坡(隐患)稳定状态为稳定,在最不利工况下为欠稳定-不稳定状态,综合评定各滑坡(隐患)稳定性为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何健保  杨何  缪信 《探矿工程》2015,42(12):84-87
每年的库水位下降期间,三峡库区的许多滑坡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形。从三峡库区枣子树包滑坡的结构和变形特征出发,分析了其成因机制及其稳定性状况;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库水位下降时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并将所得孔隙水压力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探讨了水位下降速率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表明:该滑坡是早期岸坡岩体产生滑移-弯曲破坏后堆积并经漫长改造形成的,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预计在加大库水位下降速度后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稳定性系数随库水位下降而降低,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大,稳定性系数降低越大;相对于库水位下降速率,强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更明显;为提高滑坡整体稳定性,提出了抗滑桩的加固措施。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滑坡的评价与治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4)
在查明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岩质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运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位于长江左岸,微地貌属枇杷坪滑坡的堆积地貌;该滑坡为一堆积层深层牵引式滑坡,后缘有拉裂缝,滑面基本贯通,滑坡处于强变形阶段;根据评价结果,该滑坡在工况7条件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而在8工况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D07号地块滑坡属于典型的玄武岩残坡积膨胀土滑坡。本文根据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详细分析了滑坡成因。同时采用地质分析及量化评价方法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滑坡目前在天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地震等不利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浦江海豹岭脚滑坡位于改(扩)建20省道K37+180-K37+250段南侧山坡上,为一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文章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滑坡形成机理;根据岩土样品的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值及反算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及剩余滑坡推力的抗剪强度参数,采用瑞典条分法对两种不同工况下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滑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时,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进行了治理设计,提出抗滑支挡结合地表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