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家岩水库是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水库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决定大坝址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坝区基本地质条件出发,分段对坝区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针对坝基岩土强度不均、坝基坝肩渗漏、坝基开挖边坡稳定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其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杜柯河安达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对坝区稳定、岸坡稳定、坝基稳定、坝基渗漏和河床覆盖层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阶段性结论:①坝段处于稳定区,坝段内水质较好,未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可以满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坝要求;②受F1、F2断层的影响,右岸岸坡稳定条件好于左岸;③坝基可能存在沿背斜核部、左坝肩断层破碎带集中渗漏问题及绕坝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阿克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坝址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岸坡稳定性、河床渗漏、覆盖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坝址区处于稳定区内,没有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坝段属中等切割的高山区,外动力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基岩属中等-弱透水,坝基、坝肩基岩不存在大的渗漏问题.但坝段覆盖层为砂砾石和砂层,且厚度大,因砂砾石层属强透水带,故应做好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高拱坝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两岸坝肩岩体内存在断层、煌斑岩脉、层间挤压带、深部裂隙等各类软弱结构面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利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采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综合法试验方法,研究了坝体和坝肩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试验中充分考虑了影响坝肩坝基稳定的各种因素,既考虑拱坝上游超载情况,同时还重点模拟两坝肩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强度弱化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坝肩坝基的变形及分布特征、失稳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约为4.7~4.9,拱坝的基础处理效果较好,并针对坝肩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在我国广大岩溶地区兴建了许多大、中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拟概略总结各地经验,进而作些探讨,以供参考。 一、岩溶地区主要水利工程地质问题 岩溶地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调查研究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库区及坝基渗漏;岩溶塌陷(包括库区、坝基、坝下游及邻谷);岩溶坝基稳定性;隧洞  相似文献   

7.
徐宗昌 《地下水》2012,(5):212-214
南沟门水库位于陕北黄土高塬南部的黄土梁峁区,坝基为二迭系砂岩夹泥岩、第四系湿陷性黄土及砂砾石等。左坝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基岩强风化带的渗透问题,防渗帷幕深入岩面以下30 m;坝基存在表层堆积的砂壤土、黄土、古土壤的湿陷问题和下部砂砾石层、基岩强风化带的渗透问题,对湿陷性土层进行工程处理或清除,对砂砾石层采用结合槽截渗处理,防渗帷幕垂直厚度应大于25 m;右坝肩存在斜坡表面土层的湿陷性问题和沿三级阶地砂砾石层、基岩强风化带的绕坝渗透问题,建议翻碾处理湿陷性土层,用砼墙对砂砾石层进行截渗处理,防渗帷幕应深入岩体表面以下20 m。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锦屏拱坝坝肩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屏一级高拱坝最大坝高305 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拱坝,其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蚀变岩脉、层间挤压带、节理裂隙及深部裂缝等各类软弱结构面,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突出。为使坝体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满足拱座的抗滑稳定与变形稳定等要求,工程上采取了大量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左坝肩垫座、左右坝肩混凝土网格洞塞置换、刻槽置换、传力洞等。加固处理后,坝肩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坝肩坝基的加固效果如何是工程上关心的重要问题。采用两个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分别开展了锦屏一级高拱坝在地基未加固和加固两个方案下的坝肩稳定综合法破坏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个方案下坝与地基的变形分布特性、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机制和整体稳定安全度。结果表明:坝肩坝基加固处理后,坝体及左、右两岸坝肩变位的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变位量值减小;在相同的超载倍数下,加固方案下两坝肩开裂破坏的范围减小,破坏程度减轻,坝肩破坏失稳的超载系数增大,超载能力得到提高;未加固方案拱坝整体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系数为4.7 ~ 5.0,加固方案下安全系数为5.2 ~ 6.0,安全度得到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锦屏拱坝采用以坝肩垫座、混凝土网格置换洞塞、刻槽置换、传力洞等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坝肩坝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后河水库是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垣曲县淹没区移民安置创造条件的补偿工程。由于坝基及两岸坝肩岩体内构造断裂和风化卸荷作用, 致使坝基和坝肩存在有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后河水库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GJMZ法对后河水库灌浆与排水工程中的斜孔方位进行了计算和优选, 其成果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尾矿坝运行期间,坝体和坝基渗水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确定坝基渗透量,并对坝基渗漏进行处理尤为重要。以甲玛沟尾矿坝为例,该尾矿坝位于高寒冻土区,采用"中线法"修筑,依据坝址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渗透特性,针对坝基渗透量、渗透变形类型、临界水力比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坝基渗透进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渗透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复杂条件下高拱坝应力及坝肩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先珊  周创兵  王军 《岩土力学》2008,29(1):225-229
众所周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拱坝应力和坝肩稳定对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江坪河高拱坝地质构造较复杂,坝基及坝肩岩体存在大量断层、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和卸荷、风化岩体等地质缺陷,引起两岸坝肩岩体变形不对称、压缩变形量增大以及坝肩局部岩体承载能力低,直接影响到拱坝正常运行和稳定性。因而,对各种工况下的坝体及坝肩岩体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坝体及坝肩的应力和变形发展状态、可能失稳模式、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研究成果表明,未加固时坝肩岩体不稳定,因此,通过研究采用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右岸采用6个传力洞进行加固;左岸采用锚洞进行加固。采取加固措施以后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其研究成果表明,加固有一定的效果,改善了两岸的受力状况和变形分布,提高了坝肩稳定性,但左岸坝肩仍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锚洞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某高坝工程坝肩侧裂结构面基本特征及量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某高拱坝工程, 坝肩抗滑稳定的侧裂边界主要受与河流呈小角度斜交的随机结构面 (基体结构面 )控制。查明这类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状, 提出其量化评价指标, 对该高拱坝工程坝肩稳定性评价和相应设计参数的取值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 获取了侧裂结构面数万个现场实测数据。基于这些数据, 作者对侧裂结构面的发育状况和工程地质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坝肩抗力体部位侧裂结构面的工程分区。该分区采用结构面的发育密度作为指标, 能简明直观地描述抗力体部位结构面的发育状况和宏观连通特性。最后, 作者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 从抗滑稳定的边界条件特性出发, 对该高拱坝工程坝肩抗滑稳定性条件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5)
沟口坝拦沙坝库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该拦沙坝的建成对防治水土流失、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拦沙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库区两岸边坡基本稳定,降雨冲刷的黄土是库区的淤积物主要来源,库区无浸没问题。(2)左坝肩坡积壤土层工程性能差,应清除,右坝肩下部分布有阶地堆积砂砾石层,工程性能差,左右坝肩松散层均不能作为坝基;(3)溢洪道地貌为黄土梁峁,沿线黄土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地基岩性为黄状壤土,平均厚度大于3 m,(5)层土具轻微-中等湿陷性,建议进行灰土垫层或换填处理。评价结论对拦沙坝库区后期健康运行及维修加固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地科联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组织的国际水工建设工程地质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9月13日至19日在苏联梯比利斯召开,有24个国家的278名代表参加。我国派出由电力部、水利部和地质部共同组成的工程地质学家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上讨论了“水工建设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预测”、“褶皱地区坝基勘探经验”、“地震构造与水坝工程建设”、“关于坝与水库建设和运营中总体运动问题”、“岩溶和强渗透性碳酸盐岩区坝与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水坝破坏和失事的地质  相似文献   

15.
坝基岩体失稳的地质因素很多,其中缓倾角裂隙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它通常是坝基不稳定岩体的危险滑动面。 在火山岩地区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经常遇到缓倾角裂隙的工程地质问題。工程实践表明,缓倾角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正确与否,关系到工程的经济与安全。而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必须以充分的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16.
孙杰 《地下水》2018,(5):228-229
洛惠渠作为"关中八惠"之一,自开灌以来,对当地农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增加库区,使其具有调节功能,渠首龙首坝进行加闸处理。在库水位抬高7m的条件下,库区将会产生渗漏、浸没和淹没等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需进行库区防护处理;加闸坝基选择在现浆砌石坝体中,对于坝基建基面的选择需进行论证,并对坝址区存在的渗漏、抗滑稳定及变形稳定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需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门峡水库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由于水库处于碳酸岩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在当年的施工中就发现坝基和两坝肩构造溶蚀、裂隙发育,渗漏比较严重。本文在分析南门峡水库坝区岩溶的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水库渗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锦屏普斯罗沟坝址右岸地下水连通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通试验证明普斯罗沟溪水与PD07、PD47、PD01、PD29及其邻近泉存在水力联系。地下水涌水点的分布受T2-3z^2(4)层和NW向张性裂隙带控制。涌水点水的电导率曲线具双峰特征,揭示右岸地下水系统具岩溶管道与岩溶裂隙双重并联型特征。右岸坝肩内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大,且裂隙及岩溶裂隙通道较为发育。普斯罗沟沟水是右岸坝肩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但并非右岸坝肩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可能还存在其他补给源,锦屏山断裂属于区域性的导水带,通过该导水带有一定量的地下水从其南侧的解放沟方向越过普斯罗沟潜入了右岩坝肩。  相似文献   

19.
石长青  赵毅鹏 《河南地质》1998,16(3):202-207
宿鸭湖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平原大型水库,经75.8特大洪水考验后暴露出坝基修漏及渗透稳定等诸多工程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对多次勘察及水库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洼地段坝前后渗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论证,指出坝基粉质粘土(Ⅲ)的大孔隙结构与坝后排渗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是该段坝后渗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建议被设计部门采纳,大坝经加固除险施工,水库运行15年来证明,大坝安全,水库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20.
锦屏水电站左坝肩岩体深卸荷带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关峰  伍法权 《岩土力学》2003,24(2):300-303
平洞探坑揭露了锦屏水电站普斯罗沟坝址左坝肩岩体内部存在深卸荷带,该卸荷带生成原因及分布范围将严重影响未来水电站坝肩的稳定及工程处理费用。在充分考虑断层、裂隙带、岩性特点基础上,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普斯罗沟坝址左坝肩高陡边坡岩体深卸荷带的力学特点,建立了解释深卸荷带形成的简单力学模型,确定出深卸荷带应力场异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