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华 《地质与资源》2017,26(1):62-66
垃圾填埋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普遍使用的方式,由此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成为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本文以上海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监测该场地垃圾填埋前后2年内场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垃圾填埋前调查区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为本底值,采用本底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来判定地下水是否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本研究的水质动态监测阶段,调查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暂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个别监测井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是由于填埋场施工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监测井井盖及挖穿了井边含水层顶层.随着整个垃圾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防渗漏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兴晨  杨婧  张春雨  孙述海  朱未 《吉林地质》2021,40(1):60-65,81
对于入河排污口设置,通常需对周边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水量、水生态及第三者权益分析,而北方小型河流易发生断流,时常着重于分析对其地下水的影响.以农安县某垃圾填埋场为例,结合水文地质勘察结果,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预测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主要特征污染物COD及氨氮在通过富滨分干排放时对周边地下水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3.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确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并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耦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主要为氨氮、总氮、高锰酸盐、锰、挥发酚和氟化物,其污染指数最大值分别为1 407.24、745.00、137.12、97.50、3.60和1.68,污染区总面积0.168 km2;填埋场下游沟谷纵向上,总氮、锰两项指标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地下水中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其污染途径主要为库区防渗层破损,渗滤液垂向沿基岩风化裂隙进入地下含水层,以连续渗漏的方式不断污染地下水,污染物在地下水径流作用下向拦挡坝下游不断迁移。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迄今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由于它们在运行之前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污措施,致使垃圾渗滤液下渗导致当地地下水环境严重污染。为了探明广西钟山县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对该埋场开展了详细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取水样进行水质监测发现,该场地的地下水环境中氨氮、汞、铁、大肠杆菌等指标已严重超标。利用解析法预测污染物的迁移速度,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流作用及弥散作用下,污染物向下游缓慢迁移。基于地下水污染的后果及治理成本,建议采用"好氧降解+原位开采+机械分选+分类处置+场地恢复"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5.
刘靖宇  卫杰  赵丽  原建光  孙超  张垒 《地下水》2018,(6):21-23,83
以豫中平原某规范建设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5个地下监控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周围的1号本底监测井、5号污染扩散井评价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18-2017)Ⅱ类水质标准,3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Ⅲ类水质标准,4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Ⅰ类,水质均较好,说明填埋场区的防渗系统使用完好;而2号污染扩散井的评价结果为Ⅴ类,水质极差,氨氮超标严重,与附近养殖场粪便排污、农田施肥、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构筑物的渗漏均有关系,建议可用电学法对调节池的防渗系统进行检测。并加强渗滤液调节池的管理和定期监测地下水,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对地下水的影响、有效实施跟踪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倾倒垃圾处形成的淋漓液中包含大量的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物质。这些区域对地下水的影响可以通过在特定监测点监测潜在的污染物浓度来判断。本研究中,我们对Chennai地区城市固体废物垃圾场周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在3年间每间隔3个月,由垃圾填埋场开始,选择不同距离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这些区域地下水不能满足印度标准局的饮用水标准。垃圾倾倒对地下水的影响最早表现在溶解物浓度、电导率、总体硬度、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硝化剂及硫酸盐。在这些位置的淋漓液还包含重金属。在雨季后,污染物浓度趋于下降,而在雨季前,很多样品的污染浓度会增加。早期研究表明,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应该设有依据某种规范的地下水监测系统。进而,垃圾垃圾场及周边的地下水不应作为饮用水,除非满足某种特殊的标准。在发达地区,未经严格固体废物管理许可而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应到受到禁止。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身运行性质以及巨大的规模,垃圾填埋场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这些垃圾填埋场的监测井网络在探测污染羽的位置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介绍了一种评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对几种检测系统的监测率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个假设存在的问题。Monte-Carlo方法被用来综合评价由于地下非均质性及泄露位置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水力传导系数和渗漏位置作为用来指示用的概率密度函数的随机变量。有限差分地下水模型与随机流动的质点跟踪模型可模拟出源自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羽形态。分析表明,媒介的横向分布率对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横向分布率是控制污染物羽的主要参数。此外,监测井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媒介的各向异性和污染物泄漏的尺寸。最终可推断,习惯上采用的三梯度监测井的可靠性从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角度而言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技术是我国应用较广的垃圾处理技术,以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计算得到垃圾渗漏液产生量及相关污染物浓度,选取合理预测参数,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及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相关污染因子进行预测,根据相关预测模型和参数,结果发现:该简易垃圾填埋场中氨氮污染距离可达536.4 m;高锰酸钾指数污染距离可达480.36 m,说明该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泄漏已对下游一定区域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了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其中多有不符合垃圾处理处置场地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也逐年凸显,这就要求对后续垃圾填埋场建设时,在环评阶段做好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预测,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预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提供指导。本文探索了垃圾渗滤液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联合运移模拟,首先利用Hydrus建立包气带模型,模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在此基础上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含水层模型,对比渗滤液经过包气带过滤和没经过包气带过滤两种情景下的污染范围和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包气带和含水层联合运移模拟渗滤液泄漏后的运移途径和路线,更接近渗滤液进入含水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5,(5)
莱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承担着莱州市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已投入运营8年多,填埋场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是调查研究的重点。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布设5个监测井点位和1个垃圾渗滤液点位,通过75项监测指标分析,莱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浅层地下水出现了污染,特别是溴离子和苯并(a)芘2种间接导致人体致癌的物质在研究区地下水流场上游厂界的背景监测井和下游170 m的扩散监测井检出超标,给当地周围村民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秀国 《地下水》2022,(2):56-58
对比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村庄地下水水质状况评价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判断垃圾填埋场对周边村庄地下水是否造成影响。通过采集填埋场周边村庄饮用水井中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以检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典型的指数评价法与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敏感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评价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相比较而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3)
北方物流城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生产垃圾与生产废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分析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污染指标,设定污染情景和源强,采用Mod Flow三维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北方物流城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内浅层潜水水质相对较差,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和卵砾石,渗透性强,地下水流水力坡度大,污染物运移快,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CODCr。在无防渗或事故有防渗破裂情境下,浅层潜水会受到污染,如果叠加出现防渗层破损情况,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会加大。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对贵阳市6个简易垃圾填埋场和一个卫生垃圾填埋场(比例坝垃圾填埋场)的岩石、土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还采集了浪风关垃圾填埋场、望城坡垃圾填埋场的植物样品(水稻)以及望城坡垃圾填埋场的煤渣样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垃圾填埋场中,岩石、土壤、水等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岩石浸出液中污染指标主要有TP、TK、Zn、Mn、As、CODMn、NO-3、SO2-4等;土壤浸出液及原样中污染指标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以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及下游水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进行采样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该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Cr(Ⅵ)、Ni、Pb、Zn、Cu重金属是填埋场周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区域采样点及下游水库中重金属含量均值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填埋场区污染状况良好;Cr(Ⅵ)含量在ZK1与R1样品中均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是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主要风险污染物;ZK1~ZK4中土壤重金属元素以Pb、Cr(Ⅵ)富集为主,其达中度污染程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3)
垃圾填埋处理由于技术简单、维护费用低在我国早期的垃圾处理中被广泛采用,目前许多填埋场已经封场。由于填埋场占用了大量土地,封场后的土地再利用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某填埋场封场后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水受填埋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硬度,部分区域铅、镍、钡等重金属超标,建议该场区可以作为景观绿地或者生态公园开发利用,既可以发挥其土地价值,又可以利用上覆植被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剧增,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地理、地质和气候特征的调查,结合阜新市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渗滤液产生量及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得出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各种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源强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今后的污染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志 《地下水》2021,(3):36-39,51
以安徽省向山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区,在分析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GMS中的MODF-LOW和MT3 D模块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数值模型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并根据取样结果确定污染物因子,模拟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路径、污染羽迁移状况和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玉符河多水源回灌岩溶水水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保泉和供水安全问题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利用多水源进行岩溶水回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补给水源水质相对岩溶水而言较差,回灌到地下可能存在一定健康和环境风险,需要对回灌系统的水质进行风险评价。本文对比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地下水水质背景值,重点选择地表源水超标和劣于背景值的风险源监测指标,借鉴澳大利亚含水层补给管理指南,对玉符河多水源回灌岩溶含水层工程运行期的水质风险进行评价。2015年对黄河水、卧虎山水库两种水源多次回灌期间的源水、孔隙水和岩溶水的22项指标进行水质监测和指标分析,风险残余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水回灌补源期间,平均浊度的标准指数源水是1.4,孔隙水1.7,岩溶水0.93,硫酸盐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源水是0.93,孔隙水0.9,岩溶水0.73,氯离子虽没有超过地下水III类标准,但是在源水中含量是地下水含量的2倍多;卧虎山水库水回灌补源期间,平均浊度的标准指数源水是2.4,孔隙水1.1,岩溶水0.43,硫酸盐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在源水0.75,孔隙水0.84,岩溶水0.66,氨氮的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源水1.14,孔隙水1.47,岩溶水1.35。因此,浊度、硫酸盐和溶质在裂隙岩溶含水层迁移较快为两种水源玉符河回灌补源工程的共同高风险项和关键控制点。此外,黄河水补源还需注意盐度,卧虎山水库水补源还需控制营养物的污染风险。基于以上评价,还提出了限制回灌量占区域岩溶水资源量比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贵芬  张起理 《江苏地质》2018,42(4):632-640
悦康药业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基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分别对拟开采的第Ⅲ承压含水层,运用水流运动方程对项目开采15年后的地下水位进行模拟预测;运用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对药厂建成后污水处理站对潜水和第Ⅰ承压水进行污染物模拟预测。水位模拟结果表明,15年后含水层(组)中形成降落漏斗大于1 m的范围为0. 45 km~2,形成地面沉降的可能性较小。污染物模拟预测选取COD_(Mn)、氨氮作为预测因子,分别预测污染发生100天、720天及1 800天后污染物迁移情况。污染物模拟结果表明污水站溶质扩散范围较小,5年后COD_(Mn)最大迁移距离为40 m,中心体积质量降为5. 0 mg/L;氨氮最大迁移距离为35 m,中心体积质量降为0. 3 mg/L,对区域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垃圾渗滤液对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的污染。其污染评价涉及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标准值的确定和计算模式的建立等内容。本文在总结现行环境指数评价法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一套将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J/T3037—95)中涉及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的相关监测项和垃圾中的其他常见重要污染物,一并确定出的污染评价指标,再根据相关有毒物急性毒性分级,结合阈限值和部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等分为5类污染指标。并在污染物的标准值确定后,进行对应于5类污染物的不同数学模式计算,得到5个分类污染指数,再比较判别这5个分类污染指数,选出最大者作为总污染指数的组合型评价垃圾污染的方法。经实例应用分析,该方法对各种污染物数据分布情况的适宜性优于现行其他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