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冯娟  张毅 《地下水》2011,33(5):89-90
白水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山区农业县,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集雨窖灌工程的水窖集流工程作以简述,以便在实施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表层岩溶泉的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水文》2008,28(4)
表层岩溶泉的水资源通常在时间分配上很不均匀,利用水窖可以将雨季剩余的水资源储存下来供枯季利用。水窖的容积、泉能够提供的最大日用水定额以及某个时段的水资源最大利用量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变量,如何确定他们是一个水资源优化管理问题.利用专门为之设计的遗传算法可以对这个问题求解。以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弄拉表层岩溶泉为例,利用遗传算法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设计出满足水资源利用量最大化的最佳水窖容积和最大日用水定额。计算结果还表明水窖的初始存水量和用来优化计算的泉流量序列对优化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以此建议在雨季修建水窖.并且水窖利用之前应该预先存入尽量多的水。此外还提供了水窖容积和日最大用水定额之间的定量关系,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集雨增补地下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克森 《水文》2003,23(1):28-31
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所面临的形势,在阐述山东省降雨、地理等自然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集雨增补地下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集雨增补地下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福军  马俊杰 《地下水》2010,32(1):79-80,92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资源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吴起县建设生态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水资源短缺,提出了合理规划、饮用水源地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工程等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不同的工程形式和生产方式寻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我市兴建节水工程在沙丘区发展节水莲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我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趋势预测和用水定额法对北京市的用水情况进行了预测,采用皮尔逊水文频率曲线模拟了中长期不同降水的经验概率,计算南水北调进京后的水资源短缺量和风险变化。研究表明:南水北调进京后,正常年能够保证北京用水;在枯水年可降低缺水比例60%以上,在平水年降低缺水比例40%以上,在丰水年缺水比例降低至零,且随时间推移南水北调工程对缺水比例降低的效果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北京市2015~2030年水资源短缺风险由70%~80%降低到26%~36%,降低了40%以上,且随着时间推移,南水北调工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降低作用将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   

7.
张广艳 《地下水》2010,32(1):91-92
针对廊坊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本文提出了通过工程和非工程11项治理措施全面快速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穆禹含  张静 《地下水》2015,(1):129+174
盘锦市盘山县是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通过对该县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水资源现状存在先天不足,节水制度不健全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提出继续挖掘现有地下水源工程的供水潜力,重视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做好水库输水工程管网配套等措施,达到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污水资源化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利用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湘  李耘 《地下水》2000,22(2):71-73,70
指出并分析了我国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及原因,可用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工程范例,并指出污水再生利用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4)
菏泽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黄河水是主要的客水资源。引黄灌溉及收费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选取单县引黄节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现状、灌区节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规划,为节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立杰 《地下水》2022,(6):104-105+14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基本解决了农村饮用水问题,但山地丘陵区饮水工程仍面临着已建工程运行维护难度大、旱节水源短缺等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辽西山地丘陵区绥中县供水工程现状,针对水锤压力、供水压差引起的水量分配不均以及水管破坏等问题,设计分级供水模式;针对干湿季分明的辽西山地丘陵区旱季缺水问题,设计提出“水窖蓄水+集中供水”的混合供水模式,为保障山区广大村民安全用水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切实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风险评价是一项具有不完备信息与不确定性特征的多层次问题,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作用关系较为复杂。从生活、农业、工业以及生态环境用水四个维度建立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证据理论构建递阶结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可行性方案下各计算单元的属性利用决策群体进行赋值、合成,通过构造辽宁省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绩效函数,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水资源短缺整体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其中人口较为密集的中心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最为突出,而沿海区域的东南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5,(6)
建平县属丘陵山区,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372 m3,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建平县围绕着水资源短缺矛盾,从"十一五"开始,采取多种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高耗水企业和用水大户,采用新的节水设备和循环水利用措施,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缓解,社会发展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5,(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库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小型水库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建库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等因素,使得工程规模与经济效益比较差。通过分析黄地台水库坝址处水沙特性,优化黄地台水库工程的运行方式,确定合理工程规模,缩小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9,(6)
通过对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质状况分析,计算得出201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6.41%,2016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0%。剖析泾河流域在水资源、水质方面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减水严重、水污染依然严重、水功能区达标率低等问题。建议加快建设东庄水库,实施泾河生态水量调度,通过工程调度提高河道生态流量,从而改善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地下水》2010,32(5):79-80
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可特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关中这样一个缺水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水资源配置规划》相关成果,根据关中地区受水城市、工业园区的配水量、地理位置,结合各城市现有水源工程布局情况,提出了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后受水区配水线路布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承载力问题与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宇  王治民  孟维彦 《地下水》2002,24(4):246-246,258
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 ,城市发展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以供定需 ,量水而行 ,节约用水 ,不断提高水的利用价值 ,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突出,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水资源贫乏,可利用水资源有限,属于严重缺水城市,针对兰州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排水不畅、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应急机制、确定合理水价以及加大水污染安全治理等措施保证城市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合理有效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对近几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根据衡水市水资源的特点,结合降水不均的特点,对衡水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发挥现有引蓄水工程效益,加强城市雨水利用规划,扩大雨水利用方式等措施,因地制宜开发雨水利用模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具体数据阐述了我国及世界的水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因资源短缺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情况。对21世纪初的水资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