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地下形成采空区,造成地面沉降,开展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冀中邢东煤矿由于长期开采,造成不同程度地面塌陷,不适于人类长期居住和农业耕作,邢台市经研究决定在采煤塌陷区建设中央生态公园——邢台园博园. 基于此,通过收集分析研究区内的地震、电法等物探资料,确定煤矿煤层赋存形态、采空区范围及富水情况,指导地面进行生态公园选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矿山生态修复进度. 研究表明:在矿区开展地震、电法工作查明煤矿开采生产情况,对科学规划地面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利用遥感技术实时动态监测矿山生态修复进程,可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数据基础,对治理前后生态环境变化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提供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石庆丫 《地下水》2022,(4):153-155
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瓦厂坪片区小煤窑、老窑开采历史悠久,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水土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损毁、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瓦厂坪片区历史遗留煤矿采空区引起的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及分析,研究其对矿山生态环境要素的破坏方式与程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初步治理建议,为瓦厂坪片区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以往露天煤矿的破坏性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系统修复祁连山南麓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选取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无人机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工程地质测绘等技术手段,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角度提出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地貌生态景观及地表草甸冻土破坏、采坑及渣山边坡失稳和采坑积水等;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理论知识结合生态学知识,即整治矿区内边坡失稳的同时考虑地表及地下水的联通与保护,对矿山植被修复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的原则。考虑到不同露天矿井的差异性,提出应针对不同矿坑采用"四工程一保障"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四工程"即"采坑整治、边坡与渣山治理、水系修复、植被复绿"四项工程措施;"一保障"指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兰中孝  张才兵  廖德武  王源 《地下水》2023,(6):161-163+178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尤为迫切。本文以贵州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该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针对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结果认为: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破坏和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搬迁工程措施、工业场地及废弃建筑物拆除措施、矿区残余房屋拆除措施、煤矸石堆修复工程措施、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及复绿工程措施。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将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地质灾害发生,实现良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环境质量污染问题。以通化地区矿山为例,介绍了常见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及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同类型矿山开采方式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金亮 《地质通报》2009,28(5):685-690
山西省为煤炭大省,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累计原煤产量约87.88×108t。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具体表现在采空塌陷引发的矿区水资源破坏,矿山地面变形及由此造成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破坏,矿山“三废”排放和矿山土壤退化4个方面。以多年来山西采煤破坏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成果为基础,采用山西省环保局、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研究出的开采吨煤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系数,对山西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对今后若干年(至2020年)采煤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差异性响应的主要因素。上述3个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前,陕西潼关金矿区是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十分混乱的矿区之一,地下开采的采矿废石随意堆排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土壤、河水及其底泥的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陕西大柳塔煤矿区,20年大型机械化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大面积地面塌陷及其链生的地下水含水层破坏严重,但矿区土地沙漠化程度总体没有呈现加重的趋势,水土环境重金属呈轻度污染;具有百年开发历史的辽宁阜新煤矿区,露天开采使土地生态破坏严重、边坡滑坡灾害频发、土地压占与破坏突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对地表建筑物及人居安全影响严重,但相对于金属矿区,该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相对轻得多。对比上述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其差异性响应主要因素:矿产资源种类、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及矿山环境保护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遵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问题,结合2021年的矿山核查数据,分析了全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分布、矿种类型、开采方式和存在的生态问题,构建了以砂石矿为主、煤矿、硫铁矿、钼镍矿多点分布的四大类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格局。结合国内相应矿种矿山修复成功案例,针对不同的矿种类型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思路,为遵义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矿山部分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傅涛  易邦进  刘登创 《云南地质》2014,(1):117-122,129
本文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与路线,对云南安宁县街磷矿区因矿山开采产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岩溶石漠化、水资源污染、地表植被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分类.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等提供详实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2)
豫东平原区某煤矿开采多年,形成大面积塌陷积水区,对原生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在分析当地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文景观的规划,采用挖湖建岛、堆山造景、植树造林、平整土地等多种治理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治理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治理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有了安全保障,对后续平原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起到“示范工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长江沿岸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区域,如何快速、直观地获得区域内废弃矿山的分布和修复工程进展,成为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江苏长江干流两岸10?km范围为研究区,以2017—2020?年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ArcGIS平台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验证的方式,获取了研究区内露天废弃矿山分布情况、地质环境问题和生态修复情况等信息。结果表明:镇江市和南京市需修复面积较大,区内露天废弃矿山主要表现为矿山的采场和中转场地两类占地,涉及矿种以建筑石料用灰岩和建筑用砂矿为主;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问题有地形地貌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污染等;2018—2020 年研究区已修复面积和正在修复面积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 年10 月,研究区废弃矿山修复效果良好,修复面积占67.08%;主要生态修复措施有自然恢复、客土回填、土地平整、削坡、土地综合治理等。建议在进行修复治理工程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区原有地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查结果和建议可为同类型地区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是中国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长江流域(江苏境内)废弃露天矿山现状特征以及大量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经验,提出了生态工程模式、土地整治模式、景观再造模式及自然恢复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阐述,结果可以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以江苏省长江沿岸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通过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明确该废弃露天矿山在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生态环境及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成功采用生态工程模式开展该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郭家湾煤矿地处神府矿区新民采区西北部,为生态环境脆弱区。井田七层煤三个煤组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含水层疏干、土地结构变化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陕北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以1∶10000野外详细调查为依据,首先进行现状评估,然后针对矿山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加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最后提出了以移民搬迁、回填裂缝、生态恢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等为主的防治措施,让煤矿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并行。旨为陕北地区乃至全国煤矿,在保护地质环境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和示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及去产能力度的加大,大量的煤矿随之关闭。由于煤矿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矿山关闭后需对矿山的地面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实际上矿山关闭虽然存在对生态环境损害的副作用,但同时也遗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源,如井下矿山开采遗迹资源、矿山地下空间资源、矿山开发文化资源、地面矿山设施资源、景观资源等。对于遗留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避免一关了之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闭坑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对福建省永定县培丰煤矿闭坑煤矿地的规划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地面资源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模式,如地上景观、地上地下博物馆及井下探秘游等。  相似文献   

15.
王俊华 《地质与勘探》2018,54(4):781-790
本文依托项目《西藏多龙矿床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利用高分二号、资源三号及landsat8等多源遥感数据对西藏多龙矿区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结合,查明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取得了涵盖人类活动、矿山地质活动、河流湖泊现状、植被覆盖与荒漠化情况等内容的专题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砂金矿开采及尾矿堆积物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破坏,同时探槽、钻孔及地表金属污染等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目前中国矿储量第一的多龙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开发前全面、综合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能够为藏北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西藏多龙矿区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开发提供建议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煤矿开采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比如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结构破坏等,这些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并破坏耕地和房屋,不同程度地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南替和白利平,2008;孙娟,2011)。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区评价及其恢复治理己成为当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陈丽新分析了矿山开采造成地质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制度、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巨大,随着近些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陆续关停了部分矿山并进行生态修复。使用无人机获取广州市内某矿山的航测数据,经处理后生成正射影像图、数字表面模型及三维模型,这三类成果互补展现精细全面的矿山环境,包含丰富的矿山地理信息和真实地物纹理,最后进行坡度、坡向处理分类,为矿山修复工程设计、工程挖填方估算、复绿物种选择和修复方式等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航测技术可快速有效地获取矿山生态修复的基础性数据,提供生态修复规划的参考依据,也可运用于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相关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德国奥斯那不吕克Piesberg和中国淮南大通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矿山工程背景、自然地理条件、矿山煤矸石及土壤质地特征、人文社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对中德矿山环境修复条件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iesberg矿区的气候条件、人文社会环境条件优于大通矿区,有利于矿区已遭受破坏的环境修复;但该矿区内地面分布的煤矸石因含较多的黄铁矿而呈较高的酸性,酸性土壤和较低的土壤有效含水量,以及该区较低的地下水水位等因素条件显然劣于淮南大通矿区,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Piesberg矿区的环境修复现状好于淮南矿区的主要因素是因为该矿区内较少的人为活动干扰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稳定的自然修复。  相似文献   

19.
木里矿区露天煤矿山的开挖对天然冻土层造成破坏,形成的采坑、渣山及积水等直接影响了多年冻土层的特性,对矿区周边水源涵养及生态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中冻土层的修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木里矿区修复治理作为我国在高原高寒生态功能脆弱区实施的首例大型矿山修复治理工程,在分析冻土层原始形态和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探测监测及试验等方法,构建了冻土层回填、活动场再造和冻土层保护三大结构层。冻土层重构技术在聚乎更四号矿井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冻土层修复和植被复绿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以峨眉山市矿山情况为例,分析了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同时,以峨眉山市8个矿山为例,探讨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