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扬子陆块区磷矿资源丰富,矿产勘查和科研资料积累较多,其中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海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较为深入。通过研究,在扬子陆块区震旦系—寒武系磷矿厘定出4个Ⅲ级成矿区带,12个Ⅳ级成矿亚带。扬子陆块区磷矿资源潜力巨大,根据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在区内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25个,并划分A、B、C级。研究成果可为扬子陆块区磷矿勘查部署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1 研究目的(Objective)本文以最新的沉积型锂矿研究方法和思路为指导,以锂为主攻矿种,兼顾镓、锗等矿产,对扬子陆块北缘开展系统的调查评价工作,大致查明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区内锂等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评价区内矿产资源潜力。为下一步勘查部署提供依据,支撑陕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 研究方法(Methods)采用1∶50000矿产地质调查、1∶5000地化剖面等手段进行概略检查,圈定成矿有利地段;对发现的成矿有利部位采用1∶10000地质草测、1∶2000地化剖面、槽探等手段开展重点检查,圈定矿(化)体;系统分析区内岩性、岩相古地理等成矿条件,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圈定找矿靶区,评价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卢映祥 《地质与勘探》2010,46(2):238-243
基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以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优势矿产为目标,以出露和根据重磁、地球化学、遥感资料推测的中酸性隐伏岩体为基础,结合断裂构造,重力、航磁和遥感线性解译构造,水系沉积物测量成矿元素异常、铜矿物重砂异常汇水盆地,定性圈定了评价矿种的45个找矿有利地段,运用面金属量法对各找矿有利地段评价矿种潜在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与该区综合成矿信息找矿预测证据权重模型圈定预测远景区对比,从量的角度提出该区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和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找矿有利地段,为生产一线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定量找矿潜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铜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巴彦德勒-格勒敖包四幅1:5万矿产远景调查查明了本区成矿优势矿种为铜、铅、锌、银、锡,伴生金和铋,圈定了多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铜等多金属找矿靶区.本文在论述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哈达特陶勒盖-高尔旗-莫若格钦银多金属矿集区、准乌日斯哈拉锡多金属找矿靶区、阿扎哈达-格勒敖包-图拉格铜多金...  相似文献   

6.
孙莉  肖克炎  邢树文  丁建华 《地质学报》2016,90(7):1589-1597
南岭钨锡稀土成矿带跨越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区),其钨、锡、铋、铅锌、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该成矿带横跨扬子、华夏两个板块,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通过研究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划分了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确定了区带的主攻矿种为钨、锡、锰、铅锌,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预计可新增钨475万吨、锡375万吨、锰2.6亿吨、铅锌6084万吨。在此基础上,部署了江西省于都-银坑重点远景区、江西大余-上犹重点远景区、广东韶关地区铅锌、银、钨矿重点远景区、广东大宝山-连平地区铁、铜、铅锌、钨矿重点远景区、湖南郴州地区钨、锡、钼、铅锌、铜、萤石矿重点远景区5个重点远景区和湖南常宁地区铅锌、金、银、萤石、硼矿一般远景区等8个一般远景区,为指导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瑶山地区是华南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以往勘查集中于金铜钨钼矿。为探讨其锡钨、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对区域地质矿产、重-磁异常和Sn-W-Li-Be-F等元素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锡钨-稀有金属找矿有利目标区,并以优选出的昭平预测区元山靶区为例,从地质、物化探、蚀变分带及矿化特征等对其成矿岩体类型、特征、主攻矿产和成矿重点部位等进行了预测,指出大瑶山地区有锡钨-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潜力,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区带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是在以往矿产区划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本数据集借助23个矿种圈定的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基于最新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其中主要包括:主要拐点坐标、面积、典型矿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种、累计查明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名称、主攻矿种、主攻矿种类型)、新发现(或有重大进展)矿产地等方面数据。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找矿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总结广东省矿产地遥感影像构造特征,提出遥感影像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建立了主要典型矿田影像模式,通过影像异常类比寻找类似矿床。通过线-环影像结构研究和典型矿田影像模式对比分析,建立遥感预测模型。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遥感找矿五要素研究,根据遥感预测模型,建立不同矿种不同矿产预测类型的遥感预测模式,在广东省范围内圈定了18个矿种235个遥感找矿靶区;进一步缩小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了58个遥感最小预测区,通过优选遥感找矿靶区,选取6处找矿最有利地段,为广东省矿产资源勘查找矿突破提供遥感选区依据。建议在找矿潜力巨大的6个遥感最小预测区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务求短期内取得找矿重大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妙超 《西北地质》2015,(1):213-220
针对博格达南缘一带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分布有众多小型矿床及矿点,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难度大。在对区城成矿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遥感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发现化探异常主要位于构造和岩浆侵入接触带附近。利用GIS进行了成矿预测选区,圈定了5个具有成矿地质异常的找矿靶区,并厘定了各靶区的主攻矿种,为在本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找矿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进展(2013—2014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等工作。2013—2014年共实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项目900余项,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和进展,促进和拉动了商业性地质勘查,形成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质》2008,(4):43-43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拟安排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资金25亿元,优先用于在重点成矿区带快速评价和勘查国家、自治区急需矿种和紧缺矿种,优先安排成矿条件好、需求紧迫的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根据地质找矿的实际需要,加快安排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地质找矿综合研究项目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重点工业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云南乌蒙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遥感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利用SPOT6、ASTER、ETM+多源遥感数据,通过目视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提取调查区内岩石地层、地质构造、遥感蚀变信息等成矿地质背景信息,并依照区内已知典型矿床点的地质矿产遥感特征,分别建立起铅锌、铜、磷、煤等4个矿种的遥感找矿要素模型,同时圈定9个成矿远景预测区。取得的成果为下一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遥感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焦家金成矿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指导深部找矿工作迫在眉睫。文章从山东焦家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全面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前人的成矿理论研究,分析和总结有利成矿、控矿地质条件,并应用该区深部物化探信息资料,建立综合信息定量找矿模型,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及地质统计学方法推断深部成矿空间,实现真正意义的定位定量定概率的资源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该成矿带深部找矿金资源量达842.88 t,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更重要的是,圈定了7个尚未开发的成矿有利靶区,并结合探矿工程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勘查建议,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型镍矿勘查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根据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特征,评价了异常区的找矿潜力,圈定了红土型镍矿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的工程查证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工作效果证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于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具有高效、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部为了基本摸清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开展了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菱镁矿是开展的25个重要矿种之一。本项目的实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本次工作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逐个评价其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用地质体积等多元信息方法估算了地下2 000 m以浅的菱镁矿资源量,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中国菱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成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全国共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36.42亿t,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和新疆。全国共圈定菱镁矿最小预测区129个,获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矿石量)131亿t。全面总结并建立了菱镁矿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及区域预测模型,共划分菱镁矿成矿区带11个。  相似文献   

17.
广东河源七目嶂地区内生金属矿产成矿预测区位于华南成矿省梅县-惠阳成矿区内,属A类成矿预测区,已发现中小型矿床12处,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可与已知矿区类比,找矿标志明显,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在G IS平台上对化探成果进行整理和剖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3个进一步勘查靶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0—2014年在崤山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系统总结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取得的区域地质、地球物探、地球化探和遥感解译等成果,运用相似类比理论、综合成矿信息及成矿模型理论,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根据找矿模型对该成矿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圈定了6个有利找矿靶区,其中A级靶区2个,B级靶区2个,C级靶区2个。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有效地勘查开发邹平火山岩盆地的铜矿资源,从2004年开始,在该区开展了地质调查工作,在北部第四系覆盖区重点部署了物探调查工作。从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场等方面,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预测,认为邹平火山岩盆地北西部第四系覆盖区地球物理异常具有磁异常低、电阻率低、极化率高、重力场低的特征。并圈定出异常叠合区,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大,成矿远景良好,目标矿种为铜矿及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是华夏地块内的重要成矿区域,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的交接转换地带,拥有复杂多样的成矿环境和有利的成矿条件,需要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文章从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了该成矿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成矿谱系。作者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经汇总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新的找矿理论和找矿进展,对本成矿带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部署建议,建议主攻矿种为:稀土、萤石、铜、钼、铅、锌、锡、金、银等,主攻类型为:风化淋积型稀土矿、斑岩型铜钼金矿、沉积改造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岩浆热液型萤石矿以及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热液型钨锡铋钼铌钽矿等,并在成矿带内圈定了19个找矿远景区,其中8个为重点远景区,11个为一般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