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0年发表的《直隶地质图》是地学界公认的中国第一幅区域地质图.该图长36厘米,宽24厘米,着色.该图载于1910年中国地学会主办的刊物——《地学杂志》创刊号卷首. 《直隶地质图》,比例尺为1∶250万.图上标注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古代、寒武纪、石炭纪、侏罗纪,清晰易懂.从图上看,直隶省的中部、南部和东部,即京汉铁路以东.京沈铁路以南均出露黄土层.地质图上还标注了城市位置、水系、铁路,但没有标注构造等地质现象.《直隶地质图》后还附有邝荣光考察并绘的《直隶石层古迹》,图上绘有三叶虫、石芦叶、鱼鳞树、凤尾草、蛤、螺、珊瑚、沙彀棕树叶.《直隶石层古迹》图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幅古生物图.邝荣光尽管不是古生物学者,但其对古生物特征描绘得相当准确,几乎可以鉴定到属.《直隶地质图》后所附的《直隶矿产图》也是邝荣光之作,该图明确标示了金、银、铅、铁和煤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区域性环境水文地质图,是作为合理的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进行国土整治和合理的工农业布局;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图件。笔者试就从编制辽宁省环境水文地质图的体会,提出小比例尺区域性环境水文地质图的编图原  相似文献   

3.
地质填图是在预查、普查阶段的一种大面积综合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使用GPS定点,在形成地质草图时地质点坐标有少许人为误差,在室内工作进行地质图转绘以及地质图矢量化时地质点坐标也存在一定误差。在右玉杨村预查项目地质填图形成的电子版地质图时使用GPS中自带Basecamp软件将地质点全部导出,与地形图直接镶嵌配准,将地质点坐标生成电子版地质图过程中的三次人为误差消除,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填图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1∶5万观水、水道、崖子、冯家、乳山寨和乳山市6幅地质图的拼接,是以GIS为技术平台,利用山东省1∶5万已数字化的地质图进行地质信息的数据拼接与整合,对相邻图幅接边处地质体不一致的问题,充分吸收1∶20万和1∶25万地质图的新成果资料。通过对1∶5万冯家、观水等6幅地质图拼接的实践工作,提升了地质编图的整体水平,为该地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国际构造图的创意及编制历史,揭示了该项工作对地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它既反映了关于地球演化观念之变化,也反映了固定论地槽—造山带—地台说为活动论板块构造理论所取代的过程。 早在18世纪就有了编制地质图的最初尝试,但基本上是没有时代概念的岩性图。19世纪初,随着真正地质图的出现,地质学才真正成为科学。然而,普通地质图不能充分反映地壳构造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介编绘矿区(床)地质图中地理要素处理的体会。认为编绘矿区地质图首先弄清地理要素在图中的作用,然后进行综合取舍简化处理,达到编图的目的,以满足矿产地质勘查成果报告和提供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地质图是地质成果一种最重要的图件,和其他空间专题图件不同,地质图是地质专家的概念成果表达。由于地质科学进步,黑龙江数字化地质系列图主要工作目标是充分利用近十几年来地质、矿产科研工作新成果,根据新的理论观点,采用数字化成图新技术,编制出一套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社会相关行业广泛利用的系列地质图件,为我省经济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1:5万地质调查中的综合物探工作包括综合剖面测量、岩石(地层)磁性测试,以及重、磁场资料的处理等。应用重、磁场特征,划分重、磁场的地质分区,确定地质体,地质构造的划分标志,印证地质填图中的结果和推断深部地质体和地质构造,完成深部地质图。1:5万地质填图中综合物探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地质图的精度,为深部地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质图智能综合具有可重复、效率高等优点。面状地质要素是地质图中的主要要素,通过算法研究实现面状地质要素的智能综合,在地质图缩编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地质图缩编技术的行业经验、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以及年代—地质体关系、地质体接触关系和面状地质要素拓扑规则等面状地质要素综合的理论基础,设计智能综合算法的逻辑流程,并基于ArcEngine和C#开发环境,设计实现地质图综合过程中面状地质要素智能化综合算法。首先根据由新到老的顺序依次对面状地质要素边界点集进行抽稀,然后对抽稀后的边界点集进行边界圆滑,并对综合面状地质要素的结果进行自动拓扑检查,最后得到最终的综合结果。以郑州、洛阳及周边区域的4幅1:25万地质图缩编至1:50万地质图为例进行面状地质要素综合,缩编后地质图(1:50万)中面状地质要素综合效果经过地质专家评估并得到认可。综合结果符合地质要素的压盖关系和拓扑规则,同时可以高效、批量、准确地实现地质要素智能综合,综合效率大大提高,可节省80%以上的工作量。地质图缩编过程中面状地质要素智能综合算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实现了理论与技术的生产转化,改善传统编图综合的工作模式,促进了缩编制图效率的提高,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可以投入到大规模的地质图缩编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扼要介绍了广西第三代 1∶5 0万数字地质图的主要内容、特点及编图新理论和新技术 ,并指出该项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继淹 《南方国土资源》2000,13(1):17-19,52
文章扼要介绍了广西第三代1:50万数字地质图的主要内容、特点及编图新理论和新技术,并指出该项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以图幅的形式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得到图幅的地貌图、工程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和地质灾害分布图,之后参照规范要求及研究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确定影响研究区建设场地适宜性的主要因子,进而开展图幅调查并对城市规划建设场地适宜性研究,为城市地质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地形地质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工作,绘制好这一图件也是对地质及测绘人员基本功的考验.地形图的编绘关键是选择投影、分幅以及居民点、水系、地貌特征的选取.地质图的成图,关键是航片刺点要准,转绘要正确,清绘时要繁简适中,制印中色阶层次要分明.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质印刷厂承担北海地质矿产勘察公司编制1:5万北海城市综合地质调查报告中的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4种图件的首次制印出版,由广西地矿局于3月2—3日组织了地矿处、科技处、资料处等单位的评审员及北海矿产地质勘察院、测绘队的代表共9人在南宁进行出版质量的评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MAPGIS系统 ,表明我国的制图业已进入了新的里程碑。采用计算机MAPGIS数字制图 ,为 1∶5万区域地质图的编制更新了工具和手段 ,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制图的复杂工序 ,提高了 1∶5万区域地质图制图技术和成图质量。1 手工编制 1∶5万区域地质图方法手工编制 1∶5万区域地质图是利用 1∶2 5万地形资料选取水系 ,对地貌进行制图综合 ,简化标描 ,对居民地和其他地物进行综合取舍和现势资料补充 ,缩小复照 ,晒磅纸蓝图后 ,在展绘好 1∶5万数学基础的铝板上进行蓝图拼贴 ,清绘成编稿底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25万门源县幅、西宁市幅数字填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应用RGMAP系统建立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中,通过项目组织实施,实行项目负责制,成立质量监督、检查组,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在各阶段所采取的各种质量监控措施,即三级质量检查及各种质量检查方法。从数据源的质量检查,图形数字化、属性卡片填写,到成果图的各图层数据各阶段的质量检查严格把关,保证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彩色挂图《河南省构造体系图》、《河南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图》(五十万分之一)及其说明书,已由中国地质图出版社五四三厂印制完成。为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现已开始征订。该项科研成果,由河南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一九八○年经全国地质力学编图领导小组和省局共同组织了评审验收。并荣获一九八○年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编制区域性1:300万“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图”和1:50万“柴达木北缘板块构造地质图”的体会,并结合国内学者对这两份图件的审查意见及建议,重点讨论有关区域性板块构造图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供区域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华北国土资源》2014,(3):30-31
目前,《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开发与建设成果报告》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评审验收。该项目建立了全球地质一张图·中国门户网站,实现了中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英文版)在国际全球地质一张图上的网络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