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气象》2004,(4):46-46
天气气候区域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效果检验白人海李帅殷世平(9/1)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结构调整影响及未来50年农业情景对策潘华盛徐南平张桂华(13/1)用SSA-MEM分析黑龙江省近45年气温变化……刘玉莲吴洪宝(16/1)黑龙江省春季降水变化的机制分析马旭清国世友(20/1)齐齐哈尔大风天气形式的初步分析……冯静华王洪权(22/1)利用R/S方法分析齐齐哈尔市最高最低气温的不对称变化趋势胡好莉刘艳(24/1)T213在降水预报总的统计分析……于盛楠李文福肖锋许英杰(26/1)近50年来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娄德君孙卫国李治民(1/2)…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 《气象》1984,10(1):27-27
一、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 1.天气、气候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探测事实,数值试验的理论和方法; 2.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强对流天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 3.海气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天气、气候分析上的应用; 4.为建立数值中期天气预报业务的科研成果; 5.其它有关科研成果的介绍和报道。 二、天气分析和预报 1.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改进、检验及其产品的应用; 2.台风、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分析预报方法和经验; 3.1983年我国重大异常天气的分析总结; 4.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5.开展短时预报(0—12小时)的方法和经验; 6.我国大范围旱涝及低温冷害的成因分析和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气象》2007,(4):46-46
天气气候齐齐哈尔市旱涝天气分析及预报方法的研究高金辉娄德君李治民(12/1)7月份连续性暴雨与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分析麻巨慧(15/1)2005年7月27~30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邢俊江刘刚石红艳(1/2)黑龙江省地表湿润状况及趋势分析王洪波刘刚刘运武刘丽英郭定选(3/2)用EOF分析黑龙江省42a来气温增暖的时空分布特征刘刚白玉兰刘运武(7/2)萝北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刘璐罗海明王殿海(10/2)一次暴雨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杨艳敏刘刚石红艳(13/2)缨滨县冰雹天气分析徐秀英王志军(15/2)2003年10月27日暴雪天气分析白玉兰刘刚刘延芬(…  相似文献   

4.
天气气候分析  太阳黑子活动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预测中的应用赵玉洁 (10 /1)……1998年盛夏松花江、嫩江流域暴雨过程的云顶黑体温度分析…许秀红王承伟白人海等 (12 /1)用小波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姬菊枝 (17/1)………………利用T10 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湿位涡及螺旋度在暴雨形成中的贡献…贾艳辉 王承伟 景学义 (19/1)近12 0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变化及其诊断…张桂华 国世友 潘华盛 (2 3/1)呼兰县气候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吕 伟 张国军 (2 7/1)…………伊春市气候变化规律及其预测白鸣祺 王 芳 (2 9/1)……………  相似文献   

5.
《广东气象》2005,(4):I0001-I0002
·天气与气候·广东省春节气候特征……………潘蔚娟,罗晓玲,万日金(1/1)江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分析及数值预报的应用………………………黄晓东,苏耀墀(3/1)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对比分析…………蔡蕊,王和权,王伟良等(6/1)北江、珠三角河网降水量级与面雨量的统计关系…………张东,曾沁,黄忠等(9/1)粤北地区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年际变化分析……………陈艳芳,韩学军,汤超莲(11/1)组合反射率产品在天气预警和强对流潜势分析中的应用……………………………朱永兵(14/1)从一次强对流天气探讨自动站和雷达资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气象》1985,11(1):34-34
一、新成果和科学实验 1.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进展; 2.新产品或新科研成果介绍及其推广应用; 3.中尺度天气系统实验基地的实验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4.数值实验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二、天气分析和预报 1.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分析探讨,短期预报方法和经验; 2.动力、天气、统计相结合的中期预报力法、模式和预报经验; 3.临近预报(0—2小时)及甚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7.
天气分析及预报一种新的地区大降水分片预报方法米脂县气象站7一8月份解释预报 指标用数值预报相、似解释方法(SIM) 制作陕西秋季连阴雨中期预报南亚高压的研究及其应用延安机场区低空风切变的分析西安市大降水气候统计特征扶风县汛期大降水解释预报方法陇县“6.27”降雹过程的初步分析(4。34)(1。15)一架直升机空中结冰坠毁的天气分 析西安地区两次强风沙天气的分析试用经验完全预报方法制作甘泉县 春季(3一4月)森林火险解释 预报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和应用陕西寒潮若干间题西安机场盛夏北西气流型雷雨的预 报初夏大雨以上降水的一种短期…  相似文献   

8.
黄万福 《贵州气象》2001,25(2):47-48
1 T10 6 产品在贵州寒潮短中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 :贵州省气象台主要完成人员 :兰方信 ;黄继用 ;杜晓玲组织鉴定 (验收 ) :贵州省科技厅  2 0 0 0年 8月内容简介 :系统分析了贵州各地寒潮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 ,提出了各地寒潮天气发生规律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 ;在寒潮短期预报方面 ,归纳总结出可供业务应用的 6条有寒潮天气的预报指标和 2条无寒潮天气的预报指标 ,初步建立了 2 4h寒潮天气预报方法 ;借助T10 6数值预报产品 ,建立了强冷空气堆积和爆发预报指标以及寒潮路径跟踪预报方法 ,其中以 850hPa 2 4h变温最大…  相似文献   

9.
《干旱气象》2001,19(4)
天气气候分析甘肃河东地区伏期降水特征及异常研究1 - 1甘肃河东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1 - 5白银市春末夏初干旱成因分析及预测 1 - 9白银市秋旱特征分析 1 - 1 4青藏高原“96.1”雪灾的诊断分析 1 - 1 8甘肃省 2 0 0 0年盛夏异常高温特征分析1 - 2 1用T1 0 6数值产品制作甘肃省极端温度逐日滚动预报 3 - 1 2天水市新型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3 - 1 6卫星遥感技术对沙尘暴的监测 3 - 2 0武威地区“4.1 2”黑风天气成因分析 3 - 2 3安西区域性大风沙尘天气分析 3 - 2 6甘肃省 2 0 0 0年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3 - 2 8MICAPS系统的二…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降雨对陕西山洪灾害的触发作用刘勇等(1:1-4)用多因子组合集成预报陕西关中大降水侯建忠等(1:5-7)2004-08-04汉中市汉台区突发性暴雨分析杨利霞等(1:8-10)汉江中上游流域面雨量预报方法贺皓等(1:11-13)汉中市T 213数值预报产品气温解释预报张小峰等(1:13-14)2004年陕西春季沙尘天气环流特征分析侯明全等(2:1-4)2003年9月19日陕西暴雨分析高菊霞等(2:5-8)咸阳市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分析段昌辉等(2:8-11)延安市汛期降水的主分量分析杨东宏等(2:12-14)2002年12月下旬宁夏持续低温天气成因分析陈楠(2:23-26)铜…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总目次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副高活动与延安大降水杨东宏等 (1:1-3 )*春季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吕俊杰 (1:4-7)浅论天气气候对陕西高等级公路的影响陈梅等 (1:8-9)西安地区几次强对流天气的综合诊断分析崔竹茜等 (2 :4-6)19 98-0 8-2 5特大暴雨成因初探周军元等 (2 :7-8)*浓雾中安全车速的计算张后发等 (2 :10 -11)对旬邑防雹基地单站物理量预报指标的订正刘跃峰等 (2 :3 7-3 8)*陕西省分县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张弘等 (3 :5 -7)咸阳机场大雾预报及服务保障刘端次等 (3 :8-9)延安春季第一场透雨分析和预报郑小阳等 (3 :10 -12 )商洛暴雨…  相似文献   

12.
第 1期·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在桂林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周文志 ,薛荣康 (1)………………………………………………………2 0 0 2年 4月 5日罕见的强对流天气成因及预报分析高安宁 ,梁 科 (4 )………………………………………………广西雷击、冰雹环流特征及预报系统建设钟利华 ,李 勇 ,高安宁 ,等 (8)……………………………………………2 0 0 2年 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李生艳 ,苏荣在 ,高安宁 (12 )………………………………利用矢量锋生函数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分析探讨卢伟萍 (16 )………………………………  相似文献   

13.
游景炎 《气象》1985,11(8):16-18
北方七省市对8407号台风特大暴雨作了较成功的预报,各地制作这次预报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广泛应用了北方暴雨的科研成果,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天气气候相似分析;(2)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3)低空急流;(4)卫星云图;(5)诊断分析;(6)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相似文献   

14.
《干旱气象》2002,20(4)
天气气候分析塔里木灌区近 40年气候变化研究 1 - 1甘肃省 2 0 0 1年干旱特征和成因分析 1 - 4黑河流域气候特征及面雨量分析 1 - 8平凉地区春末初夏旱分析及预测 1 - 1 1用MOS法建立预报方程的试验流程 1 - 1 3雷暴预报个例客观分析 1 - 1 6一次特异强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 1 - 1 8祁连山东部沙尘暴天气成因及气候规律分析2 - 12 0 0 1年兰州地区春季沙尘暴天气的对比分析2 - 5甘肃省 2 0 0 1年异常气象特征及影响分析 2 - 9甘肃省 2 0 0 1年秋季连阴雨特征分析 2 - 1 2酒泉地区香蕉上市量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及预警系统2 - 1 42 0 0 1年 4月…  相似文献   

15.
用PP方法做河北省雾的分县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玉广  李江波  康锡言 《气象》2004,30(6):43-47
利用 1 96 0~ 1 999年 4 0年的气候资料 ,运用天气学原理和气候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雾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利用T1 0 6数值预报产品和PP方法 ,分别制作了 2 4小时、4 8小时河北省雾的区域预报和分县预报  相似文献   

16.
《干旱气象》2004,22(4):93-94
论文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的特征分析 1 - 1甘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研究 1 - 8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频率气候影响指数模型的建立 1 - 1 3甘肃省河西内陆河径流量对河西地区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1 - 1 7河西走廊农灌区耕作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与防治对策 1 - 2 1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和天气特点1 - 2 6兰州市冬季天气气候变化及降雪形势分析 1 - 30南亚高压季节性变化与甘肃省春季和初夏降水关系初探 1 - 342 0 0 3年 7月 31日固原暴雨天气数值模拟 1 - 38一次连续性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1 - 4 4武威市寒潮天气气候分析及…  相似文献   

17.
一次秋风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怡  赵杰 《贵州气象》2003,27(1):21-23
主要运用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 2 0 0 2年 8月 8~ 16日影响我省的秋风天气。着重于对与此次秋风天气预报直接相关的数值预报 850hPa温度场预报和两种数值预报物理量 (水汽通量对水汽输送的预报及散度场对垂直运动的预报 )作出分析解释 ,从而检验了数值预报对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气象》2004,28(6):46-48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     (期~页 )贵阳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的业务方法研究(1~ 8)……………………………………………………初步建立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流程(1~ 13)……………………………………………………贵州省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简介 (1~ 17)………贵州 2 0 0 4年的异常气候事件介绍 (1~ 2 1)………宁德市 2 0 0 2年 8月 10~ 11日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1~ 2 4 )…………………………………………黔南州优质烤烟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1~ 2 7)………气象产量生物学解释预报模型研究 (1~ 33)………毕节地区大—暴雨的气候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秦巴山区降水量分布综合模式袁应泽 (1 :1 -4)* 陕西 2 0 0 2 -0 6-0 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吴宇华等 (1 :4-7)*  陕西省高等级公路大雾的预报方法研究贺皓等 (1 :7-1 0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王 川 (1 :1 1 -1 3 )*  2 0 0 2年陕西冰雹特点及雷达回波特征刘勇等 (1 :1 4-1 6)汉中市 6— 9月主汛期暴雨预报方法张小峰等 (1 :1 7-1 8)黄河中游泾渭洛河近 5 0年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特点分析彭梅香等 (1 :1 9-2 3 )一次影响航空的强沙尘暴天气分析张静芳等 (1 :2 3 -2 5 )陕南 2 0 0…  相似文献   

20.
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包括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检验等方面。对流初生识别、对流系统强度识别和对流天气类型识别等监测技术取得新进展,综合多源资料的监测技术已应用于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业务。对流系统的触发、发展和维持机制等获得了新认识,我国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及其环境条件统计气候特征、分析规范及相应业务产品等为业务预报提供了必要基础和技术支撑。光流法、多尺度追踪技术以及应用模糊逻辑方法的临近预报技术等有明显进展,融合短时预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流可分辨高分辨率数值 (集合) 预报及其后处理产品预报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数值 (集合) 预报应用模糊逻辑方法的分类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技术为业务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强对流天气综合监测和多尺度自适应临近预报技术、多尺度分析技术以及融合短时预报技术、发展并应用模糊逻辑等方法的、基于高分辨率数值 (集合) 模式的区分不同强度等级和极端性的分类强对流天气精细化 (概率) 预报技术等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