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成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隐伏矿床预测研究”课题(75-55-02)下设的一个三级专题(75-55-02-04)研究成果.该专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担、安徽地矿局326地质队协作,历经4年的科技攻关,取得可喜成果.该成果已于1990年9月在无锡由地矿部组织有关专家开会评审通过验收.该专题任务是在安徽月山矿田开展大比例尺三维立体矿床统计预测研究.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工作程度高,隐伏矿预测深度大,找矿难度大.在赵鹏大教授的指导下,注重野外区域成矿控制因素方面基础地质的研究,特别强调在研究中注意引进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学地质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定量提取及优化.在专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2.
该成果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铁、铜等隐伏矿床预测研究”课题(75-55-02)下属的一个专题(75-55-02-01)研究成果.该专题研究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20余名科技人员近4年的攻关,已全面完成,提交了高质量的科研报告,该成果已于1990年9月25日在无锡开会通过了地矿部鉴定验收,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专题研究运用系统思想,采用各学科协同,对本区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整体的综合性研究,取得以下重大成果:1.根据新的区域构造理论、资料(包括壳幔结构特征及古地磁资料等)、运用活动论观点将该成矿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1)基底形成,(2)板块迁移及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3.
苏水生 《福建地质》2008,27(1):19-28
通过对漳平盖竹溪—翁头岭煤矿区员当井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在老地层、推覆体、花岗岩及拆离断层之下仍保留有相当数量埋藏较浅-中等的煤炭资源,煤系地层保留较完整,且含煤性较好,属半隐伏矿床。这是采用“三下”找煤理论的新突破,对于指导该区寻找隐伏煤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金属矿产勘查主体对象的逐步转变,隐伏矿预测问题已为国内外所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分析当前金属矿产勘查形势,介绍隐伏矿函义、分类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目前国内外隐伏矿预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所存在问题从理论上方法上提出了相应的“建立隐伏矿预测系统,推广运用综合信息预测法”等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宁仁祖  强小虎 《江苏地质》1991,15(4):203-208
作者参加了“75—55—02—09(B)专题”研究工作。根据苏州西部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全区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典型矿床解剖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建立苏州西部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隐伏矿”的分类找矿途径和找矿方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表显露矿和地下隐伏矿两者之间,存在一系列的过渡状况.如果能对笼统而言的所谓“隐伏矿”进行分类,针对它们的不同地质特征,指示相应的找矿途径和选择适用的找矿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找矿效果.笔者试提出“隐伏矿”的如下划分,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7.
黄世全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11-515
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在江西第三次找铜高潮中,起步进行铜矿勘查,取得寻找隐伏、半隐伏铜矿床的重大突破,研究成矿规律,并提出银山火山岩-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体系的成矿模式,指出寻找隐伏斑岩铜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于1987年8期上刊登了施林道同志有关《“隐伏矿”的分类找矿途径和找矿方法刍议》的文章,学习后很受启发,本人愿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参加讨论.当前,寻找隐伏矿已成为长远战略与近期战术相结合的勘查布局,要大力开展对隐伏矿的寻找,就必须将“隐伏矿”这词的含义更趋规范化、严格化,以利于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矿山,资源已近枯竭或出现了资源危机,都需要寻找接续资源。为此提出在成矿远景好的地区有计划地开展“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设想。“深部地质填图”是找寻隐伏矿和半隐伏矿的深部地质研究的战略性工作,“立体地质填图”则是其战术性工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为了寻找隐伏矿、半隐伏矿的“靶区”,或为“靶区”提供背景地质资料;后者是为了找到“新矿体”、“新矿层”,扩大矿床规模和矿山远景。“深部地质填图”要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少量钻探等综合手段,提交比例尺不小于1∶5万的地表地质图和深部地质图;“立体地质填图”主要是按一定间距(100~200m)进行钻探,结合物探剖面,发现新矿体,提交立体地质图。当前应全面开展资源危机矿山外围的“深部地质填图”,积极慎重地进行“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地质工作纳入地质调查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11.
7.泉域隐伏区主要含水层(组)的水平分带在用统计法获得隐伏岩溶区主要层(组)“垂向”分带标高和相应指标的基础上,便可作研究区的水平分带图,即把不同迳流带的分带标高,分别放在“奥灰”顶面等值线图上,便获得泉域隐伏岩溶分布区的水平分带图(图5),图中由边部到中部划分为强迳流带、中等迳流带、弱迳流带,实线和数字为分带界线和标高,虚线和数字为富水性界线和标高。  相似文献   

12.
王春永 《地质与勘探》2024,60(3):433-457
以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河南省熊耳山铁炉坪银多金属矿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质构造、成矿作用、物化探资料、遥感影像等综合研究,发现该矿田是一个与同构造隐伏花岗岩体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推测该隐伏岩体为一个东宽西窄、东厚西薄的“鞋底”状花岗质岩席,其总体空间形态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下盘的东向运动学方向密切相关。高位岩浆房的主体(隐伏岩体厚大部分)定位于故县水库以东地带。区内已发现的银、金多金属矿床主要是隐伏岩体东部主体顶上带外缘区定位的中温热液脉状矿化。推测在隐伏岩体顶上带的中南部还有三个隐伏岩钟发育部位,正是岩浆热液二次沸腾核心区域,因而是形成高温的斑岩型铜钼矿或隐爆角砾岩型钼金矿的最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3.
隐伏矿床及其找矿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着重分析了隐伏矿床生成的深部地质环境,通过湘南-粤北和滇东南-桂东有色金属成矿带的研究,论述了其深部地质构造、深部矿源层、区域地球化学环境和隐伏花岗岩体的预测方法.介绍了通过研究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壤中吸附相态汞、汞气测量,地下物探和大深度探测的地面物探等方法勘查隐伏矿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的“北山成矿带找矿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工作项目,通过对北山地区地、物、化、遥等信息和勘查工作程度综合研究,提出本区近期找矿突破方向为难识别矿和半隐伏矿;首选主攻矿种为钨,首选主攻矿床类型为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热液成因石英脉型-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隐伏断层及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吸取阪神直下型强震的经验教训,在上海市开展隐伏断层的定位及活动性研究.本文提出应用物化探、钻探、地震、地热、地形变、地质地貌等多项勘查手段和研究方法协同工作,综合判定上海市隐伏断层的存在及活动性.通过采用该方法,效果是显著的,查明上海市延伸长度在20km以上的隐伏断层29条,其中第四纪以来活断层5条,并对其基本特征和活动性进行分析,指出大场-周浦隐伏断层是未来上海市地震活跃的主要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矿山,资源已近枯竭或出现了资源危机,都需要寻找接续资源。为此提出在成矿远景好的地区有计划地开展“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设想。“深部地质填图”是找寻隐伏矿和半隐伏矿的深部地质研究的战略性工作,“立体地质填图”则是其战术性工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为了寻找隐伏矿、半隐伏矿的“靶区”,或为“靶区”提供背景地质资料;后者是为了找到“新矿体”、“新矿层”,扩大矿床规模和矿山远景。“深部地质填图”要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少量钻探等综合手段,提交比例尺不小于1:5万的地表地质图和深部地质图;“立体地质填图”主要是按一定间距(100~200m)进行钻探,结合物探剖面,发现新矿体,提交立体地质图。当前应全面开展资源危机矿山外围的“深部地质填图”,积极慎重地进行“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地质工作纳入地质调查之中。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8.
广东韶关梅子冲银矿为隐伏-半隐伏矿床,前人认为矿体规模小、没有工业开采价值。经研究认为,地表长1300m的物化探异常可能由银铅锌隐伏矿引起,经钻探验证,找到了中型银铅锌多金属矿,矿床有可能扩大为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9.
深穿透地球化学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谢学锦  王学求 《地学前缘》2003,10(1):225-238
叙述了深穿透地球化学近年来在方法技术与理论上的新进展。列举了在国际合作项目“Deep penetratingGeochemistry”中使用中国发展的新分析技术与国外一些方法在两个隐伏矿区比较的结果。在内华达Mike隐伏金矿上方使用中国的有机结合态提取方法 (OBM )效果最好 ;Mike隐伏铜矿上方使用中国的铁锰氧化物包裹及吸附态提取方法 (FMM )效果最好。在智利GabySur隐伏斑岩铜矿上方 ,应用国外Actlabs的水提取及酶提取方法仅在隐伏矿两侧断层上方地表圈出Cu和Ag异常峰值 ,而应用中国的水提取 (WEM )及吸附态提取 (AEM)方法则在整个隐伏矿床上方地表都圈出明显的Cu及Ag异常。两者明显差异的原因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在中国“973”及地质大调查项目中例举了在新疆东天山采集弱胶结层细粒物质进行战略性深穿透填图取得的成果 ,发现多处可找到Au ,U ,Cu ,W ,Pt,Pd隐伏矿床的远景区 ,特别是两个可能发现大型隐伏铀矿的靶区 ,为在该地区找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提供了重要线索。在理论研究方面报道了国际项目中提出的地震泵、大气压泵、冬季呼气、CO2 发生器等驱动活动态金属向上迁移的理论将之与中国近年提出的地球气搬运活动态金属的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一个新的以地球气为主的活动态元素向上迁移的多营力接力搬运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1985年太原固体矿产普查工作会议上,对开展新一轮普查找矿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指出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普查工作主要转入找隐伏矿、半隐伏矿、难识别和新类型的矿,而划出“重点片”和实现“五统一”既是针对这种新形势的重大技术政策之一,又是区别于前一轮普查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