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Sompi谱分析方法在处理数字地震记录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化然  冯德益 《地震》1995,(4):359-364
使用数字地震记录,应用Sompi谱分析方法,对1989年1月-1990年7月发生在唐山地区20个地震5和1988年7月-1989年10月发生在大同周围地区10个地震波谱进行了分析,从而对1990年7月23日唐山ML4.9震和4.9地震和1989年10月19日大同ML6.1地震P、S波频谱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地震前P、S波频谱的卓超频率fd可能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
丽江7.0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2)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改变,并出现形变局部化。结合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动态演化与孕震形变的异常特征,认为与构造相关的强烈差异运动是孕震应变能积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刘祖荫 《中国地震》1996,12(1):75-82
本文根据大地震前包含异常活动时段的地震序列全过程可以看作是非齐次泊松过程的理论,详细研究了1988年11月澜沧-耿马大地震前(1980.1-1988.10)澜沧到腾冲地区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1988年1月至1993年2月发生在克拉玛依地区的小震(△≤100km,1.0≤ML<4.0)做了固体潮小震调制比的研究。发现克拉玛依地区自1988年以来,3次ML≥4.3级地震前均出现了固体潮小震累积滑动调制比异常。说明固体潮引潮力对震源区的小地震具有触发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国华  罗增雄 《地震》1998,18(2):146-154
1995年7月12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孟连县以西中缅边境发生了一次Ms7.3强烈地震。震前,距震中280km以远的滇西实验场重力网红河断裂以西出现了重力异常,平均变化幅值达70×10^-8ms^-1,最大变化幅值达114×10^-8ms^-2,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所测量队重力组根据上述重力异常变化,对此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短期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6.
车用太  鱼金子 《中国地震》1999,15(2):139-150
通过系统地收集与整理1989年10月19日大同-阳高Ms6.1、1996年5月3日包头西Ms6.4与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资料,对比与综合分析了异常的形态特征、空间展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与时空演化特征,进而提出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场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期异常场是区域构造活动的强化产生了地下流体的短期异常场,震源体发展到临震阶段时在震中区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连地震台1984年1月至1988年8月的地磁短周期事件,采用高通滤波和最大似然谱分析方法。计算出转换函数参量的时间变化及频率特性,认为:大连台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和1985年11月23日旅顺老铁山M_L4.5级地震有关,并得出大连地区帕金森矢量指向,震前震后方向不同。转换函数其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10一0.20,0一0.10.  相似文献   

8.
北京太平庄井水位固体潮畸变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井在地震前能灵敏地记录到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据1994年元月~1996年4月间发生的震例,发现水位固体潮畸变波动是由复杂的多周期、次高频波动构成的,在震前10天或半个月内出现。为避免多震异常重叠的干扰,提取并分析了单震畸变震例,认为:(1)该井能记录到世界强震前的水位固体潮畸变信息;(2)在一定范围内畸变异常时段与震级成正变关系;(3)研究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将会为地震预报开辟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9.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大同-阳高地震前后≥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东北深震的孕震三步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东北地区存在一条震源深度达600公里深震带,频发深源地震,本文通过分析1973年9月27日东北7.7级深震发震前0.5~1年的月际变温场和降水距平场的变化特征,得出中国东北区域深震的孕震过程与我国浅震一样也存在孕震三步曲;近30年9次深震的统计分析表明:东北深震的整个孕震时间以及各步之间的孕震时间均与我国浅震的孕震...  相似文献   

11.
牛安福  李旭东 《地震》1998,18(4):373-377
依据沿近于EW向的燕山断陷带附近的定点形变观测结果,讨论了异常区域分布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在燕山北部块体上的EW向倾斜在震前1年时间尺度的内保持相对静止,而NS向则向南加速倾斜,震前0.5年在附近台站出现问题,(2)同一测点处二个方向倾斜的发散度在震前2年内出现相似的运动特征呈减弱趋势;(3)同一块何不 点处的异常强度AF值在震前3年间至少出现2次较显的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地震学刊》1999,(1):23-28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个表征非线性系统失稳 量,在国内外的地震预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江苏及邻区(30°00-36°00),E117°00-123°00)1970-01-1998-09的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2个震便中有1个震前有明显的响应比异常;异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5个月;异常的最大值绝大多数在10之内;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型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M≥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震级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报探索与张北6.2级地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丁鉴海  陈学忠 《地震》1998,18(3):211-218
1998年1月10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和尚义县之间发生6.2级地震,震震深度为0km。震前一二年发现有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4级地震条带明显,区域地震增强并出现低b值异常等;  相似文献   

15.
高旭  李志雄 《地震》1994,(6):1-10
本文对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前兆过程及其场、源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同-阳高地震震前较为丰富的前兆现象是震源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估计大同地震的震源区尺度为20-30km,孕震区范围约200km。最早的异常(震前3-4年)表现为大同盆地沉降速率加大,且出现在震源区,然后扩展至孕震区边缘,在孕震区边缘(150-200km)存在中、短期异常的突出集中区,在孕震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10号泉流体综合观测及映震灵敏性初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1980年至1999年10月底,距10号泉300km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其中在13次地震前,该泉水化学项目有前光异常反应,随着近年来对资料的进一步观测和分析,该泉的部分水化学参数也具有较好的强震远场效应,在15项测项中,有10项分虽在不同的地震前出现过前兆异常。分析该泉的映震灵敏性,初步认为原因有以下方向:(1)泉点处于活断裂带上;(2)干扰因素少;(3)处于多层含水层混合的不稳定带;(4)综合观测为寻找地震异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发生的6次中强地震前b值与C(n)值异常变化特征.6次地震前,b值和C(n)值都有异常显示.b值异常一般出现较早,最早出现在震前1年左右;C(n)值异常大多在震前半年至2~3个月出现.b值曲线异常形态一般不太典型,而C(n)值异常形态较典型,表现为峰值异常.地震前2种异常同时出现.还对计算上述参数的空间范围的选取及窗长和步长的选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形变有震短临异常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7个形迹有震异常的震例,通过分析归纳出了形迹有震短临异常的五个基本形态特征:(1)异常初期快速突变;(2)异常在发震前一般都恢复,在突变期间一般不发震;(3)发震时间一般在异常出现恢复一个月以内;(4)震级与异常幅度之间无明显数量关系;(5)异常范围一般为200km左右。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迹短临前兆异常上述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河北省电磁辐射台网1988年—1992年的观测资料,对其间在各台项出现的异常频次及其累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每年的异常频次10d累加速率值K,发现其中震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出现连续高值异常,并在临震前形成突出峰值,指出这一结果在短临预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荣志 《华北地震科学》1999,17(1):54-60,78
对华北火车流动重力网北环1987年-1998年24期复测资料(京西北张家口一带)作了分析,探讨了1997年5月25日怀安4.5级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重力异常变化及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重力场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图象较清晰地反映了由孕震过程的非均匀动态到发震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