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赣东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层序列划分的新方法,即以变质地层层序的划分为研究中心,对当前国内外研究浅变质岩地层层序划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进行综合补偿使用,主要确定了8种具体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2.
震旦系的范畴、时限及内部划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震旦”一词用于前寒武纪系一级年代地层单位名称已有近80年。1922年葛利普(A.W.Grabau)发表“震旦系”一文。根据中国地质学会的决定,将震旦系定义为“五台群或泰山群之上,寒武系之下的一套不变质或仅轻度变质的地层”。1924年,李四光、赵亚曾... 相似文献
3.
上扬子区震旦系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扬子区的震旦系包括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前者包含较多的黑色页岩,而后者则以大套白云岩为特征。从岩相序列到米级旋回,从沉积相序列到三级层序,可将浅水台地背景的震旦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这些三级层序均以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为特征;该5个三级层序组成一个二级层序,陡山沱组较多的黑色页岩到灯影组大套白云岩所组成的向上变浅序列是该二级层序的主要特点,从而表明二级层序与三级层序具有相似的相序组构。以各个主要剖面点的层序划分为基础,依据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震旦系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表明,包含较多的深水黑色页岩系的陡山沱组,代表了大冰期之后的海侵作用的特点;与寒武系的变化特征不同,而原生沉积组构保存较为完好的灯影组白云岩,自北西而南东沉积环境由浅变深的沉积背景中均为白云岩,这种变化特点可能意味着前寒武纪末期特殊的白云石化作用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许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沉积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张家界田坪和大坪震旦系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湘西北地区斜坡相区震旦系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研究。根据斜坡相区三级层序的发育特点,将陡山沱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ZSQ1~5),灯影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ZSQ6~9)。其中,陡山沱组下部的4个三级层序(ZSQ1~4)构成震旦系下部的二级层序,陡山沱组顶部的三级层序ZSQ5和灯影组的4个三级层序(ZSQ6~9)构成震旦系上部的二级层序。斜坡相区与台地相区震旦系层序地层的划分基本一致,可实现相互对比;斜坡相区与盆地相区震旦系只能实现二级层序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阿克苏地区磷矿沟震旦系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主要发育滨岸沉积体系、碎屑岩潮坪沉积体系和碳酸盐潮坪沉积体系,这几种沉积体系的组合反映了震旦纪阿克苏地区由碎屑岩体系向碳酸盐岩体系的演化过程。在野外露头中共识别出4种不同类型的层序界面:(1)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2)水进侵蚀冲刷面;(3)岩性、岩相转换面;(4)暴露溶蚀面。在识别出层序界面的基础上对震旦系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和5个三级层序。第一超层序SS1包含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第二超层序SS2包含2个三级层序组:SQ4和SQ5。 相似文献
6.
地层划分对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地质生产和科研工作。据此目的,对目前盛行的“界线层型”提出了质疑。认为“界线层型”是以均变论为基础所确定的人为界线,它既不能较完全地反映地质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也不利于在生产、科研中推广使用。因此,作者建议采用综合研究方法,选择统一地层划分的事件界线。它不但符合地壳运动的阶段性和生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且标志明显,便于生产使用。地层中的稀有事件在地质发展史上包括生物演化及沉积环境变迁,起着巨大作用,形成的自然界线在确定地层时代和对比中具有广泛性、等时性及易辨性。在地史演化过程中一些稀有的突发事件比常见的渐进演化事件起着更加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它重视突变与渐变的结合,更强调突变和灾变,这在哲学上是正确的。因此,应积极开展事件地层学的研究,以促进我国地层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Posamentier和同事们的Exxon层序模式形成了两个概念,我对这两个概念有疑问。他们认为河流均夷至“海湾线”,但现代河流的特征表明并非如此。他们又认为河流沉积的堆积空间是在海平面下降期间向海方向的均衡堆积所形成,但这是一个太简单化的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大陆边缘的概略形态的假设基础上,对真正的陆坡和实际资料未给予具体的表现和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准面的下降将导致三角洲的进积作用和上游河流的深切作用。大多数海岩平原上的河流楔状沉积形成于两个过程:其一,海平面上升,并伴随海湾淹没和充填;其二是强烈活动的物源区的构造作用。靠近前陆盆地的主要构造事件如地体碰撞,将导致第三级类型层序(持续时间大约1-1.5Ma)的发育。由区域板块动力学特征的变化形成的板块内部特点应力变化了具相似的周期或幕,而这种变化周期在扩张大陆边缘也可形成一些第三级别的旋回。对Haq及其同事们所推出的中新生代旋回图年代地质学基础的仔细审视,发现了该图内部不一致和对潜在误差的不确实的低估。该图不可作为一个全球标准,在运用它时应特别的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8.
<正>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以地层序列中的不整合、假整合或间断作为地层单位界线。这不足为怪,因为经常伴随着地层不连续的岩相突变、动物群“冲断”以及构造角度在所有地层层序中确是一些可辨识的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分界不整合是最早在西欧被认识的地层单位赖于建立的基础,现作为标准全球年代地层表中的一些系原来就是不整合为界单位。这种做法并不仅限于早期的地层工作或仅限于西欧,曾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沿用至今。在构造幕被认为是基本上全球等时的时代,不整合为界单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南部震旦系地层发育,从下至上可分为桥头组、万隆组、八道江组、青沟子组,其中万隆组沉积以各类碳酸盐岩为主,厚度巨大,且是与辽宁南部和徐淮地区震旦系地层对比的关键层位,因此建立吉南万隆组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对比格架是十分必要的。依据沉积发育过程和米级旋回的叠置规律、费希尔图解、最大海泛事件等层序划分对比方法,吉南万隆组可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根据Sr、C同位素测年资料,万隆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50Ma、八道江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12Ma,每个三级层序的年限约为4.2Ma。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工作方法,对豫西震旦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识别出三个I类层序,并建立起了各层序的等时格架,系统地研究了地层沉积相带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联系。认为相对产面变化是我层序,体系域形成的主导因素。以相对海平面升降作为等时周期,不同成因背景下的沉积物就具有等时性。可以对比。同时,对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的绘制方法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12.
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Wang Hongzhen 《地球科学》1986,(5)
本文讨论了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和年代地层划分的原则和命名,提出建立隐生宙、原生宙和显生宙。隐生宙包括冥古代和太古代;原生宙分始元代、中元代和新元代。划分中的重要改变是根据新的年龄值数据将五台群归入太古代,将长城系底界改为1700Ma;并根据蠕虫-须腕动物群的出现,将震旦纪归入古生代。文中还阐述了作者对前寒武纪时代划分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十多年来全球和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在前人所积累的大量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的研究 ,厘定了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建议分别以吉林浑江大阳岔 (或江西武宁或湖北宜昌黄花场 )、湖北宜昌黄花场、浙江常山黄泥塘、新疆柯坪大湾沟和湖北远安苟家垭剖面为界线层型 ,将中国奥陶系自下而上划分为 :新厂阶 (或特马豆克阶 )、道保湾阶、大湾阶、达瑞维尔阶、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为了客观反应我国奥陶系的特点 ,同时便于与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对比 ,建议将上述各个阶底界的的界线依次划在 R.taojiangensis( =R.praeparabola) / H .simplex、 O.communis、 B.triangularis/ T.laevis、 U.austrodentatus、 N .gracilis和 N ankinolithus带的底部 ;中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之间的界线分别定在道保湾阶 /大湾阶和达瑞维尔阶 /艾家山阶之间。建议下志留统最下部两个年代地层单位——龙马溪阶和大中坝阶——以湖北宜昌王家湾剖面为界线层型 ,分别以 A.ascensus和 D .triangulatus的首现为划分标志。对每一个阶的命名、含义、界线层型剖面的岩性特征、界线划分的生物标志、与全球相关年代地层单位层型和点 ( GSSP)的对比 ,以及与过去曾经建议或使用过?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全球和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在前人所积累的大量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厘定了我国奥陶系和下志留统下部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建议分别以吉林浑江大阳岔(或江西武宁或湖北宜昌黄花场)、湖北宜昌黄花场、浙江常山黄泥塘、新疆柯坪大湾沟和湖北远安苟家垭剖面为界线层型,将中国奥陶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新厂阶(或特马豆克阶)、道保湾阶、大湾阶、达瑞维尔阶、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为了客观反应我国奥陶系的特点,同时便于与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对比,建议将上述各个阶底界的的界线依次划在R.taoyiangensis(=R.praeparabola)/H.simplex、O.commums、B.triangularis/T.laevis、U.austrodentatus、N.gracilis和Nankinolithus带的底部;中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之间的界线分别定在道保湾阶/大湾阶和达瑞维尔阶/艾家山阶之间.建议下志留统最下部两个年代地层单位--龙马溪阶和大中坝阶--以湖北宜昌王家湾剖面为界线层型,分别以A.ascensus和D.triangulatus的首现为划分标志.对每一个阶的命名、含义、界线层型剖面的岩性特征、界线划分的生物标志、与全球相关年代地层单位层型和点(GSSP)的对比,以及与过去曾经建议或使用过的有关年代地层单位或名称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和说明,并按所划分的年代地层单位序列,依次指出了与上述各个阶时代相当的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新厂阶(或特马豆克阶)的区域性界线层型剖面究竟定在何处,道保湾阶的命名、层型剖面和界线标志问题,以及钱塘江阶界线标志和精确对比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燕山西段及太行山区长城系底界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燕山型长城系底部层位存在有不同的认识 ,从含钾盆地、大红峪海侵超覆、团山子组海进或海退的问题提出长城系底部地层属于大红峪组的观点。大红峪期时 ,燕山地区只存在一个含钾盆地 ,造成多层含钾页岩沉积 ,而串岭沟组不含钾。以前所划各组段的海侵超覆实为大红峪组的海侵超覆 ,是兴城运动在燕山西段的反映 ,其底部有明显的相变特征。由此把燕山西段及太行山区长城系底部层位重新划为大红峪组 ,则团山子组存在的不协调现象也就迎刃而解。同时还认为昌平德胜口剖面与青龙大杖子剖面几可逐层对比 ,阳原牛坊沟剖面与代表“青龙上升”的剖面相似 ,上述剖面应是大红峪海侵在燕山东西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P’AN KIANG 《地质学报》1959,38(1)
The Sinian stratigraphy of the Liaotung peninsula was studies by many Chinese and Japanesegeologists. In this paper three sections of Sinian period in Lioatung peninsula and three sectionsof Lower and Middle Sinian period in Lioahsi area are discussed and several stratigraphical termsare assigned. 相似文献
17.
在宁夏海原地区首次发现震旦纪地层,已采获微古植物和遗迹化石证据。作者将这套地层命名为文常山群,并自下而上划分为二个组。下部墩墩梁组,由块状至厚层状细—粗粒角砾岩组成,厚度9~80m,它以角度不整合覆于蓟县系西华山群之上。上部曹家山组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厚度16~46.5m,含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共计有10属26种,其中的许多属、种是晚震旦世的特征分子,其层位相当华中区的陡山沱组一灯影组。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末前寒武系工作组成立以来,末前寒武系的建系工作正式开展起来。鉴于寒武纪/前寒斌纪的界线层型已经确定,现在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要确定末前寒武系的下界及其层型。 相似文献
19.
吴诒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7,17(4):29-39,28
本文以EXXON公司P.R.Vail等人创立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准。对华南泥盆系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区域上的研究、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下泥盆统的洛赫科夫阶至上泥盆统的法门阶可识别出20~21个Ⅰ级层序.华南泥盆系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系、统、阶界线均已确定。与层序地层研究结果对比,生物地层界线均比相应的层序地层界线滞后。本文试图以层序地层序列为准,建立一新的地层系统作为相应的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系、统、阶相对应的辅助性地层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可建立层序地层的系、统、阶界线系统以利于野外作业。华南地区的泥盆系内。除弗拉斯阶与法门阶的阶间界线置于饥饿层(starved section)外,其他的阶、统、系界线均位于有关阶(统)顶部层序中的HST的顶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的选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我国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原则是层型剖面必须建立在斜坡相区,界线应位于与大区重要代表Redlichia、Olenellus共生的全球分布的Bathynotus的层位和产有演化较快、全球分布的Oryctocephalus层位之间,具体点位应划在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次出现(FAD)处.我国贵州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经深入研究,该界线剖面产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层位与其下Redlichia的最终消失层位间距仅0.8m,比美国内华达州Split山东坡剖面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O.indicus出现的层位与其下Olenellus的消失层位间距13m短得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