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在前兆台站和区域中心全面展开。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现状出发,提出该学科数据跟踪分析注意事项,并通过事件分析缺时段和过度分析、数据类型选择、事件起止时间、事件分析描述、图件绘制与标注、事件类型分类及地球物理事件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地磁跟踪分析中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推进工作提出措施。希望为地磁台站观测人员更好地开展数据分析研究及产出应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地磁学科的预测预报与科学研究提供坚实基础,推进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重心从观测为主,向观测、应用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2014-2016年山东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数据跟踪分析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产品,可直观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监测效能和制约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地震频发,形变观测短临数据跟踪对地震工作具有较明显的指示意义。降雨干扰对形变观测多为缓慢变化影响,这些变化隐藏在众多地震前兆异常中,影响地震观测数据的使用。本文通过对昆明地震台历年降雨及形变观测数据的分析,总结降雨干扰规律,以便准确提取并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据跟踪分析信息库,提取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前3个月,距震中500 km范围内的观测数据跟踪分析记录,对与地震相关的不明原因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发生前,温泉地震台水平摆、精河地震台水平摆、博乐32井水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疑似前兆异常变化,地震结束后逐渐恢复正常。巴仑台地震台分量应变在此次地震前也出现不明原因变化,但地震结束后异常持续变化,需后续重点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7年6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生5.0级地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对该地震进行了震前短临跟踪和震后回顾总结。分析认为:测震学资料存在"同心地震窗"开窗、海原震群事件和视应力高值等异常;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存在海原地电阻率突跳变化异常、固原地电阻率破年变下降异常和热红外短期显著异常。震前短临跟踪工作体现了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对震情判定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近三年来山西地震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的基本情况,对常见的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找出影响山西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明确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东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已开展两年多,为提高数据质量监控能力、数据异常识别能力和数据跟踪分析能力,通过分别介绍7大类前兆观测事件,针对其常见问题,如图件标注、事件描述等进行讨论,以及各类事件下,广东省前兆台网各学科仪器、测项的总体情况,分别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平台,搜集并梳理全国定点形变观测台SS-Y型伸缩仪2016—2018年数据跟踪分析观测系统事件记录、观测日志,按影响因素分类,归纳为前置放大器、传感器、主机、供电、传输线路、避雷器、标定装置等13种故障类型,分析各故障类型中发生的曲线特征与技术解决措施,为基层台站伸缩仪观测日常运维中快速锁定故障位置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提高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探测手段。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和广东省地震局建设的广东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用ECMWF水汽含量数据进行对比和补充,并试图把它们应用于地震研究,探讨广东地区地震前后的水汽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PS反演结果是可靠的;广东地区水汽含量具有夏高冬低的年变规律和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广东地区2000年以来3个MS4.8级地震前1个月以内震中区都出现了显著的水汽含量增加的现象,异常幅度超过平均值30 mm,高值区沿构造带展布,并在水汽含量出现异常的同时,伴随着地表气温的异常,说明水汽含量增加与震中区热作用增强、水汽蒸发加速有关,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产出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现状,从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不明原因事件6个方面,分析2019年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事件进行总结,为地震台站跟踪分析事件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雷晴  颜龙  史勇军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6):1507-1516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数据跟踪分析产品,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分析新疆区域电磁仪器的8类环境干扰因素。通过对干扰成因的分析,列举具体典型事件,分析各类环境干扰事件的数据曲线形态及变化特征,为新疆区域有相同手段的台站在数据跟踪分析中提供有效事例和参考。同时,根据新疆区域8类环境干扰因素的成因和数据曲线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分析和应用电磁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东地球物理台网地下流体测网及数据跟踪分析概况,对2017—2020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产出的6大类事件记录归纳和梳理,并对地球物理事件中的同震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山东流体跟踪分析质量的主要原因在于观测系统;跟踪分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极少数水位观测井具有同震效应,多数观测井监测地壳应力变化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八一地震台井水位2017年出现的流体异常事件进行跟踪核实和分析,探讨了水位异常变化的原因。结合该井水文地质、井孔条件,分析了观测数据,开展了水温梯度、水流量测量等工作,得到以下认识:八一井套管封闭完好,出水量稳定,井水矿化度高,水位异常变化是观测系统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韶关地震台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过程中的典型非正常事件分析,总结其观测曲线形态特征及对数据追踪分析的注意事项,明确对前兆观测数据追踪分析的意义,为深入研究前兆观测数据异常提供宝贵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中以此为基础资料,从前兆观测的3大学科选取典型事件,分类深入剖析,探讨安徽地震前兆台网的典型干扰因素及其规律,为前兆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