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金龙山地区位于四川攀枝花市二滩,属横断山脉中段,海拔1000—2700米。重点研究区在海拔1730米以下,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本区南缘为雅砻江(由北西向南东流过境)。区内属一顺向坡(坡向210°,坡度约30°),地层呈单斜(倾向南,倾角35°),坡体的蠕滑方向或滑动方向主要为210°—220°。 本区属东南季风气候区。区内年均温9.5—20.5℃,≥10℃积温2500—7500℃,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于6—9月(其间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自然环境垂直分异明显,基带(海拔1200米以下)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 金龙山地区为汉彝聚居区,南距攀枝花市约20公里,有大件公路相通,交通甚便。  相似文献   

2.
浙江山区马尾松垂直适宜带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一般属海洋性较强的湿润型山地气候。当地年均温;海拔数十米的山麓为15.5—17.5℃,海拔1500米上下的山峰为9.0-11.0℃;极端最低气温约-20.0℃。由低到高,气候由暖→温→凉→冷。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相似文献   

3.
华弹在历史上是个古波口,曾设置过阔州、巡检司、分州和分县等。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会理—上司将其据为自己属地,改名洼乌街。1914年会理县长视察洼乌,以居民多系汉族为由,更名为华福场,并归入宁南县版图。1934年华福场改称华福镇,1945年与弹冠乡合并,始称华弹乡。 华弹乡是宁南县人口最多的一个乡(1.6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1%),紧靠宁南东南面的金沙汇西坡,海拔700—1500米。全乡土地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华弹附近年降水量748亳米,年均温22.2℃,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余,≥10℃积温8085℃,全年无霜,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员二三倍。全乡属干热河谷区,是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4.
老奇台位于博格达山北坡开垦河冲、洪积扇中部。山麓地区黄土呈带状广泛分布,平行于山脉走向,东西绵延约20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覆盖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厚度从2—30米不等,一般为土黄色粉砂质粘土,细而均匀,富含碳酸盐类。黄土分布的上限往往与云杉林分布的下限相一致,海拔为1700米左右。当地1700米—2700米的中山带现广布雪岭云杉林,海拔1500米—1700米的山地河谷内是桦、山杨、榆等阔叶落叶树与云杉形成的混交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条件 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处在黑龙江省的北部,约50°00′—53°31′N的地区。区内地形属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00米。山间河谷平原和河漫滩上因水淤积,地下水位过高而发育有沼泽;宽谷内发育有阶地。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地表冻结,以至在夏季,地表一米以下还有厚约3米的永冻层。中部的伊勒呼里山(最高山峰海拔1530米)把全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属黑龙江水系,南部属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畔海拔170—300米,松花江  相似文献   

6.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山岭蜿蜒,丘陵起伏,基本上是个山区省份。全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占3.2%,500—1000米的低山占32.9%,200—500米的丘陵占51.4%,200米以下的平原占12.5%。山地丘陵共占土地总面积87.5%,其中绝大部分是低山丘陵。 本省地处亚热带,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从北到南为17—21℃,最冷月平均气温5—12℃,≥10℃积温值4500—7500℃,无霜期250—320天。水资源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00—2000毫米。由于地形影响,气候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山区气候潮湿,年平均相对湿度78—82%。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秦岭北麓,距西安约40公里,为西安市辖县。面积1969平方公里,地形由山、川、塬组成,南部和东部是秦岭山地,一般海拔800~2000米,峰岭连绵,山势陡峭。北部是横岭低山丘陵,海拔600~1000米,上有黄土覆盖,由于流水切割、沟梁发育,水土流失强烈。西部为白鹿塬,是黄土台塬,海拔600~800米,地势向北倾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祁连山北坡不同海拔处的年降水量和乔木林年蒸散量,据此确定了满足乔木林需水的高度带。分析所得的7月均温10℃和6℃,可分别作为乔木林和灌木林生长的温度下限指标。据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的分布特点,确定了海拔2500—3200米处适宜发展乔木林,其生长以海拔2700—2900米处为最佳,海拔3200—3700米处适宜发展灌木林,其余山区只能生长草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介绍了山西云顶山植被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将现存植被的垂直带划分为4个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175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50—2200米);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2600米);亚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2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小江是一条典型的深切割构造型河谷河流 ,流域面积 30 4 3.4 5km2 ,最高海拔 4 344m ,一般山坡坡度 35°~4 5°。年降水量约 88% ,集中在 5~ 10月的雨季降落 ,约 70 %的泥厂流也集中在雨季频繁暴发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八十年代森林覆盖率只有五十年代的 2 9.3% ,水土流失加剧 ,滑坡崩塌棋布 ,八十年代泥石流沟数为五十年代的 2 .82倍 ,生态环境恶化 ,居民贫困。迅速恢复流域植被 ,可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削减形成泥石流的土体和水体补给量 ,减少泥石流灾害 ;防治土地荒漠化 ,促进经济发展。植被恢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术措施。加速恢复植被 ,使小江山青水秀 ,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温导致区域气候要素变化组合与气候风险类型复杂多样。南亚—东南亚因其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而受到更多关注。探索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变化规律,对评估其对区域人类活动(如活跃火发生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论文基于1980—2018年全球气候要素数据集CHELSA V2.1(30″×30″),采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变化趋势、区域差异特性等方面揭示了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趋势。主要结论有:(1)近40年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于2005年发生突变。(2)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变化呈增加趋势区占近2/3。南亚与东南亚雨季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相近,但东南亚旱季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较南亚更突出。(3)近40年南亚—东南亚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月际升温较均衡。(4)南亚—东南亚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区占到99.13%。东南亚雨季温度变化较南亚更显著;南亚旱季温度上升显著性大于雨季,而东南亚则相反。(5)南亚—东南亚近40年气候变化表现出暖湿化发展特征,且东南亚温度与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与幅度均要高于南亚。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州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典型旱涝年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利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4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用静态统计论观点分析了博州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并按适应于西北地区的Z指数旱涝标准统计出了典型的旱涝年。结果表明:①博州地区降水量西多东少,海拔在1 200 m以上的地区为半干旱区,其余绝大多数地区为干旱区或重干旱区,多极端降水事件,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洪灾其次,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②年(月)降水量以少于30 a的年(月)平均值为多;③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极小,空间分布呈东多西少型,其他月份则反之;④多雨期出现在夏半年4—9月。其中5—7月大面积干旱与局地洪灾往往并存;⑤山区有两个雨季共5个旬次,平均降水量的月际分布为双峰型,主峰在7月,次峰在5月;其他地区仅1个雨季共两个旬次,平均降水量的月际分布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5月;⑥同一气候背景中,博州各个地貌单元的旱涝程度不一,降水空间分布极其复杂。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东南山地位于104°06′—110°12′E,27°42′—32°36′N,包括达县、万县、涪陵、重庆、泸州和宜宾等6地市,总面积约11万多平方公里。地形上,北部为盆周山地,山地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平行岭谷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两者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6—62%,丘陵占37—42%,平原占2%。北部大巴山的海拔一般为1500—2000米,最高峰为神农架,海拔2767米。境内稻田面积约为2300万亩,一般分布在海拔  相似文献   

14.
百善 《地理教学》2011,(20):2+65-F0002,F0003
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境内黄河峡谷带,面积1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0℃,最低气温为摄氏-11℃。  相似文献   

15.
薛涌 《中国地名》2012,(10):66-67
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雅鲁藏布江河谷云端。  相似文献   

16.
摆茶大队位于长顺县南部,土地面积5.35平方公里,海拔1100—1440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15℃,≥10℃积温值4650℃,无霜期280天,年雨量1365毫米。该大队属亚热带山地,其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在我国南方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 在大队土地总面积中,有耕地1145亩,约占14%;林地1600亩,约占20%,其中用材林1307亩,占林地面积的82%;其他主要为荒山和草坡所占据。大队境内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即河谷平坝、灰岩丘陵、砂页岩丘陵台地和砂页岩中山。它们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附表)。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向东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作西北一东南走向,东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270公里,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大别山素以革命老区,雄、奇、险、幽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正> 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地处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坡,罗山县最南部,总面积4.68万公顷。保护区内群山连绵起伏,地形复杂多变,地势南高北低,平均坡高15°,海拔从100米至840米,以主峰王坟顶(840米),灵山金顶(827米)为中心形成的两大山体群系构成了保护区的核心。 保护区在气候带上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其特点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全年无霜期227天,年降水量1100—  相似文献   

19.
一、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贵州习惯称贵州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海拔1500至2000米,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北、东、南边缘和河谷地带海拔500米以下。贵州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特点。地貌特征是:山地性显著,溶岩地貌广泛分布,地貌类型和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地貌分高原、高中山、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等类型。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坝子占3%。土壤类型繁多,共有九个大类,30个亚类,不仅有很长的发育历史,而且分布错综,表现为地带性土壤、非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灌丛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北起四川省松潘县安宏,南抵汶川县绵篪,位于北纬31°15′—32°32′、东经103°10″—103°54′。河谷内灌丛分布海拔1300—2700米。灌丛计有维管束植物291种,归属64科198属。当地灌丛拥有全部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即15类),其中以温带分布成分占优势,地区性特有种丰富,古老性、特有性不明显,与外地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因而当地植物区系具有过渡性。这一灌丛中已出现荒漠化半荒漠化成分,此属一个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