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句容高骊山是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和镜下分析研究,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泥岩、硅质岩和砂岩。岩性组合显示高骊山组由4 个岩性段组成: ①粉砂岩段、②页岩段、③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段和④砂岩段。沉积类型分析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滨海沉积、浅海--半深海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海泻湖、深水陆棚、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等4 种亚相,泻湖泥质沉积、深水泥质沉积和硅质沉积、间湾、水下河道、朵叶间、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7 种沉积微相,以发育深水硅质沉积为特色。根据岩性和岩相变化,高骊山组是一个完整的三级沉积层序。该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显示,研究区在高骊山时期经历了一个三级海平面升降过程,控制了三级层序的发育。根据沉积构造分析,高骊山时期为挤压背景下的弧后前陆沉积。  相似文献   

2.
骊山滑坡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坡,目前骊山北坡局部发生变形,滑坡正在发育.鉴于骊山滑坡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为了提高骊山滑坡监测精度和监测时效,实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实时变形监测与监控,在主要变形区域:I、Ⅱ、Ⅲ区坡体上建立一套滑坡自动化监测及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该系统提供的有效数据,结合人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及时发现坡体变形隐患,并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监测内容包括:降雨量、孔隙水压力、土壤含水率、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3.
邢凤鸣 《地质科学》1959,2(11):353-353
1958年大跃进以后,在江苏句容高骊山的下石炭纪地层——高骊山统中,发现了耐火粘土。同时对高骊山统地层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临潼骊山既是国内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又是我省主要的风景疗养区。山上有自秦王朝以来建造的朝元阁、老母殿、石瓮寺和烽火台等名胜古迹;山腰有捉蒋亭(1936年西安事变活捉蒋介石的地点);骊山脚下有风景秀丽的华清池和源源不断流出地表的华清池温泉。这里的建筑物美观大方、景色诱人,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前来游览参观者络绎不绝。华清池温泉又是具有较高医疗价值的热矿泉,它能沐医关节炎和各种皮肤病等疾病,因而,在骊山脚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地区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多达10处,其中通过国家级鉴定的达7处。这表明关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988年12月5日,陕西临潼县骊山优质矿泉水和华县将军饮用天然矿泉水,经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组织地矿、卫生、轻工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北京评审并通过国家级鉴定。 骊山矿泉水位于临潼县新丰镇陕西骊山床单厂厂区,地处关中旅游胜地,交通方便。矿泉水中碘溴、锶含量及矿化度均达  相似文献   

6.
张俭  蒋斯善 《地质论评》1966,24(1):72-74
高骊山段一名最早见于李四光、朱森的“南京龙潭地质指南”(1932)一书中,但在李毓尧等著的“宁镇山脉地质志”(1935)一书中才有详细的描述,并在高骊山、龙潭、赤燕山等地采得植物化石及瓣鳃类化石碎片。植物化石主要有:Lepidoden-  相似文献   

7.
<正> 高骊山砂岩系1931年朱森创名。创名剖面在句容高骊山南坡。详细分层描述见于1935年李毓尧、李捷、朱森著“宁镇山脉地质”一书(209页)。1932年李四光、朱森将和州灰岩(上)和高骊山系(下)代表龙潭一带的下石炭统上部。1956年“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补编”一书中首称高骊山组。我们认为:高骊山组与高骊山系含义相似,后者为大塘  相似文献   

8.
1.分布 早石炭世晚期含煤地层分布于江西、浙西的分别称为梓山组、叶家塘组。与其相当的地层分布在福建的称为林地组,在浙北的称为高骊山组,在苏南、皖南的则为高骊山  相似文献   

9.
<正> 刊于“地层学杂志”第9卷第2期的“南京附近的高骊山组”一文中,因为对所产植物化石鉴定的错误,把吕家山、仙鹤观二剖面的地质时代错定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经吴舜卿、吴秀元对植物化石的重新鉴定,发现该植物群落基本上是中生代的面貌,主要植物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安市临潼城区地基土的成因、类别、物质成分和土的特性,将其分为冲、洪积扇硬土区;杂填土、软土区;埋藏型古河道复杂地层区;骊山北坡工程地质区等4个区城,同时对不同分区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在该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安东郊地热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东郊灞河谷地处于骊山断隆西南斜坡上.利用MT、地震测深及重力测量结果综合解释了测区新生界的厚度,推断了隐伏断裂的性状及切割深度,选择了拟建地热井的新生界热储,并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茂松  刘智光 《江西地质》1999,13(2):154-158
本文针对地勘经济转轨时期地勘单位从事矿产开发工作的实际,介绍了利山金矿的现状,分析了近几年矿山生产经营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总结了以往工作的经验教训,从5个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矿山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及建立,期望为日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区长兴组底部普遍发现一薄层砾岩,经酸解分析,内含丰富的牙形刺和鱼牙化石。根据化石确定,此层砾岩在不同地区为不同时代:浙江长兴煤山,砾岩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之末;安徽广德独山和江苏张渚园田,砾岩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之初。此砾岩的出现说明本区龙潭组沉积之后有一短期侵蚀,并代表长兴组沉积的开始。因此长兴组沉积在各地不同,应是一穿时的地层单位。它始于晚二叠世早期之末至晚二叠世末。并根据岩相分析结果认为本区长兴组是一个由北东向南西展布的浅海台地到台前凹陷的低能海进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砺山钼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区域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东南沿海钼矿点星罗棋布,但大中型矿床少见。福建仙游县的砺山钼矿是近年来找矿进展比较大的钼矿之一,找矿前景看好。本文简要介绍了矿区的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并采用Re-Os同位素测年方法对矿区所采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91.7±4.9Ma,结合区域上其他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时代以及我国东南沿海钼矿成矿带的特点,认为在闽东地区乃至整个东南沿海钼矿的找矿工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Due to the plate movement is considerably slow, the human history record is too short to register landscape change for such a long time scale. However, longitudinal river profile can display watershe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appli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omorphic indices coupled with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Choushui River and its six tributaries, including the gradient index and slope–area relationship. The abnormally high SL and SL/k values indicated that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lower- to mid-stream areas and south Lishan fault was higher than north Lishan fault on the upstream areas, and the result of slope–area relationship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egression lin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team exhibit an obvious right-shift nearby Lishan fault, could be explained by geodynamic models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Taiwan area.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abnormally high values of SL/k were affected by river and fault intersecting to form a high angle or perpendicular and the abnormally low values of SL/k were affected by river along with a fault or form a low angle, but the channel of Junda River along with Lishan fault is opposite. Based on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se geomorphology indic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landscape of the Choushui River watershed is tectonic uplift.  相似文献   

17.
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金铅锌铜钴多金属矿产地之一,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是该区近年来找矿勘查新发现的一大型矿床。该矿床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幕阜山岩体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及其与地层接触带的构造破碎带内,空间上与岩体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该矿床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开展了闪锌矿的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以富集Co、Ga而贫Fe、Cd、Ge为特征,其中Fe、Mn、Cd、Co、Ga等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产出,而Cu、Pb、Ag和Sn等元素则还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根据不同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闪锌矿中可能存在Zn2+↔Fe2+、4 Zn2+↔2 Fe2++Ge4++□(其中□表示空位)、3 Zn2+↔2 Cu++Ge4+、2 Zn2+↔Ag++Sb3+等简单和复杂替代关系。闪锌矿的Zn/Fe、Ga/Ge、Ge/In、Ga/In比值和Fe温度计等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240~250 ℃)、低硫逸度(lgf(S2)=-13.3~-9.6)环境。栗山矿区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有别于金顶砂岩型、SEDEX型、VMS型、MVT型和夕卡岩型铅锌矿,结合低的Cd/Fe(0.03~0.14,平均0.06)、Cd/Mn(1.54~6.30,平均2.91)比值和Ge含量,暗示该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认为该矿床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与燕山期幕阜山岩体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该类型矿床闪锌矿具有鲜明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可为判别具相似地质特征的矿床成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渭北航磁异常100nT以上的等值线圈面积大于4200 km2,有7个呈北东向排列的浓集中心,极值300—800 nT。异常区地质背景与山西临汾—万荣以铁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一致,推测深部有隐伏岩体和邯邢式、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存在,预测铁矿资源潜力≥2.15亿t。建议开展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19.
天宝山大型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缘,西拉木伦-长春断裂带与敦(化)-密(山)断裂带交汇部位的北东侧,已发现矽卡岩型Pb-Zn-Ag矿化(如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中的Pb-Zn-Ag矿化(如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CuPb-Zn矿化(如东风南山)和热液脉型Mo矿化(如东风北山)等多种矿化类型。为建立该区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采用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法,对立山成矿闪长岩与东风北山含矿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开展了同位素测年研究;并对东风北山钼矿床开展了辉钼矿Re-Os法测年。结果表明,立山闪长岩体与东风北山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6.2±3.9Ma(MSWD=14)和278.4±1.8Ma(MSWD=2.9),两岩体均属海西晚期岩浆事件的结果;东风北山钼矿床中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90.3±3.1Ma~194.6±2.8Ma,等时线年龄为192±3.1Ma,表明钼的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早期。立山铅锌矿化属接触交代型,成矿岩体的年龄基本代表成矿时代,所以立山铅锌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东风北山钼矿床为热液脉型,虽然含矿岩体的侵位时代为海西期,但钼矿化发生于燕山早期,成矿与矿区深部或外围的燕山早期侵入体有关。因此,天宝山矿集区至少发生过海西期和燕山期两期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不同期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叠加应是该矿床矿化类型复杂、矿种多和规模大的主因。  相似文献   

20.
陈美贞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6,25(2):256-266
选择七个参数,采用DRASTIC方法和GIS技术,对丽江盆地地下水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73.2%属于较高脆弱区,25.8%属于高脆弱区,仅有1%为中等区,应杜绝污染性项目,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防止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