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蝰鱼是鲑形目蝰鱼科蝰鱼属海生鱼类的统称,见于各主要大洋的热带海区。垂直分布水下4700~300米,均为深海种类,沿体侧有发光器,有的在鳍末端和口腔内也有发光器,所发之光有时用于诱集摄食其他鱼类。鱼因牙大且突出两腭之外似蝰蛇而得名。体型均小,最大的是太平洋的梅孔蝰鱼,长达30厘米。蝰鱼是昼夜垂直洄游鱼类,白天的时候它们呆在1500米深处,晚上则上升至不到600米深的水域,这里的食物更加  相似文献   

2.
1000米深的大海是无际的黑暗世界,闪烁着各色光亮的“发光动物”,将那里变成自己的天堂……在黑暗的深海,生活着许多能够发光的动物,尤其是那些水深500~1000米的黑暗深海,已成为发光动物的天堂。在深海的发光动物中,主要是发光鱼类。据说,深海的鱼类大约有80%的种类,具有各不相同的发光器。一些发光针和荧光乌贼等。它们依照种类不同,发光器的位置和构造会有所不同,展现出来的发光景象也是五花八门。例如,烛光鱼属的鱼种,具有少见的明亮的紫色发光滤器;拟白鲑科鱼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根据声音在热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冷水中快的原理,研究出了用声波测量海洋温度的方法,并称之为声学测温法,可望作为一种测量大面积海水温度的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项目的研究小组,在美国旧金山西南100千米水下939米的先锋海底山上,放置了一台发射器。该装置能发出195分贝的巨响。由布置在太平洋四周的海军声波接收器网络和夏威夷附近的圣诞岛及新西兰的水下传声器负责监听。这一系统测量穿过5000千米的太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里的剑鱼非常凶猛,号称大海刺客。成年剑鱼长5米,重1吨,身子浑圆,背部闪着蓝色的油光,象一枚北极星导弹。它最厉害的武器是完全骨化了的上嘴壳,长达2米,又尖又硬,当它用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冲击目标时,可以击穿5.厘米的铁皮或50厘米厚的木板,有惊人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声波射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双曲面模型水声定位的数据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一定浮标网形下声源位于某区域约2 000m水深处10km×10km范围内的声线双曲面模型定位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并将截止角的概念引入水声定位中。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水下DGPS定位系统的外符合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5m,垂直方向优于10m;网形中间区域精度较高,三维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引入角度限制后,定位区域内外符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m,垂直方向优于4m。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鱼在游泳时总是背部向上,而不是肚子朝上呢?你也许会说:“因为它知道太阳在上方呗。”可上方是什么方向?深水中的鱼根本见不到阳光,这又怎么来解释呢?科学家们曾在水族箱里做过试验:让光线仅从水箱的两侧射入,而不让光线从上面透入,结果发现鱼会斜着身子游泳,测一下角度,倾斜与垂直方向成45度。为什么它不把背朝上或完全朝向光源呢?原来上部的光被遮挡住,鱼认为有光的侧面是太阳的方向,就试图以背对着太阳;但同时还有另一个因素阻止它偏斜,就是重力在起作用。鱼类的平衡器官——耳石,对地球的重  相似文献   

7.
主动声纳——从海豚得到的启示声纳是受人耳和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的启发而研制成功的。电磁辐射在水中传播时由于水的吸收而衰减很严重,但声波却能在大海中传得很远。有一次在印度洋里爆炸一枚深水炸弹,它所产生的声波竟传到了27750千米以外。最初的声纳比较简单,是被动式的,后来发展的主动式声纳也不如海豚和蝙蝠等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在灵敏度、小型化和抗干扰等方面远比生物声纳系统更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钻井导向技术测量是钻头的空间方位,误差与钻井深度成正比,不能满足随钻井眼直接对接要求.与常规钻井导向技术不同,声波定向随钻对接钻井技术是在靶点测量安装在钻挺的声波发生器的声波时差确定钻头与靶点的相对方向.钻头与靶点越近,测量精度越高,对接时误差小于1 cm.对接钻井技术省事、省时、省钱,在对接钻井、防碰钻井、重叠钻井、平行钻井等各种特殊钻井领域有广泛地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的诱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 在试验水槽内观察5种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 在未投放礁体模型时, 试验鱼的密集区均出现在水槽的左端(A1和A6区), 出现率为61.60%, 而试验鱼在空白礁区(A3和A8区)的平均出现率低于5%;在A3和A8区中间放入鱼礁模型后, 鱼礁区(即A3和A8区)试验鱼的出现率分别上升至32.53%(B礁)、37.60%(C礁)、20.93%(D礁)、28.13%(E礁)、29.20%(F礁), 而原密集区A1和A6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下降至29.47%(B礁)、23.47%(C礁)、33.60%(D礁)、25.73%(E礁)、42.93%(F礁).统计数据显示, 5种礁体模型放入后, 礁区内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与投放前相比均大幅度提高, 说明5种模型礁对试验鱼均有较强的诱集效果, 其中有效空间较大, 遮盖效果较好的C礁的诱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玉环县的南排山、大坦、海山海区,300个泊于海面上的网箱,组成了一排排两头尖的船型养殖平台。去年9号台风经过时,虽然风力高达10级,浪高2.8米,最大流速135米/小时,然而网箱内的大黄鱼、美国红鱼、六线鱼等养殖鱼类仍然悠然游弋。这是浙江省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声波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影响与作用。实验表明,适当的声波剂量对海洋生物的作用所产生的声学生物效应是积极的,可促使生物体向有利的方向产生变异,而强度过大的声波对海洋生物有效伤甚至致死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1997年3月27日,温州市东阿外楼大酒店以19万元的高价从菜市场上购得一条长1.7米、重49千克的“大黄鱼”。《温州晚报》报道了这条消息后,许多报纸转载了这条新闻,一时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果真有这么大的大黄鱼吗?黄鱼市场价只不过每千克二三十元,这条鱼为何这么贵?其实,这条鱼并非大黄鱼或(鱼免)鱼,而是黄唇鱼。因为大黄鱼、(鱼免)鱼和黄唇鱼都属于鲈目石首鱼科。外部形态基本相仿,比较难区分。人们把黄唇鱼误传为大黄鱼及其他鱼类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条鱼果真有这么高的  相似文献   

13.
鱼跃找说法     
不论是在湖里,还是在海边,经常可以看到有鱼跃出水面。鱼类为什么要跳出水面,所有的鱼都会跳高吗?其实,在鱼类中,并非所有的鱼都有跳高的习性。鱼类跳高的原因也很复杂。有一种鱼叫巨前鲾鲼,这种鱼身体很笨重,体长约7米,体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跳出水面的高度有1.5米,由于它体态笨拙,落在水面的声音像开炮一样,几十米远都能听到。鲑鱼,也是能跳的“高手”。尤其在生殖时期,更是  相似文献   

14.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声速特性是沉积物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正确提取声学原位测量的声速对海底沉积物声学反演至关重要。分析了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的输出子波特性,提出了基于子波提取的互相关双向极值声速提取法。在声速提取过程中,发现某些通道实测声波到达时会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分析后认为异常通道的到达波相位出现180°反至现象。通过互相关数值的负极小值提取的声波到达时对互相关正极大值所获得的到达时曲线进行校正后提取声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诱鱼灯光场计算及其对光诱鱿鱼浮拖网作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国富 《台湾海峡》1999,18(2):215-220
本文运用诱鱼灯光照度的有关公式,计算了光诱鱿鱼浮拖网作业中的光场分布及变化,结合鱿鱼趋光行为习性,分析现有渔具渔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使用16盏铊铟灯水上灯,诱鱼最大水平距离比仅使用水下灯增加约680倍,但水上灯从16盏增加到40盏地,从经济角度分析不很理想;在集鱼过程中,关闭最后一组水上灯后,应有白炽灯经过降压后再地渡到水下灯集鱼;导鱼灯在向网口移动的过程中应继续降低低电压;  相似文献   

16.
正海豚通过制造速射声波流能够探测到198米之外的猎物,然后在水中快速游动进行捕获。日前,科学家发现海豚使用回波定位导航和捕猎的秘密——鼻涕黏液。之前研究表明,海豚迫使空气穿过气孔之下鼻道制造出声波,鼻腔通道内部的是背侧黏液囊,气流在里面碰撞和震动,制造出独特的"滴答"、"啾啾"和汽笛声,但是之前科学家仍不清楚鼻道内部存在何种状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最大的全天候海洋调查船“拓洋”号(Takuyo) 经过海上试航后,最近正式交付给海上保安厅,没入正常使用,这艘调查船是日本目前吨位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总吨位为2600吨,是日本钢管鹤见制作所(NKK)负责建造的。船上装备了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可进行海底地貌测量,其测量深度,可以从40米到11000米。16个高性能的声波收发装置,可同步测出船两侧21度以内的水深。船上还装有资料处理装置,该装置由计算机控制,能对测量数据做实时分析,分析处理时间只需10秒钟,并还可绘出水深图。“拓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6,10,14,18和22 ℃条件下,研究饥饿0 d,10 d,20 d,30 d和40 d对体重(181.75±17.21) g,体长(7.84±0.44) cm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生长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0~18 ℃时饥饿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存活无显著影响,经40 d饥饿,实验鱼的存活率为100%;而6 ℃和22 ℃时分别于饥饿32 d和36 d全部死亡.相同水温条件下,随饥饿时间增加,实验鱼的体重损失率增大,肥满度降低,而耗氧率下降.相同饥饿时间,随水温上升,体重损失率增大,肥满度下降,而耗氧率升高.同时,耗氧率昼夜节律显著,07:00和15:00时达到最高峰,而03:00时达到最低值.经方差分析表明,饥饿和水温对实验鱼体重损失率、肥满度和耗氧率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饥饿10~20 d时,耗氧率明显降低,而20~40 d时趋于稳定,实验鱼耗氧率的降低随饥饿时间延长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最大的肉食动物最大的食肉鱼是稀有的大白鲨,成年大白鲨平均4.5米长,大约650公斤重,有证据表明有些大白鲨可长达6米多。  相似文献   

20.
本仪器是一种教学用综合性电子声学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声波的波长λ(波速v),并可测量声波在空间传播时的空间各点相对相位和幅值,配以运动装置,可测量多普勒频率,配以声栅箱,可测量声波的干涉、衍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