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水母对浮游食物网的摄食影响,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法,研究分析了渤海红沿河海域常见的4种小型水母(伞径直径5 cm:卡玛拉水母Malagazzia carolinae、球形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帽铃水母Tiaricodon coeruleus、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和3种大型水母(伞径10—200cm: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水母的食物组成存在差异。其中卡玛拉水母、球形侧腕水母、帽铃水母、半球美螅水母和白色霞水母均偏肉食食性,食物组成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更高,高于海月水母与沙海蜇。在食物粒径谱上,帽铃水母和半球美螅水母较大粒径的食物比例均高于小粒径的悬浮有机物(POM)比例。卡玛拉水母和球形侧腕水母各个粒径食物比例接近。大型水母中,白色霞水母的食物中大粒径的浮游动物的比例高于海月水母,更高于沙海蜇。由此看来,小型水母和大型的白色霞水母的暴发会直接影响大中型浮游动物数量,海月水母的暴发对不同大小的浮游生物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沙海蜇的暴发会大量摄食1 mm的小型浮游生物和POM,对大中型浮游动物以及更高营养层生物(鱼类等)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蜇伤以及饵料竞争导致的。因此,不同种类水母暴发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摄食角度初步探究了水母对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为水母暴发的灾害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冬辰  张芳 《海洋与湖沼》2021,52(6):1430-1437
传统研究结果表明水母的捕食者很少,认为它是海洋食物网的死胡同,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母存在于很多生物的胃中。为研究生态系统中水母的上层营养级状况以及水母种群动态变化的捕食性影响机制,以黑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黑鲷对海月水母不同发育期的摄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鲷对海月水母各发育期的摄食情况不尽相同,黑鲷无法直接摄食附着在波纹板上的水螅体;黑鲷对碟状体的摄食是吞食性的,15℃条件下黑鲷对碟状体的摄食率最大可达到(15.487±1.150)ind./(g·d);黑鲷对小水母体的摄食是吞食性的,对较大水母体的摄食是蚕食性的,这种摄食能力受自身体长大小和水母伞径大小的双重影响,随着体长的增加,黑鲷能摄食更大伞径的海月水母;黑鲷对给定伞径海月水母的摄食能力存在阈值,增大水母密度,不会导致黑鲷摄食量的增加;高密度下黑鲷更倾向于摄食水母体口腕部分。研究结果为理解海月水母碟状体的高死亡率提供了可能性新认知,为理解胶质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亡提供了理论。  相似文献   

3.
王楠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2012,43(3):480-485
海月水母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暴发,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初步研究了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个体捕食率的影响以及海月水母的昼夜捕食节律。研究结果表明,海月水母的伞径对其捕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1—8cm范围内,随着伞径的增加个体捕食率线性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y=0.044x+0.125(R2=0.9036)。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捕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0.25—26.11mgC/L范围内,随饵料密度的增加个体捕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关系式为y=0.508x(R2=0.958)。在饵料充足时,海月水母没有昼夜捕食节律。在高饵料密度下海月水母出现过剩捕食,但是捕食行为依然活跃。上述结果既为量化评估海月水母对浮游动物群体的捕食压力提供了基础参数,同时水母过剩捕食行为说明依据生物量和代谢率的推算结果可能低估自然海域水母队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  相似文献   

4.
一种钵水母—黄金水母(Chrysaora pacifica)被怀疑是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碟状幼体的潜在捕食者,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了以黄金水母幼水母为捕食者、海月水母碟状幼体为猎物的捕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黄金水母幼水母(伞径:9-15mm)能够以海月水母碟状幼体(ca. 2mm)为食。在2 h的实验中,黄金水母幼水母最多摄食了15只海月水母碟状幼体(实验容器容积为450mL)。黄金水母幼水母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摄食率在44ind./L和111ind./L的密度下分别为0.8±0.6/ind.·h和1.3±1.0/ind.·h。滤水率在两个密度下分别为0.029±0.024和0.051±0.041L/ind.·h。滤水率随着饵料密度的降低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证实黄金水母是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重要潜在捕食者,并且其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捕食可能是影响天然海域中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8年6月使用渔业底拖网采样,对渤海大型水母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船舶为"中渔科102"渔业科考船。本研究分析了渤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渔获密度与伞径大小,并对其源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海月水母、沙海蜇、海蜇、多管水母四种大型水母,其中海蜇、多管水母数量较少,各采集到一只。海月水母在渤海三湾均有分布,各海区伞径大小无显著差异且多为幼体(<10cm),密度高值区出现在渤海湾东南侧海域,可达38-221.21ind./(net·h),辽东湾海月水母出现于湾南,密度<5ind./(net·h),湾北未见;作者推测,海月水母在渤海沿岸可能存在多个源头,诸如:莱州湾与渤海湾交界近岸海域、河北近岸、辽东湾大连近岸以及北部近岸。沙海蜇在渤海分布较广,辽东湾为密度高值区,均值为(35.32±21.64)ind./(net·h),但伞径较小,均值为(12.15±6.52)cm;与此相对,渤海湾与莱州湾外侧海域沙海蜇密度虽小[<20ind./(net·h)],但伞径要显著大于辽东湾,最大伞径均值可达(33.86±7.40)cm;作者推测,沙海蜇在渤海海域发源地主要集中于辽东湾近岸,渤海湾与莱州湾,外海出现的沙海蜇可能源于辽东湾,随海流运输至此。海月水母、沙海蜇在渤海发生时间要晚于黄、东海。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渤海大型水母的种群动态变化、暴发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发现了许多有关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实验室内培养纤毛虫并开展桡足类对其清滤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为0.1—58.1mL/(ind.·h)。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方式有多种,包括伏击摄食和通过游泳过滤海水中的纤毛虫等。有的纤毛虫有逃避摄食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自然状况下桡足类群体对自然饵料中纤毛虫的摄食得到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多数情况下低于40mL/(ind.·h)。实验室内和自然海区的研究都表明,与浮游植物相比,桡足类倾向于选择摄食纤毛虫。根据现场测定的清滤率和桡足类丰度估计自然海区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压力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群体对纤毛虫生物量的摄食压力大约为每天5%。这些自然海区的研究多集中在近岸区域,需要加强对大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下摄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冰鲜桡足类为饵料对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时的摄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10、15和20℃时,幼鱼消化道饵料系数和食物消化时间呈线性回归方程,曲线斜率为食物消化速度;消化时间各为16、19和12h;摄食率各为100%、100%和85%;消化道饵料系数均在45-60min之内达到最大值;饱食系数各为3.11%、7.84%和8.42%;提出鮸鱼幼鱼的日摄食量指数公式为:日摄食指数=饱食系数 (12×消化道饵料系数与消化时间曲线方程一次项系数),得到日摄食量指数各为5.92%、15.19%和22.29%.  相似文献   

8.
狭鳕主要栖息在太平洋远东海域,是上层鱼类较大的资源种类,主要分布在颚霍次克海、白令海、堪察加及千岛海域。对狭鳕生态及饵料系列的研究以往较少,本文着重对狭鳕鱼胃含物进行调查,约测定鱼2.0万尾。 1 狭鳕鱼体大小的摄食特性 刚孵化不久体长为3.5~5.5毫米的仔鱼就开始摄取外部饵料,即0.1~0.3毫米的桡足类无节幼体、少量的小型藻类及桡足类卵。随  相似文献   

9.
全球河口海域屡屡爆发褐潮,但我们对致因种抑食金球藻和浮游桡足类之间的营养关系还不甚清楚。我们就浮游桡足类火腿伪镖水蚤摄食抑食金球藻中国株的单种或混合饵料时的摄食行为和生长、发育等表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火腿伪镖水蚤的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体摄食单种抑食金球藻饵料时,摄食率和食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较之桡足类幼体和成体,无节幼体摄食抑食金球藻时的Imax(最大摄食率)值最大,同时大于其摄食中肋骨条藻的Imax值。通常情况下,火腿伪镖水蚤在摄食抑食金球藻和中肋骨条藻的混合饵料时避食抑食金球藻,但于无节幼体,这种情况并不明显。无节幼体摄食单种抑食金球藻饵料在无节幼体期末期死亡,无法进入桡足类幼体期,与饥饿状态下的个体相似。但是,饵料中抑食金球藻的存在对桡足幼体的生长无明显效应,但却极大地减少了成体的生殖率。我们的研究表明火腿伪镖水蚤无节幼体,在褐潮的控制中有潜在作用,然而,这种潜在控制作用由于桡足类种群的衰落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10.
核酸指标可表征桡足类营养及生长状态, 然而多物种和多指标比较研究的相对缺乏却限制了现场海区调查中对核酸标志物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测定了系列饵料浓度(0.2~2.0μg C·mL-1)喂食的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桡足幼体Ⅱ期个体的摄食率、生长率及成体产卵率, 并就生化组成, 包括RNA含量、DNA含量、蛋白含量(以下简写为PRO)、RNA:DNA、RNA:PRO、DNA:PRO及元素组成(N含量、P含量、C:N 和C:P比值)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摄食率、生长率、产卵率及桡足幼体的RNA相关的核酸指标随饵料浓度的变化趋势均符合双曲线模型, 而雌性成体中仅RNA:DNA比值符合此模型。对RNA相关指标与各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 桡足幼体的RNA相关指标均与摄食率及生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性, 显著程度的顺序为RNA:DNA>RNA:PRO>RNA含量; 雌性成体中RNA:DNA及RNA:PRO比值与产卵率显著相关, 前者的相关性远较后者显著。此结果表明, 在常用的现场浮游桡足类调查的标志比值(RNA:DNA比值或RNA含量)之外, RNA:PRO比值亦可作为指示桡足类生长状态的标志比值, 但是当指示体生长时, 桡足类必须处于同一生长阶段。RNA相关指标与饵料浓度之间稳固的双曲线相关性提示我们, RNA相关指标可帮助评估桡足类的饵料环境。  相似文献   

11.
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和较高营养级消费者之间的关键联系环节,掌握桡足类的现场食物组成对于准确评估海洋食物网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转移至关重要。本研究中,我们以中华哲水蚤这一在中国、日本以及韩国近海具有重要生态地位的大型哲水蚤属桡足类为研究对象,应用之前开发的基于PCR的克隆技术,通过分析中华哲水蚤所摄食生物的18S rDNA序列,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现场食物组成。结果揭示了南黄海(Y19站位)和渤海(B49站位)中华哲水蚤食物组成的多样性。共检测出4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别隶属于13个类群:硅藻(Bacillariophyta)、甲藻(Dinoflagellata)、硅鞭藻(Dictyochophyceae)、金藻(Chrysophyta)、Katablepharidophyta、浮生藻(Pelagophyceae)、无根虫(Apusozoa)、水螅水母(Hydrozoa)、栉水母(Ctenophora)、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被囊动物(Tunicat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以及海洋真菌。结果还表明,当发生藻类暴发时,中华哲水蚤可以摄食引发藻类暴发的藻种。当周围海域浮游植物的丰度相对较低时,中华哲水蚤可以选择摄食各种后生动物尤其是水螅水母和栉水母的卵、幼虫或者有机碎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是一种杂食性桡足类,它对食物的选择依赖其生活海域中食物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2.
秋季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鱼类与饵料生物之间食物定量关系进而为多鱼种资源评估提供依据,2000~2002年秋季(10~11月)在黄海中南部海域进行了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Eggers模型,计算了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黄(Lophius litulon)、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等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总摄食量约为309万t,其中,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摄食量最高(在250万t以上),占总摄食量的80.9%。中上层和底层鱼类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分别为262万t和47万t左右,占总摄食量的84.7%和15.3%,鱼和细纹狮子鱼分别是中上层和底层鱼类中最主要的捕食者。磷虾类是中上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桡足类、端足类和毛颚类;虾类和鱼类是底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磷虾类。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细长脚虫戎(Themisto gracilipe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鱼同时是黄海中南部被摄食量最高的5种饵料生物,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之和约为233万t,占总摄食量的75.5%。  相似文献   

13.
汤宏俊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5,46(1):148-156
利用现场海水培养实验,结合浮游动物网样数据,研究长江口邻近海域几种优势桡足类(中华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精致真刺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影响。结果表明,精致真刺水蚤虽然属于肉食性种类,但几乎不摄食微型浮游动物;其余三种杂食性桡足类中华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纤毛虫+异养甲藻)的摄食率分别为0.66、0.09和0.59μg C/(ind·d),分别占其日总摄食量的29%、24%和37%。其中,异养甲藻在初始生物量和对桡足类饵料贡献上分别占整个微型浮游动物的30%和28%,是微型浮游动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类群。中华哲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与初始食物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体长20μm纤毛虫的清滤率要明显高于对体长20μm的纤毛虫(P0.01)的清滤率,表明其偏好摄食较大个体的食物。通过Chesson选择性指数显示,尽管微型浮游动物在生物量上远小于浮游植物,但桡足类能优先选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进一步结合网采浮游动物数据,获得各站三种优势桡足类丰度平均占桡足类总丰度的77%,但它们对微型浮游动物现存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仅为0.8%,表明桡足类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的下行控制作用并不明显,仍有大部分微型浮游动物生物量未通过摄食途径进入到桡足类群落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中华原钩虾(Eogammaruspossjeticus)对黄海绿潮原因种浒苔(Ulva prolifera)及海水池塘4种优势大型海藻,即肠浒苔(Ulva intestinalis)、扁浒苔(Ulva compressa)、线形硬毛藻(Chaetomorphalinum)和丝毛藻(Cloniophorasp.)的摄食率,比较了对浒苔与其他不同类型饵料(包括人工饵料)的摄食,开展了不同密度的中华原钩虾对浒苔的现场摄食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的摄食率、饵料吸收率与海藻的含水量成呈正相关,表明该端足类存在明显的补偿性摄食行为。对不同类型饵料的摄食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除了摄食海藻,对豆粕、虾饲料等人工饵料也具有较高的饵料吸收率,表明其可人工投喂培育。中华原钩虾具有一定摄食节律,夜晚摄食量高于白昼,表明夜晚投喂有利于中华原钩虾摄食,可减少饵料污染,有利于清洁生产。现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摄食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摄食率和存活率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表明高密度时中华原钩虾竞争摄食增加了饵料消耗,同时中华原钩虾为抵抗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竞争而增加能量等消耗。  相似文献   

15.
郑珊  孙晓霞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2,43(3):445-450
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细胞密度的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对海月水母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摄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密度的微藻细胞密度对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的摄食有显著影响。在实验的藻细胞密度范围内,随藻细胞密度的增加,水螅体和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一直升高。水螅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均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4623cells/(ind.h)和4118cells/(ind.h)。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也是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174671cells/(ind.h)和47218cells/(ind.h)。清滤率随着藻细胞密度增加而降低。在相似细胞密度下,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的摄食率高于东海原甲藻。水螅体和碟状体对同种藻的摄食情况不同,在相似藻细胞密度下,碟状体的摄食率比水螅体高。经过藻类饵料适应处理的水螅体对藻类的摄食率会有显著增加,约为未经饵料适应处理的10倍。水母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未发生摄食。  相似文献   

16.
毛颚类是热带近岸海域中上层鱼类的食物来源, 同时又是重要的肉食性浮游动物, 数量丰富, 然而其维持种群结构的生存策略尚不清晰。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析了三亚湾海域毛颚类优势种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成体与幼体的肠道食物组成, 以期从食物资源利用的角度揭示其维持种群结构的营养策略。研究结果显示, 幼体和成体摄食的浮游生物种类分别为21种和19种, 共同的食物类群有桡足类、小型水母类、硅藻和多毛类。成体与幼体食物偏好差异显著, 成体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小型水母类(59%), 而幼体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桡足类(60%); 幼体营养生态位(5.16)高于成体(2.89), 且二者食物重叠度低(0.21), 表明成体与幼体食物分化明显。研究结果揭示, 即使成体与幼体大量共存, 它们也可以通过摄食分化避免食物资源竞争, 这种分配策略对毛颚类保证足够幼体存活率和维持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水酸化对日角猛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角猛水蚤(Tisbe sp.)和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试验生物,采用高纯度CO_2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调配试验所需酸化海水(pH值8.10、7.70、7.30、6.90、6.50),研究了海水酸化对2种桡足类摄食率的影响。海水酸化对日角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2种猛水蚤的摄食率随着海水pH值的下降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日角猛水蚤的摄食率在pH值8.10和7.70时保持稳定,之后显著下降,而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在pH8.10~7.30之间保持稳定,之后却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酸化对桡足类摄食率的影响具有物种差异,来自不同生境类型的桡足类对酸化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桡足幼体现场摄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足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在食物链中处于中间环节,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桡足类幼体获取的营养直接影响其发育, 进而影响桡足类成体补充乃至种群的稳定。本研究于2015年夏季分别在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S1 (进水口水域)和S2 (排水口水域)站进行了调查采样,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桡足幼体现场摄食食物组成。结果显示: 1)两个站的桡足幼体内共检测到16种不同食物, 包括浮游植物(硅藻)11种, 后生动物2种、真菌、Ichthyosporea 和卵菌类各1种共5大类, 其中硅藻(47.30%, 克隆数百分比, 下同)和被囊动物类后生动物(41.89%)是其主要的食物类群; 2)在S1和S2站桡足幼体内分别检测到9种和10种食物, 但主要食物类型有差异, S1站较多后生动物(61.54%), 而S2站较多硅藻(68.57%); 3) S2站的桡足幼体杂食偏植食程度更高, 其杂食性系数(0.31)低于S1站(0.72)。结果表明, 桡足幼体能根据食物环境有选择地摄食植物饵料和动物饵料, 调节食物营养结构; 温排水影响水域桡足幼体更偏向植食性, 尤其是硅藻, 暗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桡足幼体食性偏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 osain)大眼幼体在不同饵料密度和组合条件下对卤虫(Ar-tem iasp.)无节幼体及成体的摄食率、摄食节律等,发现:光照-视觉因素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捕食卤虫无节幼体的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捕食卤虫成体的影响显著(p〈0.05).饵料密度较低(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时,饵料密度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呈正相关;饵料密度较高时饵料密度变化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禁食后投饵,在高饵料密度(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10 ind/cm3)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率在短时间(如4 h)较高,随供饵时间的延续摄食率开始下降,较长时间(24 h)摄食率显著较低.以干重计,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对卤虫成体的摄食率全面高于对卤虫无节幼体;但混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时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摄食的卤虫成体数量较少,表明在卤虫无节幼体和成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倾向于放弃卤虫成体捕食无节幼体.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摄食行为受到被捕食风险和饵料斑块分布的显著影响.育苗生产中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无需高于10 ind/cm3.  相似文献   

20.
以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对3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摄食过程中用于搜寻和处理饵料生物的时间分配以及摄食机制等。试验以选择指数、捕食速率、日平均摄食率对多棘海盘车的摄食行为及搜寻和处理时间比进行了描述和统计。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选择指数均为最高,占3种饵料生物的70%以上,显著高于太平洋牡蛎和紫贻贝(P<0.05),而各处理组对太平洋牡蛎的选择性均最低。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捕食速率和日平均摄食率显著高于太平洋牡蛎和紫贻贝。研究发现,在各处理组中多棘海盘车用于搜寻饵料生物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随饵料密度的增加,用于处理饵料的时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