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可用于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体包含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田、玄武岩等,其中,深部咸水层广泛分布于全球大多数沉积盆地,具有封存能力大、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体。相较于陆域,海域碳封存具有封存潜力大、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封存周期长等优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东海陆架盆地面积大,盆地构造稳定性较高,属于次冷-次热盆地,碳封存目标层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较高,实施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的工程条件成熟。在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中,东海陆架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为高适宜。综合考虑勘探开发程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地热条件、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物质条件和地质封存工程实施条件等可影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前景评价的参数,分别评价了各区带二氧化碳封存前景。其中,台北坳陷和浙东坳陷碳封存前景最好,适宜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长江坳陷和海礁隆起碳封存前景较好,可作为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备选区带。  相似文献   

2.
海岸海洋接受大量来自陆源的碳物质和营养盐,涉及大量以碳为中心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碳循环海域;同时,该区域也常发育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的储-盖系统,具有明显的CO2储集潜力。该文以海岸海洋及其下发育的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碳物质在海岸海洋中的循环过程、CO2通量的影响因素和海岸海洋沉积盆地的储碳机理。从“双碳”角度,重点论述了海岸海洋在促进CO2负排放方面的意义、促进海洋负碳排放的潜在途径和在沉积盆地的储碳潜力及面临的问题。海岸海洋是重要的碳汇区域之一,高效率的微生物碳泵和碳酸盐碳泵是增强海岸海洋CO2负排放的核心过程;同时,海岸海洋沉积盆地中的储-盖系统,不但提供了额外的CO2封存空间,也保障了CO2封存的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应以抑制海岸海洋中碳物质向CO2转化的进程和保障沉积储层中CO2封存的安全性为主要方向,为CO2负排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二氧化碳(CO_2)排放大省,CO_2大型排放源集中于南海北部沿岸,与珠江口盆地大型油气田构造形成良好源汇匹配关系,因此,珠江口盆地油气田的CO_2驱提高采收率(EOR)和碳封存潜力与适宜性对于广东省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UT快速评价模型,对珠江口盆地惠州21-1油田的主要油层开展了油层级别的CO_2-EOR和碳封存潜力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惠州21-1油田的6个主要油层中,M10与L60两个层具有最高的采收率(51%),其次为L40Up层(40%),这3个层的突破时间(tDo)也较短,驱油条件优于其他层。各层CO_2封存量(S_(CO2))约0.8PV(PV为孔隙体积),差别不大。结合油藏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M10层的CO_2-EOR和碳封存潜力将是各层中最高的。(2)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注入开始时含油饱和度(S_(oi))和注入压力(P_(inj))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变化幅度可达45%;tD0和S_(CO2)受Pinj影响较大,且S_(CO2)对于压力条件比tDo敏感;最小混相压力(PMM)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呈非线性。因此,当油田S_(oi)和P_(MM)已确定时,要取得较好的采收率和CO_2封存效果,则主要通过适当提高注入压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全球气候突变,极端天气频发,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其形成原因之一。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又受限于能源结构,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收集有关珠江口盆地的公开地质资料,与前人所提出的E级和D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对比,得知珠江口盆地具有巨大的碳封存潜力和较高的适宜性。分析了粤港澳琼四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认为四地区碳排放源与珠江口盆地碳封存区构成良好的源汇匹配关系,在珠江口盆地实施碳封存,不仅可以使四地区达成碳中和,而且可以使盆地内油气田开发最大效益化。因此,对珠江口盆地碳封存地质条件及源汇匹配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邻近海域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盆地形成时代、边界条件、盆地演化和热力学历史,将我国大陆附近海域中的十七个主要沉积盆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克拉通边缘断陷盆地;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弧后盆地和小型洋壳盆地.通过对上述各类盆地的分析,认为这些含油气盆地具有六个地质特点:1.盆地绕陆分布,多数处于大陆架上.2.从地壳厚度、基底性质、盆地发展和构造单元上分析,海陆区域构造性质十分近似.3.盆地面积大小不一,海、陆相沉积均有,大部分盆地以新生代沉积为主.4.盆地处于现代构造活动带上,这对盆地发育、热力场条件形成、生油与构造配合和大量圈闭的产生,十分有利.5.具有不同时代的盆地纵向上迭置,和盆地不同发育阶段即几个断陷—拗陷上下迭置的复式盆地特点,使油气来源具多源性.6.由于沉积体积大,多种沉积相带交替出现,生油条件好,储层发育,圈闭多并成带分布,油气藏类型多等,认为中国邻近海域含油气盆地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对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与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底辟是南海北部边缘西区莺歌海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具有低密、低速及高温高压特征,其发育演化及所伴生的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及CO2运聚分布乃至富集成藏均密切相关。将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划分为"深埋型"(低幅度弱-中能量泥底辟)、"浅埋型"(高幅度中-强能量泥底辟)及"喷口型"(高幅度特强能量泥底辟)三大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晚期泥底辟及热流体活动不仅为浅层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提供了纵向的高速运移通道和运聚动力条件,促使深部天然气及CO2向浅层大量运移聚集,而且导致盆地具有烃源岩早熟、天然气运聚供大于散的晚期动平衡成藏,以及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控制天然气及CO2运聚规律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北黄海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北黄海盆地为我国在近海海域惟一未进行过石油钻探的晚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主要从周边陆地和岛屿地质、重磁异常特征、地震和钻井资料的研究3个方面对北黄海盆地的基底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及地质封存(CO2-EOR-S)技术是目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以珠江口盆地惠州21-1油田M10层为对象,利用Petrel和CMG-GEM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注CO2驱提高采收率能力评价、注CO2流体状态方程拟合以及不同方案注采参数优化、合理方式优选,以探讨该油层的CO2-EOR-S潜力。对比9个模拟方案结果表明:1)在不同开采条件下,混相驱、近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方案比例4︰3︰2;混相驱方案的采收率提高效果最为明显,相较于未注入CO2,提高约5.48%~8.73%,而近混相驱和非混相驱仅分别提高为2.96%~4.33%和2.01%~2.67%;基于细管模拟结果 (最小混相压力约31MPa),在M10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CO2与原油达到近混相状态;2)模拟注入CO2五年,采用两口井同时以41MPa的井底流压注入CO2效果最佳,采收率从34.7%提高到43.4%,累计产油量从2.22×106m3提高到2.78×106m3;含水率从约96%降到约59%;共注入CO2 9.2Mt,封存6.7Mt,占注入量的73%,封存速率约1.33×106t·a-1;3)对于单井注入,原油采收率与CO2封存量呈负相关影响,而两口井注入条件下呈正相关,因此增加注入井数有助于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加大封存量。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盆地是一个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叠合盆地,三叠纪时期处于稳定克拉通大陆边缘拗陷阶段,沉积区基底构造稳定,坡度平缓,发育大型的浅水三角洲。利用钻井、地震以及古生物资料,明确了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与沉积特征:平面上具有三角洲平原分布广、三角洲前缘欠发育、无前积现象等特征;纵向上具有相漂移、地层厚度大、三角洲平原薄煤层普遍发育等特点;沉积作用以单向水流作用为主,正旋回的分支流水道砂体广泛发育;三角洲砂岩分布广,成分成熟较高,但分选磨圆差—中等,互层泥岩中陆源碎屑有机组分丰富,体现了浅水、快速堆积、远距离搬运的特点。平面上西北陆架North Carnarvon以及Browse主力三角洲砂体位于中晚三叠世卡尼期—诺瑞期;而Bonaparte盆地主力砂体位于中三叠世拉丁期—卡尼期。晚三叠世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北部普遍发生抬升,导致Browse盆地与Bonaparte盆地三叠系发育不全,三角洲规模较小;而西北陆架西南部North Carnarvon盆地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大,且发育大型三角洲。Pilbara地块、Yilgarn地块以及Kimberley地块为源区三大古陆,其中Pilbara地块与Yilgarn地块大多出露太古代花岗岩类,Kimberley地块以元古代变质结晶岩和沉积岩为主,为盆地提供了充足的碎屑沉积物。利用岩矿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探讨了大型三角洲的碎屑物来源:North Carnarvon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Pilbara以及Yilgarn地块,Browse以及Bonaparte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Kimberley地块。研究成果表明,在三叠纪全球温室气候背景条件下,特提斯南缘具有发育大型三角洲的特殊古地理背景;大型三角洲发育的地质条件除充足的降雨与丰富的物源供给外,还必须具有稳定持续沉降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
书海拾零     
珠江口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基底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王家林吴健生陈冰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珠江口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近海两个大型的中新生界沉积盆地,是寻找大陆架油气资源的重要对象。而盆地基底结构的研究,对于评价盆地的油气远景和指导深层油气勘探具有前提...  相似文献   

11.
蓝细菌CO2浓缩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藻类普遍具有一种能提高细胞内的CO2 浓度 ,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的生理机制 ,称为CO2 浓缩机制 (CO2 concentratingmechanism ,CCM )。CCM是藻类对低CO2 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CCM生物的一个主要生理特征为 :植物细胞对CO2 表现出很高的表观亲合力 ,即低浓度的CO2 就能满足其进行光合作用的需要 ;而其体内催化CO2 固定的限速酶 ,Rubisco(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氧合酶 ) ,对CO2 的亲合力却很低 ,需要较高的CO2 浓度才能获得正常的反应速度[1] 。由于CCM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 ,因而一直是藻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付翔  韩博平 《海洋科学》2001,25(12):9-14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蓝藻CO2浓缩机制(简称CCM)对光强变化的响应规律。CCM运转时的关键步骤--无机碳(简称Ci)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光系统,其活动强度与光强密切相关,以此为基础,本文建立了具外部Ci浓度和光强两个变量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1)光合速率和浓缩效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2)Ci泵的特征光能利用率的变化对CCM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海水水样在不同材料瓶子和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在储存期间的变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减少是由于浮游植物的摄取和聚乙烯瓶的吸附;硝酸盐的增加是由于氨和亚硝酸盐氧化的结果;温度高将有助于上述过程的进行。水样中加0.3%的氯仿有助于稳定水样。实验表明,在4℃和-25℃低温下保存水样,175天内变化较小,这是比较有效的储存办法。  相似文献   

14.
超低温冻藏对金枪鱼肉质构及生化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金枪鱼肉冻藏过程中质构与生化特性变化规律,得到节能低耗的最佳冻藏温度,以黄鳍金枪鱼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K值、颜色(a值)、持水率等为指标,研究在不同冻藏温度下(–18,–25,–35,–45,–55,–65°C)冻藏6个月的质构与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冻藏,肌肉的质构、肌原纤维蛋白的盐溶性含量、鲜度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而且质地的变化与肌原纤维中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呈正向关系,冻藏温度越低,品质变化越小。冻藏温度对金枪鱼的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鲜度、颜色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在超低温–55°C与–65°C冻藏180d,无明显变化。从低碳环保角度来看,采用–55°C冻藏180d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金枪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介质热传导问题。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工程中的半潜式圆筒壳贮油沉箱夹层壳壁结构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贮藏温度对中国毛虾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毛虾虾皮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25°C及37°C贮藏期间感官评分、亮度值(L*)显著下降,红度值(a*)、黄度值(b*)、菌落总数显著增加(P0.05),p H值先缓慢增加后趋于稳定,TVB-N和TBA值在贮藏前期均缓慢增加,后期增加显著。4°C贮藏下,感官评分缓慢下降,p H值、菌落总数基本不变,贮藏30 d后,L*、a*、b*、TVB-N及TBA值呈现显著变化(P0.05)。综合分析,不同温度对毛虾虾皮贮藏期的色泽、感官评分、TVB-N、TBA、p H值及菌落总数变化均有显著影响;毛虾皮在25°C和37°C下分别贮藏至15 d及9 d时,已严重发黄并产生异味,菌落总数均大于107CFU/g,已腐败变质。4°C下贮藏至60 d时毛虾虾皮仍未失去食用价值,说明低温能显著延长毛虾虾皮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河口滨海湿地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速率高,伴随河流泥沙颗粒物进入海洋的有机质主要埋藏在河口及临近海区.通过对河口滨海湿地碳埋藏能力的研究,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河口滨海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有效评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青岛胶州湾大沽河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估算研究区自然湿地全新世碳埋藏能力.通过对3根岩心共计117个样品的粒度、有机碳/氮测试分析和统计,结合210Pb、137CS测年结果计算得出,研究区陆域沼泽湿地环境总碳沉积通量为102 gC/m2/a,其中有机碳沉积通量为84.8 gC/m2/a;滩涂湿地环境总碳沉积通量为93.5 gC/m2/a,其中有机碳沉积通量为69.9 gC/m2/a.估算现代大沽河口31 km2自然湿地范围内,平均年总碳埋藏量为2.96 GgC,有机碳埋藏量为2.27 GgC.根据研究区历史调查资料统计,大沽河口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为3~10 m,按平均厚度6 m估算,全新世以来河口湿地总碳埋藏量为66 GgC/km2,有机碳埋藏总量约为51 GgC/km2.  相似文献   

18.
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机等方法对黄条鱼师的腐败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这将有利于对黄条做一步的生化性质分析和制定其鲜品的国家标准。样品在25℃贮藏5d期间,测定了某些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在贮藏1d后,鱼肉变腐臭,挥发性碱基化合物三甲胺和二甲基在贮藏中增加。在5d的贮藏期间发现的挥发性有机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成酸,并且它们的含量不断增加,检测出脂肪氧化产物和含硫化合物,正己醛、3—辛酮、3,5—丰二烯—2—酮,2—壬酮辛烯—3—醇,二甲基三硫化物、1H—吲哚等都是黄条腐败时产生的重要挥发性化合物。应指出的是,2—甲基丁醇、庚醇、苯酚、辛烯—3—醇己醛是黄条中所特有的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与其它鱼类的挥发性化合物几乎相近。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