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种为青岛港及黄渤海沿岸常见种,此外也产于日本及西印度等地。曾呈奎等(1962)曾描述过产于青岛港的本种形态构造。作者自1977年开始在青岛港采到大量本种标本,同时也研究了它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过程,现报导如下: 一、藻体形态构造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紫红色或紫红带绿色,粘滑。有的幼体长至2公分时,才开始长出小羽枝,主枝线状或扁压,高7—35公分,宽2—3公分。固着器盘状。1—2回羽状分枝,小枝长短不一,互生,偏生或对生,基部缢缩,有的小枝亦从藻体表面伸出,成长的  相似文献   

2.
1977年以来,作者之一先后在大眼鲷类体内发现两类孢囊和大、中、小三类孢子,由于条件限制,前曾把这三类孢子,作为一连续体而描述为同一种,命名为大眼鲷匹里虫[Pleistophora priacanthusis(Hua,1981),Hua&Dong,1983]。通过对其卵片发育、孢子形成和孢子内部结构的电镜观察,发现这些孢子在结构上和发育过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是属于不同属,不同种的微孢子虫。上述大、中类孢子属于匹里虫属无误,而最小一类孢子按其孢囊、孢子特征和发育过程,可能为一新属新种,拟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故暂列于收集群中。由于标本在湛江采集到,建议命名为湛江微孢虫(新种)(Microsporidium zhanjiangensis sp.nov)。本文描述了上述两种微孢子虫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和部分营养期及其区别,在讨论部分与已知寄生鱼类的有关属种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