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牟艳彬 《四川气象》2007,27(2):26-29,31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高原气候特征、高原机场天气特点以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介绍了高原大气科学研究的现状、高原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3.
邦达机场两次风切变浅析及航空气象服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梅  穷达 《四川气象》2006,26(4):34-35
风切变是指平均水平风经过一个很薄的垂直气层所发生的风向和风速的急剧变化。在邦达机场,由于是供航观测,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出现风切变,但在2006年1月20日和22日出现两次风切变,造成飞机复飞返航。高原机场天气复杂多变,而探测设备的缺乏及气象资料的严重不足制约着航空气象的发展,从而影响航空气象服务。本文对这两次风切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风切变是指平均水平风经过一个很薄的垂直气层所发生的风向和风速的急剧变化.在邦达机场,由于是供航观测,在历史资料中没有出现风切变,但在2006年1月20日和22日出现两次风切变,造成飞机复飞返航.高原机场天气复杂多变,而探测设备的缺乏及气象资料的严重不足制约着航空气象的发展,从而影响航空气象服务.本文对这两次风切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机场飞行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菠  旺杰  旦增  红梅  陈宫燕  谭波 《气象》2007,33(9):59-63
2006年3月西藏林芝建成第三个支线民用旅游机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天气,使机场校验飞行和试验通航一度顺延。在青藏高原复杂的气候背景下,使用机场建设前和校验期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影响林芝机场飞行的气象因素,讨论林芝机场适航的气象条件,对做好高原航空飞行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空气象保障是气象业务服务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大气科学领域所关注的难点。航空业的发展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同时也为气象科技与业务提供了大量宝贵信息。文章通过对一些史实的回顾和分析,梳理了航空与气象发展的密切联系,揭示了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并对当前和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航空与气象服务保障的关系和推进航空气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高原机场特有气候特点出发,阐述和分析了趋势预报作为一种具体预报方法,在高原机场气象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作为今后高原机场气象保障的重要手段,提出趋势预报发布的一些具体经验,供在高原机场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空活动离不开气象保障,从人类开始进行航空活动,气象与航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飞机在空气的海洋中飞行,无时无刻不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这些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某些曾对航空活动有较大威胁的气象因素的影响正在减小。同时,航空活动也遇到了过去未曾遇到的问题,因此对气象工作者不断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晓宏 《广东气象》2013,35(3):54-57
在分析我国中南地区近年来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与航空运行需求差距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的"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和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拟定的"中国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框架",提出构建"中南地区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近5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对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4 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航空气象事业才开始发展。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相继应用于航空气象部门 ,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及航空气象保障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民用航空气象保障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探测仅由温度表 ,电接式风向风速仪 ,水银气压表等简易的常规气象仪器进行 ;而预报则以天气图 ,实况图为资料 ,结合经验总结、外推法和模式法分析法来进行。当时的航空气象主要是着眼于本场天气和对流层下部 (30 0 0米以下 )危及飞行安全的低云、低能见度、大风、雷暴、结冰等天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学会航空、航天专业委员会于11月1日至5日,在兰州召开了1988年度气象保障与航空、航天安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3人(青年人超过半数),共收到论文84篇,大会报告28篇,其余56篇进行了书面交流和展阅。会议重点围绕航空与航天气象保障、天气预报、气象观(探)测和资料加工处理等自动化方面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航空、航天天气预报定量化、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航空气象事业才开始发展.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相继应用于航空气象部门,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及航空气象保障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20世纪80年代以前,民用航空气象保障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探测仅由温度表,电接式风向风速仪,水银气压表等简易的常规气象仪器进行;而预报则以天气图,实况图为资料,结合经验总结、外推法和模式法分析法来进行.当时的航空气象主要是着眼于本场天气和对流层下部(3000米以下)危及飞行安全的低云、低能见度、大风、雷暴、结冰等天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气象的预报技术和航空服务功能也得到了提高.如激光技术,气象卫星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气象雷达,自动观测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设备的引进,使航空气象服务的方式、方法也得到了转变,逐渐由早期的气象条件决定能否飞行,复杂天气条件下如何为飞行服务等方面,发展为定量、定时化进行天气预报,并对低云、低能见度、雷暴、颠簸、结冰等复杂天气进行客观的定量性预报.航空气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学术动态     
1986年10月25日至30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气象保障与航空安全》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的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航空气象理论和预报技术的新进展,以及保障理论和保障方法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深化了常规的航空天气预报方法 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中小尺度天气学的发展,使常规的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向着大、中、小尺度相结合的方向深入发展,加深了对某些天气系统的认识,探索了新的预报方法。不少论文紧密结合保障需要和实际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航空气象工作者几十年来兢兢业业 ,为保障飞行安全、正常做出了可喜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发展 ,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标准化工作 ,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外的气象服务公司必然进入我国 ,必然和我们争夺航空气象服务的市场。所以 ,我们现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航空公司服务的思想 ,开拓进取 ,提高航空气象服务质量。我们必须明确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航空公司 ,是飞行机组 ,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确保航空的安全、正常和效率。因此 ,我们…  相似文献   

15.
任中华 《气象》1990,16(3):1-1
飞机天气侦察是指飞行员在空中直接观测各种天气现象。飞机天气侦察资料可以用来弥补常规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的不足。利用这部分资料提高短时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是航空气象保障的有效方法之一。多年来,广大航空气象保障人员、飞行指挥员、飞行员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目前,我国的主要气象刊物有《气象学报》、《气象科技》、《大气科学》、《高原气象》、《热带气象》、《气象》、《军事气象》、《航空气象科技》、《卫星气象》、《农业气象》、《中国气象》、《气象知识》和《农业气象科技》,以及各省的气象刊物。除此以外,尚有各气象专业院校的各种气象刊物,同时在《中国科学》B 辑、《科学通报》、《海洋预报》以及地方上有关综合性刊物中不时有气象方面的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阎良区气象局航空气象预报效率低下、技术手段落后、新产品新数据应用能力弱等问题,阎良区气象局设计航空气象试飞保障服务平台。平台以阎良智慧气象大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库,由天气实况监测,低空风切变预报预警,雷暴、积冰、颠簸预报预警,小尺度天气数值模式和航行态势可视化五个模块构成,为航空试飞及航空基地综合决策指挥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航空气象工作者几十年来兢兢业业,为保障飞行安全、正常做出了可喜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发展,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标准化工作,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气象服务公司必然进入我国,必然和我们争夺航空气象服务的市场.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航空公司服务的思想,开拓进取,提高航空气象服务质量.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航空公司,是飞行机组,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确保航空的安全、正常和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广汉机场低能见度中的"回马枪"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回马枪"现象的有利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从能见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其变化的特殊性,提高了气象能见度预报的准确性,增强了航空飞行气象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近8年的20多例为地方政府气象决策保障服务中选择一例具有特殊性、代表性的气象决策保障服务一航空拍摄,做一较细致分析,得出一些体会和经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仔细分析,大胆服务,树立形象,扩大影响,提高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