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滇黔准静止锋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简称08冻雨过程)及阴雨天气(简称09阴雨天气)的锋区结构特征及准静止锋的形成和维持进行了对比分析。锋区结构共同点表现在:在水平方向上,准静止锋在850 hPa的水平温度梯度大,是等温线密集区;锋后低空逆温显著,平均逆温强度达2~8℃,逆温中心位于贵州东部-湖南西部之间。在垂直方向上,锋区表现为等sθe的密集区,锋区在经向上向北倾斜,向上伸展高度接近600 hPa附近;准静止锋天气一旦持续,锋区在850 hPa上表现为正的涡度带以及水平风的辐合区;与准静止锋锋生密切相关的锋生函数为正值。不同点表现在:近地面温度场垂直结构的差异是导致准静止锋降水属性不同的重要原因;在08冻雨过程中,温度场在垂直方向不仅具有冷暖冷的结构特征,还具有较深厚的一层模式结构特征。在09阴雨天气中,低空温度场存在冷中心,但温度高于0℃。在锋区结构上,08冻雨过程表现为宽而平缓且向北倾斜,09阴雨天气在750 hPa以下表现为狭窄而陡峭,并在16°~17°N之间存在副热带锋区。造成锋区结构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锋生函数的水平辐合项和变性项对准静止锋的贡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2001-2003年间滇黔准静止锋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滇黔准静止锋在春夏、秋冬交替季节分别存在骤降、弱升突变;Ⅱ型静止锋是滇黔准静止锋影响云贵地区的主要方式;5、6、8月份出现Ⅲ型静止锋出现在时均产生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3.
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逐6 h的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出现的5次贵州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准静止锋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准静止锋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的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正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准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正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准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准静止锋与贵州春季的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准静止锋南侧1个纬距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5.
6.
7.
一次西南静止锋的准地转锋生函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准地转锋生函数及Q矢量散度对1990年3月23日06时至26日00时发生在贵州省的静止锋进行了诊断分析。当北部冷空气加强时,引起静止锋锋生,并且向南移动。在850hPa上,准地转上升运动在静止锋周期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准地转上升运动的极大值区在位置上与降水中心对应较好,并且能反映其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出现在北方地区的一次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其形成的基本条件及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分析与预报北方地区准静止锋天气过程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滇黔准静止锋在演变过程中的结构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1年1月的滇黔准静止锋在演变过程中的温湿结构和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滇黔准静止锋表现为湿度锋,其大气环流特征与高原关系密切。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与Hadley环流偏南导致Ferrel环流的生成、加强对云贵高原的天气有重大的影响。对于I、Ⅱ型静止锋,Hadley环流圈南北跨距小,环流圈下沉支偏南,易与高原南部的上升支一起形成反环流,该反环流可产生较强的雨雪、凝冻的灾害性天气;Ⅲ、IV型静止锋,Hadley环流圈北推,环流圈南北跨距大,此时在青藏高原的南部无反环流存在,云贵地区上升运动较弱,产生的降水与天气也较弱。由于受副高增强的间接影响,Hadley环流在Ⅱ、Ⅲ、IV型静止锋存在明显的双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2014年12月—2019年2月共5a冬季地面观测资料,寻找滇黔准静止锋在黔西南冬季出现的规律,并对准静止锋锋后黔西南天气要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2014—2018年冬季滇黔准静止锋在黔西南累计出现187 d,占冬季总天数的41.6%,其中1月最多(17.6 d),12月次之,2月最少;Ⅰ型静止锋出现最多(16.4 d),Ⅱ型次之,3类静止锋均在1月出现最多;近5 a冬季3类静止锋均是中等强度出现最多,强静止锋次之,其中强静止锋及中等强度静止锋均在1月出现最多。②Ⅰ型静止锋背景下黔西南高、低温分别比冬季平均低4.2 ℃、2 ℃;Ⅰ型静止锋背景下雨日的发生概率为66%,明显高于冬季平均的39%;相对湿度88%,比冬季平均81%明显偏高;日照与冬季平均相比明显减少,仅兴义和望谟有0.1 h;平均风2.1 m/s,比冬季平均偏大0.3 m/s,但最大风却比冬季平均偏小0.2 m/s。 相似文献
11.
利用NCEP1°×1°的资料对2005年7月8-10日贵州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过程是在200hPa反气旋环流、500hPa青藏高压与副热带高压间的两高切变背景下,由西南低涡的生成和发展诱发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和发展引发的;造成强降水的2个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β尺度系统的特征,由多个对流单体合并、发展形成,是强降水的直接制造者,从低涡中心延伸出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切变线,与地面降水雨带位置基本一致;MCS内部的对流活动显著,伴随着强垂直上升运动,形成完整的垂直动力环流圈。 相似文献
12.
低层资料在冬季云贵静止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冬季云贵静止锋形成原理的分析,得出: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贵州成为一个“静水区”,低层气流以东北回流冷空气、西南暖湿气流为主,在静止锋过程中,东部海拔较低的丘陵、平原地区成了贵州的上游;同时,贵州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的地形特征以及东北回流冷空气、西南暖湿气流的流场特征,使贵州山地的空气受到“锢囚”作用,有利于冬季云贵静止锋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3.
从能量场特征、水汽场特征以及动力条件等方面对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区致洪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况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04年秋季贵州静止锋天气进行分析,指出2004年秋季贵州静止锋天气主要以降雨为主,静止锋与冷空气的影响有关,500hPa引导气流、700hPa、850hPa西南气流的强弱以及地面冷空气的影响程度,决定了静止锋的强弱及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5.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urbulent transport processes of scalar quantities within and above a rice plant canopy. A sonic anemometer-thermometer and a Lyman- humidiometer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turbulent fluxes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and related turbulence statistics within a paddy field.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measured at two heights within and above the plant canopy showed that the upper layer of this plant canopy was an active source region and that the source strength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depended on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physiology of rice plants. Analysis of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w and T and of w and q within this plant canopy showed that downdrafts were remarkably efficient for upward transport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in the daytime. The vertical flux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riance were also divergent from the upper layer of plant canopies. The power spectra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ithin the plant canopy decreased rapidly 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compared with the - 2/3 law relationship of nS(n) vs log n observed above plant canopies. 相似文献
16.
2007-07-26贵州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分析、诊断方法对2007—07—25—26发生在贵州东南部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重点分析低空急流对暴雨的贡献、位涡异常诱发的气旋。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在此次大暴雨过程中促进了大气不稳定、加大了水汽的输送。而大暴雨和暴雨区位于低空水汽输送带中心轴的左侧。通过位涡分析表明:动力异常区逼近一个斜压区时,引发了气旋性环流,该气旋性环流又加强了由高空异常诱发的环流形势,造成垂直运动进一步加强,进而增强气旋生成,并处于大暴雨和暴雨区的上空。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春末夏初发生在六盘水市的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全市最为严重的山涝及地质灾害。分析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能量特征,结合2次大暴雨的降水实况、成灾特点及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发现这2次大暴雨是在高能、高湿条件下,由于低槽切变系统入侵造成强烈抬升作用,触发高能量急剧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2008年1—2月贵州省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形成机理、造成的灾害强度以及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强拉尼娜事件是导致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贵州各区域雨凇分布的差异;同时初步提出从4个方面入手做好气象灾害的应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