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北山某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北山某黑钨矿区,位于天山—内蒙地槽褶皱系,北山华力西褶皱带,白山—狼娃山复背斜西段南缘。单脉型石英脉黑钨矿床和云英岩型浸染状黑钨矿床(简称脉钨矿和云英岩型矿床)的生成,在构造上严格受矿区南北两侧近东西向区域性白山—狼娃山压扭性深大断裂所派生的北东向扭张性断裂所制约。北东向断裂为主要容矿空间,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充填有少数矿脉(图1)。  相似文献   

2.
甘肃北山地区白山堂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地区是我国重点成矿区带,蕴含很大的矿产资源潜力。以往工作发现斑岩型铜矿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成矿类型,白山堂铜矿是其代表性斑岩型铜矿,但该矿至今一直未开展成矿流体的相关研究。本文进一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开展了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其流体包裹体形态简单、多为气液两相,中低温(成矿期含矿石英脉均一温度230℃~260℃及160℃~170℃,共生黄铜矿爆裂温度约301℃)、低盐度[w(NaCleq)]为11%~15%,均值11.32%及3.4%~7.7%,均值4.8%)、中等密度(约0.95~1.00 g/cm3)、中低压力(约5×103~101×103 kPa)等物理化学特征,综合认为流体具有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特征,结合地质特征及近矿外围一系列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分布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Cu、Fe、Pb和Zn等矿化分带模式,认为白山堂铜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类型,代表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到晚期阶段的产物,并认为环绕石板泉二长花岗岩周缘的系列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化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3.
布敦花铜矿田位于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西南延伸的中段,与哈德营子——布敦花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矿田包括北部孔雀山矿区、南部金鸡岭矿区,本文论述对象以前者为主。布敦花铜矿床产于二迭系下统变质砂岩中,其成因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及火山岩有关,反映多期次脉动特征,构造的联合和复合部位不仅是岩浆岩侵位有利条件而且是矿床赋存的空间条件,围岩蚀变发育程度与矿化强度的正相关关系标志成矿作用的特点。总之本矿床有与一般热液矿床相同之处,也有其自己的特征,后者往往是认识一个矿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涉及的范围为甘肃东部(天祝以东),东经103°以东地区。所处构造位置南部主要为昆仑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西秦岭地区,北部主要为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孤形褶带西翼及脊柱等部位以及“古河西系”、“陇西系”等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构造复杂(为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接复合部位),岩浆活动强烈,已知有铜矿(化)点近200处,成因类型也较复杂。区内由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二队和陕西省地质局区测队及甘肃省地质局一、三、五,七队、物探队以及冶金地质一、二、六队和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  相似文献   

5.
徐卫东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17-119
文章概述了桦树沟铁铜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信息资料,根据矿床勘探资料结合同行研究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的多期、多阶段、多成因特征明显,区域地质找矿工作不能受"上铜下铁"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王兴保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18-121
桦树沟铁铜矿床铜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赋存于铁矿体下部,构成上铁下铜格局.铜矿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既有正常沉积岩的特征又有火山源的特征,并经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使其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7.
王兴保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18-121
桦树沟铁铜矿床铜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赋存于铁矿体下部,构成上铁下铜格局。铜矿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既有正常沉积岩的特征又有火山源的特征,并经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使其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8.
甘肃天鹿砂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系统总结天鹿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天鹿铜矿床赋存于中志留统泉脑沟山组杂色岩层中,其成矿物质来自陆源,主成矿期为中志留世,属沉积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
矿床地质特征复合型矿床系指与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在不同成矿部位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同一矿床中呈“多位一体”产出的矿床。安基山铜矿床中所有矿体或矿化体按成矿作用和赋  相似文献   

10.
寨北山铜矿位于东疆觉罗塔格成矿带东段。其含矿岩体为安山玢岩,表现为网脉状矿化特征,深部有叠加变富现象。对其及其南侧花岗闪长岩体U-Pb法测年分别得到了(345.6±2.2)Ma和(335.7±1.7)Ma。综合研究认为:寨北山铜矿属早石炭世形成的次火山岩型铜矿并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公婆泉铜矿位于甘肃-蒙古-北山斑岩铜矿成矿带公婆泉岛弧区,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赋矿围岩主要为英安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和斑铜矿,其次有少量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以及蓝辉铜矿等.对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公婆泉铜矿主要有4类流体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I型)、纯液相包裹体(II型)、原生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IIIa型)以及次生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IIIb型).其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为原生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IIIa型).该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100~260 ℃,盐度在0.18%~9.98%(NaCleq),密度为0.75~1.0 g/cm3;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液相成分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以H2、N2以及CH4为主.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以及低密度的流体特征.斑岩的上升侵位为矿床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Cu、S.斑岩分异出成矿流体沿早期断裂系统向上运移发生减压沸腾导致相态分离,从而造成Cu发生沉淀.因此,减压沸腾可能是导致流体中金属卸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生全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83-1391
甘肃北祁连西段桦树沟铁铜矿床是西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铁铜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的研究,将会对研究该成矿带铁铜矿床的成矿模式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大量的工作,认为桦树沟铁铜矿床为产于长城系上岩组的一套陆源碎屑岩夹碳酸沉积建造的同生海底喷流沉积矿床。铁矿体控矿构造主要是区域褶皱带,主要赋存于长城系上岩组的含铁细碎屑—粘土岩建造中,具体岩性为千枚岩。铜矿体的产出明显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两种。  相似文献   

13.
赛什塘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赛什塘铜矿区位于青海省中偏东部,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赛什塘牧场所辖。该矿区自50年代被发现后,先后有多家地质科研单位调查研究,基础地质工作相对比较完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地质找矿资料。我们力图通过本次研究,明确矿床类型,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九江—瑞昌地区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江西武山铜矿床为实例,探讨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某些方面的问题。同熔岩浆同化大量古老基底岩石物质后,侵位至浅层时驱动地下水循环,造成志留系围岩即矿源层的广泛钾硅化蚀变和退色,出现成矿元素近矿地球化学降低场。其中析出的铜质随热液循环系统流经斑岩体中心而被加热蒸发浓集,形成含矿热液,并在有利成矿部位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文中强调了钾化蚀变在铜质迁移富集和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含矿热液钾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铜质又可直接在斑岩体中沉淀形成斑岩铜矿。古铅和古锶同位素、氢、氧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有力支持了这一推论。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尖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学伟  郭全 《新疆地质》2007,25(3):274-278
尖山铜矿位于塔里木板块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南缘,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白鱼山组,含矿岩性为安山质凝灰岩.矿体受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之分支断裂苦水大断裂形成的低序次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为细长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等,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6.
<正>铁矿处在甘肃北山成矿带内,位于甘蒙北山地区马鬃山山系西段罗雅楚山—大红山一带。目前,对其大地构造归属仍存争议(李春昱等,1980;龚全胜等,2002;左国朝等,1990,1996,2003;刘雪亚等,1995;何世平等,2002,2005;聂凤军等,2003;杨合群等2008;王永江等,2009;秦克章  相似文献   

17.
郭建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3):177-180
研究表明南和沟铜矿床受剥离断层和变质热液两重成矿作用控制,具有多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72年,我们曾配合湘、桂、粤三省(区)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编制湘南、粤北和广西地区近期以铁、铜为主的找矿规划.为探讨南岭地区铁、铜矿床找矿方向问题,在编制上述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认识,写成此文.文中涉及范围,包括两广,以及湘、赣、闽三省的南部地区(见图).  相似文献   

19.
陈家庙铁铜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传治 《地质与勘探》1989,25(9):12-16,45
  相似文献   

20.
甘肃某地变质岩系中的铌矿床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现的。除铌构成独立的工业矿床外,铈族稀土、磷等可综合利用。本文根据矿区几年来的工作成果对该矿床地质特征作一简要介绍,並对矿床成因加以初步探讨。不妥之处,希望在该区工作过的各兄弟单位同志多加指正。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地层分基底和盖层两部分(图1)。盖层为白垩系下统紫红色、杂色砂砾岩,分布于矿区四周及内部小断陷盆地中,不整合于基底岩系之上。基底为震旦系上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