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榴闪岩的发现与厘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矿物学报》2015,(4)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榴闪岩。在双江县勐库一带进行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初步将前人厘定的湾河蛇绿混杂岩带向北延伸了20 km,并在其中发现了多个榴闪岩形成的构造透镜体。榴闪岩坚硬致密,石榴石呈中细粒状散布在角闪石中,部分呈细粒条带状产出,显示了原始的火成堆积结构。从现有的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大致可以推断出变质峰期的矿物组合可能为:绿辉石+石榴石+金红石+石英。该榴闪岩在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岩石类型上都可与藏东八宿地区的退变质榴辉岩进行对比。这一发现为滇西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提供了更多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于田南部苏巴什蛇绿混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在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西昆仑苏巴什一带与基性侵入岩、玄武岩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岩石”,为蛇绿岩组合。该蛇绿岩有高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低Ti、高K,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相对于高强场无素(HFSE)更加富集,以及伴生有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等特征综合说明,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与之伴生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显示其形成时代早于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3.
4.
5.
青海沱沱河地区乌石峰蛇绿混杂岩位于西金乌兰-风火山逆冲带中。通过对其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蛇绿混杂岩的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环境。晚古生代乌石峰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组合以及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类岩石(主要为辉绿岩及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构造环境的指示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形成于大洋板内环境与洋中脊环境的复合构造环境中。是古特提斯洋洋盆残片,体现了古特提斯洋壳的闭合位置,是古特提斯洋在早二叠世末闭合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拉脊山口蛇绿混杂岩中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拉脊山口蛇绿混杂岩是分布于中祁连和南祁连构造带之间蛇绿混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混杂带中的岩石种类相对齐全,各岩性间为构造接触;其中辉绿岩以岩块和岩墙两种形式产出。辉绿岩块SiO2含量为49.80%~50.13%,MgO含量为5.43%~5.64%,FeOT为10.96%~11.52%,TiO2含量较高(2.38%~2.62%);辉绿岩墙SiO2含量为43.41%~45.74%,MgO含量为9.04%~10.64%,FeOT为8.39%~9.96%,TiO2含量较低(0.89%~1.02%),二者均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其中辉绿岩块ΣREE为135.4×10-6~150.9×10-6,(La/Yb)N=3.51~4.03,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Th、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呈现洋岛拉斑玄武岩特征;辉绿岩墙ΣREE为36.10×10-6~43.72×10-6,(La/Yb)N=1.12~1.20,稀土配分曲线相对平坦,呈现出与洋中脊玄武岩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这两类辉绿岩样品均缺乏Nb、Ta和Ti负异常,可能分别形成于洋岛/海山和洋中脊环境。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绿岩块形成时代为491.0±5.1Ma。这些不同构造属性的辉绿岩可能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消减过程。 相似文献
7.
8.
9.
甘肃肃南白泉门地区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甘肃肃南白泉门地区不同的构造岩块中的玄武岩,洼泥岩有砂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构造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它们分别形式于洋脊,洋岛,岛弧,板内及活动大陆边缘等多种环境,各种环境的块体相线混杂并与蛇绿岩的基性一超基性岩岩块混杂产出,形成蛇绿混杂岩,该蛇绿混杂岩是北祁连中段加里东俯冲杂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地区索伦山蛇绿混杂岩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内蒙古中北部满都拉地区出露的蛇绿混杂岩是由层位不全的“破碎的”或“肢解的”蛇绿岩经构造混杂而成的。其基质由受构造剪切的蛇纹质和碎裂凝灰质板岩组成,岩块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超镁铁质岩、辉长岩、镁铁质火山岩、硅质岩,岩块在基质中占30%~50%。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变质橄榄岩具有低Cr、Ti、Ca和高Mg的特征,MgO/(MgO FeO鄢)值为0.86~0.89,稀土元素总量极低,LREE明显富集,Eu具正异常;镁铁质火山岩具有洋中脊拉斑玄武岩(MORB)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陆间小洋盆环境。判定其形成时代应当在433.6Ma±3.6Ma之前。 相似文献
11.
对扬子陆块西缘会理关河—通安地区菜子园蛇绿混杂岩进行了厘定。菜子园蛇绿混杂岩主要以强烈剪切变形的基质和洋板构造岩块混杂堆积为特征。基质主要有变质粉砂岩、板岩、硅质板岩、片岩、千枚岩等。洋板构造岩块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硅质岩、大理岩等组成,部分地区玄武岩保留枕状构造,各岩块之间为构造接触关系。菜子园蛇绿混杂岩中桃树湾辉长岩和玄武岩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类似N-MORB(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对于N-MOR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高场强元素,极低的Nb/U(9.74)、Nb/Th(3.02)和V/Ti(0.1)平均值,具典型MORB-like玄武岩(前弧玄武岩-FAB)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可能形成于洋内弧环境。桃树湾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辉长岩的年龄为1375±7Ma(MSWD=1.2,n=21),可能代表菜子园-通安洋洋壳初始俯冲的时间。菜子园蛇绿混杂岩的厘定,对重新认识通安群(通安组)的属性,研究扬子陆块西缘古—中元古代地层系统、地质演化、岩浆作用、构造定位,重新划分扬子陆块基底大地构造单元,以及探索全球Columbia超大陆裂解到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演化过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成分相当于透辉石;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t=500~650℃,P=0.75~0.8GPa,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7~4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时代为27~20Ma,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相似文献
13.
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的结构、性质、形成时间及与班-怒带的时空演化关系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划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证实狮泉河带内存在完整的蛇绿岩带,并首次将其划分为4个蛇绿岩亚带,相互之间由3个呈平行分布的岛弧链分隔,从而构成一个早白垩世的多岛弧盆系统。狮泉河带闭合过程为岛弧造山过程,俯冲极向主要向北,构成冈底斯-腾冲陆块和喀喇昆仑-南羌塘-左贡陆块之间的晚燕山期结合带;它与班-怒带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空间上由北向南迁移,并部分重叠,反映了由班-怒带向狮泉河带的转化是一种接力式的。上述发现对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总被引:10,自引:2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西缘新发现的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带,其形成时代尚未给出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微体古生物研究,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带中新发现了斜长角闪岩,主要呈透镜状夹持于变质橄榄岩之中。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为(402.7±4.9)Ma,表明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可能为变辉长岩,样品SiO_2含量为47.58%~50.57%,MgO含量为8.04%~9.12%及对应的Mg#值为63.89~67.64,Ni和Cr含量分别为68.9×10~(-6)~99.2×10~(-6)和306×10~(-6)~398×10~(-6),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一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亏损型至平坦型,微量元素蛛网图总体与N-MORB相似,无明显的Nb、Ta Zr、Hf及Ti的亏损,各元素的丰度也与N-MORB接近。样品均具有较高εNd(t)值(8.7~9.2),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在TiO_2-FeOT/MgO和Th-Ta-Hf/3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入洋中脊玄武岩区域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斜长角闪岩可能形成于洋中脊构造环境,代表了被肢解的古洋盆岩石圈残片,应为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的组成部分,揭示了该洋盆的开启时限至少可追溯至早泥盆世。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1:25万墨脱幅地质调查中,笔者首次在波密地区发现和填绘出了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帕窿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呈串珠状产出于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其岩石组合为橄揽辉石岩、辉石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局部可见条带状硅质岩。上述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蛇绿岩在花岗岩类岩石侵入之前发生过构造混杂和变形。根据沉积岩所记录的盆地演化过程、蛇绿岩的Rb-Sr年龄值以及残留蛇绿混杂岩带两刨花岗岩类岩石的特征和生成时代综合分析认为: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石炭-二叠纪的弧间盆地中,至少在晚三叠纪之前出现洋壳,在消减过程中向北俯冲并在中侏罗世之前闭合(弧-弧碰撞)。 相似文献
17.
理塘混杂岩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中段新龙县-理塘县一带,其内部保存有完整的混杂岩系,包括蛇绿岩残片、洋岛残块、洋内弧残块、复理石建造、裂谷残片、高压变质岩等,是恢复和反演甘孜-理塘洋盆演化的理想地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理塘混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环境及形成时代,进一步约束了甘孜-理塘洋盆的时空、性质以及演化历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甘孜-理塘混杂岩带内蛇绿岩年龄为(346±17)Ma、(286.2±5.1)Ma、(219.5±2.2)Ma、(216.1±2.3)Ma,洋岛年龄为(271±10)Ma、(245.1±1.5)Ma、(211.8±1.8)Ma,在侏罗纪瑞环山组粉砂岩夹层中测得碎屑锆石最新年龄为(196±3)Ma,结合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分析认为理塘混杂岩最早的年龄记录可追溯至中泥盆世,最晚可延至早白垩世,是甘孜-理塘洋盆中泥盆世-早白垩世连续演化的记录。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还大致建立了甘孜-理塘洋盆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演化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准噶尔北塔山蛇绿混杂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氧同位素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为首次报道东准噶尔北塔山蛇绿混杂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氧同位素。北塔山蛇绿混杂岩出露于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混杂岩东南端,中蒙边境附近。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其主要为岛弧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微量元素的N-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存在Nb和Ta负异常,显示了受消减带影响的信息,其可能是准噶尔地区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东准噶尔北塔山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的锆石获得了3组SHRIMP U-Pb年龄,第一组锆石的年龄为494±3Ma(n=14,χ2=1.16),对应δ18O加权平均值为5.2±0.3‰(1σ),与幔源锆石δ18O值(5.3±0.3‰)相一致,代表了辉长岩的形成年龄,亦代表了该蛇绿岩形成时代。辉长岩中第二组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范围为412±13Ma和259~264Ma,对应锆石δ18O值为6.5±0.1‰~11.1±0.1‰,表明它们受到后期高δ18O壳源流体/熔体不同程度的改造。研究区与玄武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的花岗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07±2Ma,代表了该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并约束了阿尔曼泰洋盆的闭合时限可能为晚志留纪-早泥盆纪。而其对应锆石δ18O值为6.1±0.2‰(1σ),反映了岩浆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下伏玄武质洋壳。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北塔山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而且进一步证明它是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岩带的东南延伸。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的研究还证明锆石O同位素研究与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相结合是合理解释蛇绿岩中锆石年龄复杂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白云山蛇绿混杂岩是北山造山带中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的一部分,由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堆晶辉长岩、块状辉长岩)、基性枕状熔岩(变玄武岩)及深海-次深海远洋、半远洋相沉积物(硅质岩、板岩)、白云岩等组成。其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96.4±2.2 Ma,指示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混杂带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为洋底玄武岩,兼有洋岛碱性玄武岩(OIB)和洋脊玄武岩(MORB)的地球化学性质,枕状熔岩与硅质岩交互产出,指示其形成环境为深水洋盆。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该蛇绿混杂岩带为寒武纪洋中脊存在的遗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