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牛广林 《吉林地质》1995,14(2):18-30
本文是将地学与天文学有机结构起来的研究成果。它是通过对地球乃至太阳系起源的研究,发现地球起源时的物质是由灼热的等离子体组成。  相似文献   

2.
王征东 《山东地质》1995,11(1):1-11
天体内部物质运动的研究是天体理论物理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探讨板块构造运动驱动力的唯一方法。本文根据动量守恒原理结合天体演化,天体运行规律,推演出地球内部物质的两种基本运动规律:第一种运动--壳、核的南北向相对运动及第二种运动--垂直自转轴的开普勒式旋转运动。从而获得地球内部板块构造驱动力的存在。所以,板块构造驱动力的起源,不在地下而在天上。存在于无垠宇宙的、天体运行之动量守恒之中。  相似文献   

3.
岩石成因与岩石圈演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圈内能变化导致岩石的形成和消亡。组成岩石圈的三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和消亡过程在岩石圈表面引起不同的大地构造效应。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演化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前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形成,反之岩石消亡;后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消亡,反之岩石形成;前者造成平、剖面上均自洋中脊向外变老的岩石序列,后者造成平面上自陆核向外变新,剖面上自重熔界面向上和向下变新的岩石序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太阳系星球的物质状态、形态面貌、体积、物质密度、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角动量等作为根据,研究它们在宇宙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太阳系(乃至宇宙星球)是在46亿年前,宇宙中一个巨大灼热的星球,在高速度左旋旋转(公转和自转)运动的过程中,从尾部分离出来的物质,经过……恒星、行星和卫星依次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从宏观上研究太阳系星球起源,并创立一种新的宇宙起源观点,暂称巨星依次分离说。这个假说的建立,主要是根据过去天文学、行星地质学和地质学中,已经取得的实际资料和各种数据,经过全面系统的综合对比研究,在总结出太阳系星球间内在育机联系及其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巨星依次分离说的基本观点,认为太阳系星球起源,都是在统一机制下产生的。具体的说,卫星起源是在行星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泼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行星起源是在太阳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太阳和恒星起源是在银核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经过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银核和河外星系核起源是由它们环统运动星球,在产生时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物质产生的;……。从而可以推断出,宇宙星球起源是在46亿年以前一个相当遥远的时期,在宇宙空间上曾出现一个巨大灼热的星球,在高速度左旋旋转运动过程中,从尾部分离甩出来的灼热物质,经过波状旋转运动发生依次分离产生的。太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时间在50—46亿年间。这个假说的提出,对太阳系星球出现的天文现象,无论是星球体积、物质密度和角动量,及在宇宙空间上出现的分配特点,这是星球运动方向等,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中性安山质或英云闪长质成分。拆沉作用是对经典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历史:核-幔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个旨在统一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学说的地球动力学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基于两个不寻常的假设,它也许揭示了一个系统的地球演化动力学模型。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磁铁,内核的铁磁性已被观察到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所证实。因为由地球和类木行星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扭力矩始终作用于地球的内核,内核象一个旋转发动机,每时每刻趋于改变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自转轴位置,而地幔的惯性试图阻止地球自转的变化。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流体外核的形成、玄武岩浆的产生、洋壳的形成、以及内核和地幔之间的差异旋转运动。由于核-幔差异旋转运动,位于核-幔边界的岩石被逐步研磨成玄武岩岩浆。洋中脊系统被解释成巨大的岩墙系统,生根于核-幔边界层中某些主岩浆房。该理论认为:全球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外部空间,无论是洋壳或陆壳中的构造运动均是地球表面的扩散现象,它受地球的背景辐射和地壳中的物质分布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地球两极方向的差异背景辐射决定了洋中脊系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样式和全球构造运动模式。目前,地球遭受着较强的向南极之上的背景辐射和相对较弱的向北极之上的背景辐射。由这种极向的差异背景辐射所引起的吹力驱动着大陆朝北漂移,并导致了地球的梨状形态、以及张性变形发育于南半球和压性变形发育于北半球。这种不对称的地球变形产生了当前颇具特征的洋中脊分布样式(因为洋中脊作为扩张中心始终是沿着垂直于最小应力方向发育),并因此决定了现在的海底扩张方式。整个地球历史可分:第一阶段(27亿年之前)以没有洋壳为特征;第二阶段(自27亿年至22.5亿年)以形成洋壳为特征;第三阶段(22.5亿年之后)以陆壳生长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拆沉作用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宙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中性安山质或曲云闪长质成分,拆沉作用是对经典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匡耀求 《湖南地质》1994,13(4):250-254,240
本文综述指出:深部过程,可能导致放射性元素在地幔或下地壳的某些部位聚结而产生强烈的核反应,致使下地壳加热和上地壳的快速抬升和伸展垮塌,产生地震、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形成山脉。通过对来自地球内部的α─粒子辐射监测,有可能对毁灭性地震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0.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14,60(6):1181-1198
20世纪大地构造物理学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本文详细评述了探测地球大陆圈层的属性、相态与物质运动取得的进展和技术路线。并且指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结构上的最基本区别是后者是相对均匀和整体刚性的,内部不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前者的下地壳部分区域是不均匀和流变的,其中的物质运动使大陆板内的地壳产生比较强烈的变形和岩浆活动。因此,当前发展板块构造学说的最焦点就是对地壳不均匀性和流变岩石进行三维成像,从下到上找出大陆地壳物质运动规律。同时,一定要坚持深层油气和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志立 《地质科学》1979,14(2):127-138
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在海洋和大陆边缘积累了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应运而生的“板块学说”,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广阔海域,使人们看到了有关洋壳演变为陆壳的许多独特的地质现象,使原来主要在大陆上获得认识的一些地质现象要求新的解释。本文将在前人地质资料基础上,利用板块学说探讨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和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幔富硅交代与大陆岩石圈的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辉  周新华 《地学前缘》2001,8(3):141-146
富硅交代是弧下地幔中熔体岩石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造成古老克拉通陆下岩石圈地幔富硅的主要机制。在弧下地幔捕掳体中 ,橄榄岩被来自俯冲洋壳物质部分熔融生成的含水富硅熔体交代后 ,斜方辉石含量的增加使全岩富集SiO2 ,斜方辉石显示异常低的Al2 O3和Cr2 O3,微量元素上表现为强烈富集LILE ,强烈亏损Nb ,Ta和Ti。在古老克拉通地幔岩样品中 ,方辉橄榄岩具过剩的斜方辉石 ,橄榄石的Ni含量与斜方辉石的组成含量成正比 ,而和橄榄石的x(Mg) /x(Mg +Fe2 +)值没有正比关系 ,被解释为亏损的地幔橄榄岩和来自俯冲板片的富硅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熔体岩石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陆下岩石圈地幔富集SiO2 ,这种被含水富硅熔体改造后的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造成陆壳富硅富镁的主要原因。含水富硅熔体对岩石圈地幔的影响程度也可能是大陆岩石圈增生或裂解、增厚或减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雏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依据大地构造理论和最新研究资料对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地体理论和大地构造相模式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建议扬弃华夏古陆、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等可能束缚研究思路的概念;将板片构造、斜向碰撞与走滑纳入中国东南部碰撞造山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月球不对称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形成初期有一个固体内核,表层是岩浆“海洋”重力分异,冷却固结形成月壳,由于同步自转,其一侧总是向着地球,在地球引力场作用下,使固体内核向地球一侧移动,月壳表层轻的物质向背地球一侧漂浮,所以月亮背地球一侧150公里,向地球一侧仅有60公里,这种演化机制使大部分月海分布在向地球一侧。  相似文献   

15.
古亚洲洋不是西伯利亚陆台和华北地台间的一个简单洋盆,而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打开和封闭的多个大小不一的洋盆复杂活动(包括远距离运移)的综合体.其北部洋盆起始于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初(573~522Ma)冈瓦纳古陆裂解形成的寒武纪洋盆.寒武纪末-奥陶纪初(510~480Ma),冈瓦纳古陆裂解的碎块、寒武纪洋壳碎块和陆缘过渡壳碎块相互碰撞、联合形成原中亚-蒙古古陆.奥陶纪时,原中亚-蒙古古陆南边形成活动陆缘,志留纪形成稳定大陆.泥盆纪初原中亚-蒙古古陆裂解,裂解的碎块在新形成的泥盆纪洋内沿左旋断裂向北运动,于晚泥盆世末到达西伯利亚陆台南缘,重新联合形成现在的中亚-蒙古古陆.晚古生代时,在现在的中亚-蒙古古陆内发生晚石炭世(318~316Ma)和早二叠世(295~285Ma)裂谷岩浆活动,形成双峰式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类.蒙古-鄂霍次克带是西伯利亚古陆和中亚-蒙古古陆之间的泥盆纪洋盆,向东与古太平洋连通,洋盆发展到中晚侏罗世,与古太平洋同时结束,其洋壳移动到西伯利亚陆台边缘受阻而向陆台下俯冲,在陆台南缘形成广泛的陆缘岩浆岩带,从中泥盆世到晚侏罗世都非常活跃.古亚洲洋的南部洋盆始于晚寒武世.此时,华北古陆从冈瓦纳古陆裂解出来,在其北缘形成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被动陆缘和中奥陶世-早志留世的沟弧盆系.志留纪腕足类生物群的分布表明,华北地台北缘洋盆与塔里木地台北缘、以及川西、云南、东澳大利亚有联系,而与上述的古亚洲洋北部洋盆没有关连,两洋盆之间有松嫩-图兰地块间隔.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华北地台北部发生弧-陆碰撞运动,泥盆纪时,在松嫩地块南缘形成陆缘火山岩带,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地台与松嫩地块碰撞,至此古亚洲洋盆封闭.古亚洲洋的南、北洋盆最后的褶皱构造,以及与塔里木地台之间发生的直接关系,很可能是后期的构造运动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高原环境演化研究的重要性及环境演变的初步认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云南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比较而言,云南高原环境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较零星,不够系统深入。对云南高原环境演变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云南高原环境演化的独特性和有助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有助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云南高原环境演化从第三纪的云南"准平原"形成后受云南运动(青藏运动B幕)的影响,使夷平面位移解体,现代地貌和水系格局逐步形成,由古季风气候控制转化为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共同交互影响,出现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等多种特征,也影响到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使云南高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宝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华北古陆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古陆为例,论述了地球演化史中经历的三大阶段:(1)古陆的形成阶段(4600~1800Ma):地球形成早期,以地幔对流为主导作用,到早太古宙出现初始古陆核,地幔对流驱动的地体拼贴和板底垫托是陆壳形成的主要方式;中太古宙开始出现一定规模的坳陷盆地,发育了基性火山岩 碎屑岩 镁质碳酸盐岩等表壳岩,同时伴随着大量中基性、花岗质岩浆活动;晚太古宙和早元古宙是陆壳形成的主要时期,并已具现今板块活动特征。地幔热柱与板块构造共同控制着地壳运动。(2)古陆稳定发展阶段(1800~250Ma):地幔热柱活动较弱,古陆主要表现为缓慢的升降运动(造陆运动)。(3)地球新活动时期(250Ma至今):地幔热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岩石圈发生明显的热减薄,地幔热柱表现为多级演化,并导致盆岭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CENOZOIC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AND LITHOSPHER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1 DingLin ,ZhongDalai,Metamorphiccharacteristicsandgeotectonicimplicationsofthehigh pressuregranulitesfromNam jagbarwa,EasternTibet[J].ScienceinChina ,1999,42 (5 ) :491~ 5 0 5 .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sFoundationofChina (No .49732 10 0 )andNationalKeyProject (No . 19980 40 80 0 )forBasicResearchofTibet…  相似文献   

19.
李荫槐 《地质科学》1984,(2):127-138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大和最雄伟的年青隆起区。对于它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和地球物理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 近十年来,人们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相距千里之遥的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然而,根据作者对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等地的野外考察及其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提出青藏高原原来是一个统一的前震旦纪陆壳区,后经震旦纪以来多次的拉开和挤压碰撞而形成的新观点。这种拉开和挤压的运动方式,是深部鳗隆和慢拗的分异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现有240个花岗岩体的Nd同位素资料表明,华南内陆花岗岩可能主要由地壳部分熔融成成。从壳源花岗岩提取源岩成分信息的方法是把这种花岗岩的同位素成分同出露的元古代弱变质地壳的相应资料作比较。野外关系说明,华南内陆花岗岩侵入毗邻的围岩,因此其形成深度应该出现在出露的深度大。。因为这些花岗岩的定位深度一般在5~15km之间,这些壳源花岗岩可能代表一种中地壳探度的熔融.它们的同位索成分应能提供在这一探度上地壳成分的信息。根据华南壳源花岗岩同出露的元古代弱变质地壳岩石的Sm—Nd同位素对比,华南内陆大部分地区在中地壳探度上存在中性至长英质成分的地壳,并且从早古生代到中生代不曾发生过明显变化。但是花岗岩浆的分异作用所导致的Sm、Nd分馏可能是亲石元素矿化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