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东海四轮对外招标和近期部分工作成果,对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早期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推测西湖-基隆(台北)凹陷带新生代盆地早期-古新统(T^04-T6^0)可能发育裂谷早期湖相或滨海湖相沉积体系,与已经钻探证实的长江-丽水(瓯江)凹陷带构成“二坳夹-隆”的沉积格局,认为该河湖沉积体系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的陆架盆地区提供了更为广阔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和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东海四轮对外招标和近期部分工作成果,对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早期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推测西湖-基隆(台北)凹陷带新生代盆地早期——古新统(T04-T06)可能发育裂谷早期湖相或滨海湖相沉积体系,与已经钻探证实的长江-丽水(瓯江)凹陷带构成“二坳夹一隆”的沉积格局,认为该河湖沉积体系与前第三系含油气系统为陆架盆地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和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对瓯江凹陷古近系地层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凹陷古近系发育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滨海相和浅海相5种沉积相类型。根据该区构造演化特征和沉积充填特征,可将瓯江凹陷古近系沉积演化分为3个阶段:早古新世断层开始活动,形成了凹陷雏形,总体发育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晚古新世断裂活动由鼎盛逐渐向衰弱转化,凹陷发育三角洲—滨海—浅海—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至晚古新世末期闽浙隆起区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始新世凹陷处于东海盆地坳陷环境中,发育三角洲—滨海—浅海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陆架盆地投入开发最早的油气田,平湖组是其主要的产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对平湖组沉积相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影响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综合古生物、地化、岩心、录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平湖组的沉积相为受潮汐作用影响的辫状河三角洲相,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包括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这为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海盆地H地区油气勘探的发现,花港组烃源岩的勘探潜力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烃源岩岩石热解分析、稳定碳同位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定以及干酪根组分分析,对烃源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氯仿沥青“A”组分中饱和烃和芳烃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碳同位素CV值显示研究区花港组泥岩烃源岩存在海陆相有机质;花港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76%~1.11%,热解最高峰温主体介于440~465 ℃,已进入烃源岩热演化成熟阶段;泥岩烃源岩干酪根类型指数主体<0,热解氢指数<150 mg/g,花港组烃源岩发育Ⅲ型干酪根;泥岩烃源岩有机碳TOC主体<0.5 %,热解生烃潜量S1+S2主体<1 mg/g,氯仿沥青“A”主体<0.05 %,为差泥岩烃源岩。研究区花港组烃源岩煤岩样品热解生烃潜量S1+S2主体>100 mg/g,氯仿沥青“A”主体>1.5 %,氢指数HI主体>275 mg/g,主体为好煤岩烃源岩。总之,研究区煤岩烃源岩品质优于泥岩烃源岩,泥岩烃源岩发育海陆相有机质,且陆相有机质丰度优于海相有机质。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陆架上发育的一个新生代大型转换-伸展型盆地,受基底断裂带控制,整体呈NNW—SSE向延伸。莺歌海盆地海底扇储层由于其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某气田进行精密地震资料解释,寻找特殊地震波组构型,结合相应测井资料,识别出4种典型沉积单元:限定性朵体、限定性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和非限定性朵体,其中视距离水道末端远近又可以将限定性朵体分位近端朵体和远端朵体。浅海陆架盆地内由于挠曲坡折带的存在及底辟活动影响,也可以发育大型海底扇,打破了海底扇只发育在深水沉积环境中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7.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为了加快浅层始新统温州组岩性圈闭勘探,利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地质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对温州组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将其划分为SQ1、SQ2、SQ3共3个三级层序,其中,SQ1发育典型的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SQ2仅发育海侵和高位体系域。各体系域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和地震相差异明显。本次研究重点是对SQ1低位域沉积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刻画。SQ1低位域发育浪控三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滨岸砂坝和薄层灰岩浅滩为主,垂向叠置样式以进积为主。根据浪控三角洲和浊积扇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温州组SQ1低位域浪控三角洲-浊积扇沉积模式。本次研究厘清了低位域三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以期为在始新统温州组寻找岩性圈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油气资源丰富,主要目的层平湖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的含煤地层,埋深大,沉积环境复杂,储层展布认识不清。综合地震、岩芯、测井等资料,深入分析斜坡带平湖组煤系地层发育特征,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在平湖组三级层序内部细分出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在层序格架约束下,创新性地将多数据体迭代分析、多属性综合分析、地震相识别与拼接等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地震沉积学研究,进行“地震相-沉积相”的有效转化,重建区域沉积体系。研究表明:SQ3低位域内发育早期建设性三角洲和晚期孤立分流河道沉积,水道沿凹陷长轴方向展布;海侵域时期,研究区南部受潮汐影响强,中小规模垂直岸线的潮道频繁发育,向北河控作用增强,发育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高位域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以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分流河道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发育在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目前的油气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而中生界的分布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前人研究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中生界遭到后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抬升和剥蚀,总体表现为残留盆地的分布特征;而东部坳陷带的中生界缺乏钻井直接揭示,受制于中深层地震的资料品质,识别难度较大。本文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钻遇中生界的井震标定出发,通过区域地震剖面的中生界地震相分类和识别,划分了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的构造层序格架,梳理了中生界残留盆地的结构和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基于大量岩心物性、粒度、薄片、压汞等资料,对N气田目的层储层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精细评价。结果表明:N气田花港组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构成稳定,以石英为主,黏土含量低,岩性较纯;随着埋藏变深,孔隙变差,粒间孔减少,溶蚀孔增加,孔喉半径减小,连通性变差;局部发育砂砾岩,且渗透率大于细砂岩一个数量级以上,可作为甜点储层开发。基于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结果,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花港组储层的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包含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地质特征4类储层重要参数,分类结果特征鲜明,分类依据科学可靠,为该区域低孔、低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东海油气资源区海底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灾害地质因素是影响海洋开发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取东海油气资源区的地球物理和工程地质资料中的灾害地质因素和对东海油气资源区灾害地质环境的充分研究,以灾害地质因素为评价因子,应用GIS技术,采用加权统计模型对研究区的海底稳定性进行分区定量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确定了东海油气资源区基于地貌类型区划的海底稳定性级别。  相似文献   

12.
东海黑潮温盐与中国东部气温和降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东海黑湖主流段长时间序列的实测温盐资料,研究了东海黑潮上层温度、上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内,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呈上升趋势,而上层盐度略呈下降趋势。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和我国东部地面气温的关系在冬季十分密切,呈现出大面积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冬季南下冷空气的整体降温作用有关。夏季,长江中下游江水的增多致使大量长江冲淡水入海,导致黑潮上层水盐度下降,此时东海黑潮上层盐度与我国大陆东部降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东海边际油气田类型主要有低渗透气田、复杂断块气田、微构造气田和高凝原油油气田等.在分析东海边际油气田开发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按照区域整合、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建立低渗开发先导试验区,打造区域设施中心、组建区域管网、电网,简化平台功能实现标准化设计,依托已建/拟建平台滚动扩边,论证FPSO方案作为原油外输第二出路的边际油气田开发策略,力求突破边际油气田开发壁垒,实现边际油气田低成本高效开发.其开发经验和策略对其它海域类似边际油气田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西北部地貌分类及沉积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次海洋调查的多波束、表层沉积物资料及中法合作海洋地质调查的浅地层剖面资料,对东海陆架西北部的地貌进行详细分类,探讨该区环境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潮流沙脊,潮流冲刷槽、暗礁等多种地貌形态;该区发育多期潮流沙脊,反映了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海进和海退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国纯 《台湾海峡》1992,11(3):218-226
东海海城构造区划可分成2个盆地和3个隆起。东海盆地可划分成6个坳陷3个隆起;进而可分为1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盆地主要构造特征是东西成带,南北分块:即一个盆地三种结构,地层时代东西分带,构造运动与岩性东西分异,地质由西向东演化史;南北在深部地质结构、力学性质及(?)闭类型。构造格局及火成岩分布、沉积环境、地热梯度等诸方面有差异.文中讨论了构造特征形成的机制及盆地内重要的矿藏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日黑潮合作调查”在东海的调查资料,探讨了硝酸盐的分布特征,以及水文条件对其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年份夏季硝酸盐的分布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表明,表层海水中硝酸盐分布明显受长江冲淡水影响,陆架区测值高于外海,冬季测值高于夏季; 50m ,100m 层上陆架、黑潮锋区存在着硝酸盐锋面,黑潮主干的摆动可能是影响锋面位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东海和凯尔特海潮流沙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海潮流沙脊与凯尔特海沙脊均为开阔陆架上的大型深水沙脊,它们都形成在冰后期海面上升时期。目前仍然经受现代潮流和风暴浪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处于活动沙脊和衰亡沙脊之间的发育过程,属于准活动沙脊。与东海比较,凯尔特海的动力作用更强。东海沙脊横剖面大多呈向西南方向倾斜的前积层理,偶见波浪侵蚀面,反映以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沙脊内部结构的特点;凯尔特海沙脊剖面呈现复杂的交错层理,内部有较多的波浪侵蚀面,这是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沙脊内部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