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迅  李赫  谷琳 《海洋科学》2008,32(11):84-87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同时,由于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世界的环境日益恶化,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生态危机形式下,  相似文献   

2.
能源转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撑,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前景和世界能源格局。为把握海洋能技术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文章分析国际海洋能技术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能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框架,重点研究技术创新的难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须进一步完善资源勘查、基础研究和监督管理,从而形成较成熟的海洋能产业,使海洋能技术在利基市场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极地区的油气储量勘探结果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预测北极将成为下一个世界能源仓库。在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北极航道逐渐开通的大背景下,未来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转化为世界主要油源的可能性加大,届时将深刻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系统分析北极地区油气分布、开发现状和前景以及对世界能源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北极油气做铺垫,也为我国制定北极能源开发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当前人类面临的陆地资源和能源日趋严峻的危机,讨论了深海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认为深海资源和能源是21世纪的资源储备,要保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运用海洋高新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并强调了在开发利用深海资源的同时要注重环境效应,只有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才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27世纪,人类在海洋领域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据欧洲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年度报告说,由于俄罗斯、挪威和中国的石油储量的下降,去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与2007年经过修改的1.261万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相比,全球2008年探明石油储量下降到了1.258万亿桶。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全球拥有的石油储量可开采42年。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一开始便在能源和资源的勘探中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层序地层学模式的建立、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露头区层序地层学研究、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福建省不仅面临着传统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还亟须改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相比于匮乏的化石燃料,福建省海洋能源储量丰富,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主要海上能源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积极地发展低碳无碳的海洋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优化福建能源资源结构。文章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对福建省海洋能源资源储量、海洋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海洋能源产业是解决福建当前能源资源问题的必要手段,并从发展思路、海洋调查与评价、法制体系和政策规划构建、注重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4个方面为福建省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预测世界石油资源不仅确定了局部区域的能源潜力 ,还有其战略意义。20世纪最为现实的工作是多次计算了石油的潜在资源 ,而且 ,最新计算的油气资源量通常超过以前的计算 ,并总是因发现以石油、凝析气等不同相态存在的新油田而得到证实。如在20世纪初 ,П.Уикс确定世界石油资源总量为95亿t,但到1958年已增至2070亿t,而到世纪末估计有5400亿t。在石油资源评价上有如此大的进展与烃类普查方法的完善 ,在油气生成领域内理论工作的成功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应用以及在成因基础上对含油气性前景论证的充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对能源的占有和利用。当今世界能源的80%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按照传统的化石燃料理论和勘探结果 ,人类行将面临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资源的短缺问题。因此 ,寻找新型替代 (或称后续 )资源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维持经济持续发展 ,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天然气水合物自上个世纪在海底沉积物中广泛被发现以来 ,因其分布广、资源量大、能量高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并被认为可望成为“21世纪行将枯竭的常规油气能源的后续能源…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正逐渐取代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海洋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在广泛整理、分析世界不同种类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际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议:明确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状况,科学制定开发利用规划;考虑潜在环境问题,慎重推进海洋能发电站的巨型化;加强技术研发,促进海洋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国际合作,加速我国海洋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莫杰 《海洋信息》1997,(9):24-25
在当今世界能源消耗结构中,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仍然占绝对的优势。从全球范围看,煤炭仍是第一能源,其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约半数;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然而,海洋能源主要是石油与天然气,其次是海底煤炭和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波浪能、温差与盐差能、海岛的风能与太阳能等。  相似文献   

13.
上海目前消耗的能源全部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环境污染一直困扰着上海。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带来两大问题:化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有害有毒物质,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地球上这些资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专家们指出,如继续大量使用石油,按现有储量,则五六十年后石油资源将枯竭,已探明可开采的天然气约可维持六七十年,储量丰富的煤,预计也只有三百年左右的开采寿命。1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研究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的新能源已在世界发达国家兴起。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14.
走向深海大洋、探测深海环境和获取深海能源对未来国家能源战略开发至关重要。文章借助相关历史数据,回顾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深海能源的开发历史;阐述在技术、投资和全球经济环境驱动下的深海能源开发现状,即技术和产业不断发展、合作和投资亮点频出以及开发重点随全球经济变化而调整;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主要深海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即石油开发步伐放缓、天然气迎来发展高峰、天然气水合物规模化商业开采有待观察以及可再生能源获得更多关注和投资。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5,(3):40-40
中国海洋学会拟定于2005年第二季度(具体时间、地点待定)召开"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年会以高新技术与国家急需的海洋能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深海资源(矿产资源、深海基因)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以年会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及分会场学术交流为组织形式;对论文的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它们是以固体形式藏匿深海,储量惊人,是未来最有开发价值的清洁能源。但是,它们还可能危害地球,毁灭人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北极资源的开发,加拿大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增强其在北极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除了俄罗斯,加拿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物质需求归根到底是一种能量需求。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利用无机能源。西欧依靠使用千百年累积起来的能源走出了17世纪危机的困境,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成为20世纪西欧复兴的一种自然因素。对周边国家来说,一方面,北海油气资源开发促进了一些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北海油气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些国家、产业的衰落,出现了受累于自然界恩惠的“荷兰病”。与之相关,欧洲或者说欧盟的能源政策、能源结构、能源市场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文章论述国内和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量、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在顶层规划、关键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示范应用、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快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了近期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