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程中由于基坑面积大、深度深,且形成内支撑形式的支护体系,致使基坑土方开挖难度特别大,因此,首道支撑体系结合栈桥的结构设计与应用势必成为一种支护结构形式。通过总结栈桥结构设计的常见形式,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对作为内支撑栈桥结构构件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栈桥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为栈桥支撑结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再谈陨砂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以外的宇宙物质坠落地面后,呈砾石形式的称为陨石,呈砂粒级球状矿物形式的称为陨砂,以粉末尘埃形式出现的称为陨尘。前者由于粗大容易被人们发现,所以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我国对陨石的研究记载比国外早300余年。而后者因为高度的分散及科学技术水平所限,仅个别国家在探索,但很多国家对陨砂的研究确积累了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对深基坑本身安全及周围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地下水控制不当,深基坑事故时有发生.提出了管井降水井点适宜布置形式,根据周围环境要求提出了防渗帷幕的结构形式、考虑周围环境的允许沉降确定帷幕深度、帷幕厚度计算方法以及水平帷幕的最佳结构形式;降水和防渗帷幕相结合应是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连鹏灵 《地学前缘》2002,9(1):162-162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的主要形式 ,如各种形式的农业、牧业、狩猎等 ,是重要的人类文化特征。人类的文化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 ,人类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总是趋于使其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最优。因而一种文化形式通常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平衡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环境一直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与环境之间已有的平衡产生影响 ,导致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低下 ,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较弱 ,因而环境变化对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更…  相似文献   

5.
张水龙  冯平 《水科学进展》2005,16(5):758-762
系统地回顾了序列不连续体概念(SDC)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应用的情况。河流连续体概念对SDC的产生及其最初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序列不连续体概念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形式和扩展形式。利用SDC的扩展形式可以在整个河道内预测由于河流调节所产生的各种不连续生态效应。作为模拟和分析河流再调节计划的理论基础,SDC可以为制订流域新的项目规划以及河流系统整治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磷钼酸铵容量法误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娟  兰斌明 《西北地质》1999,32(3):39-42
本文探讨了磷钼酸铵黄色沉淀的形成机理, 从理论上计算了返滴定曲线和不同终点pH时的滴定误差。指出了该方法重现性较差的原因, 一是由于黄色沉淀的形式较为复杂, 二是由于返滴定曲线在滴定终点附近无明显突跃范围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我国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据地质灾害的物质组成。动力作用,破坏形式和破坏速率,初步将我国地质灾害分为10大类38亚类。我国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区域变化规律。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导致我国地质灾害灾种增多,频率增高,危害性增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8.
何宇彬 《地球科学》1994,19(1):119-126
喀斯特水动力剖面模式反映种类水文地质结构中喀斯特水的埋藏,迳流条件和水动力特点,由于地下水排泄形式不同,处于不同地貌部位的各类水文地质结构发育了复杂多样的水动力剖面模式,以5种排泄形式为基础,重点研讨了中国境内一些典型水动力剖面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健云  林皋 《岩土力学》1998,19(3):14-19
研究了文献[2]提出的结线动力无穷元的特性及其参数确定。由于这种单元将衰减函数定义在无穷向结线上,从而不仅可同时考虑多种波动形式,而且对于不同介质,不必通过改变节点坐标分布的形式实现介质间的过渡,而直接以结线上参数的改变来实现,因而可以更好地模拟无穷波动场,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地壳深部,铀呈铀氢化物及抽合金氢化物形式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下降,氧逸度、Eh值和酸度增加及氢的逃逸、氧化,上述氢化物被氧化分解成矿。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矿物谱学研究弄清了蓝宝石成份和结构的特点,说明蓝宝石的颜色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取代铝离子进入畸变八面体位置引起晶体场跃迁,以及三种形式的电荷转移跃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建设用地空间越来越紧张的双重引力下,通过矿地平整、实现矿地利用就成了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更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宝贵的用地空间,是一举多得的治理形式。由于它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已逐步取代单纯的废弃矿山复绿。成为当前废弃矿山治理形式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软土盾构隧道管片环接头的形式及其设计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盾构隧道的接头在整个隧道结构性态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隧道纵向即管片环接头.文章首先通过一些实例介绍隧道由于接头失效而导致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潜在危险,再对隧道通常采用的接头形式、构造及适应性进行归类,进而对不同接头形式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接头设计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续文  刘忠  廖彪  王翠翠 《岩土力学》2011,32(7):2199-2204
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理的强度及其分布形式。由于节理岩体边坡的失稳破坏具有大变形和非连续的特点,因此,离散单元法成为研究节理岩体边坡破坏机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进行数值模拟,对完整岩石及节理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建立含密集节理的岩体边坡模型,讨论了节理连通率对边坡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理岩体边坡的失稳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多组节理密集分布的岩体边坡中,连通率越大,其稳定性越差;随着连通率的减小,边坡的破坏形式由大范围的滑坡转变为局部崩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流体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九嶷山锡矿田W,Sn的迁移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钨在热液中主要以WO3CI^-,WO2Cl4^2-,HWO4^-和WO4^2-等氯-氧离子团的形式迁移;锡在热液中主要以SnCl2^o,SnCl3^-和SnCl4^2-形式迁移。钨锡矿床是在含矿热液由于温度、压力、pH,fO2和fS3降低等综合作用,W,Sn配合物发生化学解析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地下掘进的一个重要手段,冲击式凿岩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以前所用的老一字形钎头在生产中使用寿命短,耗费大,难以适应岩石的变化和凿岩设备的改进,近几年来,开始了多种多样钎刃形式的研制〔1,2〕。但各种钎刃形式的适用性如何?哪  相似文献   

17.
张治洮 《西北地质》2001,34(3):79-8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北地区沙尘暴年频次倍增。有关专家指出 ,沙尘暴频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自然因素中 ,人们通常提到的是气候变化和大气层运动本身的问题 ,其实 ,近年来沙尘暴倍增还有更深层次的地壳运动因素。在地壳运动作用下 ,一些遭碰撞受挤压的地带 ,在地表显示为造山带。同时 ,由于地壳运动的动能 ,在造山带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而暂时储存 ,因此 ,造山带处于高能的稳定状态。不稳的高能状态 ,必然会自发地向低能稳定状态转化。在造山带 ,除在地壳内部的各种能量调整形式外 ,由于有较高的势能 ,这就需要借助外动力方式来调整…  相似文献   

18.
砷矿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梁鸿  周文琴 《湖南地质》1992,11(3):259-262
砷矿床,从其地球化学特点看,绝大部分均以共、伴生形式复合于有色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单一的砷矿床较为少见。由于砷的毒性,在开采利用有色金属矿时,砷除少量回收外,绝大部分均以“三废”形式排放,形成环境污染。我国探明砷储量为世界砷总储量的70%,当前生产利用中普遍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应引起环保部门重视,为保护资源,化害为利,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廖远淦 《广西地质》2000,13(4):67-70
灌注桩基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质量的灌注桩基础屡见不鲜。本文简明地介绍了灌注桩基础工程质量事故概况、灌注桩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以及灌注桩质量事故处理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萤石(CaF_2)的钙离子半径(1.06)与钍离子半径(1.10)、特别是与四价铀离子半径(1.05)相似,所以铀和钍常常置换萤石中的钙而进入萤石晶格。此外,铀和钍还能以吸附形式赋存在萤石裂隙中或其表面上,或者成为独立的矿物以固体包体形式存在于萤石中。因此,萤石常含有铀和钍,加之周围岩石中也经常含有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了放射场。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